《[三国]曹操,又来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曹操,又来了-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才的充实,也让各方诸侯不得不将主意开始往她身上打。

    自然也是有不少世家拿她作着赌注,或观望,或押宝,例如司马家……

    “二弟,可看出了什么?”

    从山上往下眺望而去,便是远处的许都,一座冉冉升起的‘新星’,明明只是个小县,现在却……

    “听说南方孙家手里的玉玺,可是个大麻烦,且袁术一家独大,而北方袁绍独占四州郡,曹家道路还远着,她还没达到能让我们刮目相看的实力,更何况曹家是宗族支撑起来的,血缘亲疏到了下一代,就不管用了!”



    第98章 有意

    

“元放先生的话; 我今日算是见到了; 仲达果然慧眼如炬。”经司马懿这一提点; 司马朗转而再将目光往下眺望而去时,已有另一番心境。

    “大哥觉得曹家下一步计划会是什么?”

    早在之前; 司马懿已经将各诸侯势力版图,印刻在了脑海中,该走什么路线,他大致有了数,就是不知曹小瞒还能支撑多久; 而未来的继承人; 以他现在的年纪,说不定能暗中插上一手。

    “下一步征徐州吗?”那可是还有个面子在; 吕布不死其心难安。

    “袁术、袁绍,比之如何?”

    “袁术拥大半个南方,夺其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而袁绍与公孙瓒相斗谋下幽州,现已有四州郡之力; 四世三公人才更是人才蜂拥而至; 似乎袁术只要不放傻,是最大的竞争力。”

    “最没竞争力便是他了; 重小利而轻大义; 目光太浅显,我们还可以再等等!”

    朝堂之上

    曹小瞒也算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合,殿中主次两极分明; 曹家自是以曹小瞒领头,汉臣则是刚释放董承与崔琰毕,恭毕敬站在最前面。

    到是那边气势汹汹,他们这处除了少部分议论纷纷,其余人则沉默不语。

    最尴尬莫过于刘协了,他本以为新官上任三把火,哪知曹小瞒一点兴趣都没有,不得已朝董承递着眼色。

    “听闻玉玺流落在外,现于孙坚手中。”

    董承只能往前一站,赶紧把这群人支使出去,他就不信现今局势未定,曹小瞒好意思坐在许都。

    这样他们才会有机会好好谋划一下,为后面做好准备,不由瞥了一眼荀彧,正好试探试探一下他站哪一队,曹小瞒出外打仗,坐镇许都的便只能是他了。

    曹小瞒挑了挑眉,真是不怎么安分哪!

    孙坚不久将死,其子孙策用玉玺换回自己的旧部,杀往江东,奠定后来东吴的基础,至于袁术却称了帝,这明显是在打刘协的脸,而她又支持刘协,自然是不能留下袁术,不然物还以稀为贵,皇帝多了就不值钱了,也就是说曹小瞒不去,也得去,去,还是要去!

    她一走,这才刚平静不久的许都,最主要矛头便会直指荀彧。

    或许这一刻,曹小瞒算是明白了,荀彧未何非要往火坑里跳,有曹操的影响,以及她自己一部分的影响,同时在加持着他的理念。

    董承明显就是为了将曹小瞒引出来,这更是为了得到喘息机会,所有汉臣的心声。

    “不是所有得到玉玺的人都是陛下,但玉玺是国君的象征,自然不可流落在外,待查明臣愿起兵讨伐。”

    “那到是多谢曹爱卿了!”曹小瞒一答应,刘协也是松了口气。

    朝会一散,出了大殿,曹小瞒才发现郭嘉竟然也在,‘祭酒’不是属于她靡下的臣子,来不来这都无所谓。

    “奉孝!”

    而落在后面的荀彧也是正要开口叫住曹小瞒,商量一下出兵的事情。

    曹小瞒一喊,他自是也看到了郭嘉,眼中尽是无奈,竟是关心到这个程度了,她的身后不再有人,在这朝堂之上为她说话,郭嘉却是来了。

    晚了那么一步,荀彧终是没有叫出口,而在他的身边,已经围拢了一群阿谀奉承的人,和与之并肩远去的两人,对比鲜明。

    曹小瞒见郭嘉时不时往后看一眼,想起那个人,心里也是叹了口气, “奉孝在看什么?”

    郭嘉一顿,她是真没发现,还是不知道,摇了摇头道:“没什么。”

    他已经帮了那么多次,这次是荀彧自己推了过来,他解决内忧,他搞定外患,很公平!

    “袁绍派人送来一句话,他对职位并不满意,更不会去屈居人下。”

    “屈居人下!”曹小瞒诧异,“本初,他什么事都要和我争上一争,少时玩闹,他一直被坑,到是那点愁那点怨,却是记了这么久,现在地盘大了,难道不应该被坑的更惨,他这话是对我说的,大将军的名头还是给他吧!三公的空位中就选司空了!”

    此时的曹小瞒还不清楚,对于这些话,她说地是那么自然,那些记忆中的往事,不再是别人的故事。

    郭嘉却是像模像样地朝曹小瞒一拜,喊道:“曹司空。”

    曹小瞒笑地略显苦涩,他藏地太深,连郭嘉也是未曾看出端倪,只是没想到已经是司空了,她的位置越高,时间就越少。

    “嗯,奉孝今日怎么来上朝了?”

    问者无心,听者有意。

    郭嘉以为曹小瞒应该会明白,但显然是他自己想多了。

    原本的并肩同行,郭嘉一停,曹小瞒也只能跟着停了下来,当郭嘉转身与她面对面时,曹小瞒便清楚她之前的问话,自以为只是和问‘今天你吃饭了没’,一样的平常慰问,现在……

    “嘉,忧心司空!”

    “忧…心,我!”

    不是应该她忧心郭嘉吗?目前的局势,本身就是她布置地一张网,她退一步,便会有人经不住诱惑,往前走一步。

    “时局不明,文若身处泥塘,尚且不能自救,更何况已是敌人,司空背后不能没有人背后迎敌。”

    背后迎敌,是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荀彧在暗,郭嘉在明,难道不该是郭嘉正面攻敌。

    “谢谢!”她也只能说一声谢谢,他们都有各自的做法,有人含蓄,有人直接。

    原本郭嘉酝酿了好久要说出来的话,到了嘴边,还是被噎了回去。

    “我们之间并不需要这些。”

    “我知道,一直都很清楚。”曹操清楚,她也清楚。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问我何求!只是怕还不起。”所以提起说声谢谢,她还的是曹操的责任,而非她自己所受的情谊。

    还不起,郭嘉见曹小瞒又在那纠结,也是头痛,“心甘情愿,若是司空觉得歉疚,功成之时,愿共享这太平盛世,故人犹在。”

    功成,共享,故人,多么渺茫。

    郭嘉想的却是,以他们这么多人,还怕保护不了,主伤将责,曹小瞒的犹豫在郭嘉眼中,“连这些也不行吗?”

    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好!”活的再久一点。

    郭嘉不会知道,曹小瞒为了这句承诺,该付出什么……



    第99章 抉择

    

在出兵征讨徐州前几天; 荀彧却是单独来和她见了一面。

    “司空; 荀令君求见!”

    荀彧; 曹小瞒从桌案上抬头,放下手中的竹简; 诧异了一会儿,才道:“请!”

    “诺。”来人立马出去传话,之后耳边传来的脚步声,已是近在咫尺。

    “荀彧,拜见司空。”荀彧弯腰朝曹小瞒作了一揖。

    然曹小瞒却是头也没抬; “要隔应我; 也不必这样…之前我们都没这些虚礼,现在你也是尚书令了; 说不定我还需靠荀令君多多在陛下处提携,在许都多关照。”

    这话,曹小瞒都觉得自己说地有些阴阳怪气,实在不好意思再继续解释。

    荀彧也是没想到,他本是要提醒曹小瞒对陈宫多多警醒; 来了这; 已经如此不受待见,“司空是三公自是担得起; 明公终是明公。”

    多多少少还是被荀彧的话; 安慰了那么一点,“来此何事?”只是依旧公事公办。

    “此次征徐州,公台是关键; 刘备需防备,公台这世的反叛,司空……”莫太放在心上,毕竟之前就对曹操影响甚大,而这次还是不能挽救,情绪好不到哪去。

    “留不住人罢了,该走的还是会在。”她那时一直犹犹豫豫,确实不是上位者该有的模样,难免让人失望。

    “此番依旧是荀令…文若坐镇许都,若是现在还能再考虑一次,文若可还会选择留下。”

    她只是不太希望,其中有她的一部分原因,荀彧是为了那些莫须有的东西…和她一样是被责任给压死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难道司空还会留下奉孝?我们只是保护了同一个人。”

    果然是提到郭嘉,曹小瞒明显有些犹豫,难免在心里自嘲地笑了一下。

    曹小瞒的犹豫,只是她知道要是用了郭嘉,便是没有给自己留退路,郭嘉不是荀彧,他只会顺从她的想法,或者从旁煽风点火,而荀彧不一样,他不希望看到的东西,会一直坚持下去,就会影响到曹操,永不称帝,就是个最好的证明。

    “会留下奉孝,只是会在一开始时,就将一些阻碍直接斩草除根,汉臣可有可无!与其在最后会被缠上,那便随手解决比较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有回转的余地,那便不只是一顶高帽子那么简单了。”

    而她将是整个天下的罪人,但这对她来说不重要,所有的危险已经引到她身上,将死之人,危险只是调剂品,郭嘉只负责用手段,后果她来承担,这会使原本的道路更简单,却也更直接更疯狂,郭嘉只需在她身死后,继续善后便可,而她已死哪管身前身后名。

    这些都是最坏的打算,将荀彧推到刘备手中后的打算,如今荀彧已经走到了这个位置,这些想法她也只想自己一个人知道就好,更没打算坦白。

    不过看了眼荀彧的脸色,似乎也是被她给吓到了。

    现在荀彧只是争取到了一些缓冲的时间,垂了垂眼睑,挡住了眼中更为疯狂的思绪,有限的时间里,去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事情,便只能用非常手段,继续压缩时间,本身不可能还有压缩一半,用另一半时间只为去兑现一份承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她目前能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曹小瞒紧了紧握成拳的手指,“既是一言九鼎,文若能站在风口浪尖留在了许都,以前的话他没做到,我替他兑现。”

    她不想欠人情,从一开始荀彧就可以离开,更可以不用走上那个位置,怎么可能没她的原因。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与其他人无关,前世半辈子都留在了这里,本该吸取教训,但再次选择了这条路,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他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没人能逼他。

    曹小瞒见荀彧这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哪怕曹操就算是忘了,但每次都会有一封亲笔手书,以及荀彧不愿看到的东西,他都退了一步,还不够吗?

    两人的谈话,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曹小瞒有事被临时叫走了,在起身经过荀彧身边时,曹小瞒走地焦急,并没看到那时荀彧是何脸色。

    然荀彧只能恭送曹小瞒离开,望着空旷的书房一时有些愣神。

    作坊外

    毛玠将手中一沓刚被送来的草纸递给曹小瞒,“司空,这些是刚开始制造的纸张,还没有达到司空的要求。”

    说话时,看向曹小瞒都是满脸佩服,更是一脸的激动,这些要是流传出去,那些读书的世家子弟,怕是尽归于曹小瞒之手。

    摸了摸手中的草纸,纸张过厚,颜色差距太大,“这些还需要精细下做工,颜色该是白色,步骤都已经给了他们,按照上面来问题不大,请的也是最好的手艺人,平常写字使用都可以,但我需要宣纸。”

    “宣纸,司空是要送人,毕竟也太贵重了,但那些产量不会太高,可能一次只有一两张。”

    “也足够了,什么时候有。”

    “三天后。”

    三天后,她都出征了,“务必派人送来,时间要快。”

    这么急,送谁毛玠就有些好奇了,“诺。”

    “印刷,我需要一个单独的模型字体,三天后会让人送过来,至于其他你们再找人篆刻,图纸只是给出个概念,已经给了徳衡,怎么做出来就要靠他自己好好摸索,这个可以不急,让他慢慢想。”

    活字印刷,这个,老实说她也不算太懂,只能给些建议,但纸张确实是有些急。

    “诺,臣定当转告。”

    “嗯。”

    曹小瞒回来后,荀彧已经不在,原本还想派人去传话解释一下,想想也还是算了吧!

    说了,以荀彧都对她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意见,还以为她是在敷衍。

    可惜曹小瞒不知道,荀彧还真在等了,只是这一等便等了快要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