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焕、高攀龙……一干大臣们不睡觉。
乾清宫灯火通明,皇帝高坐龙椅,手扶着额头,眼睛微眯看着一干打着摆子大臣。
“朕……被打脸、羞辱。”
“大明朝,被打脸、羞辱。”
朱由检换了个姿势,抬眼看向一群低头不语大臣。
“朕心下愤怒、憋屈,或许你们会以为……朕应该举杯相贺,因为朕无声的羞辱了刘三,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狠狠羞辱了刘三。”
“诸位爱卿,朕是否也该如北方那般,燃烟花、唱大戏、日夜不停举杯饮酒相贺?”
……
乾清宫堂下站满了紫绿官袍,却无一人抬头,朱由检心下莫名生起一股……想要全都砍死堂下所有人的暴虐。
火烛噼啪,朱由检手臂微伸,王承恩忙上前,似血葡萄酒入高脚杯中,看着殷红似血,手指轻微晃动,脖颈仰起……
“好酒。”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赵尚书,要不要也饮一杯匈奴血?”
朱由检举杯向赵南星,赵南星默默出列跪倒在地。
“陛下,北方穷兵黩武,我皇励精图治,与民休养十年,国富则民坚,定可一洗今日我朝之耻!”
朱由检双眼瞬间血红,如同嗜血凶兽蹲在高处死死盯着“颤抖”伏地猎物。
一殿大臣无人出列,全都低头不语。
……
“与民休养十年……朕亦以为赵尚书所言极为在理!”
朱由检突然看向周延儒,手臂伸出,王承恩忙为他倾倒酒水。
“前些日,朕听闻……左阁老、杨阁老与赵阁老家中相聚时,感叹身体日渐衰老,言精力不济……周爱卿、袁爱卿,朕听闻当日你们也在,不知……可有此事?”
周延儒、袁崇焕两人忙低头出列跪在地上,伏地不敢抬头。
“回陛下,臣(臣)是听了三位阁老感慨,陛下勤政爱民,上行下效,三位阁老日夜劳累,感慨陛下乃古之仁君、勤政之君,亦言年老体衰不堪重负。”
朱由检微微点头,见左光斗、杨涟面色大变,嘴角微微上扬,神色却有些郑重。
“三位爱卿忠心事国,朕深感赤诚忠心,亦心中愧疚……赵阁老、左阁老、杨阁老,还是……暂于家中休息几日,待身体稍微安好后再为国尽忠好了。”
“陛下……”
“大伴!”
杨涟刚踏出半步,朱由检声音陡然拔高,一直抱着长颈玻璃酒瓶的王承恩忙来到御座前跪倒。
“老奴在。”
“三位阁老身体有恙,太医院要多遣派些御医,要十二个时辰在侧仔细照看,身体康复、精神抖擞了,要第一时间内通知朕,朕身边少不了持重稳妥老臣辅佐。”
王承恩不敢抬头去看面色冷淡的帝王,正要叩首……
“陛下,老臣年老体衰,国事渐重,老臣不堪重负无以继续为国呕心沥血,恳请陛下准许老臣返乡休养。”
朱由检一愣,看向低头伏地的赵南星,提起的心正待放下……
“陛下,老臣年老体衰不堪重负,左阁老、杨阁老却正是壮年之时,略有疲惫一夜安休即无大碍,还请陛下以国朝安稳为重。”
赵南星话语刚落,汪文言忙出列拜倒:“陛下,臣以为赵阁老持重之臣,左阁老、杨阁老昨日在臣家中吃酒,尚可食米两升,臣力可开三石之弓,亦无两位阁老顿食之多,臣以为周大人、袁大人之闻不过是三位阁老戏言还请陛下明鉴!”
顾大章大步出列,抱拳道:“陛下,今北方逼迫日甚,陛下更应亲贤臣远小人,不该听闻小人之言而自斩陛下贤良忠贞之膀臂。”
“臣有本要奏……”
“臣弹劾袁尚书空耗国帑、贪污受贿,臣恳请陛下吏部、户部、都察院、大理寺详查五军都督府用度、殿前新军用度……”
“臣附议……”




第529章 东林党之强势
 

朱由检恨不得将手里的玻璃高脚杯狠狠砸在一干殿堂人头上,这还没罢职呢,一大群呼啦啦又跑了出来。
看着施凤来、来宗道、周延儒、温体仁稀稀拉拉几人,袁崇焕只是低头不语,高脚杯最终还是没能保住。
黄金色的菊花地瓷砖上一地破碎,朱由检大怒离去,殿内或跪或站,皆不语大臣。
杨涟上前两步,将跪地的赵南星搀扶起身,却一脸恼怒看向冷着脸的周延儒、无一丝表情的袁崇焕。
“奸佞馋臣!”
袁崇焕低头不语,温体仁却有些恼怒上前。
“杨阁老,今日北方给诸位的屈辱难道还不够么?陛下不过是想要一支强军,想要一杆让我等挺起的脊梁,难道这也有错吗?”
杨涟大怒,冷哼道:“我等何时阻住了陛下强军之事?难道城外殿前新军、殿外军卒是摆设吗?”
温体仁冷哼道:“杨阁老说的好听,殿前新军有人却无器、无响,敢问杨阁老,阁老是准备让军卒手持棍棒,瘦骨嶙峋站在北方健卒前吗?”
高攀龙眉头微皱不悦,上前说道:“温大人,军卒无兵无响,皆因国帑不足,民贫国虚,当此之时更应该清廉简政,更应与民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十年国库自丰,岂能如北方一般穷兵黩武?”
八成大小官吏皆点头认可。
刑科给事中毛士龙上前向温体仁抱拳一礼,说道:“温大人,下官以为高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北方之军,亦是先有刘家寨之财,进而方有今日之健卒。”
陕西道御史蒋允仪上前,说道:“刘驸马虽蛮横若国之奸贼,亦有‘国以农为稳,以工为强,以商而富’之言,今日国帑不足,天灾频繁,国亦以‘农、工、商’为重,岂可用不足之财用以穷兵黩武?”
温体仁嘴唇一阵抖动……
“是啊,我等越是受辱,越应发愤图强,越应富民强国……”
“蒋大人甚是有理……”
“如今大雪封地,陕西、山西、河南、多有灾祸……”
“西南灾祸刚刚平定,朝廷也应有些赏赐……”
“是啊是啊,西南一乱再乱……虽为疥癣之祸……也当重赏之,以彰显国威……”
……
一干人点头不止,就是不提殿前新军兵响之事,周延儒、温体仁还要与之理论,施凤来、来宗道等人却微微摇头阻止。
正如刘卫民与媳妇所言,虽然他并不干涉朝政,但以他的实力,皇帝大舅哥的宠幸,他与大舅哥两人实际上就是大明朝隐形的执政党,也因此,东林党、魏党、五党才有事没事扯后腿,因为他们全是身居朝堂的“在野党”人。
刘卫民的“蝴蝶”出现,并未造成他所熟知的熹宗朝廷无财可用局面,魏忠贤也没有想象中的权柄滔天,反而因为刘卫民身为军方,因为某些缘故他并未介入朝政,也就没造成什么东林党死了多少多少人之事,顶多就是罢职不用。
熹宗大舅哥罢去了东林党,朱由检当政又都请进了朝堂,虽然一时间稳住了帝位,却也造成了朝廷上下全是东林之人,而施凤来、来宗道、冯辁、周延儒、温体仁、袁崇焕等人要么本就是边缘了几代帝王之人,要么就是本身威望、资历不足。
内阁大学士赵南星、左光斗、杨涟(都御史),户部尚书郭允厚、刑部尚书王之寀、工部尚书冯从吾、大理寺卿惠世扬、太仆寺卿周朝瑞、户部左侍郎钱龙锡、户部右侍郎郑三俊、刑部右侍郎乔允升、礼部郎中汪文言、左谕德繆昌期、右谕德钱谦益、左通政涂一臻、尚宝司少卿黄正宾、尚宝司丞吴尔成……六科给事中、左右给事中谢学龙、毛士龙、刘懋、贺烺、薛文、周萧基、徐宪卿……左副都御史顾大章、右副都御史魏大中,佥都御史徐良彦、周起元、张凤翔、程绍、王洽、李若星,十三道御史房可壮、周宗建、袁化中、李应升、蒋允仪、黄尊素、夏之令、游士任、刘芳、方震儒、魏光绪、练国事、李日宣、张慎言、侯恂、胡良机、宋师襄、熊明遇、王允成、王象春、黄公辅、贾继春、陶朗先、李灿然……翰林院文震孟、姚希孟、顾锡畴……
不仅是这些人,还有一大堆中层的郎中、员外郎,就是兵部尚书袁崇焕,看着是兵部大佬,但被降了职,成了左侍郎的王化贞、右侍郎的张鸣鹤,以及郎中、员外郎的张居相、张邦华、刘策、何士晋等人全都抱团与袁崇焕对着干。
吏部尚书施凤来、礼部尚书来宗道、左都御史冯铨、礼部左侍郎张瑞图、礼部右侍郎刘鸿训、吏部左侍郎周延儒、吏部右侍郎李标、刑部侍郎左何如宠、兵部尚书袁崇焕、工部左侍郎温体仁等人较为倾向于皇帝朱由检,看起来他们又是礼部,又是户部的,个个都是大佬,可也仅此而已。
东林党自神宗时就与五党激烈厮杀,之后是魏党、“卫党”等人,无论资历、威望都不是施凤来、来宗道、袁崇焕可以抗衡的,魏党、卫党要么罢职,要么跑到了北方小朝廷任职,一党独大之下,都察院上下皆是东林党,夏粮秋粮税赋还未入库就被送去了大明钱庄,施凤来、来宗道等人就算想翻身也无可奈何。
无话语权、即无人事权,内外库无银只能依靠拆借大明钱庄,最重要两个权利都没了,皇帝朱由检想罢去赵南星、左光斗、杨涟,夺回话语权……
施凤来摇头,温体仁也只能无奈退回已经稀稀拉拉的人群中。
一干人心下又苦又涩,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官职品衔虽不高,却在短短时间内连连敲掉一大批名下官吏,要么被敲掉,要么转换门庭,刚刚登台一年的新贵们心下苦涩自知。
一大群东林党三三两两围在赵南星身前嘀咕,不时还看向面无表情的袁崇焕等一干沉默不语将领。
看着这一幕,周延儒犹豫了下,低声对袁崇焕说道:“袁大人,是否有了最后决定?”
袁崇焕只是看着围拢着的一群人,什么话语都未开口,转身大步向殿外走去,赵率教、祁秉忠、祖大寿、尤世功等人相视,默默跟在袁崇焕身后离去,一干将领离去,顿时引起所有人注目。
“非是善事啊……”
赵南星眉头微皱,左光斗、杨涟、高攀龙、汪文言、顾大章、魏大中等人相视,默默点头。
“赵阁老,此处非是言语之地,我等先出宫再说吧。”
赵南星微微点头,今日他也没想到,皇帝朱由检会趁着受辱之机向他们发难,见了袁崇焕所领军方将领,心下一阵不安。
“也好,今日我等也都饥肠辘辘,一同就食好了。”
众人点头,拥趸着赵南星出了乾清宫,见他们相互三三两两,如同令人窒息的乌云远去,殿内仅剩下一干边缘了之人,施凤来低声轻叹,心下有些后悔赞同大明钱庄的设立,若非如此,自己一方又怎会逼迫至此?
“罢了……罢了……”
施凤来心灰意冷摇头,来宗道更是无奈苦笑。
“羽王,一同暖和暖和去吧。”
施凤来、来宗道两人摇头苦笑,一干人相继叹息离开乾清宫,整个大殿,除了周延儒、温体仁再无他人。
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如同心有灵犀,脚步一同抬起,并肩走到乾清宫大殿门外,站在门口,看着远处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离去的大臣。
“长卿,要不要一同饮上一杯。”
温体仁像是脑中在想着其他事情,突然说道:“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还是文人士子的天下,或是……百姓的天下?”
周延儒一愣,眉头不由皱起,低头沉思许久……
“都是吧……”
温体仁狠狠甩了甩头,说道:“皇长子为太子,为礼,为法,陛下为帝,代天牧民亦是礼法,温某以为……当以礼法为首。”
周延儒微微点头,正色道:“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温体仁沉默片刻,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为先,以法从之,是故不乱。”
看着三三两两已经远去,温体仁深深叹气一声,摇头走下台阶。
“刘驸马错了,赵阁老亦是错啊……”
看着温体仁双手拢在衣袖,自顾自大步离去,周延儒眉头紧紧皱起。
乾清宫终于安静了下来,除了一干与勇士营一般的殿前新军站在御道两旁,除了四个手持拂尘弓着身子的宦官在门外,乾清宫再无他人。
夜深,无风而雪,本应依制紧闭的宫门却因刘卫民而洞开,大臣们一一离去,宫门缓缓闭合,皇帝朱由检好像只有一个发泄心中愤怒法子,碎了一地精美瓷器,散落了一地的奏折……
独自一人坐在御案后,如同得了强迫症一般,独坐良久,最后,在王承恩服侍下,又一次拿起让自己厌恶的请银奏折。
“啪!”
“罚银五两!”
……
“啪!”
“罚银十两!”
……
一连扔了数份奏折。
“砰砰砰……砰!”
一脸狰狞“砰砰”一阵乱砸桌案,疯狂摔砸桌案上奏折。
“钱钱钱……钱——”
“除了问朕要钱,还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第530章 东林党之忧
 

呼呼……
粗重喘息,地上又多了些散落,王承恩又再一次双膝跪地,一一将散落的奏折抱在怀里,再一次放在书案上。
砰!
朱由校猛然站起,又是一巴掌拍飞面前极其厌恶的奏折。
王承恩再次跪地……
砰!
再一次……
一主一奴,两人像是都在坚持最后一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