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卫山忙上前抱拳。
“告诉辽阳城,大明朝……需要努尔哈赤儿子们的脑袋!”
“余者……”
“可活!”
刘卫民怀抱着襁褓,转身来到绰尔济身前,满面灿烂。
“上师可否安心了?”
“总管大人,小僧……”
“呵呵……”
刘卫民拍了拍面色微白的绰尔济,笑道:“上师不必担忧,本总管并未有何不满,上师说的对,战争既然已经结束了,也没必要太过伤了天和,我大明朝亦是仁义之朝,能少死一个无辜还是少死一个。”
“对了,三日,本总管的耐心只有三日!”
刘卫民微拍着他的肩膀,自顾自抱着孩子走入大帐,哲哲忙低着头跟在身后,余丛升走到绰尔济身边,一脸笑意。
“虎墩兔太过小心和贪婪了,为了和平,我军可是做了诸多让步,只希望上师也能如今日这般,在草原与中原之间起了和平的桥梁。”
绰尔济张了张嘴,无奈苦笑竖起手掌唱了句佛号,余丛升只是笑了笑,转身走向大帐的那一刻,嘴角却不屑上翘。
豪格见哲哲走入大帐,沉默了一会,也默默走向帐篷,默默站在帐篷之外,站在朱鼐镜另一侧。
刘卫民坐在床上,孩子显得瘦弱了些,俩眼睛瞪着他不哭不闹。
“恭喜了镇国,又得了个儿媳妇。”
余丛升掀帘走入帐内,正见一大一小眼瞪着眼,不由一笑。刘卫民抬眼看了眼无行老头,摇头苦笑。
“我儿长大后,也不知会不会怪罪他老子,怪老子乱给他找媳妇儿。”
余丛升也不介意一旁站着的女人,坐在他身边斜着身子又细细看了眼,笑道:“小时候长得丑一些,张开了就是个小美人。再说了,浑小子已经不错了,如你家这般的,又有几个打小养着感情的,总比啥性情都不知道要好上许多吧?”
刘卫民细想了下,点头笑道:“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说句大人不信的话语,这丫头的命落在咱家算是好的,爱新觉罗一门对待子女都较为冷漠,换作老子,还真无法对十一二岁的娃娃下得去手,亲生闺女,十一二岁送给鞑靼祸害,这也算是父母?”
余丛升没往包被包裹着的娃娃身上去想,他知晓爱新觉罗家族烂事,可一想到关外习俗又是一叹,无奈道:“老头子算是看了,也就你小子较为异类,这都几年了?也该与公主行了夫妻之礼了吧?”
刘卫民挠了挠头,说道:“不说这事儿小子还不挠头呢,前些日小媳妇还不满呢。”
“哈哈……”
余丛升一阵大笑。
“差不多就行了,公主年岁也不小了,再不要个孩子,你可就真的成了满京城的笑话了,对公主的清誉也是有损。”
“回京再说吧,俺还是觉得十八岁才够稳妥些……”
余丛升心下一阵感慨,别人不信,他却尤为相信眼前小子,看着毛毛糙糙,甚至算得上暴躁混账,他却知道眼前小子自制力,要不然也走不到眼前这一步,权利、财富堪称天下之首,自己穿着用度却依然如故。
想着他看起来不守规矩,实则最为坚持,余丛升心下就是一阵叹息,说道:“你真打算让这些人去虎墩兔身边,或是留在辽东?”
“大人,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将手指塞入皱着小脸快要哭了的娃娃嘴里,权当手指是奶瓶了。
“他们若是够聪明呢,就老老实实去大明岛,去草原那是自己找死,你以为林丹汗会真心对待他们?”
“反抗草原黄金家族,再次成一个背叛者,草原人可比咱狠,他们连渣都不会剩下一丝,当然了,也绝对会有一些人跑去草原的,估摸着会有上万人吧,也或许全跑去了草原也不一定,他们愿意去死咱们也没必要拦着。”
余丛升微微看了眼脸色苍白的哲哲,他知道刘卫民话语是对的,大明岛远在千万里外,一旦登上船只,生死再也不在他们手里,谁也不敢保证眼前小子会不会将人全扔入海里喂鱼,草原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人活着就还有利用价值,一旦这些人去了草原,就是林丹汗手里最为锋利的战刀,最为忠诚的疯狗,留在辽东会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如此之下,去草原求活就成了这些残余女真人最佳去处。
余丛升摇头叹息,他并不担心辽阳城里的数万女真人跑去草原后有多大的危害,或许危害越大,对今后的大明朝越是有利。
雪崩似的坍塌击溃了沈阳所有人的意志,也让辽阳陷入了地狱中的绝望,冰冷、死寂、阴暗中突然闪烁一缕阳光,无数双手高高举起,想要抓住一丝温暖……
背叛,无数次背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人知道下一个背叛是谁。
谁可信?
刘卫山让人站在残破坍塌了一米多的城墙前,绰尔济带着沈阳一干降俘喊话后,当夜,辽阳城燃起的火光十里外亦清晰可见,喊杀声持续了数个时辰,天未亮时,一群衣衫褴褛、浑身猩红汉子走了出来,后面跟随着无数无一丝表情老弱妇孺……
……
大明天启六年,三月初七……
一车又一车头颅向南,一个又一个毫无生气之人随着马车南下,一群将领进入废墟般城池,空气飘荡着的血腥令人作呕,空气飘荡的异样阴冷让怀抱着孩子的哲哲不敢抬头,只是紧紧贴在高大男子身后,已经让高大男子数次不满回头。
街道坑坑洼洼,不时会有冰冷覆着深厚积雪的尸体出现在眼前,不用刘卫民吩咐就会有军卒上前,手拿着铁锤“砰砰”敲砸,一群将领丝毫不理会耳边钢铁般脆响,放眼过去,一片废墟,彻彻底底的废墟……
无一人开口,只有脚下“咯咯”轻响,只有铁锤砸击尸体的钢铁清脆,一人跌跌撞撞,双腿赤裸黑紫,衣衫褴褛抱着个早已冰冷孩子,四处张望怒吼,诡异又莫名阴森。
“杀人了——”
“砍头喽——”
“嘿嘿……”
……
“皇上……呜呜……别杀人……呜呜……皇上……”
“别杀人……别杀……”
……
“砍头喽——”
“杀人了——”
“快跑啊——”
……
没有看向黑紫双腿,没有看向怀里冰冷襁褓,只是冷漠盯着绝望的混乱眼睛,默默踩着“咯咯”风雪。
“送他一程。”
朱鼐镜默默走向男子,跟在背后两步,刀尖闪亮只是一闪而过,一大一小躺在地上。
“皇……别……”
没人知道地上趟着的人是谁,没人知道这个名叫“范文程”曾在史书上留下过的痕迹,地上只是多了两具一大一小尸体,被军卒拖着扔在车上,与无数尸体一同尘归尘土归土。
没人知道眼前意味着什么,好像与大明朝一般无二的平定叛乱,一场简简单单的普通平乱,只有刘卫民知晓,他灭掉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要跪着的帝国,一个“宁与外贼不与家贼”的帝国。
脚步突然停顿,没有理会后背再次轻微撞动,只是看向永远无法看到的北京城,神色有了一丝难以莫名的感慨。
“至少……至少……最后……”
“你……还像一个王……”




第447章 袁崇焕为督师【三章完】
 

无数背插小旗一路向南,无数马车南下,无数俘虏南下,近万人去了草原,数千人前往赫图阿拉,他们的族地……
在他踏入沈阳的第三日,一个名叫哲哲的女人,抱着一个襁褓,随着数万人马南下,整个关外一片废墟,刘卫民只是带着两万幼军、近万阿哈收拾一无用处的废墟。
刘卫山离开了,刘卫海、毛文龙走了,小豆芽被刘卫民踹了好几脚,除了给他留了近万阿哈奴仆外,什么都未留下,有的只是废墟、荒凉。
中军右协本就是野人女真人,个个看着就是丛林好手,这些人并不善于使用火枪火炮,更加习惯于刀枪箭矢,他们也成了刘卫民的直属亲兵近卫,经过一年的训练,看着就比他见识过的任何一支军卒都要精锐。
沈阳城没法子居住,反倒辽阳城要好的许多,除了城头被火炮轰炸的稀巴烂外,城内并未遭受到太大损失,除去城主府一带外,其余的屋舍尚还可以装的下三万人居住。
所有人都走了,整个天地仿佛就只刘卫民名下三万人,死人太多了,三十万女真人死的死、逃的逃、走的走,剩下的只是些老弱,具体还有多少没人清楚。
刘卫民躲在被窝里,拿着根铅笔写写画画,房门轻响也没回头,他知道能不用汇报进来的,也只有自己资格最老的军卒。
“小旗大人,寨子里送粮食过来了。”
“嗯。有没有俺媳妇的信件?”
一封信件送到他面前。
刘卫民感觉有些怪异,怎么不吭声了呢?
“咋了?应该没人敢欺负你吧?”
刘卫民回头看着嘟囔着脸的刘英儿有些诧异,刘英儿却一屁股坐在床沿上,一脸不悦的样子让他很是好笑。
“朝廷也太欺负人了,人头这么多,竟然说……小旗大人是关外总管,银钱要咱家来掏!”
“咱……咱家掏钱也就罢了,还把殿前新军各协主将都罢了职,也不知道那个姓袁的主事是如何忽悠的太后、信王,竟让他代替了孙太傅成了殿前新军都督,五协提督皆用了辽东一干将领,咱家的辎重入关还要挨个检查,不让咱们过关!”
刘英儿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咋了,红着脸推了一把蒙着被子的刘卫民。
“老……老爷,这……这不是欺负人吗?”
“呵呵……”
“老爷,你咋……咋还笑呢?”
刘卫民一阵乱拱露出个脑袋,笑道:“向来都是‘小旗大人小旗大人’的,怎么今日变成‘老爷’了?”
“嗯……嗯……俺就叫小旗大人老爷,咋了?”
“还来脾气了……爱叫就叫着吧。”
刘卫民又将身子缩入被子中,叹气道:“殿前新军本就属于朝廷的,朝廷手里若没个依仗又怎会安心?袁崇焕想做主将就让他做好了,反正朝廷又没银钱养兵。”
“可……老爷,咱家是应了五百万两银钱赏赐的,殿前新军、辽东军人多,估摸着也要三百五十万两。”
刘卫民随意说道:“这不是还没发下吗,朝廷能拖着当年咱们的赏赐不发,咱们拖一两个月又能咋了,别人又不是不知道大战后事儿多,晚几日发放又能咋了?他袁崇焕还敢动了刘家寨不成?”
“哦对了,让福化城军卒回寨子,草原留个万把人就够了,也减轻些辎重运输压力。”
……
“挨个检查……”
“不让过关……”
“把咱家当成建州贼……”
“跟俺媳妇说一下,把寨子里最大的炮拉到山海关,开一炮,还反了他们了……”
……
不见回声,刘卫民身子一动就要钻出被窝,一只伸进小半被子的小手瞬间收回。
“俺知道了!俺这就去传令!”
刘卫民掏了掏耳朵,露出半个脑袋,一脸疑惑不解看着跑出了房还忘了关门的丫头。
“这是咋了?”
嘴里说着毫不在意,心下却对袁崇焕为殿前新军为督师皱眉不已,有些想不明白,这人怎么又成了一军督师了。
……
辽东大战,朝廷上下全都将目光盯在这场耗时近十年的战斗上,这边刚刚有了获胜苗头,朝廷上下就连夜展开商讨,无论是张嫣、任氏、客巴巴、朱由检,还是魏忠贤都对刘卫民军中威望深感忧虑,而袁崇焕亲自跑到朱由检府门前站了一夜,也不知他是如何说服的朱由检,竟将刘卫民当成了另一个建州贼,认为应当将刘卫民生生堵在关外,以宁锦、山海关,以辽东军、殿前新军、长城九边为墙,将他生生堵在关外苦寒之地。
袁崇焕的谋划打动了朱由检,也动摇了张嫣、任氏、魏忠贤,尽管方从哲极力反对,朝廷上下还是同意了他为殿前新军都督兼山海关总兵。
战罢,为了减轻辎重压力,辽东军、殿前新军押解着俘虏返回山海关、京城,刘卫山、刘卫海、毛文龙、小豆芽刘忠国领所部军卒各自返回,就是余丛升也随俘虏一并返回,准备回登莱,只刘卫民一人留在关外废墟之地。
殿前新军拉着无数头颅南下,却在三月十七日,在山海关被手持圣旨的孙承宗阻住了去路,不足三万军卒的殿前新军也只能停留在山海关。
任谁也未想到,就是刘卫民事前也没得到消息,袁崇焕会带着奏折和几十个京卫、宦官前来山海关。
原本殿前新军中军是孙承宗直辖,童仲揆、戚国昌、王在晋、朱纯臣为前、左、右、后四协提督,襄城伯李国祯领神机营为炮兵协提督,满桂为骑兵协提督,六人皆加兵部侍郎职。
五个步兵协,五万殿前新军自近千卫所军抽调精锐入京后,这些人就没有丝毫时间来整训统合,直接被调去宣府三卫防守鞑靼,如此之多卫所**军卒能成型,也完全依靠朝廷的权威强行捏合在一起。
紧接着皇帝出了事,孙承宗、王在晋、朱纯臣、李国祯四人,两个东林人和两个勋贵纷纷回京,事实上只有童仲揆、戚国昌、满桂三个真正军方将领管着殿前新军,无论资历、统兵能力,还是殿前新军主体是江南军卒,都无可避免让童仲揆成了这支未经整训统合的军队头领,而余丛升只是因为刘卫民欲要入辽而临时成为都督,事后也需要回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