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卫民皱眉思索了下,又摇了下脑袋,笑道:“这种动脑子的事情还是让您老自个想吧,反正小子现在是不想再插手朝政,小子可没太多功夫陪您老,还要去皇宫送礼呢!”
“所以说啊,你小子恩宠如此之久,会来事!对了,你的小内阁究竟还弄不弄?若弄这个,老夫倒是可以帮一下忙。”方从哲一笑。
刘卫民一愣,他有些没想明白,昨日不是已经与他们说清楚了吗,自己已经不打算再插手朝政,小内阁自然也无法成为现实,怎么还提起此事?
方从哲笑道:“老夫觉得你那个报纸有些意思。”
“嗯?”
刘卫民神色有些严肃了些,说道:“方阁老是想要了小子的报社?这个恐怕不行,不是小子不舍得,而是因为报社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推行简体字,让更多人接受简体字的。”
方从哲不由一笑,说道:“就你那狗屁不通的报社,给老夫,老夫也懒得要,老夫准备与一些好友自己弄一个,就是想问问你,小内阁你还弄不弄?”
听了这话,有些明白了方从哲的意思来,小内阁,在他看来,小内阁就是内阁的预备役。
自万历元年,内阁者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书潘晟、余有丁、许国、王锡爵、王家屏、赵志皋、沈一贯、陈于陛、张位……等等,以张居正为例,中二甲进士后,授翰林庶吉士,三年满,依例授翰林编修,期间因为党争下狱、致仕隐休,后于嘉靖三十八年,为右春坊右中允,因参与《承天大志》编纂,嘉靖四十三年,进官右春坊右谕德,后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永乐年间时,内阁阁老尚还不一定必须是翰林院出身,但到了后来,就成了“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规矩,大明朝入内阁者一百七十余人,非翰林院者仅十九人,还大多都是早期时。
想要入主内阁,经历虽各有不同,但大致的轨迹是不变的,与张居正的轨迹差不多,但是,同为进士,进士与进士也是不同的,按照等级划分,进士分为三等,即一、二、三三个等次,一甲进士只有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进士多一些。
礼部春闱后,需要进行一场殿试,是有皇帝亲自出题监考,定出最后名次,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赐同进士。
考中了进士后,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今后最终成就,无意外的话,无论如何努力,结果都不怎么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一甲三人直接越过庶吉士,状元郎为从六品修撰,榜眼、探花则低一级为编修,而二甲中的优秀者,排名靠前的则需要入翰林院为三年庶吉士,三年后优秀的依例为编修、检讨等,差一些的则为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再差的则下放到地方为官吏。
二甲进士最差的就是下放到地方为吏,三甲是同进士,与二甲差别可就大了,就一条,进不了翰林院一条,三甲进士的最终能混到知州、知府就已经算是顶天了。
一甲、二甲,入了翰林院的,一旦一开始下放到了地方为吏,想要入阁拜相就很困难了,而翰林院也多是从事编纂书籍、讨论学问地方,当然了如今的大明朝,也成了争吵朝廷政策过失,或是打击政敌的地方,唯一有机会了解地方上具体事情的,也只有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御史,只有巡抚天下的时候才有机会了解地方上的事情,而这并不能让刘卫民太过满意。
内阁如同一国之总理,若无法真正了解地方上需求,又如何治理的好国家?
原本已经决定放弃了“小内阁”的事情,方从哲再次跑来,又让他有些犹豫了起来,多多增加些更加实务的官吏对大明朝只有更多好处,哪怕这个人功利心很强,哪怕是个大奸臣,只要更为实务,他就不认为能坏到哪里去了。
皱眉思索良久,抬眼看到方从哲还在盯着自己,不由咧嘴一乐。
“方阁老,您老这个样子,小子总觉得您老挖了个火坑让俺跳呢。”
方从哲一笑,说道:“自打你小子入京……不不,还没入京时,老夫就觉得你刘镇国是个不安稳的小子,太会折腾了,后来也验证了这一点,打砸千步廊,殴打司礼监公公……”
刘卫民忙抬手打断:“打住打住,方阁老,小子脾气是不大好,可咱拍拍胸口,这能怪小子吗?你们不给资料,小子空口无凭,凭什么让自己更具说服力,如何说服皇爷爷暂缓萨尔浒……当然了,说这些也没了意思,说服了又如何,还是没能挽救十万将士。”
看到方从哲又是一脸哀叹悲苦,刘卫民又说道:“小子也不是责怪谁,仅仅只是一个人,也绝对瞒不住皇爷爷,事情已经如此,埋怨、愧疚也是无济于事,也只能往前看,往前走,沈辽几十万百姓的事情,河南、两淮灾民赈济的事情,小子对阁老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比一些只知道反对而反对的混账强了不少。”
方从哲心下一阵郁闷,相处了这么久,也知道眼前小子的性子是如何让人讨厌不喜,不挖苦几句那就不带舒服的,若真因这些屁事生气郁闷,估摸着早就被浑小子气死了。
“就你这令人厌的脾性,千步廊各部能让你瞎翻才怪呢!当然了,你小子脾性是臭了些,让人不喜了点,但你小子不怎么贪恋权势,老夫也就看中了你这一点,否则,老夫才懒得理你呢!”
刘卫民一愣,有些不确定说道:“阁老的意思是,阁老想与小子结为盟友?”
方从哲一翻白眼,说道:“是不是以为老夫成了白身,没了资格?”
“小子又不憨不傻,阁老为三朝首辅,又不是不知门生故吏屁事儿。”
刘卫民低头踢腾了几下,沉思稍许,说道:“小子可以支持方阁老,但阁老需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影响力,至少可以立足的影响力,阁老应该明白,小子并不愿意太过掺和朝政,小子更希望大明朝的军队自立,更希望永远军不干政,若阁老无法证明有足够的影响力,小子就会不断介入朝政,对朝廷,对大明朝本身并无多大好处。”
方从哲神色极为郑重,点头说道:“镇国若早先年说了这番话语,或许也无萨尔浒之事。”
“啪!”
两只大手相握一击。




第346章 提携【第二章,后面还有一章】
 

“这就是臭臭的,却很好吃的东西?”
郑贵妃、周端妃、刘昭妃、李顺妃、李德嫔全都用衣袖捂住鼻子,刘卫民拿起一个榴莲,叹气道:“皇奶奶,这个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却非常好吃,吃了就忘不了,是瓜果中的王者,有健脾补气,补肾壮阳,活血散寒之功效,对妇人腹寒痛经非常好。”
“真有这么好?”
刘昭妃一愣,她有痛经毛病,一听眼前颇为难看的榴莲有这么好,不由心动。
刘卫民无奈叹气道:“昭妃奶奶,这东西来自渤泥国,若不够好,皇孙婿能送入皇宫么?也就闻着不好闻,吃了后就知道有多好吃了,而且一吃就忘不了!”
“皇孙婿就将这辆车留下了,除了南洋一些稀罕水果,还有一些珠宝啥的,各位皇奶奶自个挑选喜欢的留着。”
刘卫民留下马车,正准备离开,猛然一拍脑袋,挠着脑袋来到周端妃跟前。
“端妃皇奶奶,能不能别让瑞王皇叔堵皇孙婿家门了,您老也是知晓的,皇爷爷是历代帝王最为疼爱子孙的帝王,太祖册封的亲王,至今能攒下万顷田地的也没几人,陛下为了宗族子孙,各王府都分了些田地,瑞王、惠王、桂王三位皇叔人丁稀少,又是田地最多的,已经挺招人恨了,也就因为是皇叔,与陛下血脉最近,陛下也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真激怒了陛下,收了皇叔的田地,可真没几人为皇叔说话的啊!”
众皇奶奶一愣,周端妃心下大惊,忙说道:“你皇叔又去找你了?”
刘卫民一阵哀叹,说道:“可不是么?孙女婿原本以为在外躲一阵,事儿也就散了,今早刚回了府,就见二舅哥带着三个皇叔和一大帮王爷、郡王堵门。”
“皇奶奶,您老是知晓孙女婿的,朝臣们在朝堂上,就给宗室二十来万两银子,十几万宗室分二十万两,这日子还咋过?”
“可孙女婿还没法子反对,河南、陕甘、山西,哪一家都欠支好几百万石,这么多谁敢阻拦、劝解?”
宗室的事情,她们都是知道原委的,也知晓在朝堂上也只有他开口劝解,要不然宗室的日子会更加难过,这么多人看向周端妃,周端妃也是急了。
“前些日还与你皇叔说了,怎么又去了你家门前了?”
刘卫民见她模样,也不像是撒谎,叹气道:“皇奶奶也莫急,您老再劝解劝解,若……若真的不成……皇孙婿若真急眼了,您老可不能上火恼了俺……”
郑贵妃阴着脸,伸手敲了他一下。
“臭小子赶紧滚蛋!该咋整就咋整,若哪个混账真不懂事,收了田地,圈了起来也是活该!”
周端妃脸色大变,忙拉着刘卫民手臂,说道:“镇国莫急,皇奶奶明日就让你皇叔离开京城,绝不再去你家门前!”
刘卫民苦笑点头,说道:“皇奶奶说的是,京城就是个是非窝,皇叔是皇爷爷的亲生儿子,孙女婿就算再如何,也绝不会坑害了皇爷爷的子孙不是?”
郑贵妃不满道:“行了,该干嘛干嘛去,此事你就莫管了!一个个的,全不让人省心,皇宫刺客的事情也敢胡乱掺和,找死吗?”
众人大骇,李顺妃忙拉了下郑贵妃衣袖。
“姐姐,可莫要再说了。”
“哼!”
郑贵妃冷哼一声。
“阿福!”
“奴才在!”
“现在就去告诉三个混账不知事的东西,他们的王庄就不用要了,让他们也好安心在京城,也好可着劲的与陛下闹腾!”
“姐姐……”
“哼!”
周端妃花容失色,郑贵妃却恼怒一甩衣袖,转身进入慈宁宫。
“镇国……这……这……”
见周端妃如此,刘卫民一脸苦笑,郑贵妃性子霸道,别说是她们,就是万历帝皇爷爷的正牌皇后那也不能压得了她,心下哀叹连连,又不能不劝解。
“端妃皇奶奶莫急,郑皇奶奶也就恼怒一时,还是……还是让皇叔赶紧离开京城吧,在京城,很容易成了他人的替罪羊的。”
“镇国话语不错,虽外人不清楚宫里的事情,咱们又岂能不知?张氏肚子这么大了都如此,陛下的怒气还未消了呢!”刘昭妃心下叹息。
李顺妃、李德嫔、梁和嫔、李荣嫔等人纷纷点头,东宫损毁的屋舍至今未有重新修建,在皇宫几十年,她们也都知晓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削去王府大半俸禄也是皇帝的旨意,围堵宁德驸马府,与围堵皇宫也没多少区别,而皇帝将各王府田地分给穷苦的宗室子嗣,已经没多少宗室子嗣愿意支持这些王爷们,别说削减俸禄了,就是直接削掉亲王府,也绝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她们知道,刘卫民明白,就是想不明白,瑞王、惠王、桂王他们究竟为何,为何还要跟着二舅哥瞎整胡闹。
老将出马,谁都得哆嗦,只能劝解端妃几句,自顾自拉着马车跑到乾清宫,马车不能直接进入乾清宫,但他的到来,还是引起了整个乾清宫的注意,师明带着几个内侍急匆匆跑到近前,腰弓塌身模样让他不喜。
“多多少少也是陛下身边近臣,老是弓着腰作甚?你不嫌丢人,老子还替陛下臊得慌呢!”
师明、常云、刘若愚等乾清宫内侍都是经历三朝之人,知晓眼前之人的蛮横,也有些怕他,听着不满话语,师明更将身体弓起,苦笑道:“在他人面前,老奴敢直着身子,在驸马爷面前,老奴哪里敢啊?”
“哼!不敢?老子能吃了你咋了?”
刘卫民冷哼一声,说道:“南洋送来了些稀罕水果,这辆车留给陛下,老子还要去仁寿宫!”
师明忙一把抓住缰绳不撒手,急声道:“驸马爷,您可快两个月未来了,陛下……陛下……驸马爷,老奴求求您了……”
“扑通!”
“驸马爷要是离开,就从老奴身上过去吧!”
看着师明竟然将自个手臂伸进了车轮子底下,刘卫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你也就这点出息!”
刘卫民很是不满,就差抬脚狠狠踹一脚了。
“驸马爷怎么骂老奴都成,陛下天天念叨您,都快成皮包骨头了!”
……
“给老子滚起来!”
“哼!”
刘卫民冷哼一声,入宫本就是准备见见大舅哥,在慈宁宫不好询问张裕妃的事情,准备先去岳母那里,私下里先详细了解了情况后,才好做最后决定,反正自仁寿宫回来,总还是要经过乾清宫的,看到师明的样子,无可奈何,也只能先进了乾清宫再说。
也不管马儿会不会拉着车跑了,与曾经没多少区别,按着腰间天子剑走进乾清门,正见到方逢年、卢象升和几个自己不认识的青年看向自己。
“你们怎么在这里?”
方逢年、卢象升忙上前一礼,方逢年说道:“小生与卢兄,以及诸位同年今日前来当值。”
去岁原本是要春闱的,因为一干朱姓子孙欲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