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见到努尔哈赤大手摸向腰间,忙大步来到皇太极身边跪倒。
“砰砰……”
范文程额头青紫,大声说道:“皇上,今日之事与当日之事相若,明狗怯懦不敢出城与我大金勇士一战,只敢困守城内。”
“沈辽数十万百姓逃离,我军无法得到钱粮补给,这才让城内明狗猖狂,但那明狗驸马撤离数十万百姓,致使沈阳、辽阳丢失,熊廷弼、袁应泰两辽东督师已死,丧土辱国之罪……”
“砰!”
努尔哈赤大怒,一脚踢翻范文程,愤怒暴吼。
“是不是还要告诉朕,那该死的混蛋必死!”
“是也不是?”
努尔哈赤大怒,拔刀就要砍杀跪地不敢抬头的范文程,皇太极忙用身体挡住。
“阿玛,此事是孩儿的错,孩儿也未想到明狗皇帝如此宠爱那个混蛋,这才犯下了今日之错,阿玛要砍杀孩儿,孩儿也无话可说,可……可那该死的混蛋,也绝无可能再留在辽东。”
努尔哈赤一愣,强压下胸中愤懑,连连深呼吸数次。
“为何?”
皇太极脑中高速旋转,说道:“数十万明人逃离沈辽之地,致使沈辽之地落于我手,那混蛋纵有百张嘴,丧土辱国罪名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明狗皇帝再如何宠信,朝中大臣也绝不会允许那混蛋继续留在辽东。”
“孩儿得知王化贞为辽东经略,孙承宗为辽东巡抚,一者为明狗朝廷首辅叶向高弟子,一者为明狗皇帝帝师,宠信不在那混蛋之下,两人也绝对不愿让他人插手辽东。”
“所以……所以……那混账明狗绝不可能留在辽东!”
范文程重重一顿地。
“砰!”
“皇上,明狗所善者唯火铳之法,今之所用火铳当与倭人、弗朗机人所用火铳一般无二,臣愿前往倭国之地,寻的火铳之法灭此明狗!”
努尔哈赤阴沉着脸缓缓坐下,愤怒的眸子在皇太极、范文程两人身上来来回回转动数圈,缓缓点头,说道:“明狗火铳之法必须寻到,寻不到……朕活剐了你!”
太憋屈了,都是火铳,自己还没噼里啪啦开火呢,人就死了一地。
挥退了皇太极、范文程,努尔哈赤闭眼沉思许久……
“传令赫图阿拉,迁两万户入沈阳、辽阳。”
“传令代善、莽古尔泰,立即与中军汇合。”
“传令三军,此次我军大胜,三日后返回沈阳、辽阳!”
众将相视一眼,全都起身跪地。
“皇上威武,我军大胜,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将高呼,帐外却寒风冷冽如故,万岁高呼声自帐内不断向外蔓延,整个城外万岁欢呼震天。
刘卫山、刘卫海,一干将勇站在城头,听着山呼海啸欢呼,脸上露出担忧之色来。
震天欢呼声惊动了城内抱着火炉烤火的朱徽妍,惊动了方从哲、陈策……
一干人急匆匆爬上城头,看着城外欢呼震天的建州贼,陈策有些担忧说道:“不会是广宁出了岔子吧?”
“大兄……”朱徽妍有些担忧看向刘卫山。
刘卫山微微摇头,说道:“广宁卫有卒五千,沈辽撤下来的三千军卒皆被魏公公带入广宁,纵不算上广宁城内百姓,广宁亦有八千军卒,代善、莽古尔泰两人不过万人,广宁有城池以守,当是无碍。”
刘卫海微微点头,脑中突然划过一道亮光。
“不会是与界凡城一般,建州贼撑不下去了吧?”
第186章 八百里奏报【今日两章,连发】
“八百里奏报……八百里奏报……”
“行人退避……”
“八百里奏报……”
背插小旗驿卒疯狂抽打战马,早已成了雪人的驿卒,依然迎着刺骨寒风拼命呼喊。
正在栖凤阁的一干士子们,听到“八百里奏报”声,如同几日来一般无二,再一次起身聚到窗前,刚打开窗口,卢象升就见一队十骑快马穿过。
“卢兄,不会是辽东的紧急奏报吧?”黎宏业眉头微皱。
未等卢象升开口,钱谦益不屑冷笑。
“奸逆小人动摇辽东军心,致使我大明国土丧失,此贼第一!”
钱谦益话语一出,屋内一干士子皆微微点头,辽东发生如此之大事情,他们也是知晓的一清二楚,甚至最后不得不被迫花了银钱买了个铜牌。
卢象升没有去接钱谦益话语,而是看向黎宏业。
“孟扩兄,公主胜负如何?”
黎宏业轻轻摇头,脸上也是犹疑不定。
“刘驸马并未前往辽东,仅以公主领军前往,想来……刘驸马当是有些胜算,当不认为建州贼可以破了净军、幼军……”
“哼!”
钱谦益再次不屑冷哼,又一次插嘴打断。
“净军?”
“幼军?”
“简直就是笑话!”
钱谦益看向屋内一干士子、好有,脸上不屑更甚三分。
“一些胆小怯懦阉奴,一些半大娃娃,难道还能比得上我辽东精锐军卒?”
“哼!”
“奸逆小人置我大明公主于险地,若出了意外,他罪该万死!”
方逢年眉头紧皱,想到自己叔父方从哲也前去了辽东,心下有些不确定。
“叔父随同公主前往辽东,应……应是稳妥……”
听着钱谦益话语,又见方逢年犹豫,松江士子董中行一脸担忧。
“刘驸马还是有些不够谨慎,我大明公主前往辽东,建州老贼必以数万大军强攻海州卫,净军、幼军又不似辽东军将,之前又未曾与敌厮杀过……”
“希望不是坏消息……”
卢象升与黎宏业对视一眼,两人心下也是犹疑不定,宁德驸马南下江南,宁德公主北上辽东,他们也不确定净军、幼军究竟有几分胜算。
众多学子纷纷猜测,有钱谦益这个大嘴巴在,卢象升心下更是担忧不已,暗自后悔未能跟随前往。
八百里急奏一路奔入皇宫,消息还未送到乾清宫,两宫娘娘们就已经站在了乾清宫外。
辽东消息一日数次入京,皇帝朱由校半月来寝食难安,人也消瘦了许多,又听到八百里急奏,正打着瞌睡的皇帝陡然一惊,早朝的臣子们也纷纷转头看向门外。
“报!”
“一月十三日,建州贼兵围海州卫,我军与敌激烈交战一日。”
“十四日,交战一日,毁贼炮数十,杀敌百余。”
“十五日,交战一日……”
“十六日……”
……
“二十八日,建州老贼欲领兵两万攻广宁,公主领兵出城与建贼皇太极、徳格类交战一日,毙贼千余。”
“二十九日,建州老贼猛攻我城,我军杀敌无算。”
“三十日……”
……
“二月初四,建州贼退走海州卫,公主领兵出城与之交战数阵,杀敌千余,我军损兵五百。”
“二月初五,建州贼再围海州卫,交战一日,我军杀敌无算。”
“二月初七,建州老贼再退,我军追敌十里。”
“公主有奏上呈陛下!”
背插小旗的陈三从怀里掏出一封奏折,双手呈上,师明忙上前接过奏折,快走几步送到倾斜着身子焦急等待的皇帝手中。
叶向高、史继偕、韩爌、顾秉谦、魏广微、赵南星、孙慎行、王纪、张问达等人皆面面相觑,前些日广宁送来的还是不住催促调兵增援奏折,因建州贼众围困海州卫城,一直都无海州卫具体战况消息,只知道海州卫一直遭受猛攻却安然无恙,哪里会想到,公主竟然还敢出城与之交战。
众臣心下不相信,可看着朱由校手中奏折,又不敢随意开口,只能眼巴巴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脸色,希望可以提前探究些海州卫情形。
“呼……”
一口长长气息呼出,看着一干众臣,小皇帝神色却颇为轻松。
“诸位爱卿莫要太过担忧,公主不久即领军回转京师。”
话语刚落,叶向高忙出列抱拳行礼。
“陛下,海州卫伤亡如何?”
朱由校看向师明,摇了摇手中奏折,师明忙躬身上前接过奏折。
“朕得了个意外惊喜,公主跟随在刘驸马身边,竟然还学会了领兵本领,虽伤亡了两千多我军将勇,所获贼之头颅却有五千之多,杀伤贼寇当有万余。”
师明将奏折送到叶向高手中,叶向高忙不迭一目十行低头去看,脸上也不知是何种神情。
一干大臣不顾礼仪围在叶向高身边,朱由校却转头看向师明,脸上也满是轻松惬意。
“令人将好消息告诉两宫娘娘,就说公主大胜,不久即还京师,让两宫娘娘莫要担忧……”
“陛下,臣有本上奏!”
朱由校一愣,不由转头看向左副都御史高攀龙。
高攀龙抱拳一礼,大声说道:“臣弹劾宁德驸马私造火铳,弹劾宁德驸马私造火铳却不与辽东诸军将勇,臣……”
小皇帝想也未想,小手一抬,摆手打断高攀龙话语,面上也露出不悦来。
“净军、幼军之事,诸位爱卿自是清楚原委始末,净军、幼军所用兵甲火铳,皆为刘驸马自出银钱所***卿所奏火铳,若户部、兵部每支所付百两银钱,朕可以下旨刘驸马售与兵部。”
一干大臣闻言一脸诧异,正要出列反对……
“刘驸马曾言,我大明火铳不如倭国、弗朗机,又言我朝辽东御史徐光启徐爱卿,又有举子孙元化、兵部主事茅元仪,天下间亦有善制此等火铳、弗朗机炮,若朝廷欲造此等利器,可由工部工匠督造。”
看着弓着身的高攀龙,小皇帝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高爱卿,可还有疑问?”
众臣心下大惊,叶向高忙上前挡住高攀龙,躬身一礼。
“陛下,高大人也是心忧辽东之事,若我军有了刘驸马手中利器,建州贼三两年可平!”
朱由校神色冷淡。
“士者,事也。弗朗机之高产农作物早已传入我大明,此等火炮、火铳利器,我大明良臣亦会制造,众位爱卿当早已知晓,当早已向朕推荐,而不应是刘驸马装备了净军、幼军后,众爱卿才知晓此等之事。”
顾秉谦、魏广微一脸不悦看向高攀龙,两人正待上前,朱由校却站起身来。
“朕有些乏了,公主不久即领兵返回京城,诸位爱卿任事还需谨慎,莫要让广宁有任何意外,朕不期望辽东诸军三五年击败建州贼,朕只有一个要求,广宁卫绝对不能丢失!”
朱由校起身退朝,只留下一干唉声叹气大臣。
……
“皇兄……皇兄……”
刚来到天工阁外,朱徽倩、朱徽媞提着衣裙跑了过来,见是她们,朱由校嘴角不由微微上翘。
“皇兄,姐姐……姐姐真的当了女将军吗?”
看着两个妹妹小脸上的红晕,在朝堂上的不悦也消散一空,心下更是莫名生起一丝顽皮来,只见朱由校抬头看天,脸上露出很是不确定表情。
“皇兄……只是知道六妹领净军、幼军,知道六妹出城与建贼交战……至于……是不是女将军……皇兄也不知道算不算……”
“当然算数了!”
“姐姐是女将军!”
看着一脸焦急的小丫头,朱由校脑中满是大兄无行揉弄他脑袋情景,心下充满强烈欲望,也很想伸手将面前小丫头发髻打乱,可他知道,自己不是大兄。
看着俩妹子眼中羡慕、渴望,他也不由微微摇头苦笑。
“你们不会也想着当了我大明女将军吧?”
朱徽倩小脸绯红,小鸡叨米似的点头。
“皇兄,姐夫回京时候……”
小丫头一开口,朱由校忙摆手打断。
“可别!你们找皇兄,那还不如去求大兄呢!”
朱徽倩顿时有些萎靡不振,噘着小嘴,很是委屈。
“姐姐带着净军、幼军前去辽东时,姐夫就不答应……”
朱由校不由一乐,心下揉弄她的小脑袋的欲望更加强烈,忙抬步走向天工阁,唯恐自己一时把控不住。
“你们年纪太小,净军、幼军是大兄一手训练,又是皇室之兵,大兄不在时,自是需要六妹领兵为帅,等你们年长之时,或许会允了你们……”
俩小丫头顿时双眼放光,对于净军、幼军的事情,刘卫民、朱由校两人仔细谈论过,大的战略上只能是事前仔细谋划,战术上依令行事即可,净军、幼军并非是大明军队的主力,只能算是把尖刀利刃,领兵主帅是谁都无所谓,能力差些也不大紧,只要下面的军卒,直接带兵将领足够强,就算出了岔子也能保证安全脱离困境,这就足够了。
净军、幼军太过特殊,领兵主帅只能是皇家子嗣和宗室子弟,相比较而言,若刘卫民无法统兵,他更希望是皇室公主,而不是王爷或什么侯爷之类,朱由校对这个妹夫兼大兄话语尤为重视,也正因如此,尽管朝臣们反对宁德公主领兵北上,尽管两宫娘娘担忧,还是答应了下来,哪怕领兵的七妹只是一尊泥塑,并不能担任一名真正统兵大将职责。
刘卫民的建议和尝试,朱由校全盘答应了下来,而今日海州卫送来的八百里奏报,也充分说明了一切,哪怕一名什么都不懂,只是担任一个名义上的统帅,有一名朝廷重臣相佐,有军中赞画谋划和将勇指挥,一什么都不懂的皇室女娃,也是可以承担统领皇室之兵。
第187章 秦淮河荡漾【第二章完】
净军、幼军不是大明军将的主流,这一点刘卫民看的极为清楚,大明的“主帅”们皆出于文臣,皆是御史言官出身,至少在他身处的这个时代是如此。
他不清楚这个规矩是如何行成的,他只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