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忙点头。
“何进大哥说的对,谁敢动数十万辽东百姓东西,那就是与俺们漕帮上下作对!”
“都他娘地说俺们坏,有了咱漕帮自己的旗子,看谁他娘地还敢与俺们耍横!”
“就是就是,驸马爷这是让俺们与净军、幼军一般无二了啊……”
“……”
“帮主,俺们绝对会把事儿办的妥妥的,就是这理事会是咋个章程啊?”
“还能是啥个章程,驸马爷不是说了么,照着做就是了!”
“程十三,你说……驸马爷是不是想着……今后外城全让俺们管啊?”
豹子邢勇突然说出的话语让所有人一愣,人群也都静了下来,全看向呆愣的陈三严。
严字堂堂主邢七有些不确定看向陈三严,声音放低了不少,说道:“内城捐献不如咱们外城百姓,各坊里正也不闻不问,驸马爷绕开朝廷,让咱们弄什么理事会,还真不好说驸马爷是个什么意思。”
陈三严深吸一口气,看向周文海,说道:“驸马爷的事情咱们也不好揣测,老周的本事俺们都是知晓,理事会的事情还请老周多操劳些!”
周文海看着陈三严的郑重目光,心下一阵加速跳动,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说道:“周某自会谨慎做事。”
陈三严看了一圈人,说道:“此处人杂,咱们回帮里再仔细商议下,但规矩必须要守着,不能与人说起今日之事!”
“诺!”
众人齐齐抱拳,竟有了一丝军中意味。
一干人翻身上马离去,刘卫民打马行走在清冷街道,外城、内城像是两个天地,外城大多都是外乡逃难百姓居住的窝棚,但经过漕帮一番整顿后,街面上要干净许多,漕帮甚至让一些年老体弱帮众专司打扫卫生,也有专人夜中打更、巡逻,外城治安也好了许多。
内城看着房舍远好于外城,感觉上却不如外城,一路上刘卫民就已经见了好几波泼皮无赖,对这些被漕帮挤兑的不得不流入内城的泼皮无赖,他也不闻不问,远远看着几个泼皮将一人逼到墙角,刘英儿有些不解看向毫无所觉的小旗大人。
“小旗大人,内城泼皮无赖也太多了些吧?”
骑在马上一摇一晃,刘卫民回头看了眼刘英儿,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远处角落里几个泼皮,轻笑道:“无论何时,总会有些好吃懒做的泼皮无赖,外城皆是外乡逃难的百姓,泼皮无赖更多,以往官府也是无可奈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不闹出人命即可。”
“漕帮一家独大,如今更是承担了官府许多责任,若非本驸马缘故,漕帮必会被官府严厉打压,尽管官府无法管理好外城治安。”
“漕帮势大,整个外城百姓都大差不差拜入了漕帮名下,或是亲戚乡邻牵扯,其余帮派也就没法子再欺辱弱小,也就没了财源,没法子在外城生存,可不就逃入内城了么?”
漕帮发展的太过迅速,刘卫民看着都有些害怕,名下几十万“帮众”听着就让人心颤,但他知道,这也是因为府衙无法保护这些百姓的缘故,皆是因为报团取暖才行成的如此庞大群体。
入了漕帮就意味着被漕帮护佑,再也不用向其他人缴纳所谓保护费,短短数月间,发展之迅猛让人瞠目结舌。
刘卫民自一开始就察觉了漕帮迅猛发展的苗头,对漕帮约束也愈发严厉,自一开始他就只是将漕帮当作运输公司来发展的,却忘了漕帮本身具备的性质。
为了此事,更是亲自与大舅哥商议,对漕帮的帮众也制定了等级制度,主要分为正式成员和准成员,正式帮众成员就是直接参与运输的帮众,而普通百姓,只是为了避免其他帮派征收保护费的普通百姓,一律是准成员。
公司就是公司,除了对外城店铺征收固定保护费,用以替代税赋外,取消一切额外费用。
刘卫民派遣些快发霉的养老院宦官专门坐镇外城,对漕帮进行监督,征收的“税赋”也全都一一上交,这些宦官每月给漕帮发放一定数额的银钱,如此之下,这些养老院宦官充当了朝廷的税收官吏,而漕帮只是这个衙门名下的税吏。
一开始的时候,没几家愿意花费数倍五十税一的“高额”代价,两三个月后,再也没人愿意搭理官府的税吏,全都早早提前将“保护费”送去漕帮,在店门前插上红色小旗子,外城也出现了比内城还要繁华景象。
泼皮无赖,贪婪衙役官吏……尽管大明商税仅五十税一,没有背景后台的店铺商家依然难以生存,去除诸多不利因素,外城短短时间内呈现出来的繁荣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对刘卫民也多有弹劾,其中就有一条,漕帮的强势让内城治安混乱的“罪名”。




第175章 时势造英雄
 

“先找个地儿吃点东西吧。”
没有回答刘英儿话语,感觉这丫头有些瘪嘴不悦,他也不去理会,反而左右看向两侧的食店来。
“卫民酒楼十三?”
刘卫民一愣,刘英儿不由顺着他目光看向路边摇摆不定招牌,说道:“这间原本是四海酒楼,后来公主说小旗大人的钱庄是‘卫民’钱庄,名下其他店铺也用‘卫民’好了,‘十三’是咱们的第十三个酒楼。”
刘卫民一阵无语,名字也太难听了些,一想到自己给钱庄起的名头,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难听就难听些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今日就吃咱自家饭食。”
看着自家酒楼门前的厚重幄布,再看看其余人家都是紧关着房门,对此很是满意。跳下马来,将缰绳扔给净军亲卫,自顾自掀帘走入店内,看到店内情景不由一愣,感觉与自己心想的完全不同。
他的掀帘让卢象升、黎宏业、洪承畴不由转头去看,见来人是他,三人不由起身站起。
“呵呵……”
“还真是巧了!”
刘卫民见是卢象升、黎宏业和一个不认识之人坐在自家店中,不由咧嘴一笑。
“见过刘驸马!”
三人齐齐抱拳拱手,刘卫民走到三人面前。
“荤素搭配,不错不错!”
刘英儿忙搬来一张椅凳,刘卫民一屁股坐下,转头看向傻愣愣小二。
“傻愣着作甚?”
“往这桌上加五斤羊肉,白菜羊肉汤一盆,饼子五斤,三壶酒水,不够再添。”
刘卫民随意说着话语,刘英儿见店小二还傻愣愣,顿时不满起来。
“也不知道孙公公都是选的些什么人,一点眼力劲都无,怪不得老不赚钱!”
看着小丫头一脸不满走向后厨,好像不知来了多少次似的,刘卫民向三人伸手示意就坐,苦笑道:“让三位见笑了,小二确实是差了些。”
自刘卫民坐下后,卢象升、黎宏业两人也不知该坐下,还是转身就走,两人也没注意门外摇摇晃晃招牌上写的是啥,见到街道上唯有这家食店是幄布挡着房门,其余店家都是房门紧闭,这才跑了进来,哪里会知道此处是宁德驸马府的产业。
两人有些不知所措,洪承畴却是神态自若,这也让他多看了几眼。
听着刘卫民话语,洪承畴拱手笑道:“刘驸马的小二虽差了些,饭食分量却很实在,若非外面滴水成冰,生意还是不错的。”
听着眼前青年官吏话语,刘卫民更好奇起来。
“先生当是朝廷官吏,刘某在北京城也算是臭名远扬,先生经常来我食店,就不怕同僚鄙视、不满?”
洪承畴表情认真,说道:“确如驸马所言,洪某因此多被同僚诟病不喜,奈何洪某家资浅薄,只能与妻儿前来此处打些牙祭。”
听着眼前青年自称“洪某”,刘卫民眉头不由皱起。
“福建泉州?”
洪承畴默默点头。
“洪承畴。”
刘卫民心下一震,身体不由坐正了稍许,静静看着眼前有些清瘦之人。
“有些意思……”
刘卫民突然一笑,不理会卢象升、黎宏业两人诧异,提起酒壶为洪承畴倒起杯酒水。
“有没有兴趣到宁德驸马府做个书吏?”
洪承畴看着刘卫民将酒杯推到自己面前,低头看着酒水荡漾,抬头看向自顾自倒着酒水的刘卫民。
“刘驸马,洪某在刑部任郎中,也没想过离开刑部。”
刘卫民轻轻点头。
“有些可惜了……”
也不知是替洪承畴叹息,还是替自己叹息,又转头看向黎宏业,一脸笑意。
“刘某也没看出四弟有啥才华,交友却还算不错,今日又是有缘凑巧,孟扩有没有兴趣入我驸马府,刘某缺了个合适书佐?”
黎宏业一愣,不由转头看向洪承畴、卢象升,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彦演兄可谓是东林之将,将来必会有一番坦荡之途,自不必管他,你与建斗不同,若是未与刘某那迂腐四弟相交为友还罢了,如今已经被他人看做了异类,就算将来考取了进士,最终也会因本驸马而仕途坎坷。”
刘卫民将酒水推到黎宏业面前,笑道:“若是与一般人一般,读书只为做官,只为披上一身官皮,刘某这句话语就算从未提过,若想着弓着腰多为百姓做些事情,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考取功名入仕为官也好,入了宁德驸马府也罢,两者其实也没多大区别。但是呢,入仕后,你或许还要面对只是个书吏命运,空有理想、热血无法施展而蹉跎岁月;入不了仕,或十年后入仕,浪费更多光阴,穷苦困顿一生亦是常事。”
刘卫民一笑。
“好好考虑考虑,现在刘某名声是差了些,但人总得向前看不是,或许十年后,二十年后,你会为自己今日的决定而庆幸也不一定。”
刘卫民又把一杯酒水推到卢象升面前,叹气一声。
“说句心里话,刘某最喜欢的是建斗,之前在刘家寨也曾说过,若以你的性情,你终究也只是个先锋大将,尽管这句话语很伤人,或许也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但你的性情却占了绝大的缘由。”
“若有些兴趣,可以暂为驸马府赞画,先去幼军历练历练,可以一边赚本驸马银钱,一边读书,什么时候觉得在幼军没了意思,亦可随时离去,刘某绝不阻拦。”
又看向黎宏业。
“孟扩也一般,不喜欢可以随时离去,本驸马不会捆住你们手脚。”
刘老四身边出现的两个友人,卢象升太有名气,通过《明史》也有所了解,黎宏业就要生疏了许多,通过送来的情报,刘卫民发现了个有意思现象,每每卢象升有些冲动的时候,此人都能将他压下。
两人眼界窄了不少,至少他是如此认为,有了《明史》在手,像是俯视整个大明王朝,也有了对两个愣头青评价的资格。
三人沉默不语,场面略显尴尬,刘卫民微微一笑,说道:“本驸马只是给你们提供一个平台,一个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今日大明的平台,愿意不愿意都随你们,不用如此本着脸。”
“来!”
见刘卫民举杯,三人心下一阵无奈,只得举杯饮下。
“呵呵……”
刘卫民放下酒盏,起身笑道:“刘某就不打扰三位饮酒,若是有意我驸马府,自去驸马府即可,无论什么时候。”
他一起身,三人也跟着起身,又向三人拱手告别,出了酒楼才想起忘了为三人付饭食钱,又让刘英儿拿着银钱入屋。
三人都是人杰,将来也必会崭露头角,收入门下自是意外惊喜,若实在得不到,也无所谓,时势造英雄,有了自己的大明,未来他们会不会泯然众人矣也着实不好说,民间被埋没的人才还能少了?
有时候,人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
刘卫民打马走在前,心下却想着洪承畴的事情……
“小旗大人……小旗大人!”
“嗯?”
刘卫民一愣,转头看向小花木兰,见她神色怪异。
“怎么了?”
刘英儿奇怪问道:“那三个人……比小旗大人还厉害吗?”
刘卫民眨巴了几下眼睛,他有些不明白,小丫头怎么突然问出这句话语。
“比本小旗还厉害?嗯……或许吧,若本小旗身处他们的境况,的确可能没他们做得更好,但这也是身处他们的境况而已。”
刘卫民想了下,又说道:“时势造英雄,不能说每个人都一无是处,明日的将来,英儿就可能是我大明最牛女将军。”
“你看啊,咱的后装火绳枪、铁疙瘩你也是见了,若一万军卒装备了此等火枪,配以五百门轻重火炮,到时候本小旗再给你整些投石机投放炸药包,弥补火炮射速不足,两万军卒为一军,若你领着此等强兵,想来纵横天下也是不难吧?”
刘英儿一听小旗大人让自己领兵,小脸立即涨红起来,重重点头。
“嗯!”
刘卫民又说道:“若本小旗只给你一帮一打仗就溃逃的军卒,全是些吃饱就不动弹军卒,你就算力有万斤又如何?有力使不上,最后不还是要被人砍了脑袋?”
刘英儿瞬间变成了有气无力、低头耷脑。
“嗯……”
刘卫民双手一拍,笑道:“这不就是了,有使不完的钱粮,有强力靠山坚定支持,有无数杀人利器不限量供应,有令行禁止精锐军卒,能力就算差一些,那也还不是纵横天下?”
“所以啊,本小旗现在什么都不去考虑,先给你多多攒着银钱,多多造着兵器,多多训练些精兵强将,这样你就不怕了!”
刘卫民一阵胡咧咧,刘英儿反而低头不好意思起来,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