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明仁将军为人爽直,英军过于谨慎,企图更多的分散中**队的兵力,令他非常恼火。他霍的站起来,“斯利姆将军,你的建议很好,但是请您不要忘记,日军第15军有三个师团,方面军总部直辖第2师团,实际上我们中国远征军是以5个军的兵力对付日军四个师团,一旦再从东线分兵,我们不用说进攻,还得提防鬼子突然反攻。”

    斯利姆将军刚要说话,韦维尔将军一把拉住他,轻轻摇摇头。史迪威将军大口大口的猛吸烟斗,呛人的烟味顿时弥漫指挥部。

    岳翰屏摁灭烟头,眼睛扫视一圈,看着史迪威将军,“尊敬的各位将军,中国的孙子兵法说过,‘十则围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可以包围他歼灭他。从战争的基本原则来说,进攻一方的兵力必定要比防守的一方要多,至少要3倍于敌,才有可能在兵力上形成绝对优势。

    我认为,日军的第33军、第18军虽然是新败之军,兵员补充尚未全部整补完毕,但日军的战斗意志应该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认为,在西线,应该要集结至少3个集团军的兵力才能有可能围歼日军。”

    史迪威将军扬扬手中的烟斗,“岳将军,你的意思是在西线展开攻势,那么东线怎么办?”

    岳翰屏微微扬眉,看着史迪威将军,“将军,我的意图是在西线展开反攻,在东线实行牵制作战,如果有机会能歼灭日军一部,那就更好。平分兵力,会使我们在任何一个方向不能形成绝对优势。最后很可能会形成僵持局面。用我们中国话说,这会做成一锅夹生饭。”

    史迪威将军饶有兴趣的复述一遍,“夹生饭?有意思。中国人的智慧真是难以形容。岳,你说服我了。就按照你的意图修订作战计划,不过你的责任可就很重了。”

    岳翰屏淡淡一笑,“将军,我手中只要有四个军的兵力,自信还应付得了东线的日军。”

    其时,日军在西线新败,第18军来不及补充兵员,第33军的兵员补充完成了一部分,植田谦吉大将实在不好意思再向大本营要兵员。可战局容不得他顾脸面,大将几乎是天天督促大本营调集兵员补充自己。无奈的日军大本营,一时抽调不出那么多的兵员及时补充缅甸方面军,只好先将刚刚下线的新式坦克……“三式坦克”175辆全部拨给缅甸方面军,另从东北抽调九七式坦克和装甲车辆140辆给缅甸方面军。又从关东军抽调一个飞行师团增援缅甸。

    没有得到期待的兵员补充,毕竟加强了装甲兵团和航空兵的力量,令植田大将心里稍稍安心一些。缅甸的局势很不乐观,植田谦吉大将自是心里明白。西线的兵力单薄,据情报显示,近来盟军频频调动兵力,看来,盟军是要发动总反攻了。

    大将手里虽然有十个师团的兵力,但是不论兵员素质、武器装备,都不能和盟军相提并论。鉴于太平洋战争的扩大,浩渺的太平洋上那些珍珠一般的岛屿,分散了日军大量的军队。大本营坚决不同意再往缅甸增兵,缅甸的局势只能靠植田大将苦撑了。

    面对盟军可能发起的反攻,植田大将采取收缩兵力固守要点的策略,西线,集中六个师团的兵力,其中第18师团、第31师团损失最严重,两个师团只能勉强拼凑成一个师团。其余师团各有损伤,除去所有损伤,西线日军总兵力只能算是4个师团。

    植田大将无奈的将第18师团残兵布置在最北面,作为应付盟军的警戒线。第49师团放置在班茂侧后的平黎铺,第33师团则是配置在甘伯鲁,策应瑞保。

    第31师团配置在葛礼瓦,第53师团配置在蒙育瓦,第54师团驻守瑞保。放弃巴索一线的防御,集中主力和盟军在瑞保一线决战。

    东线,只保留仰光、勃固、毛淡棉、马圭、卑蓼几个据点。重建后的第56师团驻守马圭,第56师团一个大队配属一个旅的菲律宾军守备仁安羌。第62师团守备毛淡棉,第15师团守备卑蓼,第2师团守备勃固,**第72旅团守备仰光。

    盟军定于1943年6月7日发动反攻,选择这个时间,是考虑到日军刚刚增援了一个飞行师团,为了遏制日军的空中反击,特地选择在雨季来临时反攻。西线统一由史迪威将军亲自指挥,东线由岳翰屏统一指挥。史迪威将军跟随中国远征军第1集团军行军,盟军指挥部也跟随中国第1集团军前进。

    岳翰屏派出情报人员,摸清了日军的部署,针对日军在马圭一线的布防,岳翰屏决定以一个军切入马圭和仁安羌之间,割裂两个据点的日军联系,主力围攻马圭,首先歼灭马圭的第56师团。

    岳翰屏命令黄维将军的装甲军在6月7日开始反击,首先向马圭和仁安羌之间猛插,割裂日军联系,第20军、青年军三个步兵师以迅猛的动作突然攻击马圭。配属指挥的第二集团军第71军驻守曼德勒,以为后援。掸邦自卫军全面前移,推进至垒固、东枝一线,防备远征军左翼。游击总队分散至勃固、同古之间,展开游击战,袭击日军交通线。

    6月5日夜间,装甲军秘密运动到乔克巴当,做好攻击准备。7日凌晨,装甲军三个装甲师突然向仁安羌发起进攻。

    500余辆坦克和装甲车突然出现在仁安羌外围,日军第56师团一个大队配属菲律宾军一个旅的守军,立即展开还击。

    仁安羌是个大油田,植田谦吉大将深知凭借那点兵力是顶不住中**队的攻击,于是立即调遣马圭守军抽调一个联队增援仁安羌。为了增强援兵攻击力,连轻易舍不得使用的坦克师团,这次也特地调出去配合步兵联队。

    日军一出动,岳翰屏的侦察兵就发觉了,立即报告岳翰屏。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闪现在脑海,岳翰屏临时决定改变计划,由攻击马圭,改为实施“围城打援”。

    ……

………………………………

第三百三十章全歼日军三式坦克



    第三百三十章全歼日军三式坦克

    日军装备了新式坦克的坦克师团,这可是块肥肉。(,)岳翰屏想了解一下历史上还没来得及大规模装备的日军三式坦克的作战能力,只要能歼灭这个日军坦克师团,就是不要马圭,也是大胜利。再说,步兵援兵只有一个联队,只要自己行动突然,歼灭这股日军援兵应该是有把握的。

    翁照垣、杨汉域对于岳翰屏这种天马行空的作战指挥早就习以为常,他们听了岳翰屏的想法,也颇为心动。黄维是个执行命令坚决的将军,他的灵活性不强,但一板一眼的正面打仗,他还是很适合的。

    岳翰屏修改了作战计划,他将战场选择在距离仁安羌仅仅40华里的一个小村猛拉村,这个村子面临公路,四面开阔,几乎没有任何制高点。日军决计想不到中国人敢在他们守军的眼皮子底下打击援兵。

    青年军第205师占领马圭外围的据点,切断日军增援仁安羌的道路。第201师、204师立即展开于马圭北面、东面,开始试探性进攻。

    第20军133师、134师分别占据猛拉村的东西两侧,新编第49师向文彬师担任预备队。装甲军抽调一个坦克团,一个防空装甲团,一个机步团,包围仁安羌。其余的坦克和装甲车隐蔽集结在猛拉村附近,静候日军坦克师团的到来。

    马圭的日军刚刚出动不久,青年军三个步兵师立即按照作战计划,分三路包围马圭。植田大将得到战报,眉头紧锁,“悠嘻!这个岳翰屏到底要干什么?他不会仅用一个军就想攻占马圭?”不停踱步的司令官忽然想起一事,“不好,出去增援的部队有危险!”

    植田谦吉大将立即电令增援的步兵联队永野真夫大佐立即回师马圭,不知是出于对坦克部队的自信还是大将忘记了这支坦克部队,大将没有给坦克师团下达回师马圭的命令。

    永野真夫大佐接到方面军司令军司令官亲自下达的命令,立即准备回师。然而前方的坦克师团却没有一丝回师的迹象,永野大佐捏着司令官的电报,左思右想。他不理解为什么司令官给他下达回师的命令,按照他的理解,没有步兵跟进的装甲兵团是非常危险的。

    不行,司令官的命令有失误。日本军人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和以下犯上的传统,使得永野大佐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拥有新式坦克的日军装甲师团做后盾,永野大佐不相信中**队能吃掉他们。

    永野真夫大佐果断的扔掉司令官的命令,下令加紧行军,同时给植田谦吉大将回电:“职部拟回转马圭,无奈支那军队阻击甚烈,无法回师。故我部紧随坦克师团跟进。”

    不知什么原因,永野大佐的这封电报,缅甸方面军居然一直没有收到。等植田谦吉大将看到这封电报的时候,步兵联队已经进入中**队的包围圈,想撤也撤不回来了。

    日军装甲师团师团长柳川户治中将一路冲破中**队零星抵抗,日军三百余辆坦克浩浩荡荡的开进猛拉村。永野真夫的步兵联队行进至距离猛拉村30华里的草山岭,遭到中**队一个团的阻击。

    猛拉村,四周平坦,没有制高点,当日军三百余辆坦克极速冲进村子,村子里却空无一人。日军一辆九七坦克小心翼翼的搜索前进,忽然,“轰隆”一声巨响,九七坦克的履带哗啦断裂,底盘被炸出一个大洞。烈火从底部开始燃烧,黑烟迅速弥漫了整个坦克。

    “有反坦克地雷!”后面的坦克立即发出信号。后续的坦克立即停车,从坦克修理车上跳下几个工兵,拿着探雷器一步一步的小心探测着。

    还没等工兵探测出一颗地雷,“嘘嘘”密集的炮弹破空声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三辆日军坦克被炮弹炸毁,坦克车身撕裂开恐怖的口子,熊熊大火包裹了车身。

    “敌袭!敌袭!有支那人!”日军坦克方阵一片混乱。柳川中将命令日军坦克撤出村子,在村外列阵迎敌。日军刚刚开出村子,一阵阵地面的震动,清晰的传来。

    几百米外,中国坦克黑压压一片,从四面八方向村子包抄过来。谢尔曼坦克巨大的钢铁身影像一座座黑乎乎的小山,600米处,中国坦克不停地喷吐着火焰,炮弹呼啸着飞向日军坦克集群。

    日军三式坦克立即主动迎上去,坦克炮凶猛的还击。炮弹呼啸着飞向谢尔曼坦克,缺乏炮瞄雷达的日军坦克炮弹命中率不高,只有几辆中国坦克被炸伤。

    中国坦克从美国引进了炮瞄雷达,炮弹的命中率大幅提升。中国坦克的炮弹仿佛长了眼睛一般,直直的对准日军坦克撞过去。

    整个猛拉村方圆10多里的范围内,炮声隆隆,弹片横飞,烟尘蔽日。双方坦克距离500米左右,摆开阵势,相互炮击。中**队坦克方阵不停地变换阵型,掩护受伤的坦克撤退至安全距离。

    漫天炮弹蝗虫一样飞舞,日军三式坦克不断被击中,化作一团明亮的火球。柳川中将就是弄不明白,自己的坦克发射几发炮弹就要停止射击,座舱内的烟雾太多。可是,中国的坦克却是可以不间断的射击。

    “八嘎!支那人有什么秘密武器?”柳川中将百思不得其解,看着自己指挥的坦克越来越少,他果断地决定突围。自己装备的坦克,性能和中**队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虽说,在500米距离,日军三式坦克也可以轻易击穿中国坦克装甲。一是由于自己的坦克没有装备抽烟器,发射几发炮弹就不得不停止;二是自己的坦克没有炮瞄雷达,完全使用光学镜,烟雾弥漫的战场,极大的影响了炮手视线。炮弹命中率极低,根本无法和中国坦克相比。

    柳川中将的命令通过旗语传达下去,日军坦克迅速转向,企图突围。黄维军长在坦克指挥车中看见鬼子兵力调整,敏锐的捕捉到鬼子要突围,立即通过车载电台,命令装甲部队实施合围。

    中国装甲兵团立即调整部署,加强日军突围当面的兵力。一个团的谢尔曼坦克占据通向马圭的道路,72辆坦克排成三排,车身彼此交错,密集而猛烈的坦克炮弹雨点一般飞向当面的日军坦克。

    13辆日军坦克左右机动,闪避过飞来的炮弹,一路直冲,企图冲出包围圈。中国13辆坦克立刻冲出去,迎上日军坦克,对准鬼子坦克撞过去。

    鬼子坦克兵也横了心,加大油门,对撞上来。“哐当”,一片巨响。谢尔曼坦克32吨的车重,撞上20来吨的三式坦克,26辆坦克惊心动魄的撞到一处。一阵刺耳的金属碰撞声、车身摩擦声传来。

    强大的撞击力使得鬼子坦克兵和中国坦克兵都被撞晕,坦克车轰然熄火。但如果仔细地查看,中国的坦克只是车身撞变形,而日军的坦克却是被撞出一个窟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