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的工事,不时有一两声枪声传来,中国兵发现了这些残存工事,只是分派少量士兵看住工事,叫一个火焰喷射兵上来。
火焰兵寻找一个隐蔽处,距离工事仅仅五六米远,瞄准,一条火龙猛地蹿出,凝固汽油的高温炙烤着工事,一阵阵惨叫声传来。连续喷射进去五条火龙,整个工事被烈焰包裹,黑烟滚滚,一阵阵令人心颤的惨叫声越来越弱,最后消失无声。
当日军占领的13个山丘,全被攻占,战场上飘散着一股焦糊的气味,再次重建的第56师团连同他们的阵地一起化为炮灰。
在黑河镇以东和日军第15师团血战的预备第二师,师长顾葆裕命令所部集中兵力猛攻第15师团阵地。预备第二师是岳翰屏一手调教的劲旅,官兵战术灵活。陈明仁将军接手该师,更是发扬了善于打硬战的顽强作风。
预备第二师的官兵前仆后继,连续以凌厉的攻势压制第15师团。阵地上全是混战在一处的中日士兵,中国士兵手中的卡宾枪射程近,穿透力小,火力凶猛。日军挺着雪亮的刺刀迎着冲上来的中国士兵,可一照面,中国兵就是一梭子子弹横扫过去。
日军士兵纷纷不甘心的瞪着眼睛,大骂着支那军人太不武士了倒地而亡。冲上鬼子阵地的中国兵,毫不示弱的亮出刺刀,和鬼子拼刺。虽然卡宾枪加上刺刀长度还是略短于三八步枪,但是卡宾枪是配备的经过改良的刺刀。
刀身较窄,刀身细长,刀面刻有放血槽,枪刺的突刺能力强。配合卡宾枪的特点,士兵们不需要很多砍劈的动作。
当中国远征军大炮停止轰击,激战中的第15师团的日军士兵,才猛然惊觉,日军第56师团的友军突出来没?看着满山的坑坑洼洼的弹坑,熊熊烈火,空气中弥漫的**的焦糊味,第15师团的士兵被中国远征军的战法震惊,这个战场指挥官简直就恶魔。
他们皇军自诩骁勇,可真正面对这种完全是钢铁**对**的战斗,这种不对等的战术,从内心里令他们恐惧。攻击的第15师团,在中**队的大炮暂时停止轰击的空档,几乎所有的日军士兵主动选择撤退。
第56师团的下场令他们不寒而栗,亲眼看着自己的友军没有一个被俘虏,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整整一个师团的士兵,从伙夫到战士,到将军,1。7万人眼睁睁地在自己眼前看着被歼灭。
日军第15师团集中军力,向预备第二师的侧翼攻击,为了逃命,为避免重蹈第56师团的下场,突围的日军更是拼死奋战。阻击日军的预备第二师阵地,一个营的官兵,和鬼子顽强的展开刺刀搏杀,全营战至最后一人,没有一个主动放弃阵地。
顾葆裕师长刚要下令追击日军第15师团,岳翰屏的命令到了,命令很简单,四个字:停止追击!
东枝战役,战场形势很复杂,中日双方一直在包围与反包围之间血战。日军两个师团加一个旅团包围了东枝,而中**队7个师包围了日军。加上201师强行切入日军两个师团之间,面临两面夹击。
连续攻击的中国远征军5个师,伤亡也不小,精锐的201师伤亡达到5000人,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战斗兵员。外围的预备第二师伤亡也不小,全师伤亡近三千人。
但战果是摆在那儿的,全歼日军第56师团,重创**第24旅团。更重要的是,中国远征军打得鬼子胆寒心惊,东枝之战成为残余的日本兵永远的梦魇。这一仗彻底打痛了日军,日军阵亡士兵2万余人,受伤的伤兵不下5千人。
岳翰屏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在日军重兵集团中强行挖出一块,干净利落的全歼被围之敌,他的战术和勇气,不啻于给了日军大本营一个响亮的耳光。
饭田祥二郎中将悲戚戚的连夜带着残余的鬼子兵丢弃了一切重装备,夺路而逃。中国远征军没有过分追击,就收兵稳定战线,恢复至战前态势。
饭田祥二郎是踩着缅甸的雨水浸透的大地逃走的,1942年的雨季来临了。缅甸的大雨,淋湿了饭田司令官的心情,淋湿了他的一切希望。
中国远征军在英军大撤退的背景下,孤军奋战,守住了缅甸半壁江山,守住了滇缅公路,尤其是密支那战役、东枝战役,令日军大本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远征军战斗力远远高于中国国内战场的**。
1942年8月,东京的民众还沉浸在皇军的赫赫战功之中。尽管中途岛海战日本联合舰队惨遭败绩,在战略上,太平洋战场已经处于守势,但狂热的日本国民,依然坚信日本皇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有一个的胜利。
!#(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宋美龄出访美国(一)
第三百一十二章宋美龄出访美国(一)
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凸显了缅甸的重要地位。日本天皇特地召开御前会议,商讨缅甸战局。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天皇决定重建第56师团,增兵一个师团至缅甸,使得缅甸方面军下辖10个师团,两个旅团。国内继续训练新兵,编练新的师团。
这次兵力调整,中国战场仅有37个师团,太平洋战场25个师团,本土6个师团,朝鲜1个师团。
在植田谦吉大将、山下奉文大将等人坚决要求下,日军大本营被迫稍稍提高陆军钢铁使用比例,目的在于研制新型坦克。东南亚战场初期日军坦克横扫英**、荷兰军的坦克部队,但是美国丢弃在菲律宾的中型坦克,以及缅甸战场中国远征军的装甲部队配备的坦克,性能和作战能力远超日军九七式坦克。
日军陆军部给川崎、铃木等公司下达紧急命令,责成他们在1943年元月之前要拿出新式坦克的设计样车,1943年3月大批量生产新型战车。
在1944年中期,组建至少5个坦克师团,配合步兵作战的**坦克联队10个以上。同时全面改进现役的九七式坦克和九五式坦克。换装新式47毫米火炮,加厚坦克装甲。
缅甸战场,中日双方再次进入休整状态。日军在密支那、东枝接连遭遇沉重打击,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中国远征军则是调整军力,整训部队,补充弹药和武器装备。
日军犹如受伤的野兽,急于躲在一个隐秘处舔伤口,为了更凶残的报复。中**队犹如初长成的猛虎,需要时间磨砺爪牙。
1942年8月,重庆,炎热的天气令人沉闷不爽。黄山别墅院子里的大树上,知了在燥热的鸣叫,平添几分暑热。侍从室主任怕蝉鸣惊扰了蒋介石,正指挥着侍卫们用网兜捕蝉。
蒋介石书房,一个参谋送来丘吉尔首相给蒋介石发来感谢电报,感谢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英勇作战,击退日军对缅北的进攻。
蒋介石看完电报,冷哼一声,将电报纸扔在一旁。头仰靠在椅子上,微眯着双眼。房间里只有电扇呼呼的响声,宋美龄轻轻走过去,拿起电报飞快的看了看。
“达令!丘吉尔的电报,你应该高兴才是!”宋美龄轻声的说着,双手搭在蒋介石的肩膀上。
“夫人啊!这是丘吉尔在提醒我,缅甸是英国人的缅甸。娘希匹!中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从国内将最精锐的部队抽调到缅甸战场,就是在为盟国尽义务。他却还怕我抢占缅甸。哼哼!”
“那美国的态度如何?”宋美龄轻轻给蒋介石捏着肩膀,柔声问道。
“罗斯福态度微妙,其实他们那里明白,对缅甸的所有权,我无意干涉,只盼着能解除清朝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获香港、台湾等被占国土。”蒋介石微微吐出一口气,不甘心的说道。
房间里一片静默,宋美龄轻轻地捏着蒋介石的肩膀,似是在思考什么。“达令,何不派人到美国,和罗斯福总统谈谈呢?”
“没有合适人选啊!”蒋介石长长叹一口气。宋美龄喊半天没有接话,蒋介石回头看看夫人,灵光一闪,“夫人,辛苦你一趟,到美国出访,和罗斯福谈谈?”
宋美龄轻轻点点头,出访时间定在9月初。1942年9月,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作为委员长的私人特使首次出访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普遍关注。
9月7日,贵宾的专机在华盛顿机场徐徐降落。机场铺满了红地毯,等候已久的人群立刻朝飞机涌去,数十名新闻记者立刻把照相机镜头对准机舱门。
舱门缓缓开启,一位带着矜持微笑的夫人出现在舷梯旁。所有在场的美国人不由得一惊,原来镜头前的中国第一夫人并不是想象中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而是一位气质高贵光彩照人的年轻女士。
宋美龄优雅的向各位在场的记者缓缓一点头,她的眼神令每一位在场的人都在想,“哦,她在看我了!”
面对着麦克风,宋美龄轻启朱唇,一口流利的美国英语令在场的美国人无比亲切。
不远处的罗斯福总统禁不住啧啧称赞:“这位夫人真是天才的外交家!”
总统助理霍普金斯先生对此表示质疑,他吭哧吭哧的咳嗽着说:“恐、恐怕是个天才的阴谋家。”
在罗斯福总统为宋美龄准备的晚宴结束后,趁着休息的机会,宋美龄婉转的询问了罗斯福对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罗斯福总统欠欠身子,“夫人,我认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不是中国坚持抗战,而是和日本人签订了和谈条约。试想一下,这会有多少日军师团得到解放,他们可以从容的攻占缅甸、占领印度,甚至可以从中国东北出兵远东,和德国人一起夹击苏联。这对于世界来说,将是一个可怕的灾难。”
宋美龄顺着罗斯福的话,为蒋介石争取更大的利益。她优雅的晃动着手中的酒杯,“尊敬的总统先生,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您很清楚,我们抗战到今天已经坚持了5个年头。可我们的枪支弹药消耗太大,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完全满足。所以想请总统先生加大对中国的战争物资援助。”
罗斯福总统耸耸肩膀,“尊敬的女士,我个人非常赞同您的请求,可这是美国,加大对华援助,需要国会批准!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宋美龄微微一笑,“尊敬的总统先生,我想请您为我在美国国会安排一次演讲,我会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让美国人民了解中国,让他们知道,中国永远是美国的朋友!”
罗斯福总统在轮椅上,举起右手,扬扬手中的酒杯,真诚地说:“祝您成功!夫人!”
宋美龄顺势提出中缅印战区的指挥权问题,罗斯福总统毫不犹豫的回答,“史迪威将军在我面前夸奖中**人是世界上最勇敢最具有牺牲精神的军人之一,中**队的战斗力远远超过英军。如果能装备更好的武器,相信中**队是世界上最好的军队之一。
我会劝劝丘吉尔首相,请他放心地将缅甸、印度英军的指挥权交给蒋委员长。当然,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具体负责中美英三**队的联合作战。”
宋美龄满意的微笑着,转达了蒋介石的想法,“总统先生,请您转告丘吉尔首相,中国无意和英国争夺缅甸的所有权,中国出兵缅甸本来就是尽盟友的义务。中国只想在战后能废除满清政府和各国签订的条约,收回香港、台湾等被占领土。”
罗斯福总统拍拍巴掌,“嗷!相信丘吉尔首相非常乐意听见这样的承诺。夫人,您真是一个聪明的人!”
简单的会晤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宋美龄回到下榻的酒店,就通知驻美大使馆立即发电给蒋介石,报告她的会晤结果。
从第二天开始,宋美龄就频频抛头于美国政界和社交界。出入白宫和参众两院,所到之处无不激起一片片热烈赞扬与欢呼之声。
在罗斯福斡旋下,访美的第7天,宋美龄应邀前往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当天,她穿着黑色金丝绒旗袍,胸前佩着镶有宝石的中国空军徽章的大扣花,显得清高淡雅,在副总统华莱士的带领下,走上讲坛。
奇!书!网!w!w!w!。!q!i!s!u!w!a!n!g!。!c!c
宋美龄在众议院首先对在海外服务的美国人作了一番真诚的赞扬。她说:“余首愿确告诸君,美国人民对于分布全球各地之美国作战壮士实足以自豪。余尤念及远处异域偏僻区站,生活至感寂寥之贵国壮士。
盖此辈任务,既不能有显赫之表演,亦无振作精神之战事,而系日复一日,仅奉命担负其例行任务,如守卫防御工事,并准备抵抗敌方可能之蠢动而已。……贵国若干部队,驻扎在遥远隔绝地点,非平常交通所能到达。
贵国若干壮士,必须用临时赶筑之机场,飞行海面,经数百小时之久,以搜寻敌方之潜艇,往往一无所遇,废然而返。”
随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