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将改进成果分享给兵工署,在兵工人员的努力下,赣南兵工厂车辆分厂装甲车的月产量达到8辆,兵工21厂月产装甲车也达到6辆。两个厂一年可生产装甲车近两百辆,这个成绩令蒋介石也大为惊叹。
    江西萍乡钢铁厂、安福钢铁厂、吉安钢铁厂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三家钢铁厂月产钢铁到达7000吨,基本能够满足兵工厂制造枪炮和装甲车的需要。化工类的硫酸厂、酒精厂的生产规模也相当可观,尤其是工业酒精的生产,赣南三家酒精生产厂家月产酒精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装甲车的需要。
    截至6月底,玉门油田也传来喜报,有了美孚石油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提供的原油开采机械,玉门油田的产量到达年产原油10万吨,比原来的生产能力翻了一翻。玉门油田炼取的汽油完全可以满足军用飞机,援华坦克和装甲车的需要。最大的喜讯,还是石油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了石油。1940年5月,地质部派出的石油勘探队在格尔木了石油,李四光部长亲自赴格尔木勘察,核实。证实了勘探队的,根据李四光的估算,这个油田的储量远远大于玉门油田。
    第二百二十八章喜报频传的时刻
    第二百二十八章喜报频传的时刻
    *
………………………………
第二百二十九章中国是棋子吗
    第二百二十九章中国是棋子吗
    1940年4月,日军占领越南,法国正面临德国入侵的危险,无暇东顾的法国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吞。东条英机在中国发动的攻势作战,也被九战区轻易化解,日军还被成建制的歼灭一个师团。中国战场的艰难角斗,迫使日军大本营加快南进的步伐,目标就是南亚大陆的英国殖民地。
    6月22日,西欧强国法国向德国投降。德军在欧洲战场一连串的戏剧性胜利,大大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自5月底,日军从本土增兵中国华南,增强华南方面军的实力,日军将要在南亚有大动作。
    伦敦,英国首相丘吉尔桌上摆放着一份日本政府的照会文件。日本要求英国关闭滇缅公路至少三个月,以示对中国的惩戒。欧洲强国法国投降,整个欧洲大陆只剩下一个英国还在抵抗德国,但形势不容乐观。虽说尚有英法盟军33万人从敦刻尔克撤退回英国本土,但所有的重型装备都被迫丢弃。联军士气低落,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远远补充不上军队的消耗。
    最可怕的是不德国会在发动进攻英伦三岛的战役,这一切,丘吉尔都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节骨眼上,日本落井下石,对英国施加压力,要求关闭滇缅公路。丘吉尔从情报反馈预料到,日本肯定会对东方的印度支那进攻,中国如果能拖住日军是最好的,这样可以减轻英国很大部分的压力。英国再也没有力量估计到东方的殖民地,印度、缅甸都只能依靠当地的英国驻军抵抗日本军队的攻击。
    如果按照日本的要求关闭滇缅公路,中国的外援物资就无法进入中国,不利于正处于艰难抗争中的中国。
    日本的动作,同样引起美国的警惕。大洋彼岸,华盛顿,白宫,罗斯福总统正在和他的智囊团商讨中国问题。马歇尔将军心事重重的说道我们的情报部门已经得到准确的消息,日本要发动东南亚战役,首要目标肯定是要拿下南亚大陆英国的殖民地,然后再攻击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不排除日本攻击菲律宾的可能性。”
    国务卿点点头,“总统,东南亚如果落在日本人手里,将严重威胁到美国在菲律宾、澳大利亚的利益。一旦日本海军羽翼丰满,必定会转头东向,和我们美国争夺太平洋的利益。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愿看见的结果。”
    罗斯福总统坐在轮椅上,他的睿智的双眼深邃难测。总统好半天才开口,“我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中国和日本的利益冲突早在1894年就发生,中国几十年来遭受日本的压制。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日本就发动了对华战争。中国的国力衰弱,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中日自开战以来,中**队的装备就没有完全满足过需要。只要中国有足够的军事援助,我,中国是一定能顶住日本的进攻,将日本牢牢控制在中国战场。
    诸位,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人口众多的中国向日本投降,那中国几百万军队就会像蝗虫一样西进,南亚,西亚统统都挡不住几百万中**队。也许到那个时候,日本和德国会师西亚不是梦想。”
    总统的话让大家沉默了,他们都明白,总统说得没。对付得意日法西斯同盟,中国的作用不可低估。牵制日军南下的最好办法就是支援中国,帮助中国发动攻势,拖住日军南下的脚步。万不得已,甚至要请求中国出兵印度支那,帮助英国阻止日军攻击。
    印度支那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涉及到英国的利益,英国的丘吉尔首相会想?做?罗斯福总统的眼光仿佛想要穿越大洋,望到伦敦。
    罗斯福总统思虑再三,对身边的秘书说了一句帮我接通伦敦的长途,我要和丘吉尔首相通话。”
    丘吉尔首相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以英国利益为重,准备同意日本的要求,关闭滇缅公路。这时,秘书轻轻走进来,在他耳边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越洋。”丘吉尔一怔,立马脸上显露出难得的笑容。
    他随手拿起一支放在桌上的雪茄烟,点燃雪茄烟,怡然的吐出一个烟圈,起身走进卫生间。(二战期间,为了保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保密就装在卫生间)
    中国,重庆,6月的天气已经开始闷热起来。蒋介石官邸,今天的蒋委员长穿着一身黑色棉绸大褂,脚上一双布鞋,正在焦急的跺着步子。宋美龄则是气定神闲的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喝着牛奶。一早,英国大使就紧急约见蒋介石,说是有重要的事情。
    很快,侍从副官就带着两个外国人进来。蒋介石一愣,因为这两个外国人,一个是英国大使,一个是美**事联络官史迪威少将。英美两国一起找他,会有事情?蒋介石的心里隐隐升起一丝期盼,希望英美两国是来谈军事合作的。
    客套一番,英国大使递上一份英国政府的正式照会。蒋介石一愣神,手还是不由得接过照会文件,打开一看,蒋介石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消瘦的脸颊更是显得瘦长。英国政府正式通知中国政府,自1940年6月20日起,至1940年9月20日,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
    蒋介石的手明显的哆嗦起来,阴沉的脸色犹如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乌云那般,委员长冷冷的问道英国政府这是意思?想把我们中国唯一的一条陆上外援通道切断吗?你们这是为虎作伥。”宋美龄也是一惊,英国政府能在这个时候切断滇缅公路。
    宋美龄优雅地一笑,“大使,中**队将日本军队的绝大部分牵制在中国战场,使其不能自拔。可以说中国为世界的局势作出了重大贡献。得意日三国企图瓜分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日军也正在准备南下东南亚,这可是事关你们大英帝国的利益。有我们中国的牵制,大英帝国在东方的殖民地尚有一息尚存的可能,如果中国停止抵抗日本,这个结果我不说,各位恐怕也能猜到吧。”
    史迪威将军赶紧补充道委员长,,请不要激动。欧洲强国法国在德国进攻下,不到一个月就投降了,欧洲大陆只剩下英国还在抵抗德国。日本对英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关闭滇缅公路至少三个月。我们美国罗斯福总统预料到日军即将发动进攻东南亚的战争,为了支持英国抵抗日本。美国政府决定加大对华军事援助,必要的时候,还要邀请中国出兵缅甸,帮助英国对抗日本。”
    蒋介石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不解地问史迪威将军,那为英国政府还要关闭滇缅公路?”
    英国大使赶紧回答尊敬的蒋委员长和,我们丘吉尔首相和美国罗斯福总统经过会谈,认为英国驻缅甸军队有能力顶住日军的进攻,但是,英**队需要布防。因此,在不刺激日本政府的情况下,先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但是,所有的援华物资我们会积聚在缅甸腊戌,等滇缅公路一开通,贵国就可以立即运回国内。”
    史迪威将军接着说蒋,。我们美国政府决定在1940年6月至9月,首先运送四个师的装备到缅甸,滇缅公路一开通,中国立即可以运回国内。也请蒋能体谅英国的难处。”
    蒋介石心里老大不是滋味,但又无可奈何,他明白,这还是罗斯福和丘吉尔不知相互妥协了多少才达成的协议。也就是说暂时牺牲中国的利益,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进而维护美国的利益。
    紧接着,史迪威将军和英国大使就中国可能出兵的问题进行了商讨。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性协议。主要是粗略商议中国和英国一旦联合作战,两方的联络、补给事宜。
    英国大使告辞后,史迪威将军单独和蒋介石会面。蒋介石在讨厌的英国人走后,对史迪威将军的态度明显好多了。史迪威将军转达了罗斯福总统对中国的祝福,蒋介石脸带笑容的回答多谢罗斯福总统的祝福,也请将军转达我对罗斯福总统的问候。中国政府很感谢美国政府能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我们不会忘记的。”
    聊了一会,史迪威将军说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将军对英**队能否守住缅甸表示担忧,说实话,美**方评估认为,英**队弃守缅甸的可能性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罗斯福总统想请蒋委员长要做好出兵缅甸的准备。”
    蒋介石的脑海里转了十七八个弯,肚子里暗骂,“娘嬉皮拱来拱去,还是要中国帮英国。中国危急的时候,你们谁来帮过我们。现在要求我们了,好啊,老子好好敲敲竹杠。”
    第二百二十九章中国是棋子吗
    第二百二十九章中国是棋子吗
    *
………………………………
第二百三十章一封密电到南昌
    第二百三十章一封密电到南昌
    善于讨价还价的蒋委员长,满脸堆笑的回答这个,这个出兵缅甸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将军也的,我们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太低了,大量的军队调动,需要飞机、汽车等运输工具。再说了,如果出国作战,弹药补给如果全部依靠国内,一是我们生产不了那么多,二是战线过长,运输艰难,恐怕前线等不起。”
    史迪威将军连忙表态这个问题不用蒋委员长担心,中国如果出兵,除了美国提供给中国的军事装备以外,中国在缅甸的军队所需要的所有军事物资,全部由美国负责补给。”
    蒋介石点点头,不再作声,还没到时候,到时候我要英国求着我出兵,还要继续敲敲美国的竹杠。想到这里,蒋介石的心情格外好,脸上挂挂淡淡的笑意,翘着的一条腿得意的轻轻晃动。。。。。。
    他的手随意地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白开水。史迪威将军,这是在下逐客令了,于是礼貌地告辞。
    蒋介石的心里像江海一样翻腾,只要美国和苏联支持,给予军事援助,就绝对有信心击败日本人。看样子,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渐渐凸显。宋美龄轻移款步,将手搭在蒋介石的肩膀上,“达令想呢?看来,美国是准备和中国结盟对付法西斯同盟了。”
    蒋介石轻轻抚摸着的手,脸上满是温柔,眸子里闪现一丝得意,“啊中国终于要摆脱孤军奋战的局面了。我感觉到如果抗日战争我们中国能够胜利,将一雪近代中国备受列强欺凌的耻辱。从而一跃为国际大国,这是中国人多少年梦寐以求的事情,将会在的手中实现。我能不高兴吗?”不跳字。
    蒋宋美龄注意到蒋介石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眸里竟然有一层淡淡的水雾。美龄心里也不禁暗暗感叹,“幸亏当年选择了蒋介石,否则,这样的历史际遇不会出现在身上。会是样子的?”
    蒋介石看见陷入沉思,当然猜不到宋美龄心里的想法,只是轻轻地握住的手。被蒋介石握住的手,宋美龄从沉思中惊醒,没有抽回的手。房间里静静的,仿佛能听见两人的心跳。那一刻,两人无语,只有心意相通的感受着中华民族激烈跳动的脉搏。
    半晌,宋美龄打破寂静,“达令出兵缅甸的事情要着手准备了,点哪些部队去,部队的装备配置,调动集结部队都需要。我们不能太被动。在美国、苏联、英国人眼里,我们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蒋介石轻轻一笑,“知我者,也我正在考虑这个事情。还有些事情想找辞修谈谈。”
    宋美龄点点头,“达令我要去睡一会儿了,中午我给你做两个小菜。”说完,宋美龄就直接进入里间休息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