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新突然严肃地说:“我们的行踪暴露了,必须马上转移。”
栗青扬吓了一跳:“什么?”
难道永井武夫决定今天收网?可他也没告诉自己啊。
李国新严肃地说:“警戒的战士,发现了化装货郎的北村一。”
栗青扬惊诧地说:“三塘特务队的北村一?”
李国新说道:“我们先走,剩下的事情交给游击队就行了。北村一既然来了,后面很有可能有日伪的大部队。”
栗青扬回到三塘镇时,心里忐忑不安,完全没有了昨晚的亢奋。他原本将事情想得很简单,加入了共产党,以后三塘镇党支部的任何活动,都瞒不过自己。
可哪想到,吴新国竟然跟自己保持所谓的单线联络。明知道三塘镇有共产党的组织,却一点也不知情,瞬间没有了成就感。
而且,北村一怎么也去了西山沟?
回到三塘镇后,栗青扬不敢怠慢,马上去了趟李记日杂店。
永井武夫看到栗青扬回来,脸上笑开了花:“恭喜。”
栗青扬脸上却没有露出应该有的笑容,反而急切地说:“永井先生,出事了,北村一被发现了。”
永井武夫惊道:“什么?北村一被发现了?”
栗青扬问:“是的。游击队的战士,竟然认出了他。永井先生,为什么今天要派人去西山沟?”
他的语气虽是疑问,可实际是质问。今天可是自己入党的大好日子,日本人为何要出现在那里?虽然吴新国没怀疑,可北庄沟落入他们手里,会不会把自己供出来呢?
永井武夫急道:“马上派部队去西山沟。”
从北村一被发现,到栗青扬回来报告,过去了近一个小时。就算永井武夫动作再快,也救不回来了。
特务队虽有武装特务,但与游击队交手,还得靠正规部队。小川之幸接到永井武夫的电话后,派出一个小队的日军和警备队。
特务队,只去了上杉英勇、张晓儒和二班。
张晓儒不解地问:“上杉君,去西山沟干什么?”
今天栗青扬在西山沟入党,按理说日本人应该对西山沟应该视而不见才对,怎么能兴师动众袭击西山沟呢?
上杉英勇叹息着说:“北村一发现西山沟有共产党活动,独自去侦察,结果一直没回来。”
听了栗青扬的报告后,上杉英勇才发现,自己对共产党一直不够重视。他一直觉得,共产党都是些没读过什么事,只是被人洗了脑的一帮农民。
之所以没能消灭他们,是因为有着地理优势,一旦栗青扬打入共产党,三塘镇的共产党组织,甚至整个双棠县的共产党,很快会消灭。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巴掌,共产党发展了栗青扬,却没让他参加组织活动,只与上级保持着单线联络。
就算栗青扬加入了共产党,其实与没加入一样,还是保持着与上线的联络。除此之外,三塘镇的其他共产党,他一个也不知道。
如此严密的组织,怪不得八路军已经成为皇军占领华北的最大阻力。
张晓儒缓缓地说:“西山沟靠近白云山,有共产党活动也很正常。”
到西山沟后,很快有所发现,在路边有一具尸体,上杉英勇去看了后确认,正是北村一。
第二百三十四章 二区武工队
张晓儒也特意看了北村一的尸体,他胸前中了两枪,腿上和手臂上,有刺刀留下的伤口。
张晓儒看得很仔细,八路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北村一如果乖乖投降,不仅不会死,还会受到优待。
北村一现在却死了,唯一的可能,他在身份识破后,不仅没有投降,还想反抗。特别小分队,岂会手下留情?
上杉英勇愤怒地叫道:“八嘎!”
虽然平常看不惯北村一,可真看到他的尸体,上杉英勇突然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北村一今天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了自己。卑鄙的八路军,不敢与皇军正面作战,只会在背后耍阴谋。
张晓儒一脸钦佩地说:“上杉君,从北村君身上的伤口来看,他是战死的,不愧是大日本帝国的武士,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上杉英勇愤怒地说:“目标:西山沟,杀给给!”
找不到游击队,就拿老百姓撒气,这是日军最常见的卑鄙行为。然而,西山沟的群众,早知道日军来了,提前转移。
日伪找不到人,只好烧了几间房子。
北村一的死,让永井武夫意识到,游击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两天后,栗青扬才向永井武夫报告,日本人才知道北村一死亡的经过。游击队原本想把北村一送到区里。活捉日本宪兵,这在军分区都是头一回。
哪想到北村一非常顽固,游击队员刚靠近,他突然反抗,一名游击队员因此受伤。他还想夺过一枚手榴弹,与特别小分队同归于尽。但是,小分队的战士,同时出击,用枪用刀,将他击毙。
北村一没带武器,面对全副武装的游击队,反抗只有死路一条。
上杉英勇诚恳地说:“永井君,特务队只剩下我,亟需你回来主持大局。”
永井武夫冷笑着说:“我现在回特务队合适吗?”
他的李记日杂店,在三塘镇有了知名度,很多人都知道这里物美价廉,永井武夫还跟一些本地人成了“朋友”。
如果他突然回到特务队,三塘镇的人要是知道,他就是臭名昭彰的永井队长,以后休想在三塘镇弄到情报。甚至,栗青扬都会因此暴露。至少,栗青扬再与他联络就不方便了。
上杉英勇无奈地说:“好吧。”
北村一死后,当时他很愤怒,可事后心里反而松了口气。特务队目前的情况,他还是满意的。作为特务队唯一一名公开活动的日本人,他实际掌握着特务队的权力。
永井武夫朝上杉英勇鞠了一躬,诚恳地说:“上杉君,以后特务队就拜托你了。”
北村一死后,张晓儒在特务队的日子也好过多了。他与上杉英勇的关系一直较好,上杉英勇少了个对手,他也不用再夹在上杉英勇和北村一中间为难。
北村一的尸体运回来后,在镇上的关帝庙火化了,上杉英勇吩咐一班去的。北村一生前,主要负责一班,最后一程,由一班送一下也很正常。
然而,张晓儒却听说孟民生动了手脚,回来后把孟民生叫到了办公室:“孟班长,北村一的骨灰呢?”
孟民生的眼神有些慌乱:“装在坛子里了。”
张晓儒随口问:“没问题吧?”
孟民生忙不迭地说:“没问题,肯定没问题。”
张晓儒意味深长地说:“没问题就好,可不要把人的骨灰与狗的搞混了。”
此事他听乔再生说的,孟民生为了报复北村一当众扇耳光,火化北村一尸体时,扔了两根狗骨头进去。
孟民生连忙摇手:“不会,肯定不会。”
晚上,张晓儒回到家里时,乔再生告诉他,李国新来了。
张晓儒看到李国新,很是意外:“老李,不是让你在区里多待一段时间吗?”
为了利用栗青扬的最后价值,张晓儒只能让李国新暂避。
李国新不以为然地说:“总不能因为一个栗青扬,搞得我都不敢回来吧?而且,这次带来了区里的命令。”
张晓儒问:“什么命令?”
李国新沉声说:“县委和县武委会,根据太岳一地委和军分区的指示,在接敌区分别组建起二、三区的武工队。两支队伍均由当地民兵选拔的骨干,着便衣、地理熟悉、了解日军活动规律,可以机警地开展了反击扫荡斗争。”
张晓儒笑着说:“这不是说得特别小分队嘛。”
李国新点了点头:“我向宋书计推荐了特别小分队,区分委决定,将七零五民兵连特别小分队,正式改编为二分区武工队。这次回来,上级新任命的武工队长也一起来了。”
张晓儒诧异地说:“新武工队长?不应该由我们推荐吗?”
李国新调侃道:“我们不是推荐了武工队吗?放心,这位武工队长你认识。”
张晓儒稍一沉吟,马上说:“是韩德文还是张荣生?”
武工队的级别如果高的话,韩德文当队长的可能性大些。否则,一定会是张荣生。
李国新问:“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正是张荣生。他已经到了三塘镇,你们要不要见一面?”
张荣生本是镇自卫团的二队队长,在黄田村假装牺牲,进入区游击小队,既是锻炼,更是学习。
张荣生原是镇自卫团党小组成员,由陈国录领导,他并不知道张晓儒的身份。
张晓儒问:“武工队的指挥权归区里还是七零五民兵连?”
李国新说:“二区武工队,名义上由区里指挥。但是,他们会随时配合七零五民兵连作战。”
换句话说,二区武工队的组织关系在区里,实际指挥权却在七零五民兵连。
张晓儒摇了摇头:“那就不见面了。”
李国新笑着说:“不是有情绪吧?张荣生对七零五一向都很敬佩的。”
张晓儒正色地说:“我是这种人吗?党内不搞个人主义,也不能搞山头主义。七零五民兵连不是七零五的,这是党的队伍,只要组织需要,随时可以拿走。我是从工作上考试,不与武工队发生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
第二百三十五章 必须当小队长
上级成立区武工队,由张荣生担任队长。在西山沟时,张荣生就正式上任。那时他就摩拳擦掌,要抓住一切机会,狠狠打击敌人。
武工队与民兵连的性质不一样,武工队是常备力量,民兵连是后备力量,武工队需要主动出击,寻找战机。
张荣生念念不忘的,是想见七零五一面。在区里时,韩德文曾经好奇地向他打听过七零五的情况,可他一问三不知。
张荣生以前是七零五民兵连四排的,属于镇自卫团党小组,除此之外,他并没见过七零五。他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也知道这个人应该在三塘镇,但这个人具体是谁,不得而知。
到三塘镇后,张荣生第一时间向李国新提出,想向七零五当面汇报工作。李国新当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然而,隔了一天,李国新却告诉他,暂时不能与七零五见面。
张荣生很是失落:“指导员,七零五怎么这么神秘?连我都不能知道?”
他现在是二区武工队队长,连区长、区分委书计都能见,甚至还能见到县委的领导、军分区的首长,怎么就不能见七零五呢?
李国新微笑着说:“七零五是从工作出发,你们暂时不需要知道他的身份,有我这个联络员就行了嘛。”
张荣生问:“那陈国录和陈景文,我能跟他们见面吧?”
他们原是一个党小组的,现在陈国录留在镇自卫团,陈景文则去了三塘特务队,都进了三塘镇的要害部门。
他能去区游击小队,还是陈国录亲自安排的呢。另外,还有四排的战友们,虽然分开只有一段时间,可他甚是想念。
李国新严肃地说:“忘记组织纪律啦?”
张荣生叹息道:“述述旧总没事吧?”
李国新叮嘱道:“你这次回来,要更换名字、更换身份,尽量不与原来的人有联系。武工队的驻地也要经常更换,不能总待在镇上,要在路沟、桥沟、新街,分别设立驻地,随时可以转移。”
张荣生郑重其事地说:“我知道了。”
他知道李国新说得很对,他已经是“遇难”的人了,如果突然回来,肯定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李国新郑重其事地说:“你们的第二个任务,是除掉崔吉奇。”
武工队的第一个任务,是除掉北村一。当时张荣生已经到西山沟,北村一身上的弹孔,就是他留下的。
张荣生坚定地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崔吉奇的第三小队,第一次去集辉村,并没有遇到意外情况,第二次去罗堂村,回来时却出了事。
三塘镇去罗堂村,正好要经过神婆沟,那里可是伏击的好地方,甚至无需用枪,拿手榴弹就能打一场伏击。
崔吉奇带着第三小队,押着九辆骡车,悠然自得的躺在装着粮食的骡车上,嘴里还哼着小调:“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在难留。手拉住那哥哥的手,送就送到了那大门口,紧紧地拉住哥哥的手……”
“砰砰砰!”
崔吉奇的下一句还没来,突然传来三声手榴弹的爆炸声,随即山岭上一阵枪林弹雨,打得第三小队哭爹喊娘。
崔吉奇也在第一时间,就滚到了骡车下,车上装着一车的粮食,倒成了最好的保护。
崔吉奇在车下大喊:“给我冲,游击队人不多!”
有人回了一句:“崔队长,赶紧跑吧,再不跑就没人啦。”
游击队在山岭上,居高临下扔着手榴弹,他们冲上去还击?这个时候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