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儒问:“这两名抗日分子是什么人?”
北村一冷冷地说:“重庆方面的人。”
张晓儒冷笑道:“他们敢来三塘镇,简直就是自寻死路,要不要自卫团配合?”
上杉英勇摇了摇头:“不必,这次由警备队配合,这两人身上有武器,自卫团未必是对手。”
陈景文走出来的时候,轻声问:“张队长,重庆的人真敢来三塘镇么?”
他现在也有三重身份,表面上是特务,又是双棠别动队的人,当然,真正身份是共产党。真要是重庆的人逃了过来,得暗中帮助一把才行。
张晓儒感觉有人在望着自己,他没有回头,而是坚定地说:“不管有没有来,都要仔细搜查,只要来了,绝不能让他们逃出手心。”
孟民生在旁边说:“张队长说得对,抗日分子敢来三塘镇,真是活腻了。”
张晓儒叮嘱道:“马上准备,可不能丢特务队的脸。”
北村一在窗户口望着张晓儒一行人,用日语轻声问上杉英勇:“上杉君,你觉得,他们能抓到人吗?”
上杉英勇说:“三塘镇只有这么大,要找到两个陌生人,还是没问题的。”
三塘镇有南北两条街,一班负责南街,二班负责北街,警备队出动两个小队,分别协助他们搜查。
警备队把各个路口围住,如果三塘镇真有抗日分子也插翅难飞。
张晓儒在接到命令后,一直在脑海中分析,晚上的行动,是不是有问题。
从布置任务,到警备队配合,暂时都没看出异常。
可张晓儒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具体他又说不上来。
“砰砰!”
蓦然,传来两声枪声。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放心
听到枪声,张晓儒下意识去掏枪,敢开枪的,肯定是抗日人员。张晓儒为日本人卖命,要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就太冤枉了,到时他算是烈士还是汉奸?
枪声就是信号,所有人都朝枪响的地方奔去,张晓儒也不例外,只是他一直挨着墙角走,子弹可不认人,怎么安全怎么来。
张晓儒转头看到,上杉英勇和北村一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马上大声喊道:“陈景文,二班冲上去,注意保护两位太君。”
不管抓的是不是抗日人员,表面工作都要做好,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演足戏,只有让日本人觉得,你是真心替他们办事,才有机会抗日。
话刚说完,张晓儒突然愣住了。
在黄田村时,张晓儒就发现,上杉英勇其实并不像其他日本人那样勇敢,甚至可以说,他距离勇敢还差着很大的距离。
自己带着镇自卫团和二班冲进去,上杉英勇硬是躲在外面。
可现在,前面发现了抗日分子,对方与警备队已经交上火,自己都躲到了墙角,上杉英勇却像没事人一样,不正常啊。
“砰!”
前面又传来一声枪响,张晓儒身子猛地一缩,恨不得把身子缩成一团。
可上杉英勇倒很镇静,枪都没拔出来,走路的姿势都没变化。
这让张晓儒更是奇怪,今天的上杉英勇,与上次判若两人嘛要。这份镇静,张晓儒自愧不如。
张晓儒赶过去时,才知道,人已经朝北边跑了。他们手里有枪,警备队也不敢靠的太近,二班冲上去后,对方已经失踪。
张晓儒得知人跑了,马上站了出来,质问道:“陈景文,人呢?”
陈景文的话半真半假,对方跑得快是真的,他没尽全力,故意追丢,也是真的。
只是,这话不能说透,当着外人的事,他得露出很沮丧的神情:“对方跑得太快,没追上。”
张晓儒怒声骂道:“天天白面馒头吃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真不知道养你们干什么?”
“放心,他们跑不了。”
听到枪声,范培林也赶到了,听到张晓儒在骂人,忙不迭地说。
整个三塘镇围得跟铁桶似的,没人能逃得出去。
张晓儒冷笑道:“还不去追?”
他当然希望,那两个重庆方面的人能跑掉,可当着上杉英勇和北村一,以及范培林的面,却是一点也不能表露出来。
范培林说跑不了,可到了下半夜,都没抓到人。
这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
但在上杉英勇和北村一看来,他们倒希望是这样的结局。
今天晚上的行动,本就是为了甄别范培林,没抓到人,范培林的责任最大,让他们对范培林的怀疑更大。
此时的张晓儒,虽然对上杉英勇的行为有些怀疑,但他并不知道,日本人搞的这一出,全是演戏。
一旦特务队或警备队真抓到了人,日本人很快会把人接过去,让他们空忙一场。
张晓儒晚饭都没吃,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他找到上杉英勇:“上杉君,黑灯瞎火的,随便往哪一藏就找不到人,还是等天亮后再搜捕吧?而且,大家都没吃晚饭,现在是又累又饿,真要碰到抗日分子,能不能抓住还是回事呢。”
三塘镇没通电,靠着几个火把和三五只手电筒,想要找到两个人很难。
他说的理由,也算充分,不能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吧?
上杉英勇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张桑,你觉得警备队的人尽力了吗?”
张晓儒沉吟一会,才回答:“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尽力了。”
其实,只要警备队把口子扎紧,特务队总能把人找出来。以警备队的战斗力,他们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难得。
听上杉英勇的意思,似乎警备队才是主力,这让张晓儒再次觉得意外。
上战场打仗,警备队肯定比特务要强,但在镇上搜捕抗日分子,特务队要胜过警备队,上杉英勇是特务队的人,怎么能这一点都不清楚呢。
上杉英勇说道:“好吧,大家先轮流吃宵夜,让警备队把口袋扎紧,天亮后再搜捕。”
特务队的人,都去了三塘饭馆吃了宵夜才回去,张晓儒也不例外。
范培林跟着张晓儒去了三塘饭馆,今晚是协助特务队行动,特务队得管饭。
特务队可以回去休息,警备队却不行,他得把三塘镇团团围住,如果明天人跑掉了,他的责任最大。
张晓儒微笑着说:“范队长,今天晚上辛苦了。”
范培林的话,让人挑不出一点刺:“大家都是为皇军效力,辛苦一点也应该。”
张晓儒客气地说:“我们回去休息,天亮后再搜捕,各个哨卡就麻烦警备队了。”
范培林不以为然地说:“份内的事,昨天晚上,不也白忙一趟么?”
范培林说者无心,张晓儒却听者有意,是啊,昨天晚上,警备队到十里外伏击所谓的第8师溃部,据说还有第8师的高级将领。
今天晚上,又是抓捕重庆的人,两次行动,都由警备队执行,却都扑了空。
联想到上杉英勇太过异常的镇静,张晓儒突然觉得,日本人是不是对警备队起了什么疑心?
警备队的问题,张晓儒比别人清楚得多。
陈景文在警备队,接替王双善的位子当了班长,以他的组织活动能力,已经影响了十几个人。
是不是这些人的言行,引起了日本人的关注呢?
还有上杉英勇的表现,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上杉英勇如果真的英勇,在黄田村张荣生等人,很难顺利“牺牲”。
回去的路上,张晓儒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日本人连续两次让警备队参加重要行动,到底是对警备队不放心?还是对范培林不放心?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如果是对范培林不放心,张晓儒愿意助日本人一臂之力,如果他们对警备队不放心,就提醒陈光华特别警惕。
回去之前,张晓儒还特意向陈光华暗中交待,让他一定要睁大眼睛,提高警惕。
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袭击了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可张晓儒觉得还是有些不对劲,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
警备队的陈光华和特务队的陈景文,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把自己的其他身份忘掉。
七零五民兵连的同志们,好不容易才打入敌人内部,不可能为了一些不确定的情报,而让自己陷入困境。
任何时候,自身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这是张晓儒一直给他们灌输的原则。
警备队的兄弟们都吃了宵夜,范培林才回去休息,他虽然奸诈恶毒,但对手下的兄弟,还是不错的。
他在南街也有栋房子,身为三塘镇警备队长,这两年捞的油水也不少。
光是郭青平给警备队做的军服,他就捞了一大笔,把郭青平十年积攒的家底一次掏光。
回到家,刚走进院子,还没关门,腰后就被一杆枪给顶住了,随后,院门被人家关上。
范培林万万没想到,自己在镇上搜捕,他们却跑到家里来了。
此时的范培林,能感受到死亡的临近,只要对方扣动扳机,自己的小命就交待在这里了。
范培林强笑着,脸上的那道疤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恐怖:“兄弟,有什么话好说。你们也应该知道我是什么人吧?开了枪,你们肯定跑不掉的。”
后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送我们出去。”
范培林苦笑着说:“三塘镇只许进不许出,现在出不去的。”
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冷,手里的枪,也用力顶了顶范培林:“所以,只有你能送我们走。”
范培林无奈地说:“你们想去哪?”
后面的声音坚定地说:“找国军,打鬼子!”
范培林一愣:“三塘镇哪有什么国军?”
另外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双棠别动队就在三塘镇!”
范培林苦笑着说:“双棠别动队早没了。”
双棠别动队的队长是蒋洪泉,副队长是盛贤勇,他们先后被除掉,双棠别动队基本上被消灭。
后面那个冷漠的声音坚定地说:“不可能,双棠别动队就在三塘镇!”
范培林赔着笑说:“两位,我是真不知道三塘镇还有个双棠别动队。之前的双棠别动队,已经没有了。”
后面的声音冷笑着说:“别想骗我们!找不到双棠别动队,你也别想活命了。”
范培林吓得脸色一变:“我要是知道,三塘镇还有双棠别动队,早把他们抓起来立功了,还能等到现在?”
另外一人冷声说:“狗汉奸,一心想跟我们作对,今天就让你尝尝当汉奸的下场!”
范培林连忙用商量地口吻说:“这样吧,你们先在我这里休息,明天我想办法送你们出镇可好?”
后面的人,疑惑地说:“我们怎么知道,你会不会骗我们?”
范培林眼珠一转:“我老婆在家里,你们可以拿他当人质嘛。”
“把枪交出来。”
“好。”
“给我们找根绳子。”
“柴房里有。”
范培林知道,他们只想绑自己,悬在心口的石头,终于只要能活命,他很是配合。
范培林的手脚绑好后,嘴里塞进只袜子,眼睛也被蒙了起来,后颈又被重重一击,人就昏了过去。
范培林的老婆,也被绑了起来,扔在被窝里。
留下一人看守,另外一人趁着夜色离开。
很快,这个人出现在李记日杂店的后门,在门口敲出一轻两重的暗号后,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永井武夫一直在等着,看到他进来,马上问:“袁明,怎么样?”
袁明摇了摇头:“看着好像没有问题。”
他是青树镇的特务,永井武夫让他来,只有一个任务,甄别范培林是否与双棠别动队有关。
在范培林家,他多次试探,总把话题往双棠别动队身上引,但都没问题。
永井武夫希望,能从袁明的叙述中,找出蛛丝马迹:“详细说说。”
袁明说:“好。”
永井武夫仔细听着他的介绍,时不时的,还要打断问一句。
范培林所说的每一个字,永井武夫都要仔细琢磨。
良久,永井武夫沉吟道:“你回去等两个小时,天亮之前,范培林如果不松口,你们就让他安排出镇。如果他真有问题,会在镇外露出马脚的。”
袁明问:“是。我们出镇后,是不是直接回青树镇?”
永井武夫摇了摇头:“不,到时我会接应你们再回镇上,再去甄别一个人。”
他搞出这么大的阵势,不能只甄别范培林吧?既然戏台都搭好了,就不在乎多唱几台戏。
特务队和警备队联合行动,早把三塘镇闹得鸡飞狗跳,张晓儒回到家时,李国新和陈国录,已经在等着了。
李国新看到张晓儒进来,好奇地问:“今天是什么行动?”
张晓儒说:“有两个从青树镇逃过来的抗日分子,据说,是重庆的人。”
李国新喃喃地说:“重庆的人?”
陈国录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