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脸色一变,转身看着韦挺。
“老臣也以为,此时殿下不宜彰显仁德。殿下数次笼络云浩,可云浩却是三番五次的推托。而且据老夫观察,云浩与秦王府似乎走的更近一些。此子年纪幼小,却能量不小。不管是在宗室之中,还是在群臣当中都广有人脉。这样的人投靠到秦王那边,将来会是个什么结果,殿下要三思啊”王珪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魏征道。
刚从山东投靠过来的家伙,凭借着几条计谋就当上了洗马。倒是要是看看,谁才是东宫的老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王珪说完,东宫核心属官们立刻一拥而上。看不顺眼魏征者有之,巴结王珪韦挺者有之。更重要的是,兜里面揣了胡商孝敬的金银财宝。有几个家里跟胡商勾连得深的家伙,更是义愤填膺几乎要立刻办了云浩才好。
如此众口一词,李建成也有了决断。尤其是王珪的话,让他警惕起来。如果云浩肯为李二居中联络,那对自己的威胁可太大了。
“好,明天殿上随孤弹劾云浩。”
第三十一章 弹劾风暴
“什么云浩受了弹劾”武元爽高兴得两眼放光,脑袋冒烟鼻子冒泡。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云浩也有今天,事情进行的居然这样顺利。本来还想费尽心思,可没想到云浩自出昏招儿。看起来不用自己出手,李家自己就会废了这只李家的狗。
更重要的就是,朝廷的眼光都落在云浩身上。那自己的计划就会顺利出手,嘿嘿如果计划成功,李唐统一天下的时间至少会拖延五年。甚至整个华夏,都会陷入许多年的分裂之中。到时候自己和薛仁杲整合了西域,这天下是谁的还说不准
“云浩对胡子逼迫的太过了,那些胡商们使了不少银子。朝中大臣们都在弹劾云浩,而且已经形成了风潮。最新的消息,太子东宫似乎也要弹劾云浩。”
“秦王那边有什么消息”
“因为秦王远在洛阳,所以秦王府还没有消息。不过这事情已经传开,明天之前秦王的奏疏也应该到了长安。不过,即便是秦王保他。这小子这次也难以过关,现在朝廷里面除了淮南王替他奔走之外。没人帮云浩说话,言官们更是众口一词。誓要将云浩喷成筛子”
“这样你去见见那位大人,就说去请他不要轻举妄动。”
“武先生,那位大人现在位高权重。如果他也加入,弹劾云浩的成功率就又高了一层。您”
“呵呵虱子多了不咬,弹劾的人那么多就不差他一个。咱们的大事重要,莫要在这种小事上纠结。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么多年的仇一朝就报了,告诉隗六。只要云家落难,说什么也要得到云浩的家小。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花多少钱死多少人都成。云浩的老婆,老娘,还有孩子,都得给老子活着弄回来。当然,云浩这混蛋也不能少。
咱们干完了大事,就带着他们回西域。云浩,老子要把你当狗一样的养起来。不看着你受尽人间苦楚羞辱,老子誓不为人”武元爽说话的事情面目狰狞青筋暴露,不像是人倒像是一个鬼。
“诺”管事吓了一跳,应了一声诺就屁股中箭一样逃了出去。
这一夜长安城注定繁忙,无数收了钱或者家里受损失的官员。在听说太子东宫也要弹劾云浩之后,都点灯熬油的写奏章。已经写过的,也打算再写一回。工作怎么干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干。
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在政治立场上站队很重要。与未来的皇帝保持政治一致,这就是为官之道。
“小子,你这次做的过份了。一个胡子刺杀你,你就要将满长安的胡子都撵走。犯众怒了知道不知道多少人家里都跟胡子勾勾搭搭,你以为就凭俸禄。那些混蛋王八羔子能娶六七房小妾
吃吃吃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吃,卖肉饼的胡麻子也是胡子。你就不怕他下毒黑了你”李神通看着大嚼肉饼的云浩,气得拍桌子瞪眼睛。可云浩权当他在唱歌,一丁点儿表示都木有。李神通掀桌子的心都有了
“您老认为,这一次事情是我搞起来的封了些胡子的铺子,打了一些胡子而已。算不得大事,你以为离了张屠户这些官员就会吃带毛的猪不成胡子没了,想做生意的汉人商贾是胡商的多少倍。想盘剥,难道还会少了银钱
这件事情的后面,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现在我还摸不清楚脉络,所以才用了这一招儿。没办法,幕后的黑手不揪出来,日子就没办法过了。
齐国远死的时候,小子真的怕了。那些人知道小子好嘴的毛病,特意从西域弄来美味的调料。毒死齐国远的那串羊肉,本来要喂给宝宝的。天知道宝宝如果出事,我会变成什么样儿。
可惜了齐国远,完全是误中副车的牺牲品。不过他死了,却救了整个西域不知道多少人。如果宝宝真的有事,我不介意将西域的人弄死个百八十万。”
“大话精”李神通嘟囔了一句,本能告诉他云浩在说大话。可看云浩的神情,似乎这小子能做到。难道说,这小子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手段
“鼠疫您可能不知道,就是老鼠身上带的细菌。一旦传播到人的身上,嘿嘿全家死光光也就是几天的事情这种人死的时候,会全身发黑死状惨不忍睹。所以,在极远的西方,有人管这种病又叫做黑死病。”
“你”李神通头摇手颤好像见到了鬼。
“你敢把瘟神招来,不怕老天用雷劈了你开皇二年山东大疫,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整村整村的死人,济州府人口损失了七成。你现在去济州府看看,那一代的人还剩下几个。
仁寿元年,江南大疫伏尸数十万人。仅仅淮阴一地,就死了不下八万人。你敢把瘟神弄到大唐来,信不信老夫现在就掐死你。”
“您说的还不是鼠疫,有可能是霍乱,又有可能是天花。可不管怎么说,小子都知道这些瘟病到底是个怎么回事。您放心,不管怎样我都不会让这些东西祸害大唐。今后若是有疫疾,小子还会想出办法妥善解决。
可西域的胡子就不在小子的考虑范围之内,唐人死一个小子都觉得心疼。胡子没关系,就算都死光了。等咱们人口爆炸性增长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去处。土里刨食的民族,对土地的需求就没个够。”
“算了,算了老夫说不过你,这次你一屁股屎。看你明天要怎么办,嘿老夫不管了”限于见识上的差距,李神通放弃了和云浩的辩论。跟他谈那些东西,李神通觉得是对自己的摧残。
一把年纪了,还是多活一些年的好。
“小子小时候,经常玩一个把戏。下雪之后,在雪地上洒上一把谷子。然后在谷子上面支一个箩筐,支着箩筐的木棍上绑一根绳子。馋嘴的麻雀来啄食谷子的时候,只要一拉绳子,麻雀就会扣在里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洒点谷子怎么能将那幕后的黑手勾出来”
第三十二章 雪中送炭
一夜无眠的武元爽看着冉冉升起的红日,布满血丝的眼睛除了仇恨,还有无尽的畅快。用尽了西域带来的无数珠宝财货,他相信今天就是云家的末日。那个可恶小子带来的神奇,也会像肥皂泡一样的破碎。
晨钟暮鼓,嘹亮的钟声告诉满长安的人。新的一天开始了,张妙柯亲手给云浩整理了衣衫。系腰带的时候,双臂情不自禁的抱紧了这个小自己六岁的丈夫。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今天云浩要在朝堂上遭遇前所未有的构陷。
下巴靠在云浩的后背上,张妙柯似乎这个时候才发现。丈夫长高了,不是以前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屁孩儿。
“妾身和娘在家等你”没有多余的话,张妙柯帮着云浩收拾完,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云家仆役排成两列,站在大门口恭送侯爷上朝。整个过程压抑庄重充满了悲壮,知道的是在送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送殡。
雄阔海浑身甲胄,浑身沐浴着初升的朝阳宛若神邸。身后十六名甲士也是个个顶盔掼甲,马槊的枪尖散发着寒光。今天若是侯爷有个什么三场两短,雄阔海就打算不要命了。只要能将侯爷抢出皇宫,就算是死了值了
出了门不过拐个弯儿就到了皇城,云浩是宠臣。宠臣自然住的就近,房子是李渊亲自赏给云家的。仅这一点,就让元谋勋校们嫉妒的发狂。
还没有到上朝的时间,皇城门前非常热闹。大唐帝国的文臣武将们聚集在一起,有扎堆聊天的。还有靠着宫墙打盹儿的,更有打嗝放屁。更过分的是放完了屁,还捂着鼻子瞅别人,用实际行动表示这屁不是自己放的。
更有的家伙宿醉还没有完全清醒,居然说自己昨天晚上辛勤苦读。云浩觉得,这家伙最有可能的是在女人的肚皮上,辛勤耕耘反正皇宫门前,大有千年后西安早市的风采。
远远看见云家的车驾过来,许多人都闭上了嘴巴。大眼瞪小眼儿的看着云家的车驾,云浩下了马车。所过之处自然而然的疏通开了一道人墙,不熟悉的瞪着眼睛看着云浩。熟悉的低下头往两边溜,云浩好像是一尊瘟神,几乎所有人都躲着走。
“云候,早”几乎所有人,温彦博就是那个几乎。身为中书侍郎,他的行为让许多人侧目。
“云浩,今天气色不错啊”又站出来一个几乎,这一次身份更高了些。礼部尚书唐俭
人群再一次“嗡”“嗡”声大起,皇宫门前仿佛一下子涌出来几万只苍蝇。
“小子今日是瘟神,大家都躲着走。您二位倒是不忌讳”云浩拱了拱手,这就是人情。锦上添花的事情人人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可是少之又少。
“你小子还提瘟神,昨天晚上老夫半宿没睡着觉。没的说,今天朝堂上有你一劫。拼着爵位不要了,老夫也要保你的平安。”李神通挺着大肚子昂首阔步的走出来。与其是在跟云浩打招呼,不如说是宣示自己的立场。
首鼠两端的一些家伙听到老李杀气腾腾的语言,心里开始打鼓。也不知道怀里的奏章是递还是不递,到时候看看风头再说。
王珪,韦挺等人看了看李神通。鼻子里都是轻轻“哼”了一声,一个跟秦王一个鼻孔出气的亲王。这还吓不到他们,就冲着李神通今天这句话。云浩,算是弹劾定了。说什么,也要落给你们一个下马威。
“老王爷说的是,我们秦王殿下也是这个意思。”李神通的话音刚落,又一个身影响起。云浩寻着声音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杜如晦已经来到了云浩身前不远处。他一个穿着绿袍的七品芝麻官儿,如果不是秦王差派根本没有上殿的资格。
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李二的威慑力可比李神通大多了。李神通身份尊贵,可毕竟没有太大实权。秦王可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派亲王。杜如晦这一出场,更多的人心里打鼓。一个个笼着袖子不说话,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今天朝会上,打死也不先张嘴。看看风向再说
云浩拱了拱手,刚要说话。皇宫的大门打开,礼部的司官开始整理队伍。群臣们按照文武,排列成两队走进皇宫。
太极宫,立于三十六节石阶之上,站在石阶下只能看到翘起的飞檐,檐首的吉兽狻猊,獬豸在微明的天光下显得威风凛凛。皇权至高无上,那几乎要刺破晴天的尖檐将皇室的尊贵表现无疑。
在群臣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中,李渊登场了。今天的李渊格外精神,一双眼睛比冠冕上硕大的宝石还要耀眼。
朝堂上的气氛诡异至极,如果不是呼吸声让人还以为来到了鬼蜮。户部尚书刘文静最先站了出来,开始汇报今年的夏收事宜。
前方洛阳打的如火如荼,这个时候稳定的税收,才是李唐王朝能够将战争继续下去的保证。李渊很认真的在听,不时还出言询问一下。
刘文静不愧是经年老吏,各种数据几乎是张嘴就来。听得李渊频频点头,看得出来李渊对这个户部尚书非常满意。
“陛下如今永丰仓藏谷充盈,足够支持我天朝大军两年之用。长安府库中的财帛,也可以支持大军一年左右。待到巴蜀与江南的税赋运到长安,则同样能够支持大军两年左右的消耗。”
“呵呵两年你太高看王世充了,如今他被二郎困在洛阳城里。四面壕沟已成,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他也插翅难逃。唐俭,你派个使者去问问王世充。他是想活活饿死在洛阳,还是尽早投降。
朕有好生之德,只要他肯投降就会免他一死。你把这个意思告诉他,看看他怎么说。”持久战谁也不喜欢,大军在外消耗太大。即便是如今富足的李渊,也不愿意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