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一次不可能攻破苇泽关了,在这耗他更是耗不起。十万人吃马嚼,每天需要的粮秣是一个天文数字。从河北运送到前线又是一笔开销,刘武周没那么多钱,最终只能是撤兵。与其为了面子在这里待几天,不如退回到自己地盘,还能省下一些开销。
****************************************************************************************************************************
“云浩这小子果然有些本事,看看吧苇泽关守住了,无论是刘武周还是突厥人。至少今冬明春,不可能对晋阳造成任何威胁。”李渊翻看着军报,看到云浩取得的战绩非常欣慰。
“春天的战马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消耗,是最为瘦弱的时候。这时候突厥人还真不太可能出兵,而刘武周就算是再想夺取晋阳。也得忙活春耕,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做不好,到了冬天河北地就会变成地狱。
主上您说的对,无论是突厥人还是刘武周,都不可能对晋阳造成威胁了。”裴寂笑着逢迎道。
“但愿刘文静这次去突厥,能够带回来一些好消息。不管怎么说,突厥人还是惹不得。以我们目前的力量,是没办法跟突厥人抗衡的。”李渊叹了一口气,关中凋敝的民力很难支撑得起他的雄心。
“李孝恭在巴蜀做的很好,上次的军报说不日便可占领巴陵。成都巴陵在手,蜀中已经是囊中之物。只要有了蜀中的钱粮资助,关中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到了那个时候,击溃李密和王世充不在话下。窦建德刘武周之流,更是如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
两人正在说着,忽然间一名胥吏急匆匆跑了进来。慌张的样子,连礼仪都不顾了。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裴寂很是不满的看了那胥吏一眼,发觉居然是颜师古,不觉有些诧异。是什么事情,能让一届大儒惊慌成这个样子
“启禀大丞相,江都传来消息。三个月前,宇文化及等人在江都谋逆弑了圣人。宣布拥立秦王浩为新圣人现裹挟十数万骁果北上,前锋已经与李密瓦岗部接触。李密部略有折损”颜师古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这一惊人的旧闻。
兵荒马乱朝廷早已经没了抵报,加之李密和王世充中原大战。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江南与中原的消息早已经断绝,如果不是宇文化及提兵北上,这个消息说不定什么时候才会被关中的李渊知道。
李渊和裴寂一下子惊得从椅子上跳起来,宇文述与杨素那可是将杨广服上皇帝宝座的两大从龙功臣。杨广登基以后,对这两家勋贵那是极尽恩宠。杨素拜司徒封楚国公,宇文述参预朝政,授左卫大将军,封许国公。对他们,杨广恩宠之隆,不可附加
可就是他们的子孙,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杨广征讨高丽的时候起兵叛乱。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最终要了杨广的命。听到这样的消息,李渊真不知道应该说点儿什么才好。
“圣人真的崩在了江都”裴寂立刻抓住了事情的重点。杨广如果死了,那大隋现在就有三个皇帝。
李渊在长安扶持代王杨侑为帝,王世充在洛阳与元文都、卢楚等拥越王杨侗为帝。而宇文化及在江都,拥立秦王杨浩为帝。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现在居然一下子出现了三个皇帝。可真是古今奇闻
“宇文化及已经传檄天下,这种事儿他是绝对不敢撒谎的。”颜师古低头应道。
“大隋气数已尽,从古至今哪里听说过有三皇并立的事情。先杨氏子孙,德行以不足以服天下。臣斗胆请大丞相擎起这万稷重担,将天下社稷担负于一身。”裴寂说完,便离席跪倒在地上,以头杵地。
颜师古傻愣在当场,可随即明白过来。当即也跪倒在地上高呼道:“为天下百姓计,为的华夏社稷计,恳请大丞相登基为帝”
第八十四章 好人裴寂
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历史车轮总会碾过一切阻碍它的东西,“轰隆隆”的开过去。任凭挡在前面的螳螂身躯如何坚硬,最后只能化作一声声“咔嚓”或者“咯吱”而已。没什么能够阻挡车轮的前进,作为“后来人”的云浩很清楚这一点。
事实证明李渊那颗积极要求进步的心,与历史车轮同样坚定。太原起兵的李渊经常推三阻四,称不想起兵。可面对裴寂和颜师古的劝谏,老家伙连一丝一毫的谦让精神都欠奉。皇帝这个位置,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虽然,事实上他已经在行驶皇帝的职权,但名份这东西还是要追求一下的。现在九五之尊唾手可得,他怎么可能忍得住。
义宁二年公元六百一十八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禅让称帝。立国号为唐,年号武德。从这一年开始,神州大地的年轮正式进入了大唐的年份。一个像太阳一样光芒耀眼的王朝,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云麾将军云浩,正在积极准备搬家。云浩忽然发现,自己也算是家大业大那种人。搬家这种事儿,没个一年半载的似乎还办不到。别的不说,跟着自己去关中讨生活的就有一万多人。这让云浩很挠头,自己什么时候就成了门阀了
对于云浩,李渊陛下还算是慷慨。一个临潼侯的帽子扣在了云浩的小脑袋上,由于李渊是造反起家。爵位封的有些多,那真是公爷多如狗,侯爷满地走,后果就是爵位大幅度贬值。但一个不足二十岁的青年,身穿绯袍被封为开国侯这还是有些扎眼。
据说长孙家曾经极力阻挠,李秀媛也跑到李渊那里哭闹,结果都没有成功。尚属于乡镇级别的临潼,就成了云浩的封地。封地面积很大,足足有两千多顷。也就是说,云浩现在是大地主。长眠于地下的秦始皇他老人家,也得在云浩的地头上继续度过阴间岁月。
至于那些兵马俑,云浩就当是地下保安。他也没心思将那些陶俑挖出来供人参观展览,彪悍的长安人如果听说你敢收门票,他们就敢在云家人过路的时候收过路费。
有得到自然就有付出,长安附近的煤窑都成了李氏家族的共产。龙这种生物极度的自私,护食是他们的天性。没哪个不开眼的会和一窝龙抢钱财,尤其是那些刚刚由蛟化龙家伙还很饿。于是云浩很自然的被排挤在煤炭这一暴利行业之外,不过李家也没将事情做绝。单单是铁皮炉子的加工,就能让云家成为勋贵里面的富户。
长孙家也是冶炼大家,他们很具有市场思维,认定只要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要生产的。于是长孙家以坚定的决心,投入到铁皮炉子这一行当中。发誓要与云家竞争到底,可他们家里的大匠无论如何,也铸造不出云家那样,有着厚实炉膛的铁皮炉子。只要炉膛厚一些,就会有孔洞。在烈火的烧蚀下,那些孔洞撑不了多久就会被烧穿。
靠着低价长孙家还真抢占了好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可当那些不耐烧的炉子坏掉之后。彪悍的长安人组团堵着长孙家的店铺骂,也就是金吾卫的军卒在。不然,长孙家的店铺非得被夷为平地。
小小的炉子引发了,李渊登基以来的最大群体性事件。在李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极度不和谐的声音。始作俑者长孙顺德被李渊当庭斥责,罚俸一年。也就是国公的脑袋够大,又是元谋勋效,不然后果绝对比这还严重。
按照问题商品召回原则,长孙家回购了所有的炉子。听说赔了一大笔钱,堂堂国公府连给下人的赏钱都捉襟见肘。长孙顺德看人的眼神儿,都是绿油油的。
元谋勋效,这是云浩脑袋上的第二顶帽子。李渊很明白跟着自己造反这些货的成色,流氓,地痞,失去土地的流民,逃离军营的逃兵造反的时候用用这些家伙是不得已,可治理国家用这些家伙,那就是开玩笑。李渊可不想大唐王朝一代而终
裴寂这家伙不愧是李渊肚子里的蛔虫,给李渊出了个绝妙的主意。将晋阳带来的这些家伙,统统封做元谋勋效。至于这是个什么官儿,呃每天坐在家里混吃等死就成,只要不出去祸害人,这辈子算是有了长期饭票儿。
就是这样一顶纯属于荣誉称号的帽子,也有许多人抢着戴。毕竟老李家开的食堂,也有名额限制,脆弱的大唐国库还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裴寂的精明不止于此,他还向李渊建议了首任丞相仆射的人选。并且在事先,联络了一大票党羽共同推荐。李渊的舅子窦威,高票当选成为大唐帝国第一人丞相。至于裴寂,则是很谦虚的表示,自己能力不够,给窦威当个副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大唐王朝尽忠就好。
为了显示自己没有权利野心,裴寂毅然决然的决定拖哥们儿下水。他一共拉了十六个家伙,所以大唐王朝就有了十六个副丞相。当李二的名字也出现在名单里时,云浩立刻就明白了副丞相泛滥的原因。大家都需要一个名头,现在裴寂给了大家这个名头。说白了,朝廷就是一个火锅,大家都想涮上那么一筷子。
裴寂,好人也
为此,远在晋阳。本应该已经驾鹤西游,却被云浩硬拖着走进武德年间的窦氏老太太。呃现在应该称皇后娘娘特地派人给裴寂的老婆,赐了套头面首饰。东西不贵重,但皇后娘娘送的东西,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年节里面戴着出来显摆,倍儿有面子。
很多时候,好人也是老实人。至少李渊认定,裴寂是个老实人。历史证明,老实人终究不吃亏。在博得了巨大声望的推荐宰相事件中,捞足了政治资本的裴寂没等多久。
大唐武德元年五月,窦威老先生拜相。大唐武德元年六月,卒
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
五月的太阳已经颇具威势,一张躺椅放在阴凉处。云浩正看着一本书,旁边的席子上端坐着胖乎乎的儿子。不到一岁的小家伙还不会走路,到哪里都是爬。乌溜溜的眼睛,看什么东西都很新奇。
云浩听到唏哩呼噜的声音,扭头一看儿子正捧着一大块甜瓜啃得汁水淋漓。旁边的苑儿不断的给胖小子擦拭,云浩认为这纯粹是吃饱了撑的。甜瓜那么大,不但能吃还兼具洗脸功能,不把甜瓜弄成小块,在这擦胖儿子。这智商也是感人
没心情告诉苑儿,这就是没事儿闲的。男人勾引女人的时候,请吃请喝看电影,展示了財艺之后,才能一亲芳泽。女人想勾引男人,大多时候很容易。给胖儿子擦脸也不是什么力气活儿,就算是力气活儿,撸胳膊网袖子也就算了。您大半个胸脯都快露出来是几个意思
二十多岁的大龄剩女,心情是无限煎熬的。在这个家里,苑儿和馨儿地位尴尬。说是妾室,可还没钻过老爷被窝儿。说是丫鬟,可又跟老爷暧昧不清。每当听见云浩喊苑儿姑娘的时候,苑儿就会翻白眼儿,不给人家好脸色。
喊姑娘有什么不满意的,难道要老子喊你小姐
哎这个年月小姐的确还是大家闺秀的代名词,富贵人家的小姐,那真就是小姐。而不用担心,富贵人家是座洗浴中心。
不理会一边给儿子擦脸,一遍用眼睛瞄自己的苑儿。还是多用心读点书来得实在,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多读书例如手里这本素女心经就很好
食古不化这种词语肯定不能用在渔老的身上,老家伙极具创新精神。对于云浩弄出来的木活字非常兴奋,书是文化的载体。人生匆匆百年,所经所历所思所想都会经由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以供后人学习经验。人类的进步,就是一代人一代人这样积累下来。
渔老对于能成批量,快速的印刷书籍非常感兴趣。带着徒弟们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硬是搞出了一套木活字来。现在正开始成批量的印刷,看着这些字迹精美清晰,带着浓重油墨香味儿的书籍。云浩又有了将三国演义写完的冲动,到时候老子赚稿费也能赚翻了吧。
这个年月的人非常淳朴,又没有盗版之忧,作家相必是个好职业老龙已经内牛满面,让老龙穿越过去吧
素女心经居然不是黄色读物,这让云浩非常失望。问了一下渔老,玉蒲团这样的书籍还没有问世。考虑是不是应该讲金瓶梅整出来,三国演义就已经是万人空巷洛阳纸贵。金瓶梅这样的范文一出,肯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批优秀作者,以及忠实观众群。
人闲着,脑子就会胡思乱想。哲学家就是这么诞生的,或许兰陵笑笑生也是这样找到灵感。反正只要不动弹,云浩就觉得自己在天堂。如果吃饭也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