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北魏末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尔朱荣死后,高乾、高昂兄弟才得以相见,元子攸派遣高家兄弟回归河北,招募义士勤王。
  又下诏心腹将领郑先护与行台杨昱领兵往滑台(河南滑县),征讨尔朱仲远。
  之后又命贺拔胜领部曲支援郑先护。
  元子攸不曾预料到的是,郑先护作为帝党死忠根本不信任贺拔胜这个尔朱荣旧将。
  贺拔胜一路行军至滑台,郑先护竟不许其部众入城休息,致使贺拔胜被尔朱仲远击破。
  贺拔胜只得投降尔朱仲远,重归尔朱氏麾下。
  就此,位列高欢、贺拔岳、怀朔人侯景之上,堪称尔朱荣麾下第一外将的贺拔胜,再不复曾经的威望。
  长子城。
  孙腾再次受命出使。
  “启禀大将军,晋州有蕃人作乱,高刺史忙于平叛,不能南下为天柱复仇,还请大将军宽恕,高刺史有言,待民乱平定,必然出兵供大将军驱使。”
  拥立元晔后,尔朱兆受封大将军,又得尔朱氏众人奉为首领,正是自得意满之时,如今听闻高欢拒绝自己联合出兵南下的提议,虽然生气,但也并不记恨:
  “你回去告诉贺六浑,我梦中有感,此战必胜,之所以邀他出兵,只是感念他的忠诚,打算分他一份功劳罢了,既然他要平乱,我也不再强求。”
  孙腾连忙称谢。
  或许真是得天之助。
  十二月初一,尔朱兆领军抵达黄河北岸时,水深竟然不及马腹,尔朱兆迅速领轻骑渡河。
  十二月初三,狂风大作,沙石漫天,尔朱兆的骑兵趁夜抵达洛阳宫门外,才被禁军发现,然而风势过大,背风的守军箭矢都不能射出,纷纷溃散而逃,尔朱兆领兵从容入宫。
  “殿下,好消息,好消息,大将军入宫了,天子、不,元子攸已经被大将军所擒。”
  无数宫人纷纷涌向皇后寝宫,为被软禁已久的皇后尔朱英娥报信。
  尔朱英娥闻听消息,喜不自胜。
  自从得知父亲、弟弟都被元子攸所杀,她恨之入骨,天天都在盼着娘家人入京复仇。
  她伸出手指轻点怀中婴孩肉乎乎的脸颊,眼眸中满是慈爱:
  “儿呀,你要当天子了。”
  片刻之后,甲片撞击声唰唰作响,尔朱英娥朝门外望去,果然是尔朱兆领人前来。
  可不等尔朱英娥与娘家人打招呼。
  尔朱兆一把夺过怀中婴孩。
  婴孩被惊醒,哇哇大哭。
  瞧见尔朱兆面色狰狞,尔朱英娥慌了神:
  “你要作甚,快把孩子给我,快把孩子还给我!”
  尔朱兆厉声大喝:
  “留这孽种,难道等他为父报仇吗?”
  “不,不要,我不让他做天子,我只将他养在身边,我不会告诉他父亲是谁,求求你,快把孩子还给我。”
  尔朱兆充耳不闻,他将婴孩举过头顶,狠狠掷下。
  “啊!”
  尔朱英娥的尖叫声刺穿穹顶,眼见她的儿子被摔在地上,连啼哭声都有气无力,尔朱英娥面容扭曲,似若疯魔,不断冲击着尔朱兆部将的阻拦,却近不得身。
  “不要,不要伤害我的孩子,求求你,放过我的孩子,我是父亲的女儿,我是太原王尔朱荣的女儿,你不能伤害我的孩子。”
  尔朱英娥虽先后嫁与孝明帝元诩及元子攸,但年岁并不大,也才十六岁。
  尔朱荣在世时,她依仗其威势,行事无所顾忌,甚至曾赌气说:天子本就是我家所立,当初我父亲本就可以自立为天子,纵使是现在,我父亲一样可以废帝自立。
  父兄被杀,她甚至以为娘家亲戚们会废弃元子攸,拥立具有尔朱氏血脉的皇子。
  不曾想,她朝思暮想的娘家人,一进宫便要杀死她的孩子。
  这种落差尔朱英娥如何能够接受。
  “天柱大将军就是因这孽障出生,才被元子攸诱杀,你既是天柱之女,更应为天柱复仇。”
  说罢,尔朱兆命人将气息游离的婴孩摔死。
  不再理会身后嚎哭的尔朱英娥,只是向寝宫中的宫人们吩咐几句:
  “看好了英娥,莫要让她寻死。”
  径直领着心腹离去。
  留下哭干了泪,表情呆滞的尔朱英娥喃喃自语: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洛阳宫城内外,各处都是劫掠的士卒,火光照亮了整个洛阳。
  “大将军,如今元子攸受擒,外敌已去,而太傅(尔朱世隆)等人虽奉大将军为首,不过是屈服于大将军兵势,并非诚心。”
  尔朱氏秀容老乡匈奴人刘贵找到机会进言道。
  尔朱兆也为此忧虑:
  “不知贵珍有何策教我?”
  “太傅久镇洛阳,却不能护天柱大将军周全,大将军何不借此为由发难,震慑其人,再宽而不杀,太傅必然倾服。”
  刘贵献策道。
  尔朱兆闻言大悦:
  “贵珍忠心待我,是个实诚人呀,我得贵珍相助,何愁宗族不宁!”
  于是趁尔朱世隆入宫与他相会之际,尔朱兆暴起发难,他拔出佩剑怒喝道:
  “太傅你奉天柱之命留守洛阳,广布耳目,自应该消息灵通,可天柱大将军被伏杀于明光殿之际,你尔朱世隆又在何处!”
  尔朱世隆心中郁闷:我几次提醒天柱大将军,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你尔朱兆才进洛阳,就拿我立威,忘了是谁推举你为首领,是谁助你进的洛阳吗!
  但如今被剑锋所指,尔朱世隆不敢争辩,连忙下跪认错。
  尔朱兆见他服软,这才收回佩剑,倨傲道。
  “哼!今日且留你性命,日后行事不得再有懈怠。”
  尔朱世隆口中称谢,但心中却掩藏着怨恨。
  尔朱兆身后众人中,刘贵嘴角轻扬,神态颇有玩味,隐于角落之中。
  刘贵并不只秀容人一重身份,他还是高欢的发小。
  高欢背弃葛荣投奔尔朱荣,正是有刘贵引荐,方才被尔朱荣召见展现才能,最终得以重用。
  而高欢出牧晋州以后,大肆敛财,所得财物全部交给刘贵,让他为自己贿赂尔朱荣身边亲信,这才有了贺拔胜被召回洛阳监视,而高欢却能留在晋州统领兵马。
  孙腾出使长子时,曾与刘贵有过密谋,今日刘贵献策,便是高欢为尔朱兆送上的一份厚礼。
  然而尔朱兆万万想不得,除了高欢之外,元子攸在尔朱兆南下之前,也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为了聚集反抗尔朱氏的力量,堂堂天子居然向河西贼帅下诏,命他袭击尔朱氏祖地北秀容,以图围魏救赵。


第四章 父子
  十二月十三,尔朱兆得知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南下袭击秀容(山西忻州),兵势威逼晋阳。
  立即任命尔朱世隆等人留守洛阳,自己引军北还。
  待回师晋阳,仅稍作休整,便匆忙发兵与纥豆陵步蕃交战。
  十二月二十三,尔朱兆数战不胜,正是焦躁之时,高欢的书信也适时送抵大营。
  “天子伏杀天柱,大将军为天柱复仇,擒收天子,自是无可厚非。
  然天子身孚众望,士族归心,大将军万不可起弑君之念。
  昔日,天柱大将军于河阴屠戮朝臣,虽天下震怖,但事后也不得不追封官职安抚人心。
  大将军声望不及天柱,且威信未立,贺六浑恳请大将军深思。”
  一副为尔朱兆设身处地着想的模样跃然纸上。
  尔朱兆合上信纸,感叹道:
  “贺六浑爱我。”
  心情激荡之下,下令将元子攸缢杀于晋阳三级佛寺,享年二十四岁。
  尔朱兆当然有自己的理由,正如高欢所言,尔朱荣在河阴屠戮两千余人,使天下畏服。
  他威望不及尔朱荣,又逢战事不利,正应该杀人立威,至于弑君的后果,废帝而已,当初河阴之事也不曾动摇尔朱荣的地位。
  更何况元子攸深得人心,不能久留。
  元子攸到死也想不通,元魏何德何能,居然会有高欢这样的大忠臣,一封为他保命的劝谏信,活生生把他给劝死。
  然而尔朱兆却不清楚,尔朱荣之所以屠戮朝臣是因为相较于祸患,得利更为明显。
  大量官职空缺,麾下部将全都连升五级,不仅稳固了自己的基本盘,也使得尔朱氏的势力极速膨胀。
  ……
  晋州白马城。
  高欢得知元子攸已死的消息,又接到了尔朱兆的求援信,于是召集心腹商议是否出兵救援。
  众人或不赞成发兵,属意坐观成败,一旦尔朱兆为河西贼人所败,再行出兵一举夺下晋阳。
  或赞成救援,施恩于尔朱兆。
  但过往议事时,随侍在高欢左右默不作声的高澄,竟然语出惊人,提出‘慢慢走,等等看’的六字方针,既可堵住旁人悠悠众口,又能观望局势,伺机而动。
  这项建议最合高欢心意,当下就对众人道:这是上天赐予我的麒麟儿。
  姨父段荣更是赞道:我们子孙的富贵有保障了。
  引来众人交口称赞。
  在这个父子相承的年代,接班人的能力决定了基业存续的时间。
  他们与高欢一同辛苦创业,所求的是有一份富贵家业流传子孙,高澄作为高欢嫡长子,展现自己的能力,不仅不会受人嫉恨,反而能够振奋人心。
  才出议事堂,娄昭便忍不住搂着高澄骄傲道。
  “阿惠若非天姿神授,何以聪慧至此。”
  俗话说得好,最亲不过娘舅,高澄自小就与娄昭关系密切。
  高澄依旧谦逊:
  “舅父谬赞了,都是阿母用心教导的缘故。”
  舅甥两人言谈间,段荣靠了近来,意味深长道:
  “阿惠,如今正值乱世,搅动风云者,多是北镇武人,单靠智谋不足以服众,你莫要荒废武事,那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多谢姨父提醒,阿惠一直与铁伐表兄习练骑射,不敢有一日懈怠,明日随父亲北上,更免不了叨扰表兄了。”
  高澄清楚段荣肯定知道他随段韶学习骑射的事,今日提醒,只是要他与表兄多多亲近。
  果然,段荣满意的点点头:
  “高公有个好儿郎呀。”
  娄昭在一旁纠正道:
  “姊夫这话就不对,你我也有个好外甥。”
  言罢,放声大笑。
  众人分别,娄昭与段荣自去安排明日出兵事宜,而高澄也被娄昭君唤去。
  “贺六浑究竟是何打算,你才十岁,便叫你随军出征,战场上箭矢无眼,要是有所损伤,他贺六浑再去后悔又有何用。”
  “阿母莫要迁怒阿爷,是孩儿自己请缨北上,况且阿惠只是借此熟悉军务,并不是上阵厮杀,阿母无需担心。”
  “你怎么就跟你阿爷一样生了颗不安分的心。”
  “正因为有这颗不安分的心,才能在这丧乱的世道,保阿母平安。”
  高澄仰着头,认真道。
  娄昭君白他一眼:
  “你这张嘴可真是随了贺六浑。”
  “阿爷当初便是这样哄骗了阿母?”
  高澄笑道。
  也不知娄昭君想到了什么,脸颊微红:
  “去去去,哪有儿子在背后非议父亲的。”
  “那也没有妻子在背后非议丈夫的道理。”
  高欢进门朗声笑道。
  “阿爷。”
  “郎君来啦。”
  高欢点点头,伸手抚着高澄的脑袋,欣慰道:
  “乱世之中能保家眷平安的,才是大丈夫。”
  又流转目光看向娄昭君,笑道:
  “我何时哄骗过阿奴,当初我告诉阿奴天下将乱,不可贪念财货,如今种种不都应了我过往之言。”
  娄昭君嘟囔道:“好好好,我一个妇道人家怎及得上你贺六浑目光长远。”
  恩爱十余年,此刻再见到娄昭君作小女儿姿态,高欢心底别有触动。
  他一巴掌拍在高澄头上,喝道:
  “明日就要出征,你不回屋好生准备,还赖在这里作甚。”
  高澄一脸晦气的揉着脑袋,才出门没走多远,就听见咯吱的关门声响。
  该死,你贺六浑要办事情随意找个理由把我支开便是,动什么手。
  哼,我未壮,壮即筑玉璧城,待你百年之后,再把你与韦孝宽同葬在玉璧城下。
  嗯,他城内,你城外。
  与此同时,高澄父子心心念念的河北之地,一场动乱正在酝酿。
  尔朱荣御用占卜师,幽、平、营、安四州行台幽州人刘灵助,今日为尔朱氏的前途卜了一卦。
  解读卦象后,刘灵助却犯了难。
  他沉吟道:
  “尔朱氏不久当灭,那我又该何去何从。”
  正踌躇间,有家奴通报,范阳太守卢文伟前来拜会。
  卢文伟出身范阳卢氏,而刘灵助曾在河阴之变中,保下了孝文帝女婿卢道虔在内的数十名家乡父老。
  从而与范阳卢氏结下一份情谊。
  刘灵助亲自出门迎接,两人在偏室密谈许久。
  直至深夜,卢文伟才被刘灵助礼送出门,之后,双方只有心腹交通消息,少有登门往来。


第五章 降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