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北魏末年-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杨忠等。
  除这两支骑兵以外,还有第三拨则是于谨领梁御、怡峰、刘亮、李远、王德等统率步卒落在后边。
  在高欢还在等待白天决战的时候,宇文泰已经打算利用他轻敌无备的心理,在凌晨深夜就解决这场战斗。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营遭劫
  士卒很容易受到将领们情绪的影响,正因为包括高欢在内,将领们盲目乐观的态度,也让士卒普遍对西魏产生轻视心理。
  具体表现在今夜对大营稀疏的防卫上。
  在历史上那么多次著名的夜袭战斗后,很少有人再会因士卒夜间难以视物,而掉以轻心。
  高欢同样如此,虽然没有过往那般细致,但他还是交代了防卫事宜。
  然而再好的安排,也需要人来落实。
  轻视情绪弥漫全军的情况下,守备松弛,这才有了达奚武领三名骑兵,走进大营刺探军情的荒唐事迹。
  贺拔胜跨在马上,提着槊,望向远处火光通明的大寨。
  他甚至能望清守营士卒在火光下的懒散样子。
  李虎在一旁交代骑从们只需一路纵火,引起东魏将士恐慌,莫要恋战。
  但三千骑中有一千骑不在此列,他们需要跟随贺拔胜直冲高欢中军大帐,实施斩首行动。
  在一座足够容纳数十万人的巨大营盘内,准确找到帅帐位置,几乎不可能。
  但得益于达奚武在白天入营探察,高欢帅帐位置已经被西魏摸清,跟随达奚武的三名骑卒都在贺拔胜周边,将会为他指引方向。
  派去联络宇文泰的骑卒回报,对方已经就位。
  贺拔胜低声问向李虎:
  “文彬,可做好了准备?”
  李虎迫不及待道:
  “只等太师一声令下。”
  贺拔胜闻言不再迟疑,高举了马槊,深吸一口气,大喝道:
  “破敌杀贼,就在今夜,众将士随我冲杀!”
  说罢,磕向马腹,领一千骑先行,李虎带着两千骑紧随其后。
  上一次在兖州夜袭,中了高澄的奸计,部众分崩离析。
  这一次,他定要夺取高欢的项上人头。
  当震耳的马蹄声惊破长夜的时候,大将薛孤延正在与另一员大将彭乐共饮。
  两人都是高欢任晋州刺史时,就跟随左右的旧人,又同样嗜酒如命,彼此间颇有感情。
  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此时听得营外动静,两人醉意也醒了大半。
  历史上都有过在战场上喝酒误事的两人也第一时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彭乐立即回去召集自己的部众,薛孤延则等不及部众聚齐,眼看有一队骑兵直奔高欢帅帐,赶忙翻身上马领了一些人过去救援。
  贺拔胜领着千骑舞槊奔驰,击破沿途零星的阻拦,李虎入营之后便领着剩余两千骑四处放火,制造骚乱,紧随两人之后的是宇文泰亲领七千骑兵冲入营中,专往人多声响大的地方冲杀,阻止东魏组织起有效反击。
  各处都有慌乱的叫喊声,所幸东魏大营着实广大,十六七万将士,连带民夫,宇文泰一时难以顾全。
  民夫跟无头苍蝇一般瞎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西魏的攻势。
  不断有将领聚集了部众,例如彭乐、斛律羌举等人,也有前往救援高欢的窦泰。
  但随着帅帐位置的一声声高呼,东魏将士的斗志尽数瓦解。
  “高欢逃了!高欢逃了!”
  贺拔胜的一千骑卒一面追逐,一面高呼。
  主帅逃亡,本就因遭遇夜袭而惊慌的东魏将士,军心瞬间瓦解。
  士卒相继溃散,好不容易组织起来反抗的东魏将领们,也不得以跟着逃亡,或向北撤往华阴,或向东试图逃回河东。
  高欢确实逃了,当他被吵闹声惊醒,还没来得及穿戴的时候,出了营门就望见有一条火龙正朝自己所在位置冲来。
  他呼喊指挥部众抵御,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支骑兵,一步步凿穿临时拼凑起来的防线。
  “贺六浑!我贺拔破胡今日必杀你!”
  熟悉的暴喝声,那是贺拔胜的声音。
  高欢一时间肝胆俱丧,贺拔胜对他的仇恨,高欢最是清楚,那是可以拼了性命不要,也要杀自己的人物。
  面对贺拔胜发起的斩首行动,眼见防线不支。
  高欢来不及多想,赶紧翻身上马,在贺拔胜的马槊就快够到自己的时候,夺路而逃。
  贺拔胜好不容易冲到面前,见高欢逃遁,一面大喊高欢逃遁,一面紧追不舍。
  千骑越过,帅帐外,高欢打造的华丽麾盖也被随后的李虎骑从付之一炬。
  原本贺拔胜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轻装逃亡的高欢,也许是太过焦急的缘故,夜里看不清道路的高欢马失前蹄,摔得人仰马翻。
  这样的天赐良机却没有贺拔胜欣喜的机会,窦泰、薛孤延已经赶了过来,阻隔在他与倒地之后,痛苦呻吟的高欢之间。
  “休伤我主!”
  薛延孤带着一身酒气,虎目圆睁,直奔贺拔胜杀去。
  窦泰也命部众支援,随他阻拦,自己则飞奔到高欢附近,却见着了他摔得一身伤痕,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模样。
  “相王快上马。”
  窦泰把自己的马让了出来,将高欢扶了上去,高欢却根本坐不稳,从另一侧倒了下去。
  这场景,好似高澄五岁跟随高欢逃亡时,从牛背滑落的模样。
  但这一次没有自己人敢嫌高欢拖后腿,想要拿箭射死他。
  窦泰见天色漆黑,又不敢在西魏的追击下明火执仗,若是奔马,少不得还是坠马的下场。
  一咬牙,干脆背了二次坠马已经昏迷的高欢奔逃。
  这不是他第一次背着人逃命。
  当年卫可孤攻破怀朔,他独自一人背着父兄的遗骸千里投奔尔朱荣。
  虽然如今老了十岁,但背一个高欢,并不在话下。
  窦泰猜想西魏一定会往东追逐,于是干脆向北而逃,先往华阴避难,那里还有斛律金三万步骑。
  高欢迷糊间,趴在窦泰背后,气息游离地呼唤着:
  “阿惠、阿惠,晋阳,阿惠……”
  窦泰明白,自己这位连襟担心高澄远在恒农,基业被外人所得。
  昏迷了也念叨着这件事,但现在保住性命才是紧要,哪是操心晋阳的时候。
  况且有娄昭、段荣、厍狄干三人守河北,即使留守晋阳的高岳有了野心,空虚的晋阳无论如何也抵不住河南、河北的夹击。
  一念及此,窦泰更坚定了向北往华阴逃跑的决心。
  正如他所想,西魏真的在向东追逐,而这也是大部分东魏将士的选择,一场大败之后,他们无比渴望逃回河东。
  宇文泰也许认为以高欢的性格,肯定要回晋阳稳定局势,在配合贺拔胜突破薛孤延的阻挠后,一起向东继续追击。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高欢因两次坠马,虚弱不堪,已经昏迷过去,此时拿主意的是背着他的窦泰。
  几十万人的溃逃,黑灯瞎火,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骑马之人身上,那样的人可能是大鱼,两条腿跑路的,谁又看得上眼。
  也正是这样的观念,反倒让窦泰一路上没有遭遇什么危险。
  另一边,薛孤延虽奋力死战,终究寡不敌众,将士们不断溃逃,又有几人愿意死战殿后。
  历史上的小关之战,薛孤延能够一天之内砍断十五把大刀,成功击退西魏追兵,也是因为高欢只是撤军,而不是如今夜一般溃败。
  好在宇文泰等人一心追杀高欢,倒也没有多管他。
  薛孤延看向呼啸东去的西魏骑兵,知道河东暂时回不去了。
  收拾残部向北进发,往华阴方向撤退。
  宇文泰一路追击,也纳闷高欢怎么这么能跑,根本就望不见踪影,考虑到高澄可能还在关中肆虐,又有华阴在北面如鲠在喉。
  决定先收拢降卒,再行回师,将高澄驱赶出关。
  待天明时,统计战果,此战俘获并州胡一万余人,民夫也只有数千。
  这是因为黑灯瞎火,确实抓不到太多俘虏,许多人放了武器投降,等骑士一越过,就立即摸黑逃了。
  这些俘虏大部分都是宇文泰骑卒回师,沿途收拢所得。
  但是斩杀却不少,其中并州胡一万七千,民夫也有近两万。
  这其中,真正死在西魏士卒刀剑下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在夜里慌乱时,自相踩踏而死,或者走浮桥渡洛河时,推搡下河被淹死。
  宇文泰来不及甄别挑选俘虏从军,立即带着军队往渭水回军。
  驻守华阴的斛律金最早是接到了领着部众逃回来的彭乐,一身伤痕,不能说他没有死战,但也确实是见到形势不对,第一批撤军的东魏将领。
  “相王被贺拔胜追逐,生死未卜,我等当早做计较。”
  彭乐一见斛律金就急迫道。
  斛律金哪怕看见彭乐的神色,对于大败,心中早有准备,但真正听到连高欢都生死未卜,也不由大惊失色。
  但他强作镇定,向彭乐试探着问道:
  “子兴以为,我等应当如何?”
  彭乐催促道:
  “值此紧要时刻,无论相王是否有恙,阿六敦都应该遣人知会世子,早做应对。”
  斛律金听他这般说,才把心中的杀意散去。
  当他连派几波信使向高澄传信后,窦泰也终于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华阴。
  “快!快找医者!”
  离华阴城还有一段距离,疲惫不堪的窦泰一面奔跑,一面冲着城头上的守军呼喊道。
  斛律金、彭乐以及陆续在华阴汇聚的东魏将领得知消息,尽数出城迎接。
  众人能够察觉到高欢微弱的气息,得知他并没有落入宇文泰之手,自是喜不自胜。
  进了刺史府,窦泰亲自守在门口,不许任何人靠近,只让医者进屋诊治。
  而肆虐关中平原的段韶,在得知哨骑回报,渭水北岸出现好整以暇的西魏军队,立即意识到是正面战场出了问题,立即领骑兵东返。


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赴晋阳
  段韶领军回禁沟,面对奉命接应的慕容绍宗、可朱浑元、侯渊三人的询问,只是说完成了任务,这才班师。
  对于所猜测的高欢败绩,段韶只字不提。
  四部人马一起回归潼关,向高澄复命时,段韶使了个眼色,高澄心领神会。
  屏退众将的时候,高澄突然说道:
  “孝先且止步,再与我说说关西风物。”
  便将段韶一人留了下来。
  “说吧。”
  高澄阴沉着脸。
  段韶急匆匆班师,又故意要找机会与自己独处,自然是有重要情报。
  可如今的关中,除了高欢战败,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这般慎重。
  果然,段韶将哨骑探知渭河北岸出现大量西魏士卒的事情告知高澄。
  “有没有可能是溃兵?”
  高澄抱有一丝侥幸地问道。
  段韶却将这份侥幸击碎:
  “西军在河岸从容列队……不似败象。”
  “知道了。”
  高澄说了一句,便沉默下来,许久,他才再度开口,称赞道:
  “孝先你做得很好。”
  段韶这份谨慎无愧于自己对他的信重,但这消息瞒不了多久,与其让宇文泰的人在关外胡言,不如自己给众将打一针预防针。
  高澄招来亲卫,吩咐去将其余将领唤来,不久,慕容绍宗等坐镇潼关的将领悉数到场。
  视线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聪明人如侯渊、慕容绍宗已经有所猜测,毕竟段韶急急忙忙赶回来,跟高澄密语几句后,又把众人招了回来,肯定是出了大事。
  不太聪明的比如高季式,还是一头雾水。
  “父王在关中,可能败了。”
  高澄一番话,落在众人心中,好似一颗惊雷。
  怎么可能会败?那可是二十万六镇鲜卑与契胡大军,关中一场饥荒,都残破成了这副模样,一群饿死鬼,凭什么打垮西征大军,那可是高王领军亲征。
  自信都建义以来,高欢的常胜战绩,带来的不只是傲慢,更有在麾下将领心中的威信。
  战前的关东,没有人会相信高欢西征会有危险。
  就算高澄命段韶马踏关中,也都认为是在给宇文泰施加压力,而不是认为高澄在为未来,而尽可能的削弱关中。
  议论声不绝于耳,一张张惊慌、焦急、不敢置信的面孔下,高澄看不透他们的真实想法。
  人心隔肚皮,谁也没有一双洞悉世事的慧眼。
  “诸位!”
  高澄沉声喝道,立即止住了议论之声。
  又在在场众将脸上扫过,高澄继续道:
  “此战不是韩陵!高家的天下也不会丢!”
  众人神情一凛:高家的天下?大将军这是连装都不愿意装了吗?
  高澄提笔,起身走到立起的堪舆图前,先将华阴给圈了起来,高声道:
  “今早我得到消息,父王留了斛律将军领三万人守华阴,华阴在,宇文泰不敢入河东。”
  又在潼关落笔:
  “潼关在,宇文泰又不能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