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太子朱慈烺主导的瑞典王国占领,控制半个欧洲的辉煌时代。
朱慈烺举着千里镜看着的真切,潮水般的溃兵中,竟有一股敌骑死战不退,乱军中人仍奋力冲杀。一个鹰钩鼻普鲁士老将领着数百精骑,左冲右突,试图将溃败的敌骑重新聚拢起来。
朱慈烺看得暗暗点头,此人深通兵法之道,倘若让他聚到几千人,说不定战局会有什么反复。也看出了端倪,赶忙打出旗号命各部围攻此人,尽管那普鲁士老将奋力拼杀,奈何普鲁士联军锐气已消,大厦将倾,绝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挽回的。所谓兵败如山倒,便是如此。
朱慈烺瞧着那位普鲁士老将,谈笑风生道:”步骑大战,败敌容易,要歼灭敌人就难了。”
一旁扬眉吐气的瑞典国将领们,纷纷应和:“陛下说的是。”
“陛下英明。”
一阵沸沸扬扬的恭维声中,瑞典人欢欣鼓舞了起来,将领们眼中都透出狂热的神采,狂呼乱叫着:“进军哈根斯堡!”
“进军,进军!”
人声鼎沸的欢呼声中,北欧联军五万步骑倾巢而出,沿冰封的莱茵河大举追击,潮水般的步骑大军淹没了试图顽抗的普鲁士人。
“出!”
身材高大,样貌狂野的北欧壮汉们狂笑着,翻身上马,挥舞着大剑冲了出去。粗暴的北欧骑兵沿途什么人也不管,什么事也不顾,就径直越过冰封千里的莱茵河,径直往普鲁士腹地掩杀而去。
自从古斯塔夫大帝战死莱茵河畔,这些年瑞典人也算是卧薪尝胆了,如今可憋得久了。普鲁士人溃败,瑞典人士气正盛,这时成群结队的骑兵冲入敌阵,如疯如狂。高涨的军心士气很快变了味道,变得残暴血腥了起来。
“快,快,接应!”
朱慈烺心系他的娇妻,生怕娇妻陷得太深,后方接应不上有个什么闪失,赶忙催促催促各部冲上去接应。他那位女王娇妻却不顾生死,甚至也不顾后面部属是否跟的上,只是死命向前,一副要将性命拼在此处的模样。朱慈烺一时竟哑口无言,他是很懂得这位娇妻的心思,国仇家恨呀。
瞧见女王亲率数百骑兵,径直冲着那个仍在奋力冲杀的普鲁士老将去了,出击的瑞典禁卫军将领们都急了。
乱战中纷纷大叫起来:“保护女王!”
几股禁卫骑兵一起涌了过去,那员普鲁士老将眼见局面已无可收拾,无奈地调转码头,抱着马脖子,带了几百名亲卫意图突围而去。
朱慈烺有些发急,赶忙叫道:“穷寇莫追!”
不料那位女王虽血染白袍,却仍是咬紧了牙关又冲杀过去,竟死咬着那普鲁士老将不放。朱慈烺心中猛然领悟了,这员老将与瑞典王室必有不共戴天之仇,说不好,此人便是十年前杀死古斯塔夫大帝的元凶。
朱慈烺忙询问左右:“此人是谁?”
一旁禁卫将领微有些错愕,赶忙答道:“回陛下的话,此人是当代巴伐利亚公爵……”
“哦。”
朱慈烺恍然大悟了,原来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这便难怪了,此人也是当日三十年战争中,与瑞典军团对垒的重要将领之一。难怪他的女王娇妻一瞧见此人便化身女武神,发了疯似的冲杀过去。说起来当年古斯塔夫大帝的死,此人是难辞其咎的。
说话间,倾巢而出的北欧联军迅速清剿了残敌,更是杀气腾腾的举火沿途烧掠,一路冲进了不远处的科恩城。科恩城内,此时已是一片兵荒马乱,那员普鲁士老将率部逃到了城下,被乱兵阻挡一时难以进城,只好回头再次迎战拼杀。
希律律,铁蹄奔驰中,汹涌的北欧骑兵大批赶来,将他包围于科恩城下。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连,和支持他的条顿骑士团团长,以下三百余骑走到了穷途末路,高举着条顿骑士团战旗的几个掌旗官,神色竟也有些惊慌。
说起来普鲁士王国,和大名鼎鼎的条顿骑士团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已经苟延残喘两百多年的条顿骑士团,终于在北欧铁骑的践踏下,彻底走向了覆灭,世俗的普鲁士王国面临着亡国沦陷的命运。
希律律,战马难耐的嘶鸣着,朱慈烺在禁卫骑兵们的护卫下匆忙赶到城下。一打眼便瞧见他的女王妻子,血透重衫,几乎变成了一个血人,鲜血沾染了金黄色的短发,让她看起来有一种诡异的凄美。
朱慈烺也怕夜长梦多,猛的一挥手,大批火枪步兵蜂拥上前,哗啦,一排排火枪对准了重围之下的马克西姆连,条顿骑士团残部露出了绝望的神色。再一挥手,噼里啪啦一阵爆豆般的火枪轰鸣,数百残敌如秋风中的落叶,纷纷栽倒,瑞典士兵用他们手中的火枪齐射,宣告了皇太子时代的到来。
数轮齐射过后,马克西姆连公爵倒毙于科恩城下。之后大军压境的北欧联军血洗了科恩城,所表现出来的残暴冷血,让朱慈烺这个国王陛下都触目惊心,简直不敢相信这些杀人如割草的士兵,就是他纪律严明的部下。这是追究起来,和北欧人的起源有关,北欧人不就是维京人么。
维京人又是一伙什么人,海盗,维京时代的北欧人也曾强盛一时,欧洲大陆最野蛮的冒险者。强盛时期他们的殖民地遍布欧洲,包括英格兰的丹麦区、基辅罗斯、法国的诺曼底等。直到开始进入中世纪。欧洲各国王权强大,有能力抵抗维京海盗之后,维京时代才结束了。
如今,当北欧三国联军再次兵临莱茵河畔,一句击溃了日耳曼人的联军,但凡不是脑子发昏的都有些绝望。欧洲,似乎在一夜之间走回了原点,似乎中世纪开启之前,暗无天日的维京时代重临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天惊
普鲁士人这一败便是一溃千里,各部争相往后方逃窜,至于往哪里跑,跑多远一时也顾虑不上了,这便是兵败如山倒。不久北欧联军攻占了莱茵恩畔的重镇科恩,并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掠夺。
三日后,科恩城。
一片废墟的莱茵河之畔,大雪纷飞,一队队铁骑在冰封的大河上驰骋。源源不绝的商队为大军运来了前线急需的补给,同时也造就了兴盛的奴隶贸易。瑞典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为了维持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已经耗费了不少资源,刀兵四起后国库更是见了底。
在财政捉襟见肘的局势下,战争掠夺,奴隶贸易也就别无选择了。三月天,天降大雪,鹅毛大雪沸沸扬扬的从天上飘落,科恩城上演了一曲冰与火之歌,一半是熊熊燃烧的大火,一半是被绳子束缚连成一串的俘虏兵,奴隶们。
城外,王驾所在的行营。
朱慈烺站在厚实的帐篷里,透过门帘看着外面残忍的一幕,健壮的男人,怯懦的女人被当成牲口一样检查着,再用烧红的烙铁在脖子上打上烙印。从此,盘随着这些奴隶的便只有暗无天日的工作。
外面不时传来凄厉的惨叫声,烧红的烙铁按在脖子上,那滋味怕是不怎么舒服。皱了皱眉头,朱慈烺还是阻止了这种无意义的残暴行为,下令以刻字取代烙印便可,刻字总比烙铁文明的多了吧。况且烙印还会造成感染,化脓,动辄便会有性命之忧。
这便是胜利者的权利,一念之间无数人深陷地狱,一句话也可以让无数人活命。看着几个日耳曼人有些感激的眼神,朱慈烺觉得飘飘欲仙了,当一个人尽情行使着战胜者的权利时,人性里最丑陋的一面往往会被激发出来。
账外,当年跟随古斯塔夫大帝折戟莱茵河的瑞典将领们,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战前动员。战马难耐的嘶鸣着,一个个身材高大且蒙着面罩的骑兵,在将领,贵族们的鼓动下跃跃欲试。
“勇士们,我们的使命便是用自己手中的刀剑,为王国开疆裂土!”
“用大炮和火枪,摧毁一切抵挡我们的敌人。”
“王国万岁,国王陛下万岁!”
骑兵纷纷拔出马刀斜斜的指向天际,步兵赶忙并拢双脚,挺直身子行捶胸礼。瑞典近卫军团的捶胸礼乃是仿效大明,这一举措赢得了多数军官和士兵的支持,毕竟新的军礼形式威武美观,且可以表明和宗主国的密切联系。
“报告,有几十个俘虏兵袭击守卫,试图逃跑,被抓住了。”
“有人员伤亡吗”
朱慈烺皱眉道。
“死了两个,轻伤一个。”
一旁暴躁的瑞典将领大骂了起来:“废物,这么多人看守俘虏,竟然还会被别人偷袭,你们平时的训练是作秀吗。真不知道那两个笨蛋是怎么活着来到这里的。”
“大人,我们押着俘虏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段时,两个俘虏装着肚子痛躺在地上,趁着士兵查看的时候用木棍杀死了查看的士兵。我们击毙了六个俘虏,抓住了剩下的十一个。”
士兵尽量组织语言地说道,忐忑不安的看着上司。
“你的意思,是我应该奖励你们英勇抗敌?”
“蠢材,废物!“
“士兵,告诉你们的指挥官,让他把抓到的逃跑者全部处理掉。”
暴躁的贵族军官毫不留情的处置了逃跑者,帐内朱慈烺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吭声。
一个月后,外兴安岭。
一座繁华的坚城拔地而起,修建这座坚城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可以说是神速了,这其中还有袁崇焕袁大人的功劳。这座外兴安岭城的竣工,日渐兴盛代表着大明人向北方扩张殖民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了。作为连接辽东与西伯利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
深夜,外兴安岭城中热闹起来,觥筹交错之间,各方人士在奢华的宴会上推杯换盏,联络着或深刻,或平淡的感情。兴盛的大明帝国不禁酒宴,也不禁奢靡之风,这和儒教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然而马城以为奢靡之风也无伤大雅,当大明帝国真正拥有了整个天下,富有四海的时候,奢侈之风也不是一件坏事。倘若人人都坐拥家财万贯,却人人都省吃俭用,以狩猎,编制,蓄养牲口的百姓又如何谋生呢,那岂不是变成了守财奴。
席间觥筹交错,马城洒脱的坐在上首,有些懒散,全身上下却散发着华贵的气息。往下面看,席间蝴蝶般穿梭的白人侍女,一个个乖顺而又低声下气的,这样的场景让人生出些奇异的感觉。
每当午夜梦回,马城都会生出一种古怪 的错觉,觉得这一切都是虚幻的梦境。一伸手,从一个乖巧苗条的白人侍女手中,接过一盏冰镇过的葡萄美酒,那美貌侍女抬头着仰慕的看着他。
马城只微微一笑,一伸手从侍从官手中取过捷报,当中宣读起来:“二,三月之间,联军于莱茵河畔大胜日耳曼联军,攻占科恩…….而后联军乘胜追击,三月中,将日耳曼联军残部包围于哈根斯堡一线。”
“皇长子,朱慈烺敬上。”
随着捷报的宣布,宴会厅里一阵小小的骚动,不少人都有些错愕小声议论了起来,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大明皇长子朱慈烺,这个名字可是淡出大家伙的视线许久了,如今竟石破天惊的突然冒了出来。
“这,是何道理?”
“皇长子,瑞典国…….此事怕是非同小可。”
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有头脑灵活的已经本能的意识到,欧洲这条黄金商路怕是要出现重大的变局。这个道理十分简单,什么样的大捷才值得辽王殿下,在这样公开的场合公开宣布,此事必然非同小可。
此时,极少人意识到这场大捷对世界格局造成的深刻影响。对于出席宴会的商人,官员们来说欧洲远在天边,欧洲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块商品倾销地。然而对于帝国掌权的大员们来说,此事的意义之重大,足以让南北二京总理通商衙门,专门召开议政会才制定相应的对策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殿议
草长莺飞三月天,南京。
当大明帝国征服了世界,很快便以建设者的姿态领导着世界。为了保障政令的畅通,高效的管辖,帝国在全世界建立了复杂的信鸽通讯网。通过信鸽的借力传递,消息从辽东传递到南京大约只需要三天。
三天,这样的通讯效率已经很恐怖了,这便是大明人骨子里的秉性,善于完成效率极高的工作。一只大明官府培育的良种信鸽,能飞多远,最远可以飞两千公里。甚至从三千公里之外的西北总督府放出,照直往东方疾飞而去,以每小时一百公里的时速,能准确误会的飞回南京。
一但信各确定了方向,基本上都非的不高,一般差不多在一百米左右的高度。自然,打死这些信鸽是要受到刑罚的,通常会受到很重的刑罚。当这样一套复杂的通讯网络建立了起来,意义是何等的重大。
这也便是醉心于大一统帝国的大明人,才会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