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八营开原铁骑仍能维持建制,退而不乱,让马城心中颇为骄傲。精兵都是打出来的,久经战阵,开原铁骑也在成长,尤其那些正副队官,正副营官,皆是坚毅顽强之辈,个个都是精兵种子。退了半日,开原铁骑停了下来,整军备战,乱战之中,不免有不开眼的追兵得意忘形,一股千余人的追兵不惜马力,已然追至两里开外。
  马城中军缓缓停了下来,令行禁止,重骑营下马披甲,换马,重压之下出奇的安静,只有队官,哨官声嘶力竭的呵斥声。两里开外凶悍的八旗兵杀红了眼,毫不吝惜战马,一路狂奔砍杀,将疯狂逃窜的蒙古败兵砍的鬼哭狼嚎。十余骑居然追着数百骑砍,战刀人影上下翻飞,骑术十分了得。
  丁文朝眼尖,提醒道:“少爷,是上三旗白甲兵。”
  马城眼睛眯了起来却有些憋闷,这十余骑白甲兵用的赫然是大明制式的狭长马刀,砍起人来还十分顺手。身前骑兵营官却不等吩咐,下令两营骑兵下马,取弓,列阵,千张制作精良的复合弓纷纷张开,只等着追兵一头撞上来。两里的距离在战马狂奔时,转瞬即至,等到最前面的十余骑白甲兵看清眼前的阵势,数百支破甲重箭已破空而至。
  十余白甲兵也不知中了多少箭,连人带马轰然倒地,后面的大股追兵很快也杀到了。
  箭如飞蝗,马城一声令下,又有两营开原铁骑下马取弓,列阵。
第一百五十三章 赏格
  白甲兵被射翻了百多骑后才停止了冲击,也纷纷下马取弓,和开原铁骑展开对射,仓促之下吃了个大亏。一方是早有准备并且列成了步射大阵,另一方追的仓促难以列阵,对射的结果是白甲兵吃了大亏,被射翻的尸体躺了一地,喝骂声中残兵纷纷上马,在如蝗箭雨下拽起受伤的同僚拼命逃窜。
  又是一轮密集的箭雨过后,当面再也见不到半个活人,到处都插满了箭。欢呼声中,有胆子大的开原民壮一拥而上,还喘气的补上一刀,死了的铠甲扒下来,还有人兴冲冲的抢战马。马城一笑,命令全军下马休息,吃点肉干补充体力,看着欢呼声中的民壮们,将白甲兵尸体扒的赤条条。
  少许,沾着雪的铠甲,战马,刀枪,就连射出去的破甲重箭也一根不少,都堆在马城面前了。几个民壮头领恭恭敬敬跪在马城面前,还有人学着施军礼的,也有请安问好的,却没人敢抬头盯着马城看,人人都是一副恭敬的样子。马城命人看了赏,心中傲然,这便是所谓的威名了吧。
  得了赏赐的民壮人人欢喜,纷纷谢赏,还有人领到了上好的战马,异常兴奋。
  马城看不上这几匹蒙古马,完好的战马便都赏赐下去了,还命亲兵拿出肉干,干粮分给这些胆子很大民壮。
  吵闹声中,一群半大少年互相推搡了一阵,突然齐齐跪地叫道:“总兵爷爷,我等要当总兵爷爷的兵。”
  马城莞尔,丁文朝也笑着道:“屁大点的毛孩子,发什么疯。”
  一个高大少年涨红着脸,抗辩道:“我十六了。”
  讪笑声中,马城欣然道:“那便留下吧。”
  一群少年狂喜磕头,有了先例,周围民壮心思便活络了起来,纷纷嚷着要从军,多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半大少年。马城索性抽了一些副队官,一个副营官提升为正职,将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管起来,这便是士官制度的优越了。副队官,副营官一经提拔,便可以作为正职使用。
  收拢了两三百新兵,吃饱喝足,开原铁骑才又徐徐撤退。
  又击溃了两股追击的八旗兵,入夜,鹅毛大雪落了下来,喧嚣的漠南草原再次沉寂下来,如死一般的沉寂。前后左右,跑散的蒙古败兵到处都是,连鹅毛大雪都不顾了,狼狈逃窜,许多人说炒花首领已经死在乱军之中。
  一场溃败,让内廓尔廓五部彻底溃散了,只剩宰赛部建制还完整,马城早在意料之中,漠南草原如此之广阔,这场仗还有打,还会打成一场烂仗,怕是皇太极预料不到的,此人虽是治国之君,却非是良将。
  一日夜间,开原铁骑边打边撤,压力大减,一日夜后已见不到追兵的影子。
  冬日,辽河河套。
  正在南迁的宰赛部乱成一团,十余万人丁赶着牛羊马匹,迁移到长城之内躲避八旗兵锋,直到山西运来了大批过冬粮食,才让宰赛族人重新振奋起来,起码不至于在这个严寒的冬天饿死了。粮食虽然不是免费的,要用牛皮羊毛马匹去换,然则价格十分公道,足够让宰赛族人熬过这个冬天。
  马城将毛皮马匹换粮食的生意交给大同周氏,方知商业之利润丰厚,令人咋舌。虽是以低廉的价格用陈粮换毛皮马匹,周氏仍是有利可图,此时方知晋商八大家背靠大明,通商蒙古,到底攫取了多少银子,怕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眼下也顾不上晋商了,侦骑回禀建奴分兵了,数万建奴骑兵在草原上分兵抢掠,乱成一团。
  许多小部落被抢光了牛羊马匹,灭了族,大部落则输诚投靠建奴,也有一些部落举族逃难,朝着林丹汗王城去了,林丹汗已谴使求援,不求援军只求粮草军械,看架势是要在白城集结大军,与奴决战。马城做了个顺水人情,命周氏商队携带粮草,一批军械即日动身,援助白城。
  数日间,跑散的开原民兵陆续回到长城内,建立了几个大型补给点。开原至山西的商路两侧,到处都是骑着马背着弓的民壮,喧嚣之中,马城抽调一批士官再建四营铁骑,装备虽是差了些,可架子轻松搭起来了。马城深通骑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兵源全是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要求极为苛刻。
  马术,射术不精的不要,家中独子不要,兵痞不要。
  如此麾下野战骑兵增加到十二营,除去亲兵营,家丁营,仍有十营五千野战骑兵大军,实力大增,这可是很纯粹的精锐野战骑兵,放眼大明,再没有这样一支精锐骑兵了,战力是十分惊人的,碰上同等数量的八旗精兵也不落下风。耗费自然也是十分惊人的,只是新建四营骑兵所需要的优质藏马,便让马城愁的脑仁疼。马城坚持使用高大的藏马,作为开原铁骑的主力战马,如此才能维持对八旗兵马的优势。
  论短程爆发力,冲刺速度,藏马远胜蒙古马,对冲时占尽了便宜。
  战马,军械只能慢慢筹措,争锋漠南却正当其时,天气转冷,马城一声令下长城内外喧嚣起来,十营开原铁骑率领着大队民壮,携带十日补给深入草原,仗着人多势众清剿小股建奴,眼下建奴已然分兵抢掠,遇到小股建奴便一拥而上,遇到大队人马便掉头逃跑,几日间便将漠南搅成了一锅浑水。
  在辽阔的草原上分了兵,再想集结起来便是痴人说梦了,提督衙门更是开出了每级真奴二十两银子的赏格,让尚武好战的民壮更加疯狂,连长城之内也有不少村落贪图赏银,一些不怕死的百姓纷纷自备马匹,武器,成群结队进入草原,寻找小股建奴下手,半月之后,斩获的真奴首级超过五百级之后,马国忠,丁文朝等人已经木然了。
  五百真奴虽多是下五旗的,少有精锐白甲兵的,可也让人目瞪口呆了,这才过了半个月。若是半年之后呢,该不会连真奴都杀光了吧。民壮的伤亡可也不轻,可没人在乎,这便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了。马城一笑,建奴自然不会这么蠢的,只是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便会警觉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少年天子
  建奴大军来攻,长城外大批民壮顿时鸡飞狗跳,不等军令便做鸟兽散,远远的逃离了主战场。虽不免仍有一些民壮晕头转向,一头撞上了建奴主力野战大军,可杀气腾腾的皇太极显然是恼羞成怒了,只三五日便兵临城下,前锋已至喜峰口。
  在草原上行军毫无秘密可言,每日都有大量情报送至喜峰口明军大营。已知建奴人马大约八千到一万之间,这便是皇太极此刻能集结的全部兵力了,大部建奴兵马仍散布在漠南草原上,混战不休。
  马城只远远观察了八旗兵锋之后,便选择龟缩不出了。
  开甚玩笑,全是上三旗精锐嫡系,与之野战便是嫌命长了,不如依托长城打一场攻防战,避其锋芒。皇太极自然不会蠢到让上三旗精锐往长城上撞,仍是杀气腾腾的下马步战,摆出搏命猛攻的架势。
  马城看的心中好笑,上三旗白甲兵都上阵攻长城了,可见皇太极确是气疯了。长城上早严阵以待,也不知道多少张强弓硬弩对准了建奴,连五百斤的佛朗机炮都运来了一批,各式轻便的虎蹲小炮也有不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这些造价低廉的霰弹小炮了。王旗之下,皇太极车驾远在十里开外,可见铁岭防线那一顿猛轰,将这后金新主也吓怕了,天知道喜峰口有没有那种可怕的城防炮。
  对峙了一日夜后,皇太极终究是保持了克制,没有蠢到让白甲兵攻长城。
  建奴大军却又不甘心退走,于是在大铁盾,少量盾车的掩护下缓缓压上,试图用步射击溃明军战意。哪知进至射程之内,十余门佛朗机炮先是一阵乱轰,长城上各种样式的箭支乱飞,让仰射的上三旗精兵苦不堪言,只对射了半个时辰便草草收兵了,虽只阵亡了两三百人,可也不愿意打下去了。
  一方是站在空空荡荡的野外仰射,另一方是躲在城墙后居高临下,高下立判。许是皇太极也觉得这种打法太蠢了,再打下去也是徒增笑料,索性当日便大军开拔,做势欲绕路越过长城,进攻山西。马城只是冷笑,够胆量便越过长城深入大明腹地,小爷便要一战而歼之,关门打狗了。
  无视了皇太极拙劣的战术欺骗,只是龟缩在喜峰口避战。以骑制骑非是一句空话,若不是五千开原铁骑虎视耽耽,建奴野战骑兵大军大可以长趋直入,一直打到京城去,洗劫一番再扬长而去,各地明军也拿这支骑兵大军毫无办法。有五千开原铁骑在喜峰口养精蓄锐,便是借皇太极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深入大明腹地。
  五千战力强大的野战骑兵虎视耽耽,凶猛一击,足够让不到一万的建奴万劫不复了。又过了两日,强大的建奴野战骑兵大军,终不太甘心的撤走了,再耗下去也只是浪费粮食,毫无用处。马城只是坚守不出,全军龟缩在长城上躲避严寒,大咧咧的生火取暖,漠南乱局这才刚刚开始,日后还要乱下去。
  憋闷了便在长城内猎些野味,与部下分食倒也逍遥自在。
  年关将至,喧嚣的漠南终安静下来,大批民壮满载而归,回乡过年。
  长城之内,一处军堡内唯一的建筑。
  马城端坐在炭盆边,烤着火,听周云嫣读着各地传来的军报。半个月前,恼羞成怒的皇太极挥军进攻白城,在白城和林丹汗三万蒙古军打了一仗,林丹汗大败连白城都弃守了。解了气的皇太极在白城放了把火,掳掠了大量奴隶便撤兵了,此时应是带着大量缴获撤回建州老巢去了。
  大战过后,漠南草原上一片狼籍。
  建奴大军虽扫荡了整个漠南,掳掠了大量人口牲畜,也收服了几十万蒙古人,却并未剿灭漠南王廷。林丹汗前日已重新占据了白城,再次请援粮草衣物,并召集残存的部落族长议事,试图重整军备。马城再送他一个人情,从大同出发的运粮队已经出发,怎也帮他渡过这个冬天。
  漠南蒙古王廷的存在意义重大,林丹汗尚在白城,倒向建奴的蒙古各部便是叛逆。忠于林丹汗的蒙古部族坚持抵抗,漠南蒙古便会陷入分裂,混战,不会出现后世蒙古人集体倒向满清的糟糕局势。大战过后的漠南三足鼎立,明军龟缩在长城一线,林丹汗在白城废墟里苟且偷生,后金大军也不得不撤走了。
  马城搓了搓手,紧了紧身上的狐皮大衣,心中宽慰,起码不会出现后世那种情况,后金野战骑兵绕路蒙古长驱直入,打到京师。开原到山西的商路也保住了,若明年天气转暖,建奴仍要倾巢来攻,草原上可没那么多牛羊马匹可抢了,皇太极当不会那么蠢吧,倾巢而出又抢不到好处,八旗主子们可也未必答应。
  天气转暖,皇太极最可能的进兵路线是朝鲜,或者辽西,皆是没抢过的处女地。
  一个抢字,足可以形容满清崛起之路,本质上就是一伙山贼。
  给林丹汗回了一封密信,便拿起京中周永春的密报,沉吟起来,册封宰赛之事已有定论,东林党先前极力反对,齐楚浙党据理立争,最终是圣天子态度异常坚决,力主册封不惜以罢朝威胁,给宰塞封了个都指挥使,两卫编制,赐银万两,许与大明互市通商,一卫并马归开原提督节制,一卫归广宁巡抚节制。
  连同朝中弹劾马氏父子不经朝议,在漠南与建奴擅起战事的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