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城顿时对她刮目相看,果真是清倌人出身的红姑娘,胆子真大,又是白妖精那等良家女子比不了的。被她一句话勾起火来,不管不顾又是一番征伐,弄的天将亮时才作罢,已然是梅开数度了。天将将亮又去二娘房中请安,不意在二娘房中遇到了敏月,心中一热忍不住言语间逗弄一番。
  敏月此时已然是明人女子打扮,只是比一般的千金小姐野了些,也高挑了些。
  敏月便像一只炸了毛的小猫,怒目而视,在二娘面前却出奇的没有发作。马城暗赞这位二娘性子温婉,处事又公正,故而提督府上下无人不服,威严日重,治国治家果真是同样的道理,都讲究一个以德服人。
  从二娘房中出来便去见父亲,马林早在书房中理事,整理京中密信。
  马城拿起一封长信,只一眼便认出周永春周老大人的笔迹,周总督每隔半月便有一封密信送到,始终和开原沟通着消息。翻看过几封密信,马城已对京中局势了然于胸,此时京中便只有一个字,乱。
  朝中乱,首辅方从哲下野,东林党上蹿下跳,齐楚浙党也不甘寂寞,朝廷上吵的口水横飞,已将十五岁的皇上气的数次罢朝。宫中更乱,两宫太后,宦官贵妃争的头破血流,似是要争一个垂帘听政。朝中大臣还和宫中太后,贵妃互相撕咬,每日都有弹劾后宫干政的弹章堆在御书房。
  马城早见识过东林党口水的可怕,真真的心疼这位年仅十五岁的皇上,太可怜了。以马城来说宁愿面对五万建奴铁骑,也不愿意去和东林党人互喷口水,可怜当今皇上没被逼疯,心理素质已然是极为强大了。
  接着看信,周永春态度有些沮丧,因东林党已然势大不可控制。
  六部,督察院已尽入东林党之手,东林党大佬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俱有升迁。周老大人本欲争一争内阁首辅的位子,却争不过东林党魁叶向高,叶向高已然起复,就任首辅就在这几日间了,若是叶某人做了首辅,齐楚浙党在京中的日子可要难过了。
  放下长信,马城沉吟道:“父亲,这位叶公年纪不轻了吧。”
  马林捧着一碗雨前龙井,哼道:“嘉靖三十八年生辰,老的牙都掉光了吧。”
  马城无奈,开原上下对这位叶公自是不会有什么好感的,开原马氏与齐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已贴上齐党的标签了。可想叶向高若是起复,理顺了朝政,手便要伸向这开原要塞了,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马林又奚落道:“这叶某人最爱做的便是罢税,万历三十七年此人做首辅时,便要罢矿税,先皇何等英明神武,自是不会与他胡闹。”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臂膀
  马城更加无语,东林党最喜欢干的就是免税,免商税,免矿税,朝廷收一点矿税便是与民争利,一顶大帽子扣到皇上头上,当今陛下若是顶不住压力,这矿税说不定还真的免了,那便是一场大灾难了,不但国库空虚连皇上的内驽也要掏空了,对大明财政将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没了矿税收入,再也不会有内驽银子直拨辽东了,指望户口还不如相信一头猪。
  马林放下茶碗又奚落道:“罢了矿税,皇上手里没了银子,便由得他们拿捏了,当真是好算计。”
  马城想到满朝东林党人的巨大压力,也觉得脑仁疼,皇上必然是顶不住的,他才只有十五岁呀。不多时马林又递过一封信来,马城端坐接信,精神一振,居然会是宫中大太监魏朝送来的,信还没有拆。对这个大太监魏朝,马城还是很有好感的,此人颇有侠义之风,是个可结交的人物。
  拆开密信,马城精神又是一振,魏朝信中言语不多,只是提醒,当今陛下颇有神宗尚武之风,平日里对开原马氏父子多有赞赏,人前人后都不避讳,还要召马氏父子进京见驾,只是因辽东战局恶化才做罢。马城放下魏朝的信,和老父相视苦笑,陛下终究还年轻呀,这回要祸事了。
  这少年天子若欣赏一位文臣,则此人就要飞黄腾达了,然而他赞赏的是一位手握重兵的两镇提督,这便是取死之道了。
  马林沉吟后决然道:“我要进京面圣。”
  马城欣然,老父亲这是手握重兵又有辉煌战功,底气十足架子也大了,自问也有进京面圣的资本了。
  思索过后,马城笑道:“再等等吧,父亲,旨意应是快要到了。”
  马林想想也放肆笑道:“也好,炮毙奴酋,合该着我父子名满天下,青史留名了。”
  马城心中也是一阵骄傲,就算是此生不得善终,也可以在历史上重重的写下一笔了,也便不虚此行了。
  离府出街,急奔广顺关而去,一路上大开了一回眼界。
  开原做为连通大明与蒙古的商埠,正在以极恐怖的速度扩大着,整个开原新城比旧城扩张了几倍之大,城防已然形成体系,新建城的内城门完全由青石打造,极为坚固,构成了完善的防御体系,广顺关也加高加厚了,再也不会出现因为关墙太矮,轻易被攻上城头的危机,真正变成了一道险关。
  在广顺关内拜会了高贞,被这老将硬留了一晚,喝酒喝至两人尽兴。
  翌日,铁岭。
  站在高处往下面看,密密麻麻的人群如蚂蚁一般忙碌,数万流民正在开窑造房,期望在入冬之前有一处遮风避雨处。可不要小看了这数万流民,流民中男子多是青壮,女子多年轻貌美,老弱的早被建奴杀尽了。数万年轻男女成家,生子,日后这铁岭的人口将会出现爆炸增长。
  便是开原军中子弟,也多有在这些流民女子中挑选年轻美貌的,娶回家中。
  这些年轻女子中多的是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也是有的,只是如今都家破人亡了,能嫁个开原子弟已是奢求。
  铁岭卫城,最扎眼的便是山上的炮阵工事,有重兵把守,团团护卫。那八门功勋大炮更是神秘,被铁岭守将沈良当成宝贝一般守着,几月之间又造好四门炮,让两侧炮台的威力变得更加恐怖,五里之内极精确的炮击能力,十二门重达两千斤的长身管隼炮一起开火,即便发射的是铁弹,十二门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大炮,威力也是十分惊人的。
  见了沈良,马城满意笑道:“白了,胖了。”
  沈良汗颜道:“是末将懈怠了,请大人责罚。”
  马城自不会责罚他,这左膀右臂将铁岭防线管理的井井有条,前线密布着明堡,暗堡,烽火台,绵延三十里稍有风吹草动,藏兵卫城中的大军便会倾巢出动。在铁岭,随处可见身背长弓的团练民兵,身背长弓已然成为开原团练的标志,虽然这些制造简单低廉的长弓质量差别很大,可胜在数量太多。
  商队武装,团练民兵,开原一线现在是全民皆兵,武风盛行。在马城授意下,开原,铁岭并不禁止武器流通,制作简单的土制长弓,刀,斧并不在禁止之列,然则盔甲,战马,破甲枪之类的制式装备仍是严禁流通的。
  全民皆兵,是无奈之举,也是马城有意为之。
  然则开原一线百姓尚武,已蔚然成风,十余岁大的孩子多在军中演武堂习武,演武堂则是出自沈良的创造,在军中挑选年纪轻,武艺好的军士担任教习,分为箭术,马术,步战三大科目,入演武堂学武的孩子管一日两餐,因此连许多富庶人家,甚至本地豪门李氏子弟,也多有入演武堂学习军阵,步战之法的。
  在马城支持下,沈良是来者不拒,也让马城大加赞赏,更加倚重沈良的能力。
  这是铁岭卫城,最核心的办公区。
  被生活区,民宅,草棚团团环卫的办公区,也叫衙门街,一间青砖瓦房大门前写着三个大字,复汉社。铁岭卫,复汉社大牌匾下,十数位士子打扮的文人垂手而立,恭恭敬敬的朝马城施了个文士礼。马城无奈,数万沈阳难民中,身上有功名的远不只这十余位,然则愿意加入复汉社的便只有这么多了。
  其中有两个举人,余下的都是有秀才功名的,这十余人未必是认同复兴汉唐的,然则马城不关心这些人的品性,也不管这些人加入复汉社的用心,只需要他们是读书人便成了,读书人的事,只能用读书人去办。进了书院,便是十余间青砖瓦房,有半大的学子正在朗朗读书,虽有些简陋却极具边关风情。
  在马城有意引导下,十余位士子苦读汉史唐书,炮制出几篇文章应是不难,自然称不上是大作。马城也不得其法,这复兴汉唐的论调要壮大声势,只凭几个举人秀才万万成不了事,还得需要名气很大的大儒出马才行,连周永春周老大人都不够格,叶向高等人倒是有这个资格,可惜都是东林党人。
  闲坐片刻,十余士子都有逢迎讨好之意,马城欣然拿出几封银子,安了人心。
  无论如何手中已然有了一批储备人才,炮制文章也有了一批枪手,不必事事都由家中才女娇妻出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兴土木
  出了书院便到了藏兵城,正赶在二哥马熠正在操练神机营,开原神机营规模也扩大了,已扩编至六营三千兵力,兵源皆是在靖安堡新兵营训练了半年以上,熟悉步战队列阵法的新兵,还有一些精通战阵之道的浙兵老卒,六营士卒分成六个大方阵,穿棉甲,配腰刀,人手一杆精良鸟铳。
  马熠将六营部下管的服服帖帖,颇有些精锐的架势了。
  命人拿来一杆蓟州转运来的新鸟铳,马城只把玩了片刻便失望了,实战证明,靠这玩意和建奴野战就是个笑话。被野史大肆吹嘘的鲁密铳还没见过,想来射速也快不到哪里去,火铳兵,在这时代的辽东是万万不可能独立作战的。建奴不是傻子,不会傻楞楞的撞上来给你打。
  建奴不但不傻还异常狡猾,用炮灰消耗,用盾车防弹,用骑兵的机动性牵制,建奴有很多种方法克制使用火铳作战的明军。事实上在广阔的辽东大平原上,用步兵和骑兵野战本就是个大笑话,野史多半是当不了真的,骑兵加大炮,方是克制建奴的利器。
  惟有强大的骑兵集团,配上大量野战火炮,方能一举平定虏患。
  骑兵集团已见雏形,野战火炮还没着落,三五年内,马城自问只得采取守势,无力进攻,除非天上掉下来几百门军团野战炮。建州女真其势已成,皇太极又是开明之主,喜欢重用投诚汉臣,开原一线数年之内只能维持住僵持之势。
  野战火炮,也是让马城束手无策的另一块心病,无力解决。
  开原最犀利的青铜隼炮,重量超过三千斤,并且因为开原缺铜已然停止制造,而铸铁炮,开原工匠尚在试铸之中,仍是无法解决铁料太差,容易炸膛的问题。好消息是方世鸿已在江浙搜集到了一批上好铁料,正在不远千里辗转运往蓟镇。
  操练完毕,兄弟两人方要寒暄,广宁来使。
  两人只得回衙面见广宁巡抚王化贞的使者,好歹这是位巡抚大人,面子上总要做一番功夫的。铁岭至广宁的通路早已断绝,也不知这位使者是如何翻山越岭,费尽千辛万苦才到了铁岭的。从使者手中接过巡抚大人手书,兄弟两人登时面面相觑,巡抚大人说如今辽沈空虚,约定十日之后偷袭辽沈。
  广宁,开原分两路出兵,南北夹攻辽沈两城,恢复失地只在旦夕之间。
  巡抚大人还说要从广宁出兵五万,要一路打到抚顺新城,要和建奴决战于抚顺城下,战而灭之。
  马城兄弟两人良久无语,安顿了使者,马熠才茫然问道:“广宁何来五万大军?”
  马城摊手:“大军,凑一凑总会有的。”
  马熠扳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广宁兵马还是以辽沈残军为主,往多了算也就一两万残军,要守住辽河防线已是奢望,谈何进攻。才刚送走了巡抚大人的信使,熊廷弼熊经略的使者也到了,也让马熠越发狐疑了,熊公又是何时起复的,熊公在这辽东经略的位子上,已然如同一张擦屁股纸了,用完了就仍,仍完了洗洗再用。
  熊公自是老成持重的,百般叮嘱,守好开原便能牵制一部建虏精锐,开原万万不可有失,开原若在则辽河防线尚有可为,开原若危急则当保存实力,全军走草原撤往山西就食,万万不可出城与建奴浪战。将熊公使者送去开原提督府,兄弟两人对看一阵,皆知广宁将帅不合,局势已失去控制。
  马熠终究是年轻气盛,不免骂道:“熊公之才胜王某人百倍,为何偏要在熊公身侧放一个巡抚?”
  马城皱眉,文臣领兵,东林党实在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当夜给熊公写了封回信,马城很委婉的提醒熊廷弼,辽河防线皆是残兵败将,必不可守,不如放弃广宁退守辽西,至于那位口嘴放炮的巡抚大人,马城已将他当成空气。
  数日后,建奴异动。
  建奴骑兵远远游荡在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