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沿途安定又繁华的景色,张水子心下喜悦,当年他追击建虏,在此地血战数月,那时候哪有什么补给,眼下一切都变了。沿途便在各驿站歇息,免费吃住,吃的还都是些大鱼大肉的荤腥之物。
  这些年他在军中辗转,历任多个职务,屡次升迁,最后被塞到江北独领一镇,可说是镇守一方了。只是不曾知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五尺刀王的威风。不几日他领兵到了远东大营,就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流,尽是集结中的辽骑大军。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白虎堂
  且与大明别处城池不同,现远东各城,多是森然肃杀的军事重镇。
  宽阔的街道上十分僻静,来往行人皆行色匆匆,大群骑兵出没于其中,时而有轰隆隆的马车经过。
  张水子领兵到了王府外围,看着眼前宏伟威严的建筑,心想:“咱那兄弟住的地方,越来越大了。”
  他与几个麾下将官进去,护卫等人,自有专门人员招待。坐在偏厅中,他胡思乱想的,从怀中取出个烟斗,填上烟丝正准备点火,一旁亲卫将领连忙拿出火摺子,上前给他点上。上好的南洋烟丝点着了,香气扑鼻。
  张水子喷了一口烟,指着旁边椅子:“耀武,坐。”
  “哦。”
  他身侧一个虎头虎脑的青年,忐忑不安的在椅上坐了,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偏厅,高大的穹顶,青砖铺就的整洁地面,高高悬挂的日月大旗,王旗,处处都彰显着两个字,气派。这远东重镇的建筑,处处都比江南大了一号。
  “咳咳!”
  偏厅里烟雾缭绕起来,烟丝没填好,张水子拿手指怼了怼,竟好似那暗红色的烟锅不存在温度。只是露了这一手,便让左右几个不满的别部将领,咧了咧嘴,不愿吭声了。瞧着此人五短身材,皮肤黝黑,干瘦,倒好似一个乡间务农的老农,不料竟还是深藏不露。
  张水子自顾自的吞云吐雾,大明辽东,中原,江南各地禁阿片,却不禁烟草。最近几年,也有在各地载种,不过大明新政对烟草田亩颁发许可,征税极重。有如江南的棉纺丝绸一样,种烟利润颇高,屡禁不止。这东西又不能吃喝,所以目前在大明核心腹地,获得种烟许可的,只有一些大商人。
  贩卖烟草,也需要许可,同样把持在一些大商人手中。
  虽说烟草贸易利润颇高,却总不如贩卖阿片更加暴利,然而在大明本土是绝对不许种阿片的,一经发现,必然严惩不贷。
  一旁,虎头虎脑的亲卫哨官,忍不住提醒:“大将军胡子长了,该修修了。”
  张水子闷闷的答应了:“嗯。”
  过了片刻,便有王府侍卫前来通传:“江北镇的诸位,元帅有命,你等可在府内歇息,下午,各军校官以上将领要聚集议事,商讨出塞平乱之事,要准时到来。”
  张水子忙站起身来,应道:“遵令!”
  “张大将军,请随我来。”
  “走!”
  几声呼喝,张水子领着手下将官,出了偏厅,要前往一侧的军营馆舍,暂且休息一番。这王府占地极大,怕不得有上万亩,王府更是与军营,房舍,城墙,堡垒连城一体,形成一个立体复杂的防御体系。远东各地的城池,大多如此,坚不可摧。
  张水子在前,数十个军中将校排成三列纵队,前往军营休息不提。
  下午,未时。
  各镇校官以上将领,云集于王府前院的参谋司,作战科议事大厅内,济济一堂,共商出兵平乱的大计。厅中,摆着沙盘,墙上挂着巨大的地图,来来往往的,还有众多的参谋军官等。此次议事,不但各军主将,便是营级以上的官将,聚于内中,可谓精英云集,将星闪耀。辽军骁将,济济一堂,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盛事了。
  不久,穿一身鲜红大氅的马灿,步入厅中,顿时便响起一片叫嚷声。
  “参见大元帅!”
  “参加大帅!”
  “都免了吧,起来。”
  喧闹中,马灿一眼便瞧见了张水子,便大笑起来:“哟,跑来了。”
  “哈哈!”
  兄弟们再见面时,两人隔了十几步的距离,大笑起来,物是人非颇有些感概。
  张水子尚有些忐忑时,面前英武的中年男子,已大步走近,将他五短的身体狠狠抱了起来。
  “哈哈!”
  这一抱便是嫌隙进去,张水子也不反抗,任他抱起,白虎节堂内便响起震天的哄笑声,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略一寒暄,直入主题,众将官纷纷落座,静听参谋副官长邓承志,侃侃而谈。
  邓承志这些年亦是辗转于军中,在水师步战队服役多年,转任开原兵学又进修了数年,终究还是调任远东,节节高升,当上了参谋副官长。他年纪轻,又是抗倭名将邓子龙之后,又身经百战,骁勇无匹,在开原兵学稍一打磨便改头换面了。他在兵学一道下了很大功夫,举止也更为深沉。
  对着眼前绘制精细的山川河流沙盘,他说道:“根据情报所知,乱兵已聚众十余万,
  围攻巴格达……倪帅所部瀚海城兵马,眼下仍在南突厥境内,按兵不动,驻乌拉尔山大营的兵马,暂由李争鸣李帅统管,正紧急驰援。”
  三言两语,邓承志将紧急军情说完了,便肃立一旁。
  马灿先笑了起来:“都动起来了,好些年没有发过的大兵了。”
  “是呀,倪帅,李帅坐镇突厥,瀚海城当可无忧。”
  “虽是无忧,可波斯境内商路断绝,每天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众将官议论纷纷,张水子却大皱眉头,嘀咕道:“这不对呀,关宁军战力不俗,却为何迟迟不动?”
  这一句话,便让众将官神色古怪起来,疑惑者有之,沉吟者有之。
  马灿面色微微一沉,却哼了一声:“关宁军,哼!”
  这一声冷哼,张水子立知关宁军有变,心下一沉,忙道:“出兵,事不宜迟,标下愿领前锋兵马,以为前驱……”
  话未说完,白虎节堂之内已吵闹成一团:“这不行!”
  “标下愿往!”
  “末将,末将,请元帅发兵!”
  一时间辽军众将吵闹成一团,人人奋勇,都想抢夺这个先锋官的位子,一时间竟如同菜市场一般喧闹起来。就连参谋副官长邓承志,也嘴角抽搐,几次想要出言争夺,却又生生忍住了。
  “来!”
  逼急了,张水子猛的一个旱地拔葱,跳到桌上,五尺刀王彪悍的本性毕露。咣当,把沉重的佩刀往桌上一搁,发出一声巨响,五尺刀王发飙了。
  “小兔羔子,当年在外兴安岭一战,你还是个新兵瓜瓜!”
  “你,小李子,还有你,大鹌鹑,跟老子抢头功?”
  好几年没打仗大家伙都憋坏了,张水子更是红了眼,龇牙咧嘴,五短身材上蹿下跳的,跳的欢实。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机动
  张水子跳将起来,海匪出身的本性毕露,大呼小叫道:“大鹌鹑,你莫不是忘了当年在兴安岭,建虏冲阵,你哆嗦的像只鹌鹑,你和我争!”
  人群中,一个大胡子校官涨的面红耳赤,只得低喝道:“张总镇,请自重!”
  张水子哪管的了许多,一翻白眼又叫嚣了起来:“咱辽军老规矩,不服气的尽管来,放单!能逼出我手中刀的,老子跪下来磕三个响头,再大叫三声爷爷!”
  “哼!”
  “张雄,你来,挫挫他的威风!”
  “我不去,你去!”
  “呃,我昨日扭了腰,不爽利。”
  喧嚣中,也没人真的犯傻,去和五尺刀王玩什么刀,这不是自讨没趣,他就算刀在鞘里藏着,那也是杀人的利器。
  张水子便得意起来,朝着邓承志翻白眼:“小邓子,你说!”
  邓承志一时无语,他一身的本事都在马上,倘若下了马和五尺刀王捉对放单,他胜算实在不高。
  “哈哈!”
  上首马灿瞧着麾下爱将,勇冠三军,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张总镇,自重些,自重些!”
  张水子忙从桌子上跳将下来,得意的拱了拱手,揽下了这个先锋官的首战之功。如今的辽军众将里,除去早些年战死的,残疾的,比战功,资历,武艺也没几个人比的过他,他既然有心抢功,别人也拿他无可奈何。
  “散了吧。”
  大元帅一声令下,散了军议,白虎节堂中大家伙顿时意兴阑珊,唯独抢到了先锋官的张水子得意洋洋,三角眼眯缝着,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晚间,王府内宅。
  十余位高级将官进了马灿的内宅,围坐一处,都是多年未见的老兄弟,免不了好一阵寒暄热闹,却不曾饮酒。辽军中禁酒,这禁酒令是辽王马城亲自下的,除了节庆,大宴之时,辽军将领多是滴酒不沾的。
  以茶代酒,马灿低喝道:“刀王老矣,尚能饭否?”
  “哈哈!”
  “张总镇,大元帅激将了!”
  哈哈一笑,但只见五尺刀王一个跟头翻了出去,一声低喝,腰间长刀锵的出鞘,手腕一翻便是个刀花。腾腾腾踩着有节奏的步点,欺近了便是一记迅捷的斜劈,咔嚓,碗口粗的矮松应声截断。
  “去!”
  矮瘦的身影又一声低喝,再一弹腿,一截树冠飞了出去,轰的一声撞在假山上。
  “好武艺!”
  这一刀,一腿快如闪电,避无可避,这可都是杀人杀出来的本事,诸位将官自付这一刀一腿,大概是接不住的。
  便是武艺最好的邓承志,亦诚实道:“张总镇好武艺,我不如你。”
  “好啦,好啦,说正事。”
  马灿三言两句,激的张水子出手献艺,这便折服了麾下各将,服了众,这个先锋官的位子便定了下来。众将围坐一团,加上几位参谋司官长,副官长,这便等若是大明辽军最高的决策机构。这样的决策结构,是马城一手打造辽军时定下来的,既精简,又高效。精简,高效的决策指挥系统,便是一支野战机动大军必备的素养。
  “张总镇,说说,这个仗你想如何打。”
  张水子眼睛眯了起来,笑道:“打这样的流寇,咱拿手。”
  马灿会意一笑,心中了然,他说的倒也不错,这伙作乱的奥斯曼人,真真和当年作乱的几部流寇一般无二。
  一旁,邓承志低声道:“张总真不可轻敌,这伙作乱的奥斯曼人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却非同一般的流寇,不可小视。”
  “嗯,咱晓得了。”
  张水子也不是真的狂妄,他一生打了多少仗,哪敢轻敌,辽军中真个狂妄轻敌的将领,也活不下来。
  邓承志身为参谋副官长,又低声道:“参谋司已有几个方略,最主要的,此去万里之遥,骑兵先行,沿途于各城,兵站提供补给,可一路畅通无阻,直抵瀚海。”
  “这些个兵站自建成后,尚且未曾启用过,恐力有不逮。”
  “故此,张总镇所部先锋兵马,不宜过多。”
  “嗯。”
  议论声中,大家伙都对沿途那些兵站,信心不足,这倒并非是瞧不起那些后勤辎重官员,而是辽军自建立以来,便是一支野战大军。军中上下早习惯了独立作战,或长驱直入,或闪击突破,早习惯了在没有后勤补给的状况下作战。
  “八千!”
  很快众将便做了决断,八千铁骑可携带少量给养,轻兵直入,想来沿途兵站,城市不至于连八千骑兵都供养不起。
  “好,那就八千兵,兵贵神速,两日后便出!”
  三言两句定下了出兵方略,这也是辽军作为一支机动骑兵大军,所必备的素养。这个年代的道路情况,不能与后世相比。别的不说,通过各山岭时,就没有后世的隧道,也没有高速公路什么,这路程立马就多起来。不是说装备精良,士卒骁勇就能打胜仗的,先得能顺利集结,赶到战场呀。
  就算赶到了战场,面对来去如风的敌骑,也要能找到人呐。
  北方游牧民族对大明的威胁,历代与塞外鞑虏对战,从来不怕双方决战,怕的是他们逃窜,便如明成祖,分别在永乐八年、永乐十二年、永乐二十年、永乐二十一年、永乐二十二年进行了五次北征。
  然除了前三次大胜,后两次,一个人都没有找到,阿鲁台始终避战远走,明军均因寻战不成而撤军,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明成祖更在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
  再往远了说,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出击塞外,霍去病率军奔了两千多里,深入漠北,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才找到匈奴主力,最后歼敌七万多,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头领八十余人。可见汉军出塞,只需找到人,都不怕与敌对战,怕的就是找不到人。
  大计已定,一切都清楚了,众人下意识站直身体。 此种议事,也清楚明白,让各军大将,有个全盘的感觉,也尽量得到大局观的锻炼。这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