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茫茫大海上。
  十余条一等大福船上,挤满了人,南线明军将领都有些火气,任谁在泥沼中挣扎了半个月,怕是都心中窝火。紧赶慢赶,六月中,南线明军终乘坐大型福船,抵达南线战场,在快速战舰护航下发起登陆。咣当,大福船靠岸,停在简陋的栈道旁,弦梯放下,一队队衣甲鲜明的明军,开始登岸。
  这是个什么地方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海滩,只是工程营在此修建了简陋的栈道,可供大型运输船停靠。一时间,荒凉的海滩上人声鼎沸,各种军械物资堆积如山,却总算成功抵达了南线战场。
  开城七年,六月末。
  随着南线明军在纽约东南方登陆,大兵压境,南线很快爆发了激战,战场态势形成了标准的围三缺一。南线,北线,海上,明军海陆三面围攻,只有北方有一条逃生通道,往北往极寒之地。围三缺一,这自然是明军有意为之。
  六月末,一场暴雨落了下来。
  暴雨中,明军北线大营。
  郑森肃立在营中,瞧着河对面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天上此时电闪雷鸣,下了一夜的暴雨,河水已然开始上涨,速胜的希望化为泡影。
  “传令,各部退后十里,扎营。”
  随着郑森一声令下,隔河与西人军民对峙的明军,主动后撤,也是为了避免洪水泛滥,冲毁了阵地,那便得不偿失了。随着北线明军的主动后撤,修正,南线却又爆发了激战,轮番上阵的明军,使得西人主力部队不得不疲于奔命。
  雨后,纽约州东南方。
  南线明军憋坏了,杀气腾腾发动了进攻,一队队明军踩着泥泞的土地,拖拽着各型轻炮,兵锋直指费城。噗哧,一座规模不小的城镇外围,一队明骑翻身下马,牛皮军靴踩在烂泥里,拔了出来。
  “这啥地方?”
  “费城。”
  随着明军侦骑抵达费城,南线战事爆发,费城又很快成为战场的中心。不久南线明军主力进抵费城城下,龟缩在纽约的西人,压力陡然增大,被迫派援军驰援费城,伺候,西人主力陷入了多线作战的窘迫境地。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来复枪营
  费城,纽约州东南方门户,如今还是个大镇子,然而却位于水网密布的特拉华河谷,故此激战在雨季泥泞中展开。
  开城七年,六月的最后一天。
  在东海岸登陆的明军,紧赶慢赶,前锋来到距离费城二十里的一座小镇,小镇里的居民为了逃避战乱,早已经跑的无影无踪。此地距费城只有数小时的路程,赶路两天的明军前锋,决定在小镇过夜。同时,侦骑早已进抵费城,遮蔽了战场,费城镇外,几个黑影观察了一会情况后迅速骑马离开。
  “呱,呱!”
  雨夜中,烂泥地里响起几声夜枭鸣叫,竟真假难辨。
  “呱!”
  不久,几支侦骑凑在一起,交汇情报,不停的将敌情快马加鞭,送往二十里外的明军大营。费城,西夷沿特拉华河修建了大量工事,并且兵力调动频繁,侦骑报告大河南岸,未见敌踪。
  翌日,天微微亮。
  大批侦骑掩护下,两万余明军携带着大炮,辎重缓缓压上,果然,偌大个河南岸空荡荡的泥沼里,未见敌踪。西夷似乎是打定主意死守,不愿和明军野战争锋,在大河北岸布置了严密的防御。
  中午时,距费城五里。
  南路明军副帅罗艺,穿着一身士兵常服,出现在特拉华河南岸,这些天罗副帅上了火,嘴唇上起了水泡,碰一碰便钻心的疼,这是心火。他这一路大军在美洲东部的泥潭中,挣扎了半个月,就算是泥菩萨也要憋出几分火来。
  罗艺举起千里镜,瞧着河对岸乌压压的敌阵,几支敌军正在从北方赶来。
  “林帅,到了么?”
  南部明军主帅林凤,可是从墨西哥城出发的,至今尚未赶至战场。
  左右相视无语,只得低声道:“林帅,应是尚在路上。”
  罗艺这个副帅便有些窝火,瞧着战事就要开打了,主帅却迟迟未至,如今方知带兵打仗,统领数万大军的难处。此时他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沉吟良久方连下几道军令,依照作战条令来吧。
  作战条令,那边是要先挖坑掘壕,架设炮垒,后骑兵试探,架炮猛轰了。罗艺自知才能不足,便一本正经的按照条令来打,南部明军很快动了起来,倒也似模似样的,于是乎,大河两岸人声鼎沸,激战一触即发。
  两日内,明军便在费城城下,扎稳了营盘,架起了大炮。二十余门从水师借来的一百三十毫米重炮,在河畔的炮垒中,一字排开,随着罗艺的一声令下,隆隆的炮声响起。前装加农炮以平直的弹道,将呼啸的炮弹轰进敌阵。罗艺举着千里镜,对这些水师借来的大炮,寄予厚望,然而大炮轰了半天,效果极差。
  河岸的烂泥潭里,实心炮弹落地后无法弹跳,瞧着声势浩大,杀伤力却十分有限。
  “罗帅……”
  “大人,弹药还剩一半了。”
  “啊?”
  罗艺一呆,瞧着有些苦色的炮营营官,呆住了,这才打了半天弹药就去了一半,这打出去的可都是龙元呐。
  一咬牙,罗艺正色道:“条例是怎么说的,试探,进攻吧!”
  “遵令!”
  罗艺的能力不足以指挥两万大军,然而他却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自知能力不足不瞎指挥,他让部下们按照条令来打。要说奇袭,用计,谋略,这些手段大家伙懂的不多,可是条令,操练是烂熟于胸的呀。一时间,以新兵为主的明军各营,各自按照条令,操典行动了起来。
  炮营将炮火延伸,马队飞出,掩护侧翼,四个步营开始小心翼翼的前进,掩护着工程营架设浮桥。各营一动,罗艺心中便踏实了,他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还真找到点统兵大将的感觉了。
  南线明军一本正经的发起进攻,马城自开原起兵之后,一直主张的常备军,条例化建设,时至今日终于见到了成效。伴随着隆隆的炮声,明军重炮的延伸射击,步营,工程营毫无阻滞的推进到河岸。
  特拉华河有多宽,宽的地方几百米,窄的地方也不过几十米。明军四个步营小心翼翼的推进到河畔,先挑选了一处约三十米宽的河道,架设浮桥,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西夷自然不肯坐视,派兵来战,很快双方士卒隔河疯狂的对射起来。
  “进,进!”
  “左右,左!”
  下午,两营明军在军官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队列,踩着泥泞的沼泽推进到河边,很快进入了双方的火枪射程。噼里啪啦,百米开外,河对岸爆发出一阵密集的铳声,正在行进中的两营明军,突然齐刷刷的趴下了。匍匐前进,这是大明陆军首创的一种前进方式,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
  开城七年,随着大明军工的日新月异,大量遂发火枪被制造了出来。同时,成本高昂的线膛燧发火枪,也得以小规模的装备部队,巧了,这两营试探进攻的明军,就装备了最新型号的线膛火枪,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来复枪。
  此枪重九斤半,有螺旋形膛线四条,弹丸成长条形。这就是早期型号的米尼火枪,以大明军工如今的水平,制造难度实在不高,无非就是拿钱砸呗。这款真正意义上的来复枪,缺点极多,譬如使用十分不便,装填困难,枪管寿命短。然而,它却有一个极大的有点,射程超远,精度极高。
  此两营明军,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洲来复枪营。南线明军,统共只有四个来复枪营,一次就亮出来两个,一亮相便将西夷排在河对岸的部队打蒙了。因为来复枪营的操典,也是马城亲自编写的,其中就有匍匐前进这一条。
  匍匐前进,也可以说是来复枪营独步天下的特色了。
  因为九斤半的来复枪射程极远,动辄就是几百米,精度又比老式火枪高的多。故此,当明军两个来复枪营,在军官训斥下纷纷趴下,在泥泞的烂泥中,忍受着肮脏的烂泥,撅着屁股开始爬行,那一瞬间,河对岸的西夷士兵是惊呆了的。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头等主力
  明军两个来复枪营在军官率领下,在泥泞的河岸爬行,对岸列成横队,正在打排枪的西夷,看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便只能瞧见百步开外的河对面,烂泥里,一个个红色的身影正在撅着屁股爬行,爬的速度还挺快。
  “枪口放低,放低!”
  “开火!”
  噼里啪啦一阵火铳轰鸣,西军阵中再次爆出大团硝烟,密集的铳子将河水打出一朵朵水花,却收效甚微。西人使用的多数是型号老旧的火绳枪,百米开外何来准绳,基本上就是靠蒙,想打中全靠信仰。
  噗噗,天空中一阵弹雨落下,匍匐前进的明军稍一停滞,又往前爬的飞快。啪,啪,啪,不久,匍匐前进的明军运动到位,在五六十步的距离上,纷纷开火,瞧着杂乱零星的射击,却在密集的西人阵中,造成杀伤,不时有西军士兵惨叫着倒了下去。
  “工兵,工兵!”
  “挖!”
  不久,尾随来复枪营匍匐前进的几个工兵营,陆续到位,在士兵掩护下开始挖掘掩体,弹如雨下,伤亡却完全不成比例。一方是直挺挺的站在河岸,另一方是趴着射击,伤亡比例是惊人的十比一,甚至几十比一,西军重火绳枪的射程,精度,竟被最新型号的燧发线膛枪碾压了。
  啪,啪!
  略显凌乱的铳声,此时却成为勾魂的丧钟,两个出战的来复枪营在费城战场上,一亮相便搏了个满堂彩。两个营头满编一千余众,就凭区区一千多杆线膛火枪,竟对三倍之敌形成了火力压制。
  啪,啪,啪,线膛火枪独特的清脆射击声中,对岸排成横队的西兵倒下的越来越多,不久,等到明军工兵在河岸挖掘出大量掩体,来复枪营从卧姿,改为跪姿,开始在掩体后集结了起来,不出一刻钟,严阵以待的西军沿河防线,便被击溃。三四千人不堪忍受一面倒的伤亡,乱哄哄的溃败了。
  啪,啪,清脆的射击声中,溃败中的西军仍不时栽倒。初次上阵的来复枪营,在实战中竟越打越准,有些枪法准的竟弹弹咬肉,呼啸的子弹追着西军的溃兵打。倘若不是线膛枪装填太过繁琐,西军的伤亡恐怕更加惨重。
  十里外,帅营。
  “好!”
  “给林营官,马营官记功!”
  初次指挥大军作战的罗艺,大喜过望,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前线隔河击溃了西军,修建起工事掩体,数十门随军转运的小口径轻炮,顺势压了上去。到傍晚时分,一个似模似样的桥头阵地已然成型,工兵开始架设浮桥。两个精锐来复枪营,功成身退,被罗艺紧急撤下来修正。
  “哈哈,两位辛苦!”
  “不敢当大人的夸,标下惶恐!”
  入夜,明军帅营中火把猎猎,映的营中如同白昼。
  副帅罗艺瞧着面前这两个年轻的营官,越看越欢喜,这两个可都是开原兵学结业的军中骄子,圣王门生,真真是了不得。这一亮相,便将西军打的狼狈逃窜,可惜这样的来复枪营太少了,只有四个营头两千余众。此后,南线明军四个来福枪营,自然便成了头等主力,也造就了后世赫赫威名。
  开城七年,七月初。
  南线明军在费城城下,沿河建立了十余个桥头阵地,浮桥也架设了起来。
  七月八日这一天,南线明军经过精心准备,开始强渡特拉华河。深夜,特拉华河河畔,十二营兵力,六千之众枕戈待旦,随着三个重炮营一再向前推进,以水师援助的充足弹药,沿着河岸狂轰滥炸,强渡的时机已然成熟。
  南路明军得水师助力,将进攻打的四平八稳,便在费城城下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战术,勇气都变的有些孱弱,连日来西军也曾经多次发起反击,试图摧毁那些桥头阵地,却在明军优势火力的压制下,损兵折将。
  午夜,河畔。
  三个重炮营,二十多门重炮次第发射,隆隆炮声掀开了费城之战的序幕,十二营明军整装待发。重炮狂轰了半个时辰,火力开始延伸,一声号令,日月军旗翻卷了起来,哨声,鼓声,嘶吼声便响成了一片。
  “出!”
  “进攻!”
  特拉华河畔喧嚣起来,蹲伏在河畔桥头阵地里的明军,纷纷起身,冲上了大小十几座浮桥,全线强渡。
  此时,罗艺肃立在帅营之中,不免有些新潮澎湃。轻骑往返于帅营之内,不停传来捷报,渡河各营进展顺利,西军的抵抗十分孱弱,只在西北方的最大一座浮桥,乙三营遭遇了西夷的强烈抵抗,士兵被密集火力压制在桥上,伤亡已然不轻了。
  “林营官。”
  “标下在,请罗帅吩咐!”
  一声低喝,罗艺朝着他的部下拱了拱手,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