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宫中血腥味弥漫开,尸体栽倒,几个明军却视而不见,开始搜查下一个房间。
  开城四年,三月。
  控制波旁王朝二十年之久的大主教黎塞留,在乱军之中,死于大明干涉军枪下,党羽被一网打尽。两日后,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大清洗,法王路易十三幼子迪厄多内登上王位,也就是鼎鼎有名的路易十四,由于路易十四年纪尚幼,其母安娜垂帘听政,在大明干涉军的强势干涉下,很快掌握了朝政大权。
  波旁王朝发生了剧变,很快,发起了对英国,对荷兰,对西班牙王国的讨伐战争。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震慑
  抚顺,辽王府。
  四月中,前线急报,我皇明天兵为主持正义,匡扶正统,夏国相,白焕章,何可纲三将统兵六千,千里潜行,奔袭了法国腹地,牢牢控制了巴黎城。祸乱法国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伏诛,其党羽两千余人授首。
  奏报中,关宁军大将夏国相得意的宣称,皇明天兵所到之处,宵小伏诛,整个欧洲的阴霾,为之一肃。法国新王路易十四,太后安娜对皇明恭谨有加,前线各将领,请王爷特旨宣抚云云。
  同捷报一同转来的,还有法国新王路易十四,太后安娜的国书。国书以汉,法两种语言写成,竟然还写的辞藻华丽,对大明摄政王马城,狠狠的拍了一回马屁,仰慕之情,洋溢于表。
  “只有浩瀚的大洋,方能配得上亲王殿下,盖世的大才。”
  “小王虽少入中原,也听闻其地物华天宝,有道是仁者爱山,亲王殿下起于微末,却仁民爱物,可感动顽石,小王甚是仰慕。”
  马城将国书翻了翻,微微一笑,心情亦是畅快,当即回书一封,还附送了一把象牙骨的折扇,扇面上用了“冬则龙潜,夏则凤举”八个字的亲笔手书,这是汉人傅毅所做《扇铭》中的两句,以之勉励年幼的法王。
  另有夏国相,白,何众将各有赏赐,升迁。另有一封密文书写的长信,以火漆密封,交给军情司统制官白焕章的。
  半个月后,巴黎。
  大乱之后,便是大治,这座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名城,经过了一场惨烈的大清洗后,恢复了平静。街道人行人多了起来,商铺重新开业,只是空气中,仍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血腥气味,戒备森严的皇宫内城,宫墙上大红色军服的身影,清晰可见。
  “啊!”
  一声尖叫,安娜太后从噩梦中醒来,翻身坐起,身旁却不见了情人的影子。
  “来人,来人呐!”
  太后惊恐的尖叫着,一夜噩梦,将这女子吓的两股颤栗,光洁的额头上密布着冷汗,脸色越发苍白了。于是一大早,白焕章就接到亲兵的禀报,太后又做噩梦了,还嚷嚷着这地方死人太多了,血腥味重,要搬出去住。
  白焕章微一沉吟,还是应许了她的请求,那就搬出巴黎吧。
  次日一早,白焕章亲自带队,将太后,国王从深宫里接走,来送行的法国贵族,将领们都战战兢兢,整整齐齐的站在院中。白焕章备了几辆马车,掀开其中一辆的帘幕,请太后,幼主上车,最后看了一眼宫墙上的血迹。
  “走吧。”
  一声令下,大明干涉军,部分法军护送着法国新王,太后离开了巴黎城。因为要长途骑马,太后有过一次经验,没穿裙子,干脆换了身男装,清爽俊俏。只是她的眼睛有点肿,眼圈也黑了,这些天没少做噩梦。
  出了巴黎城,重兵护卫下,太后的脸色红润了许多,沿途村庄里,偶尔可见民事官员,穿梭其中。一些法军士兵,将一批批将村民集中了起来,鸡飞狗跳的,想来是在进行新王登基的宣传,大队人马,中午时开进了巴黎城西南的小镇凡尔赛。
  开城四年,四月末。
  垂帘听政的法国太后安娜,下旨,征调工匠劳工在巴黎城西南郊外,重建一所奢华的宫殿。这座奢华的巨大宫殿,还叫凡尔赛宫,就在夏国相私人府邸的边上,从开城四年动土,开城十年才完工。
  建城后的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中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此宫的宏伟、壮观,冠绝欧洲,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更是富于艺术魅力。
  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美不胜收。
  开城四年,五月。
  当是时,干涉了法国王位之争的明军,从暗流涌动的巴黎城,转为驻扎到了巴西郊外的凡尔赛阵,威慑着整个法国的反对力量。
  初春的早晨,素来清冷,凡尔赛小镇,教堂上寒钟响起,雄浑悠扬。宿在楼中的群鸟惊飞,散满黎明的天空。前两日落了场雪,虽然已经停了,然而融雪的时节最为严寒。透体寒意中,早起的士卒们排列整齐,跑步出了镇子,按照惯例,他们该去镇外早操。
  太后气色好了一些,领着五岁大的法王路易十四,大清早兴致盎然,跑来镇子外面观操。这对母子虽穿着厚厚皮裘,仍挡不住刺骨的寒风,都冻得脸颊通红,年幼的法王更是鼻涕横流。
  何可纲顶盔贯甲,披挂齐全,呵着白腾腾的雾气,却目不斜视。
  “杀!”
  面前,一个个虎背熊腰的明军,演练军阵,肃杀之气铺面而来,年幼的法王不免有些畏惧,惊恐。
  金发的太后却哈着白气,一边搓手,一边儿问道:“有消息了么,奥地利公爵,走到哪了?”
  一旁,白焕章微微一笑,温柔道:“太后莫急,公爵大人,这几日就该到了。”
  美貌太后勉强笑了笑,打起精神,看着镇外威武雄壮的明军,底气似乎足了一些。她儿子如今登上法国王位,她垂帘听政,很自然的求助娘家人,从奥地利王国带领部队,大举来援。她是奥地利皇室成员,她的娘家人实力也不容小觑,也算是中欧豪强。
  等到她娘家奥地利王国的部队一来,她母子的法国王位,就算稳固了。
  “杀!”
  操练中的关宁军赫赫兵威,响彻云霄,震慑着整个大巴黎地区。白焕章心不在焉,他在琢磨着王爷的那封密信,王爷给他出了几个章程,其一,命他挑选法国贵族中,愿意投靠大明的子弟,组织起来入辽东兵学。其二,急调经验丰富的辽军老兵,在凡尔赛镇建立大营,招募训练法国新军。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 章 归宿
  新招募的法国新军,教官,顾问清一水的辽军老兵,按照大明新军的制度编练。同时,军宪司开始招募大批法国贵族子弟,平民少年不远万里,前往辽东入兵学,学习汉话,军略,兵学之道。
  这些少年结业后,回到法国,便很快成为新军军官。
  法军,由此成为西欧大陆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多次发起了西班牙帝国,荷兰王国的战争。
  当日,晚上,奥地利公爵领兵赶到凡尔赛镇。
  大局已定,安娜太后的娘家人,奥地利王国出兵两万,进驻了大巴黎地区,并迅速倒向了大明。
  纷乱的欧洲,暗流涌动,新的战争阴谋正在酝酿着。
  辽东,沈阳城外。
  “加先生,我们脚下这个地……球,真是圆的还在转圈?”
  曰头东升,城外的山坡上,草叶还挂着露水,一个小姑娘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两人各背着一个背篓,提着一把镰刀,都在割草喂马。老先生身形佝偻着,他是笨手笨脚不得力,小姑娘却像是在草尖上飘飞的蝴蝶一般,镰刀就是她的羽翼,轻盈地在草丛中挥舞不定。一边忙着,小姑娘一边还有余裕,想着先生昨晚上教的功课。
  昨晚加先生讲的是地理,给村里学堂的孩子们,讲到了地球和太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有诸大陆大洋,以及众多国家。关于大地是圆的,还在转着,这是学生们最大的疑惑,加先生却不准学生现场发问,而是回去自己想出答案来。
  小姑娘想了半夜,忍到现在终于忍不住了,而老先生也早等着她开口,心想也就是人为什么没掉下去之类的问题。
  “可为什么,咱们没被转晕过去?”
  小姑娘这问题,问得加老先生也有些发晕,要解释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对一个完全没经典物理学概念的乡下小丫头来说,还真是有难度,加老先生一时间,脑子也钻了牛角尖,一时语塞。
  “我知道了,是因为我们人也一直在动。一旦闲着了,或者躺下了,就会犯困,睡觉其实就是被转晕了!”
  接着小姑娘天真烂漫的说道,加老先生竟一时语塞,这孩童的思维方式,和常人还真不在一个层面上,早知道随便来一句地球太大,或者转得太慢就能把她哄住。可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让他们能开启理姓思维的大门,而不是这种梦幻思维的大门。
  小姑娘嘻嘻笑着,手底下不停,灵巧的镰刀快速收割着嫩草,娇小玲珑的身影和她那思维极度跳跃的话语,似乎融为了一体,让全欧洲最伟大的学者伽利略,从心底里发出了一阵悸动的感叹,这可真是个无拘无束的小姑娘。
  转眼太阳升了起来,春日里,一老一少两个身影走进了村落。
  不久,村子里的学堂里,响起了朗朗读书声:“月亮不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它的表面矗立着无数座高山。”
  朗朗读书声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沐浴在东升的旭日之下,似乎和乡村融为一体。当世成就最高的欧洲学者伽利略,他的晚年,竟然在遥远的东方找到了归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无法再从事繁重的科学实验,索性在沈阳城外的一个小山村,开了一间学堂,成天和垂髫童子为伴。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伽利略一面在山村里教书,一面在助手的帮助下,整理他的毕生所学,装订成册,希望他的学说能永远流传下去。
  对于欧洲老家,他可没什么留恋的,早些年,由于他支持哥白尼学说,而遭致了有势力的教会的反对,先是被下了一道禁令,不准讲授哥白尼学说。后来,他被罗马梵蒂冈宗教裁判所判处八年监禁,并再次被逼表示和哥白尼学说决裂。
  就在一年以前,躺在肮脏的家中等死的伽利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最终在遥远的东方找到了归宿。在这里,没人限制他讲学,没人禁止他的学说,英明的摄政王殿下,更是对他尊敬有加,他还成为了两位王子,一位郡主的老师。
  伽利略对培养王子,郡主没什么兴趣,还是更喜欢乡村里平静的生活。
  马城也就听之任之了,只是叮嘱当地甲长,照顾好这位垂垂老矣的科学巨匠,不要短了他的吃穿用度。
  同一时间,十里外的沈阳城内,府学。
  一大早,府学大门敞开,洒了水,整饬一新,大门外人头攒动,人人喜形于色,都在等着王驾。人群中,最前头站着一个黑发,短须,样貌奇特的教授,托里拆利穿着一身黑色的教授长袍,清瘦的脸上,略有些不正常的红润。
  今天,对他来说是一个大日子,他设立在沈阳府学里的物理实验室,今天要完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实验,他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万万没想到,这个消息传到了辽王府,英明的摄政王殿下竟然传下口谕,要来亲自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喧闹中,北边的官道上,出现了一队大红衣甲的骑兵,人群欢呼喧闹了起来。这么大的阵势,必然是王驾到了。果然,侦骑行至近前,在道路两侧布置了警戒,就有大批护卫簇拥了几辆四轮马车,出现在宽敞的官道上。
  一个英武笔挺的威严男子,出现在视线里,人群欢呼了起来。马城高高骑在马上,朝着人群挥一挥马鞭,震天的欢呼声中,学子,官员,教授们簇拥着马队,进了敞开的府学大门,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色。
  马队进了府学,停了下来,又再等得片刻,终见有几个女子,千呼万唤始出来。四轮马车的车门打开,厚实的门帘也掀开了,只见几个美貌的女子,盛装打扮的下了车,如狼似虎百十亲卫开道,前呼后拥地径直去了,暗香浮动,让托里拆利也心花怒放了。
  开城四年,五月间。
  大明沈阳府学教授托里拆利,和他的大明学生们,在他的实验室里,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他成功测定了一个标准大气压。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衣冠
  托里拆利教授的人生,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作为第一个准确测定了标准大气压的人,他青史留名了。
  上行下效,王爷喜好物理之学,辽东上下自然也掀起一阵学习物理的热潮。由辽东各地府学引导的新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