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万五千明军在城内展开,与三到五万俄人在废墟中对射,厮杀,激战一日夜后天色渐晚,一部俄军投降,明军占领了大半个要塞,新的步兵营进城增援加入巷战,攻占全城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西北百里外。
  正在对峙中的俄军见到百里外的浓烟,立知不妥,立刻发起了全线进攻,俄军集中一万名骑兵避开正面,趁着夜色在十里外越过冰封的大河,意图绕往明军阵地侧后方发起攻击。明军骑兵稍做抵抗便退后集结,约五千骑集结起来,准备天亮后的骑兵大战。同时,明军一万五千骑兵做出应对,夜间自左翼越过大河,意图绕击俄军的侧后。
  于是,战场上便形成了俄军,明军各自握紧的两个拳头。
  俄军在左翼集结了七千轻骑,三千重骑,越过大河形成了一记左勾拳,打击目标是明军的右翼阵地,明军在右翼集结了五千骑兵,十营步兵,十个炮兵连作为防御力量。明军同样在左翼集结了一万五千骑兵,组成一个骑兵打击集团,同样一记左勾拳回击,目标同样是俄军的右翼。
  双方各打各的,各自的骑兵集团都将马刀指向了对方的步兵阵地。
  因为天气严寒,双方都无法在冻土层上修筑防御工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车阵防御对方骑兵冲击,然而明军毕竟早来了几天,车阵,拒马构筑的防御阵地十分完善,俄军来的晚,只是以马车连成片以绳索固定,以野战轻炮加大量步兵躲在车阵里作战。
  此时,战场态势已然明朗,双方都不太可能再变阵,俄军骑兵先动,明军骑兵做出应对,集结骑兵集团各自冲击对方的车阵,这是俄军指挥官始料未及的,然而变阵却来不及了。这也是西伯利亚战场上,东征俄军与北征明军,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野战。
  俄军是离开本土东征,明军是远征塞北,抢夺一块不属于双方的陌生地盘。这块别人的地盘上原本有一个西伯利亚汗国,先被哥萨克人杀的大败死了不少人,后来又被明军大量抓走当力畜奴。然而这块地盘原本也不是西伯利亚汗国的,西伯利亚汗国是蒙古人被赶出中原后,北逃的元人三百年前建立的汗国。
  那么这块地盘到底是谁的呐,天知道,谁的拳头大就是谁的。
  深夜,明军大营。
  寒风凛冽,夹杂着雪粒扑面而来,李争鸣手心里却捏着汗,这是他首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大军野战,也是决战。李争鸣这个人好琢磨,喜欢听书读史,貌似忠厚却满脑子的诡计多端。他摆出这记左勾拳与俄军对攻,这是他常年镇守外蒙,潜心研究各种战例的成果。
  建虏最优秀的军事统帅努尔哈赤尝言,管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当世战神大都督马城也再三提点各军将领,打仗要以我为主,不要被敌军牵着鼻子走。李争鸣是将这两位近二十年前,东方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主张的战略战术揣摩的极深,他自然不知道努尔哈赤也好,马城也罢,战术思想的核心便是把握战场主动权。
  古往今来,战略战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都是相通的。
  大营中,李争鸣望着河对岸俄军的右翼,俄军指挥官也不是傻子,正在不停的加强右翼。李争鸣也不含糊,在右翼布置了十营步兵,十个炮兵连,还有五千骑兵的强大防御力量,心中了然,明天大战一起,就比谁能先一步击溃对方的右翼。
  哪一支骑兵能率先攻破对方的右翼,便可直捣中军,摧枯拉朽般击溃对方的中央步兵,骑兵没了步兵,大炮配合作战,便也只能远遁千里,狼狈逃窜,还要被对方骑兵追着砍。河对岸,俄军不停加强的右翼,形成了一个右半边臃肿,左半边薄弱的畸形怪物。明军同样如此,在右翼集结了精锐步兵营,将防御力量倾斜到右半边。
  两军在西伯利亚的首次野战,是决战也是最后一战。
  李争鸣眯起眼睛,沉声道;“威远营,进至何处了?”
  身侧,陈演低声道:“两百里外,三日后可至。”
  李争鸣无奈,九边精骑正在整编,先前与哥萨克人打了一仗,元气大伤,这回大战是赶不上了,三天后等到威远营一万多骑赶到,便只能来收尸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陈演稍一沉吟,便决然道:“我去右翼督战。”
  李争鸣沉声道:“可,陈兄谨慎些,稳守便可。”
  陈演慎重的点头便收拾行装,翻身上马,拱了拱手便领着数百亲兵飞驰而去。李争鸣心中稍安,回头望着百里外浓烟升起的雅库茨克城,心中沉吟着,这一仗可不能着急,稳扎稳打,等到数天后大都督解决了残敌,大举来援,这一仗便是胜了。
  念及此处,心中一动便将才赶到战场的一支奇兵队加强到右翼。
  明军大营中,一队队明军穿着厚实的棉甲,抱着冰凉的火铳酣然入睡,医官带着一些民壮在营中穿梭走动,诊治冻伤,寒风中灯火通明的大营中静谧,高悬的火把随着肆虐的寒风摇曳,一堆堆柴火烧的劈啪作响。
  张水子端着一杯热水躲在帐篷里,瑟瑟发抖,咒骂着这塞北严寒的气候。奇兵队统制官马灿高升,成了开原马营的副统制,台湾镇军最精锐的这支奇兵队,四营人马便交给了张水子统管,日前从海参崴要塞驰援前线,两千精兵还在休整中。
  马灿高升是必然之事,这位六少爷是来军中镀金的。
  如今马六爷身上金光灿灿,自然便高升开原马营,将这支大明最重要的骑兵力量掌握起来。张水子正有些百无聊赖,帐篷门帘被人掀开,寒风灌了进来生生打个寒噤,张水子正欲破口大骂,一根血淋淋的物事仍了进来,就仍在他的脚边。
  这狠人也懒得动弹,懒洋洋道;“啥玩意,拿根舌头来吓唬老子?”
  帐篷外,传来一阵轻笑声:“虎鞭,给你补补。”


第八百八十六章 散兵
  张水子听到马灿的轻笑声,腾的一下弹了起来,冲出去,外头黑压压的一干昔日同袍都面带笑意看着他,砰的一记重拳砸在胸口,将张水子砸的险些晕过去,便被昔日同袍架起来,上下其手作弄他。
  张水子被作弄的面红耳赤,咆哮道:“往哪摸呐,老子要恼了!”
  哄笑声中,奇兵队营中热闹起来,马灿张开胳膊将矮小的张水子揽了过去,一记熊抱,喧闹的营中便沸腾了起来,一众同袍纷纷寒暄,抱拳,簇拥着两位上官聚拢到火堆旁边叙旧。
  不远处,一座大营。
  一队轮值营兵正在搓手,跺脚取暖,左近一座营盘却突然沸腾起来,吓的一队新兵慌忙端起火铳,警惕的望着那座喧闹的营盘。
  带队队官吓了一跳,慌忙呵斥:“放下,混账,那是奇兵队大营!”
  一个个新兵茫然放下火铳,新近从台湾新兵营中走出,加入北征的新兵,哪里听说过奇兵队的大名呐。
  “队头,这伙是什么人呐。”
  “简直跋扈,不守军纪呐!”
  新兵们忿忿不平,嘀咕起来,正围着火堆打瞌睡的士卒纷纷被惊醒,叫嚷起来,还让不让人睡觉啦。
  一个愤怒的哨官从帐篷里冲出来,咆哮道;“营中喧哗,军法队!”
  “哨总,是奇兵队。”
  那愤怒的哨官打个哆嗦,气势顿消,竟支吾起来:“呃,那还倒罢了,散了吧!”
  哨官又缩回帐篷里去了,满营新兵看的面面相觑,怎的哨总一听说是奇兵队在闹腾,竟怂了呐。一片哗然,那队官将脖子缩了缩,训斥着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新兵,奇兵队那些魔头能招惹么,惹不起呀,当年在兴安岭,他和哨总还都是新兵的时候可没少挨揍,那就是一伙混世魔头。
  营中,奇兵队百战精兵闹腾起来,怪叫连连。
  一队巡营士卒迈着整齐的步子经过,怪叫声起;“兔崽子,精神着点!”
  “罢了,大战在即,打完仗再收拾这些兔崽子,嘿嘿!”
  怪叫声中,那队巡兵低着头经过,个个憋的面红耳赤却不敢吭声。张水子看着营中一队队稚嫩,不过二十岁出头的新兵,心中竟一声叹息,当年的新兵都成官长啦,又一批新兵补进军中,一场大战过后也不知能活下来多少,活下来的就是老兵了。
  北征,大战渐起,这一茬茬的新兵能不能活,看命。
  马灿见他深情寂寥,竟调侃道:“五尺刀王,竟也会唏嘘感叹么,这倒是奇了。”
  窃笑声起,张水子翻个白眼,羞恼道:“我五尺二!”
  哄笑声中,张水子气的面红耳赤,他如今独领一军绰号五尺刀王,然而他明明就是五尺二,这个绰号在军中传遍了,敢嘲笑他的也只是一伙同僚,敢当面这样称呼他的还真不多,那都是杀出来的赫赫威名。
  寒暄,渐渐意兴阑珊。
  分别前,马灿再三嘱咐道;“谨慎些,多用脑子,不要脑袋一热便冲上去拼刀。”
  张水子眼睛竟有些发酸,低声道:“晓得了,那群夯货,少年若是少了一根汗毛,老子焖死你们!”
  昔日同袍,马灿的奇兵们纷纷笑道:“晓得,走啦!”
  喧嚣的大营重新安静下来,昔日同袍各奔东西,徒然伤感。
  翌日,天将将亮。
  一通聚兵鼓后,凄厉的竹哨声响了起来,张水子一个激灵翻身弹起来,闻得鼓声又躺了回去,还将皮帽拉下来捂住耳朵,接着呼呼大睡。三通鼓后,一个个百战老兵才懒洋洋的起身,整备军械。坐了好几天海船,又在马背上颠簸了十多天,个个都懒洋洋的不爱动弹。
  张水子紧了紧腰间倭刀,挺着肚子出了帐篷。外头,正在聚兵点将的大营开水般沸腾,一队队士卒抱着火铳,推着大炮,抬着沉重的火药箱在大营中飞奔,衣甲鲜明,队列整齐自有几分精兵气象。张水子不紧不慢坐到火堆旁边,接过部下递过来的肉汤,美美的喝了几口,两根手指竟伸进汤里,将那根煮烂的虎鞭吞了下去。
  “水哥,虎鞭咋滋味?”
  张水子翻个白眼,不屑道:“羊肉味,鲜!”
  窃笑声中,张水子看着一队队正在集结的新兵,嘿然笑骂:“兔崽子,嘿!”
  “出了,出了!”
  起身懒懒的招呼一声,两千余众径直出营,往两里外的右翼战场赶去,视线中,喧嚣的阵地越来越近,两千百战老兵竟将嬉笑之色收起来,将白色披风穿上,从头到脚一身白,连皮帽都裹了进去。
  张水子眼中精光一闪,低喝道:“自求多福!”
  将精锐散兵布置在严整的长枪阵,火铳阵中,这一招并非明军的独创,以少量精锐散兵自由作战,这一招欧洲强军也有这样做的,可以弥补排铳火力的不足,而张水子接到的军令是,保护右翼展开的十个炮兵连,这便是精锐散兵在战场上的主要功能。
  天将将亮,围着火堆吃饱喝足的俄军骑兵,率先对明军右翼发起进攻。
  一个个哥萨克在拼命的灌酒,很快就变得面红耳赤,还有些狂笑着给战马灌酒的,七千哥萨克喝高了,东倒西歪的翻身上马,一队队打马向前,策动战马小跑起来。七千哥萨克骑兵后头,则是三千打着旗号的贵族骑兵,正在一些随从的服侍下穿戴甲胄。
  俄军贵族骑兵是骄傲的,也是狂妄的,三千贵族骑兵可也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了。一件件全身骑兵甲穿戴起来,一杆杆四五米长的木枪竖了起来,威风凛凛,然而穿戴全身骑兵甲的只是少数,枪骑兵约五百骑,多数还是穿胸甲的,也有穿链甲锁甲的,贵族骑兵作战是自筹军械,因此三千俄骑甲胄五花八门。
  贵族骑兵是欧洲各国的核心战力,使用的武器也是种类繁多,看上去有些杂乱。五百枪骑兵在前,缓缓起步,后头则是使用火绳枪,大斧头,马刀,长枪,各类武器繁杂的骑士老爷兵。
  对岸,明军骑兵大军也动了起来。
  一时间,大地震颤,马蹄声轰鸣,在这个以骑兵为主要杀伤力量的时代,强大的骑兵集团同时对步兵阵地发起冲锋,两军骑兵,都不会傻呼呼的去正面冲击步兵阵地,没有人会傻乎乎的冲到排铳阵上送死,都是绕击,侧击,从侧后方找步兵阵地的软肋打,都是先在远处绕圈子。


第八百八十七章 战局
  轰鸣的马蹄声中,战局顷刻间紧张起来,雪地上铺开的一队队骑兵,给明军右翼造成极大的压力。一队队东倒西歪的哥萨克在远处绕弯,时而冲上来诱使明军发铳发炮,打着旗号的骠骑兵则杀气腾腾,排着纵队在远处绕圈,意图侧击明军设立在侧后方的炮兵阵地。
  首次指挥大型野战的陈演,额头上冒了汗,不停指挥着步兵营变阵,协防,首次面对欧洲骑兵在野战中的多变战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一营营半蹲在地的明军不停的起身,调动,在旷野中抱着火铳时而转向,时而立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