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王宫,军议。
  台湾,开原,白城三镇高级将官百余人,参与军议,马城安坐上首主位,额哲规规矩矩坐在一侧,下首是闪耀的将星,一排排镶着金线,银线的领章,进入人才井喷期的辽军,台湾军,真正成为组织严密战力凶悍的近代化军队。大批开原兵学,台湾兵学出身的年轻将领补入军中。
  明末的辽东兵学兴起,终出现了一支摆脱了儒教束缚的强大军队。
  马城视线落在额哲身上,看着年近十岁的北元幼主,穿一身大红军服坐的腰杆笔挺,双手规规矩矩按在膝盖上,一副兵学学子的做派,心中滋味不免有些古怪。在辽东兴起的兵学,在少年人心中拥有何等强大的影响力,没人会比马城更清楚了,前世,他就是被一句保卫边疆的口号,怂恿着考进军校。
  年轻的身体荷尔蒙分泌十分旺盛,开疆裂土的野心,在年轻的心脏里蠢蠢欲动。
  想到入神时亲兵捧着炭盆进来,还递给各位将领一些手炉,马城将手炉捧在怀中,室内很快暖和了起来。
  主持军议的卢象升,轻咳道:“请茶。”
  叮叮当当,百余将官腰杆挺直,纷纷伸手拿起桌上凉掉的清茶,很有纪律性的一仰脖子,咕咚咽了下去。马城不免心中好笑,这场面后世自然是见不到的,一群腰杆笔挺的校官,将官偏偏又摆着文人的谱,很有一种时空错乱的违和感。然而这是时代的特色,茶文化,在大明自是深入人心的。
  “南兵北进之事,议一议吧,不能再拖延了。”
  放下茶杯,卢象升朗声道,白虎节堂内一片鸦雀无声。
  卢象升在帅府中的地位极高,威严日生,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他的话众将官自然要好生揣摩,其中深意。陷在兴安岭的是什么人,李争鸣,卢大人的得意门生也是心腹爱将,此时,卢大人自是心急如焚的,言下之意,自然想要台湾镇军主力尽快北进,救李争鸣于水火之中。
  “标下以为,南兵北进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标下附议,天寒地冻便不打仗了么,没这个道理!”
  下首,一干高级参谋,帅府大员纷纷出言支持,这自然便是卢象升这个参谋总长的派系,心腹,自然是要帮腔的。另一侧雕花太师椅上,乔一琦,张永产等台湾镇军将领,对看几眼便很有默契的保持着沉默,不愿开罪卢大人,一众台湾将官刚到辽东不久,自是不愿意得罪权高位重的卢象升。
  下首座位靠前的,军衔高的如沈良,张翼等人,则分属浙兵,卫所旧军两个派系。
  两人同样一言不发,不赞成也不反对,一时间,这白虎节堂倒成了一言堂,这是早晚会出现的状况。马城端坐在上首,板着一张扑克脸,一声叹息,中兴大明是那么轻松的么,一代雄主是那么容易做的么,皇上是那么容易当的么。
  真真不易呀,当下,马城便缅怀起英明神武的大明神宗皇帝。
  到了如今马城这样高的位置,才终于懂得了神宗万历皇帝的英明,为何神宗要搞平衡,搞派系,搞党争了,不搞权力制衡不行呀。没有权力制衡,就会出现卢象升这样的权臣,卢象升再如何胸怀坦荡,他终究是个人不是神,但凡是人就会犯错,就像今日这般关心则乱,而百余高级将官竟无一人反对。
  权力制衡,果然是治国理政,统御下属的不二法门,万世不移的安邦定国之策。
  马城也曾反思过,神宗皇帝搞党争是英明神武的,政治手腕极为高妙,有明一朝,神宗万历皇帝算是搞权力制衡的第一高手,以党争之法制衡群臣,才成就了武功赫赫的万历盛世,
  然而到了晚年这位陛下精力不济,党争便成了一场灾难,这也是免不了的,人老了就会犯糊涂。
  马城以为神宗皇帝的党争制衡策略,不够完善,其实是可以改良的。
  党争,错在明争暗斗下黑手,却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这是神宗皇帝所处的时代局限性。可加以改良,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大家明着斗,公开斗,拿到台面上斗,按照制度来斗,不能谁的嗓门大就听谁的,也不能背后下死手搞打击报复那一套,那就和东林党没什么两样了。
  既然要争,要斗,这玩意还得需要一个裁判。
  马城可不打算做这个裁判,后世有现成的成熟体制可以借鉴,以老父马林,台湾南公,袁公三位老大人,加上马城本人作为最高决策机构,想来无人不服。再以卢象升,倪元璐,沈良,张益,袁崇焕,祖大寿等人辅助决策,如此,一套成熟的决策体制便成型了,这样一套决策体制将决定大明未来的去向。
  派系,制衡,分权,这套制度将会慢慢变的完善,会被一代代人加以改良,最终彻底结束中原王朝家天下的传统。


第六百九十五章 入戏
  这套体系一时半刻,也未必会有效运转起来,马城着眼的是后世布局。
  眼前,还有现实的大问题要解决,南兵北上,马城心中是不认同的,若是因为极地严寒气候出现大量减员,那便是一场灾难了。辽东各部,如今集结起来的兵马已超过十五万,算上前线散落的各军,总兵力将会高达二十万。
  天寒地冻,二十万大军一头撞进兴安岭,后勤又该如何保障。
  马城心中不认同,却又不能拆卢象升的台,这可并非为上之道,总归要讲究一些手腕,策略。
  便轻咳一声,沉吟道:“元素兄,如何看?”
  被点名的袁崇焕先是一惊,又心中狂喜,瞬间领会到了主上的意图,这是他发迹的机会来了呀。袁崇焕那是什么人,长期担任辽东督师,坐镇一方,也是揣测上意的一流高手,那还不心领神会么。
  站起身,袁崇焕沉吟着道:“本官以为,南兵北进之议,不妥。”
  此言一出,白虎节堂中各人表情便精彩了,卢象升也僵住了,低头沉默不语,显是心中十分不悦。
  袁崇焕虽不做督师,气场还在,便侃侃而谈:“建斗兄所言,下官以为不妥,辽东民力已然耗尽,大军若要北上,便请建斗兄出银子,出粮草,接济一二,如若不然,下官这个粮草转运大使,便请建斗兄亲自来做吧!”
  咄咄逼人,袁督师一开口便不留情面,冷冰冰将卢象升呛住了。
  以袁崇焕的性子既然站了起来,那便自然不会留情面,冷冷道:“辽东存粮已不足二十万石,辽沈两城吃了上顿没下顿,南兵北进粮草当如何周转,下官不才,请建斗兄教一教下官,当如何做。”
  鸦雀无声,卢象升麾下一干高等参谋纷纷怒目相视,却又无言以对。
  这位脾气又臭又硬的袁大人,还真是专管粮草转运的,他说辽东缺粮那便是缺粮,任谁也无法反驳。
  袁崇焕眼皮一翻,傲骨铮铮道:“下官反对南兵北进,倘若诸位仍要一意孤行,下官无能变不出粮食,只得挂冠而去,请诸位另请高明吧!”
  这位前督师大人竟以辞官要挟,厅中众将皆无言以对,心说这不是耍无赖么。
  马城心叫精彩,慌忙挽留:“元素兄言重了,不必如此,再议一议吧。”
  袁崇焕冷着一张臭脸,朝上首拱了拱手便坐下了,一方统帅他自然懂得在这白虎堂中扮演的角色。大帅要他做一个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他便毫不犹豫的去做了,袁督师还是本色出演,很快便入戏了。
  良久,铁岭镇总兵沈良,方打破沉默道:“此事,可征询乔将军,张将军。”
  众人还未说话,坐着的袁崇焕又抢着道:“沈帅言之有理,南兵北进,自然要征询乔,张两位正主。”
  乔一琦,张永产两人是台湾镇军代表,对看一眼只得硬着头皮起身。
  这两位在辽东没什么根底,对看一眼索性实话实说吧,总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
  乔一琦行了军礼,为难道:“我等南兵,实无法适应塞外严寒,请大帅定夺。”
  张永产也恭敬道:“辽东水域冰封,水师无法北进,请大帅明察。”
  这两位台湾镇军的代表一开腔叫苦,厅中一片哗然,众人皆知明年春暖花开前,台湾镇军主力是不会大举北进了。如此,不知所踪的李争鸣,前线五万余开原,白城轻骑便有的苦头吃了。
  你一言我一语,不冷不热又议了一阵,便由马城做了决策,台湾镇军主力就地解散,一部在辽东就地休整,一部有功将士领了赏赐,登船回台湾府过年,待明年春暖花开时再大举集结,北进兴安岭。
  散了军议,马城便起身道:“建斗兄,元素兄留步。”
  卢象升,袁崇焕两人起身,施了一礼,卢象升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袁崇焕则鼻孔朝天不卖面子。
  半个时辰后,王宫内宅。
  娜木钟,苏泰两位大妃领着侍女出来宴客,蒙古女子本就洒脱爽直,也没什么男女上下之防,让气氛稍有缓和。马城盘膝坐在上首,给卢,袁两人请了茶,这两位都是久居上位的狠人,虽关系不睦也不会表现出来。
  请了茶,马城便轻松道:“军粮一事,元素兄可不必挂怀,迟则半月海外购粮的船队,必可抵达。”
  袁崇焕拱了拱手,悲天悯人道:“大帅慈悲,如此则辽沈之民便有救了。”
  卢象升则好象吃了只苍蝇,心中无奈,仍替他的得意门生李争鸣担着心,心情自然不会舒畅。马城自不会怪他,关心则乱,卢象升不是永远不会犯错的圣人,马城也自问是会犯错的普通人,就是一个骑兵连长出身的基层军官。如何才能少犯错,这便要从制度上约束,制衡。
  热腾腾的羊奶酒呈了上来,一直军姿笔挺的额哲,突然闷声道:“大帅不必忧心,我族中勇士不惧塞北严寒,可堪大用!”
  马城一笑替他拍拍手,一个欣赏的眼色送过去,额哲兴奋的小脸通红。白城,察哈尔轻骑两万余众倾巢而出,如今是前线一支主力,蒙古轻骑在前线表现不错,额哲这个大汗自是心中得意,终究是个十岁大的少年,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了。
  额哲小脸兴奋的涨红,请命道:“额哲,请一纸大帅手令,前往塞北前线鼓舞族人士气,军心。”
  马城想也不想便答应了,劝勉道:“迟些,随我同去吧。”
  额哲一声欢呼叫了起来,神情愉悦,让一侧的娜木钟看的心中叹气,又眼皮一挑送过去一个幽怨的眼神,让马城看的心中酥麻,又不好在额哲,卢袁两位面前回应她,心中情火却被勾了起来。
  房门,突然被一阵寒风吹开,护兵慌忙将门关上。
  寒意袭来,卢象升喟然叹道:“这一回,前线将士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马城微微欠身给他倒了一杯羊奶酒,自信笑道:“建斗兄放宽心,你的弟子,你如何不知他的能耐?”
  卢象升自是雄才大略的人物,哈哈一笑,倒主动敬了袁崇焕一杯,袁崇焕微微一欠身,生受了,他是纯粹的本色出演,入了戏便渐入佳境。


第六百九十六章 辎重
  前线,勒拿河畔。
  马灿翻看着开原军令,错愕道:“南兵不来了?”
  张水子抢过军令只看了几眼,便撇嘴道:“不来便不来,没有南兵还不打仗了么。”
  马灿也撇嘴看着他,奚落道:“你不是南兵么,这样说?”
  张水子不好意思的笑笑,露出两排白牙:“少爷你不说,我倒忘了,我日后就在开原落地生根了。”
  马灿嘿然一笑,望着不远处火堆旁的几个女人咽口水,几个女子头也不敢抬。
  马灿轻笑道:“水子,你想娶个什么样的,高矮胖瘦?”
  张水子望着那几个女奴,神往道:“要一个下盘稳,好生养的。”
  噗嗤,周围几个奇兵队士卒纷纷失笑,险些喷饭。
  马灿怒其不争,恨恨骂道:“骡子下盘稳,你别娶媳妇了,养骡子吧。”
  张水子不以为意的吧唧着嘴,那几个女子在火堆旁坐不住了,分出两人走过来,就在冰天雪地里双膝跪地,在刺骨寒风中瑟瑟发抖。
  马灿无奈道:“做什么?”
  两个女子低头看着雪地,一个苗条些的轻柔应道:“求将军收留,我姐妹愿做牛做马,服侍将军。”
  马灿自幼锦衣玉食,也不知道见过多少丫鬟侍女,心说这两个模样倒还周正,就是出身不清白,二娘那里多半不会答应,一时倒纠结了。两女看他似动了心意,便拼命的在地上磕头,颇有些死缠烂打的意思。
  马灿不悦道:“起来吧,我不喜这些。”
  两女慌忙起身,道谢,言语间已经以这位小将军的贴身侍女自居,颇有些眼力价儿,显然是看主子脸色看习惯了的。
  马灿心一软便多了两个侍女,心中不悦,闷声道:“你收房吧!”
  张水子将头摇的拨浪鼓一般:“我不喜这么瘦的,没几两肉,生不出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