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往上游走,俞明铎眼神就越灼热,这建州腹地到底有多少亩上好水田,这比湖广粮仓也不差多少了。邓承志想的反倒简单,他满脑子想着建功立业,倒还不知他身侧这位水师同僚,名将之后已经在盘算在建州置办产业了。
  午后,十余条内河战舰从一条支流飞掠而出,落了桨。
  十余条战舰甲板上,从水手到军官,都被面前壮观的景象惊呆了,
  出了松花江支流面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坦,水天一线直至大地的尽头,白云朵朵,水域浩瀚无边如身处汪洋大海,宽阔竟似无边无际,汪洋中尚有几处孤岛,水草繁茂,处处都有形态各异的水鸟栖息。如此波澜壮阔的壮观水域,竟是由三条大河汇聚而成,将见多识广的水师将士们都惊呆了。
  战舰缓缓驶入江河交汇而成的一个大湖,连江南水乡长大的俞明铎也惊呆了,看着不远处梳理羽毛的大群仙鹤,水鸟良久不语。邓承志也神情呆滞,如身在梦中,这建州腹地竟是一处世外桃源么,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真实。
  扑通,一条十斤重的大鱼跳到甲板上。
  好大一条鲤鱼在甲板上扑腾,邓承志惊的张大嘴巴,流出口水还茫然不知,这地方鱼多的要寻死了么,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呐,鱼多到要往船上跳。良久,一众水兵一拥而上结果了那条大鱼,眼巴巴的看着上官。
  俞明铎也是哑然无语,良久才道:“造饭吧。”
  扑通扑通,一片欢闹声中,明军水兵纷纷跳下湖摸鱼,撒了欢的在风景如画,波澜壮阔的三江平原上折腾起来。
  午后,甲板上。
  一餐全鱼宴让邓承志吃的全身舒坦,坐在甲板上眯起眼睛,满足的看着远方水天一线,舒适的不想站起来。俞明铎也还在震撼中,这建州腹地到底富饶到什么程度,湖里十几斤重的鱼还算是小鱼,有水性好的部下摸上来一条重达百斤的肥鱼,这还是徒手摸到的,这要是一网撒下去那还了得么。


第六百五十一章 变革
  俞明铎有些糊涂了,建州腹地竟然如此富饶,简直闻所未闻,大明若是早些年取了此地,还会惧怕区区旱灾么,只吃鱼就能将人养的膘肥体壮。再看看无边无际的沼泽地,这不都是上好的水田么,心中凛然,这建州之地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呐。
  竟又狂喜,这是立了大功呀,得赶紧奏报上去将这世外桃源占了。
  “转向,转向,回去!”
  俞明铎打了鸡血般亢奋道,麾下水兵们纷纷爬起来摆弄船桨,这回是顺流而下可快的多了。
  消息传来,水师在建州腹地发现了三江平原。
  叶赫城,官邸。
  水师传来的消息再次引爆了开原,叶赫,抚顺各城,城内城外,军中都传的沸沸扬扬,建州腹地竟藏着世外桃源,良田不知千万亩。马城不过一笑了之,东北的富饶那是后世尽人皆知的,棒打狍子瓢舀鱼还是含蓄的说法,在三江流域大鱼都是自己寻死往船上跳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守着宝山而不取,也难怪后世大明被人叫作大萌,委实是萌的可爱,这自然都是道德君子们的功劳。若早早取了东北之地,尽取中南半岛,台湾爪哇,区区旱灾又何足惧,还能闹出饿死人的笑话么。将大明朝的流民都填进东北,连个浪花也翻不起来,还能落下个地广人稀的评语。
  大明非是亡于天灾,而是亡于儒教,亡于道德君子们的蠢萌。
  自然,眼下还没条件往东北移民,东北之地,如今是以大型奴隶制庄园的方式,迅速被明人占据了,从而催生了一大批暴富的奴隶主。随着辽镇近二十万大军节节胜利,东北正在朝着美国南方的奴隶种植园模式快速发展,若脱了缰的野马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了,官府也因此聚敛到了天量的财富。
  赫图阿拉,山城。
  代善站在山城最高处,木然看着远处明人赶着牛车,马车,拖家带口往松花江方向迁移,人过一万,无边无际,大举北上的明人如逃难一般排成长长的队伍,绕城而过,自然不是逃难的,而是去建州腹地圈地的。
  代善心中绞痛,建州腹地有多富庶,他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明军如此肆无忌惮的往北迁移,竟然将他的十万山城大军当成了摆设,代善感觉被羞辱了,想到富饶的建州被明人一寸一寸的占据,便如同有人拿着把小刀,在他心肝上一块一块的割肉,痛苦,痛彻心扉。
  城外,则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张益放下手中的军令,一摆手叫过几个部下,帅府命他遣轻骑,护送百姓商贾北上开拓建州之地,张益不敢怠慢派了两营轻骑,沿途护送,并会同水师清剿建州之民,想来明军轻骑下手不会太轻。畜奴,农奴如今是抢手的资源,军队抓到的奴隶,发卖后照例可留用三成,这也是很大一笔财富。
  喝兵血,吃空饷在开原军中是不存在的,便只是笑谈。
  看着大批向北迁移的百姓,商贾,张益咧嘴道:“大帅对商贾太仁慈了,恐生后患。”
  白焕章赞同道:“然而,不免会有些逐利奸商,徒生事端。”
  张益看他一眼,颇为圆滑道:“大帅想必是磨刀霍霍,就等着不开眼的奸商撞上来呐。”
  白焕章油然一笑,想着大帅的性子还真是极有可能,设了圈套给人钻的,得看有几个不开眼的会一头撞上去了。
  叶赫城,官邸。
  马城翻看着坐探司发来的密报,随着商业的兴盛,土地交易的繁荣,不免冒出一些奸商,马城的态度是绝不姑息,一经发现便严惩不怠。在大明朝惩治奸商太容易了,反手之间便是家破人亡。
  常二公子在叶赫知县任上做的不错,将大军补给做的井井有条,自此人起,开原新学大批学子进入开原行政体系,取代了儒学门生的地位,并将大量奸猾小吏裁汰,以精通经济之学的新学学子代之。常二公子是什么人,抱着算盘出生的经济人才,衙门里又有一大票新学学生辅佐,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作为石破天惊的一次大胆变革,叶赫县府表现出惊人的能力,效率。
  这是一套全新的行政体系,效率极高,常知县有马城撑腰胆子大了起来,使的县府衙门如同一部精密机器高速运转着。失意的儒学门生黯然离开辽东,寒门出身的新学学子们接过行政大权,吏治顿时为之一清。
  这是马城筹划多年的变革,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此时,叶赫县突然闹出一件大案,震动辽东。
  案情并不复杂,一个奸商看中了一块地,而那块地是一个军中下庶士的军功授田,这个奸商便仗势欺人,以极低的价格巧取豪夺了。那士卒不服上门理论,双方发生冲突那士卒一怒之下,拔刀砍死了奸商,苦主将官司打到了县衙。
  崇贞七年,七月末。
  马城一手抱着爱女,另一手抱着爱子坐在水榭中。
  下首常知县穿着七品官服,大热的天捂的严严实实,不停的冒汗,一半的热的一半是吓的。这官司打到他的县衙,常知县是睡不好,吃不香,夹在中间难做人,一头是开原显贵一头是镇军将士,这案子又该如何判。常知县无奈只得走门路,往大帅府上求救,就差痛哭流涕了。
  马城看他热的满脸通红,便体恤道:“来人,带常大人去换身常服。”
  常知县慌忙起身拱手作揖,也实在热的受不了,换了一身常服回来才轻松多了,仍是只敢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马城心中有数,断案么非他所长,估摸着这位知县大人,连大明律都一窍不通,这倒是又一个变革的契机。
  大明吏治的一大弊端,便是地方官权力太大了,地方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然怎么叫破家的知县,灭门的知府。这是一项极大的弊政,当上一任知县那便是百里侯,这弊政也是该变革了,总不能开历史的倒车,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先将司法权从地方官手中剥离。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法司
  为审此案,马城请出了袁可立的门生黄道周,任开原三法司第一任主审官,专管刑狱事,将司法权从县令,知府手中剥离了出来。开原府继军政分离之后,又施行了司法行政分离,让原本死水一潭的吏治顿时为之一新。
  如此也是势在必行,随着开原掌握的地盘越来越大,开原旧有的官僚行政体系,已严重拖了发展的后腿,革新势在必行。旧有官僚体系地方官权力太大,难免与爆富的新兴阶层,旧有的官僚阶层发生冲突,不将吏治整顿一番,早晚会出大乱子。
  卢象升对此赞不绝口,将此举评价为开万世之先河,善末大焉。
  新成立的三法司有独立的办公衙门,专管诉讼刑狱事,历任主官都是五品与知府平级,自成体系。
  晚间,官邸。
  马城坐在凉爽的石亭中脸色有些阴沉,于凤君坐在另一侧,凤目含煞,这案子的苦主竟是已故开原副将于化龙的表亲,那也便是于凤君的表舅,算起来也还是马城这个大帅的长辈,竟干出了强买强卖的奸商勾当。这老掉牙的戏码,让马城心中暴怒,看在娇妻面上将心头无名火强压下去。
  这类事情早晚都会发生,财帛动人心,指不定底下还有多少罪恶的勾当。
  开原大军占领的土地,都是由提督衙门公开发卖,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军功授田自由买卖也是常态。然而这死鬼表舅以十五两银子一亩的低价,欲强买人家的五十亩水田,被人砍死也算咎由自取。
  如今亲戚求上门来,于凤君也气炸了,她每日深居简出,躲在家中相夫教子就怕惹到这类麻烦,却仍是被麻烦找上门了。那苦主一家跪在马城面前,嚎啕大哭,哭的让人心烦意乱,于凤君官家小姐脾气发作,凤眼一瞪便欲让护兵打出去,却被马城拦住了,这个案子一味弹压没有任何益处。
  安抚了几句打走了苦主一家,夫妻两人在石亭对坐闲聊。
  于凤君凤目横过来,埋怨道:“打走便是,你非得拦着,迟些这家人定会在外面乱嚼舌头。”
  马城一笑:“烦请贤妻指教。”
  于凤君见他识趣,方愁眉不展道:“这案子可有些难办,按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只是那凶犯偏偏又是功勋老卒,两难。”
  马城无奈摊手,不难办还会请袁公的弟子来么,黄道周黄大人自会处置。
  于凤君也颇无奈,此案中她的立场最尴尬,便只能看黄大人施展手段了。
  叶赫城,县衙。
  黄道周苦着脸坐在县衙后院,和卢象升,常县令几人相视无语,黄大人欲哭无泪呀,这个案子要怎么判,怎么判都要惹一身的臊气。判凶犯偿命要得罪军中将士,判无罪开释,又要得罪一干开原显贵。偏偏那苦主又是大帅的亲戚,愁的黄大人一杯一杯的喝酒,真想就此一醉不起。
  卢象升夺下酒壶,失笑道:“这事儿得赖在袁公头上,只怪袁公早年青天之名太甚,你又是袁公弟子,不找你找谁。’
  黄道周脸色更哭丧了:“你还来调笑与我。”
  袁可立早年在江南当推官的时候,确是有袁青天的雅号,着实断了不少大案,要案,要说黄道周也是审案断案的好手。调侃一番,卢象升方从袖子里拿出锦囊,交了过去,总不能真让黄大人醉死了。黄道周打开锦囊只看了几眼,便僵住了,仿佛被人点了穴道一般,僵在当场。
  常知县还吓了一跳,狐疑道:“黄大人这是魔怔了?”
  卢象升是一身的轻松,又调侃道:“非也,非也,是吓傻了。”
  良久,黄道周才喃喃道:“大帅这法子能成么,案子还能这般断么?”
  卢象升手握折扇,赞道:“法理不外乎人情,这是开城兄的原话,你可自行领会,成不成得由你来定,你才是三法司主官。”
  黄道周慎重的将锦囊收好,点头道:“在下懂了,必不负大帅所托。”
  一道锦囊解开了一个天大的难题,黄道周心情转好对酒当歌,朝着帅府的方向举了举杯,一饮而尽。
  黄大人也不由得赞道:“大帅之才胜黄某百倍,心服口服!”
  卢象升哑然失笑,想起那份锦囊仍是目露奇光,对马城想出来的法子心中叫绝,马城也不敢贪功,明言这法子是西人几百年前就开始用的,如今只是照搬过来,对开原体制当是一个极有益的补充。
  叶赫城,入夜。
  张水子佝偻着身体沿街行走,扮成哑巴在一处铺子讨了碗水喝,就着清水啃着干粮,一辆马车颠簸着从街道上经过,张水子慌忙避到一边,紧了紧身上的单薄罩衫,不经意间露出的小眼睛里,射出两道凶悍犀利的精光。
  夜深,张水子蜷缩在一家富户的屋檐下,和衣而卧。
  他是从辽阳城下当了逃兵,一路装聋做哑潜伏进了叶赫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