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改进,使得进攻方无论从哪一个点进攻,都要遭受多个交叉火力面的多重打击。白城外围的空心棱堡,就是一个用土石堆起来的高台,并且从炮垒后面开始就逐渐倾斜。
  堡上配置胸墙,其后架设大炮,驻火枪兵,并且在堡垒中部还有一个凹面,这个凹面学问可就大了,它可以有效防止火炮直射。主堡垒前方还有三角堡,三角堡比主堡低那么一些,这是为了方便大炮开火,同时三角堡上也配备有有小炮。整个堡垒体系里面是土石结构,外面则是厚厚的土层。
  因为厚土层可以吸引能量,避免炮弹,石弹的弹跳造成巨大伤亡,从远处看白城外围新扩建的部分,便是一个规则的多边形,这也是马城首次将棱堡设计投入到应用,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白城外围作为棱堡式要塞,最大的特点是多层防御,因为它的外墙是斜的,又矮,所以极不容易被远程火炮命中。
  自然,马城很清楚后世要塞的发展方向,是兼顾防御与火力,只是暂时还达不到。
  并且在白城外围的防御工事里,工匠还大量使用了三合土,三合土,让马城这个穿越众,再次体会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三合土是用石灰,黏土,河沙,桐油,糯米浆搅拌而成,其坚固程度让马城也目瞪口呆,这玩意比水泥可要硬上许多。这玩意用石灰,和黏土的比例是四六开,河沙大概占一成,还要掺一点桐油,糯米浆。
  反复用木锤敲打,凝固后的三合土,其坚硬程度十分惊人,一个力气很大的亲兵抡起大铁锤,卯足了力气抡了十几锤,凝固后的三合土居然毫发无伤。马城赞叹不已,这玩意原本就是古人用来造要塞的,论坚固程度远超水泥,都快赶上钢筋混凝土了。自然,用三合土造城墙是很奢侈的,然而却物有所值。
  这玩意实在太坚固了,有许多用三合土造的墓葬,经历了几千年时间还完好无损。
  上午,十五万瓦剌大军扎营,准备攻城。
  从白城城墙上往外面看,密密麻麻的帐篷一眼望不到头,先是一条线后来便连成片,到处都是正在扎营的瓦剌兵。巳时刚过,瓦剌大军便发起攻城,一次便动用了三万兵力,三万下马攻城的瓦剌兵抬着弩炮,拖拽着投石机缓缓向前,时光似乎退回到三百年前,蒙古帝国横扫天下的时代。
  城上一片忙乱,以蒙古兵为主的守军开始准备灭火。草原上无法获得石弹,故此瓦剌军多半会以投石机发射火油弹,城中早备好了沙土,水缸,和大量人手随时准备灭火。军粮重地更是被严密保护,多数粮食,饮水都深埋在地下,如今的白城可越来越象是个军事重镇,矗立在科尔沁东头的堡垒了。一座白城,一座开原城,两座巨城便如同两把铁钳一般,牢牢钳住了进入科尔沁草原的入口。
  城外,三万下马攻城的瓦剌兵脱离本阵,拖拽着百架投石机,一千架弩炮缓缓压上。从高处看,弩炮在前,高大的投石机在后,再后面是一排排手持硬弓,箭矢斜指地面的瓦剌兵。蒙古兵打仗也是会排队列的,只是队列不甚严整,排成横队是为了在抛射时形成覆盖面,那一排排身穿皮甲的瓦剌兵,在草原上一起前进,十分壮观。
  卢象升自是没有心情欣赏这等壮观景象,而是躲进了坚固的主堡。白城西边这座主堡是最大的,并且还是空心棱堡,坚固的外墙里面可以容纳数千战兵,也毫不嫌拥挤。这种空心棱堡极适合草原城市,因为草原上空荡荡的,没有可用于投石机使用的石弹,因此不必担心被石弹击毁。为了加强白城防御,马城也是费了一番苦心的,连守城的三万蒙古兵,中间也安插了大量开原子弟。
  站在坚固的空心堡垒里,众将官看着瓦剌军在五里外停下,开始架设投石机。
  巨大的投石机仿佛耸立在草原上的巨人,张牙舞爪,五力,是三千斤佛朗机的极限射程,堡垒外面的炮垒上一阵忙碌,炮手忙着将三千斤佛朗机装填,不等瓦剌兵将投石机架好,便次第开炮,呼啸声中硕大炮弹划破天际,如流星般砸在荒凉的草原上,蹦蹦跳跳的弹了起来,四发炮弹只有一发命中。
  打中那颗炮弹竟然越过高大的投石机,重重的砸进瓦剌弓手队列中,几次弹跳竟然击穿了十余列瓦剌兵才耗尽了动能。攻防大战终于出现伤亡,忙乱的城内城外气氛逐渐炽热,肃杀,变的白热化。


第五百五十五章 狙杀营
  四门佛朗机炮换好子铳,炮声隆隆,在五里远的极限距离上,屡屡建功。堡垒中卢象升看着一架投石机被弹跳的炮弹擦中,看似威武霸气的高大投石机,便如同豆腐一般倾斜,轰然倒地还散了架,顿时觉得扬眉吐气。活到老学到老,投石机这种远古攻城器械,被时代淘汰是有原因的。
  这玩意既笨重又容易损坏,但凡是木制的军械都是极容易损坏的。
  卢象升突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此战过后,恐怕就是投石机这种攻城利器的绝响了,以后怕是大炮火枪的时代。炮声隆隆,四门佛朗机炮打完了全部子铳,屡次建功,击毁了多达六架投石机,也是投石机这玩意目标太大了,以开原炮手的训练有素,那些看似高大的中古攻城器械便象是活靶子。
  打完了子铳,佛朗机炮便得冷却装填,而此时天空突然滑过一道道零星,令人牙酸的木制零件摩擦声,五里外高大的投石机纷纷扬起长臂,一个个点燃的硕大火油罐拖着长长的尾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吞吞的飞临白城上空。火油罐的飞行速度自然是不慢的,然而和炮弹的速度比起来便象是龟速。
  “防炮,灭火队!”
  外面响起开原子弟声嘶力竭的嘶吼声,乒乒乓乓,之后白城便被从天而降的火流星笼罩,火头四起。乒乒乓乓火油罐落地,炸开,就是一片大火烧了起来,有倒霉的蒙古兵被燃烧的火油沾在衣服上,慌忙拿手去拍,火油沾到手上仍能燃烧,很快几十个倒霉的蒙古兵就变成了火人。
  城中巡逻的军法队上前补了几箭,几十个火人纷纷扑倒。
  马城做过认真的分析,蒙古人攻城使用的所谓猛火油,确实是石油,然而却不是一般的粘稠,含腊高的石油。蒙古人发射的火油罐,是一种品质极佳,并不粘稠的高品质石油,极易点燃,烧起来也极难扑面,应是中东,或者某些石油产区出产的优质原油,多半是从中东地区弄到的。
  品质好的原油好到什么程度,直接倒进汽车邮箱里,就能代替汽油使用。
  原油也是分品质的,品质好的石油做猛火油是很可怕的,因此讨论原油能不能燃烧毫无意义。
  咯吱,投石机长臂挥动,漫天飞舞的火油罐越来越密集。
  投石机发射的火罐毫无精确性可言,落到哪里便燃起大火,近百架投石机发射了十几轮,倒有大半火油罐越过前沿堡垒,落到城中心去了。城中重要人物,战兵早进了地窖,普通牧民承受了惨重的伤亡,火油落地不烧干火是不会熄灭的,沾上一点就能着起来。卢象升眼睛眯了起来,终见识到三百年前蒙古帝国征服天下的犀利手段。
  投石机,火油罐,对人口密集的城市还真是利器。
  连白城这样的土城都四处火起,可以想象那些繁华的城市,被火油罐密集砸中后的惨状,一片火海,大量人员伤亡。
  “灭火队,出!”
  外面传来士官的嘶吼声,由蒙古杂兵组成的灭火队从地堡里钻出,用沙子掩埋,用湿被子捂,很快将火势控制住了。白城极少有木制建筑,猛火油烧完了火也就灭了,这一轮攻城算是挺过去了。卢象升心中是有底气的,瓦剌大军远道而来,也不可能携带大量猛火油,猛火油这玩意得来也不易。
  果然,瓦剌军给了白城守军一个下马威,近百架投石机便陆续停止发射。对于可能出现的大量烧伤人员,白城守军也是做了万全准备的,医官提前准备了大量獾油,烧伤处用盐水清洗后涂抹獾油,对于治疗烧伤有奇效。这是民间医治烫伤的土办法,却在开原军中发扬光大了。
  开原军救治伤患是形成了体系的,大量被火油烫伤的伤患得到救治,城中没有出现大规模混乱。主堡外面,医官单膝跪地救治着几个烫伤士卒,几个士卒伤的都不重,拿起长弓还能打仗,让卢象升感慨大帅开创的兵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博大精深,这战时救治伤患也是一门大学问。
  战争,果然是有准备的一方更容易获胜,这也是开原兵学信奉的理论。大帅曾言不打无准备之仗,真真是至理名言,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便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这兵学真真是包罗万象,连天时,气候,地理都包涵在其中,论它的博大精深丝毫不输儒学,并且这是济世良方。
  城外,大量投石机停止发射,黑压压过万瓦剌兵,抬着千具弩炮大举压上,灭火队将燃烧的火油清理干净,城墙上大炮又开始轰鸣,总兵力超过二十万的草原大战,炮弹流星一般呼啸着划破空气,人力显得如此渺小。
  三里,三千斤佛朗机终于显示出它作为速射后装大炮的威力。
  三里之内,佛朗机炮射速极快,又打的极准,给大举压上的瓦剌军造成了巨大伤亡,一颗颗灼热的炮弹砸进瓦剌军队列中,蹦蹦跳跳便是一条血肉胡同,被砸中的地面都犁出一道浅沟,触目惊心。然则瓦剌兵与大明边军交战两百多年,早有一套防炮的法子,虽承受了伤亡却并未崩溃。
  瓦剌军的法子也很简单,进攻时排成长长的横队,如此便减弱了炮弹弹跳时造成的恐怖杀伤力。如此简单的一个法子,就让三千斤佛朗机威力大减,多数炮弹只打穿了一列横队,便完全失去了杀伤力。
  大炮轰鸣,城外缓缓推进的瓦剌大军越来越近。两里,城上一声令下,狙杀营两三人一组抗着大抬枪从主堡中涌出,快速通过斜坡进入前沿三角堡。空落落的三角堡很快站满了人,两三人一组的狙杀营士卒开始装填弹药。卢象升对开原最精锐的狙杀营,是抱以厚望的,大抬枪能不能克制蒙古人的弩炮,稍后便可见分晓。倘若这法子能成,那开原狙杀营便是立了泼天的大功。
  过不多时,各个三角堡内升起一团团硝烟。
  狙杀营士卒瞄准了打,两里之内,两百杆抬枪表现出惊人的杀伤力。马城下令成立狙杀营也并非是心血来潮,大抬枪这玩意一直到后世抗日战争,仍在中国军队里大量装备,足可见这种支援武器的价值。后世装备简陋的八路军,就曾经用大抬枪对抗日军,可见这种中程支援火力是有其巨大价值的。


第五百五十六章 畜类
  在这个时代,大抬枪的价值就更大了,有效加强了开原镇军的火力密度,一轮射击,狙杀营士卒纷纷退后,装填弹药,咬开定装火药先往引药池里倒一点,然后便倒进长长的枪管里,开原镇军使用的火器,引药和发射药是通用的,这也是这时代最先进,最快速的装填方法。
  装填时只需咬开药包,倒少许火药作为引药,余下的都倒进枪管里便可,十分快捷,并且引药池还安装了火门罩,不惧草原山的大风沙。
  卢象升举着千里镜,看到排成长长横队的瓦剌军中,有一些士兵突然身上冒血,一头栽倒,心中叫妙,长期与大明边军作战的瓦剌兵,显然从未见过抬枪这种火器,吃了亏还茫然不知。在接近两里的距离上,抬枪的命中率不高,然而第二轮抬枪密集清脆的射击声中,排成三列横队的瓦剌兵走着走着,突然栽倒一片。
  一里半,三轮射击,栽倒的瓦剌兵越来越多。
  卢象升看的心情愉悦,这狙杀营果真精锐,越打越准,大多能做到根据弹着点,凭借精准的枪法调整弹道,在一里半的距离上给瓦剌军造成了重大杀伤。瓦剌军显然从未遇到过这种新式火器,被精确打击打的有些蒙了,前排瓦剌兵遭遇了重大杀伤本能的停下来,后排还在持续推进。
  很快,三排横队便挤在一起,如此一来狙杀营打的更准更欢快了。从千里镜中观察,令人心惊,三排变成一排的瓦剌弓手,眼神茫然不时有人一跟头栽倒,有些弹丸打穿了两人,甚至三人,有些倒霉的脑门中弹,便如同烂西瓜一般猛的炸开,爆起一团红白色的血雾,无头的尸体扑通栽倒。
  混乱,在瓦剌兵队列里蔓延,初次遭遇狙杀营的瓦剌军阵脚大乱,无法再保持横队。慌乱中有的瓦剌兵仍下弩炮转身就跑,有的在头人,首领的指挥下架起弩炮还击,还有凶悍的成群结队冲上来射箭。
  陷入混战,城上城下弹丸,箭矢横飞。
  混乱中的一万瓦剌兵明显分成了三部,一部分是临阵逃跑的,一部分是停下来发射弩炮的,还有一部分手持步弓往城墙冲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