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港口驻地,袁老大人却对大小佛朗机人的战争很感兴趣。
郑芝龙长期和西洋人打交道,知之甚深,大小佛朗机人是面和心不和,虽然两国如今合并成为一个强大的王国,然而葡萄牙人的反抗却从未停止过。西班牙国王的吞并野心,确实极大的削弱葡萄牙人的海上实力。
作为海上霸权的先行者,葡萄牙人确实有过辉煌的时代,数百年前葡萄牙海外探险先行一步,占领了非洲继而率先向东到达自古神秘的东方。西班牙只好另劈海路。当时,已经有足够的航海经验和理论论证地球是个圆的,哥论布就以这个理论向西班牙王室建议向西航行探险而到达东方的印度。
袁可立听的哑口无言,大地明明是方的,怎么可能是个圆的,这怎可能。
自幼接受儒家教育,进士出身的袁老大人瞬间凌乱了,大地怎么会是个圆的,简直荒谬,郑芝龙恭恭敬敬的解释起来,咱们居住的地球确实是个圆的,正德十四年春天,有个叫麦哲伦的葡萄牙人率领船队从葡萄牙出发,一直向东航行,耗时两年又回到了葡萄牙,因此证明了地球是个圆的。
对这种歪理邪说,袁老大人如风中凌乱,彻底被震傻了。
这简直颠覆了老大人的认知,进士出身的袁可立自然是精通易经的,天圆地方本质上是《易经》阴阳体系中对天地生成及其运行的解读,而《易经》为百经之首,国学之源,其思想体系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按照阴阳五行演化而来,因此在古代的各门学科中,都有阴阳五行的思想体系在其中。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天圆地方的思想是儒教的根基,也难怪老大人会发蒙了。
然而一百年前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的记载,十分详尽,郑芝龙出去转了一圈,就从一位相熟的贵族那里借来了一本麦哲伦游记。一字一句的翻译给袁老大人,不但有详尽的记载还有图画。麦哲伦的船队从塞船维亚出利发,沿达瓜基尔维尔河入海,船队离月开河,口驶入淼浩无际的大西洋,开了始类有史人以来的一次环第航行。
在前往加那利群球岛中途,船队到遇达长一月个久的之大暴风,个西班几船长指责麦哲伦没有牙直接横大渡洋,可是西麦哲严伦令们他,你们的职责白天跟随是的旗我,帜夜晚跟随的航我前灯进。
环球航行的记载十分详尽,美洲大陆也是确实存在的。
袁可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两眼发直,马城心中好笑留下郑芝龙给袁公解惑,便回房呼呼大睡。回到房中仍觉好笑,这本麦哲伦游记是一定要翻译成汉语,并且带回开原,台湾两地的府学,这又是新学的一次兴盛,来自大航海时代的召唤,随着西学的传播,大明新学的兴起已经不可阻挡。
翌日,港口。
袁可立端坐在房中,绕有兴致翻阅着一些拉丁文游记。
马城会意一笑,他也不懂拉丁文,然而这时代的游记多半会配有生动的插画,在这没有相机的时代,插画,是西方冒险家记录新世界见闻的必备工具。看不懂文字总能看的懂插画吧,以袁可立的才学并不影响他对这些游记的理解。
并且袁老大人,居然向一名郑芝龙手下的通译请教拉丁文。马城心中赞叹这便是求知欲,一个大明二甲进士的本能求知欲,一个读书人的求知欲,这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朱老夫子也无法禁止的吧。袁公自然是语言方面的天才,也想不到出一次海,便让这位年近六十的老人家焕发了第二春,居然研究起拉丁文著作了。
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袁可立面前慢慢推开,此刻的袁可立绝对想不到,这是一扇通往财富和霸权的大门。
购买马六甲的事情提上议程,袁可立仍觉荒谬,郑芝龙却被说服了。
对于马大帅的才华,郑芝龙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少有对大小佛朗机国局势把握如此精到的明人,更别提这位大帅还是个武人,只能用天赋异秉来形容。两人在袁可立面前侃侃而谈,议论起来大小佛朗机国恩怨纠缠的历史。
马城断言,西班牙国,和葡萄国是两个体制完全不同的王国。
西班牙国是一个强盛的封建集权王国,而葡萄牙国是一个开明的商业国家,这两个王国在体制上是完全不同的。葡萄牙国的海外扩张是为了经商,而封建君主制的西班牙国,对外扩张是为了霸占土地,这就是一个商业国家,和一个封建集权国家的区别,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对土地的渴望是原动力。
袁可立听的若有所思,郑芝龙却拍桌叫好,如同一道闪电在头上划过,悟了。
郑芝龙赞道:“正是如此,下官懂了,此事大可一试!”
郑芝龙兴冲冲的去找西芒总督交涉,提出购买马六甲的交涉。
袁可立仍是有些恍惚,马城又笑着解释一番,西班牙有能力统治性地掠夺殖民地,这个主要得力于其比较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国家。当时的西班牙王室成功地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甚至控制了宗教势力。然而英西大海战,马城还是了解极深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一战全军覆没。
袁可立听的啧啧赞叹,马城又笑言海战失利,西班牙王室又将触手伸到陆地上,一举吞并了葡萄牙国,如今葡萄牙国算是西班牙王国的附庸。
袁可立是何等精明的人,闻言笑道:“老夫懂了,那个葡萄牙总督,如今是进退两难的绝境。”
马城恭维道:“正是,袁公英明,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如今是进退两难,既不愿屈服于西班牙王室,可又守不住马六甲。”
袁可立哈哈大笑起来,连声夸奖,能将大小佛朗机国之间如此复杂的情势,分析的如此详尽扎实,后生可畏。
第四百六十一章 讨伐檄文
马城笑道:“葡萄牙人如今是内无战心,外无援兵,买下马六甲正当其时。”
袁可立沉吟片刻,忽骄横道:“为何不一战而下!”
马城早料到他会有此问,轻松笑道:“袁公有所不知,这西人的传统最重盟约,盟约一成便不太好反悔,如今葡人既为盟友,这信用二字还是要讲一讲的,西人称之为契约精神,咱便按照西人的规矩来吧。”
袁可立眼中精光一闪,又哈哈笑了起来:“契约精神么,这倒新鲜,倘若人人都讲契约,那也不错。”
一老一少在这一点上形成了共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经是海上霸主的葡萄牙人,是大明天生的盟友,不好将这群商人得罪的太狠了。和一群葡萄牙商人打交道,买军火,总比和一群顽固的西班牙封建官僚打交道,要容易的多。两日后,西芒总督答应了出售马六甲的提议,却狮子大开口要了五十万两白银的高价。
马城不悦,亲自上阵讨价还价一番,最终将价格定在二十万两白银。
并且提出了一个葡萄牙人无法拒绝的条件,可以将马六甲城的葡萄牙人,保护在大明强大的羽翼之下。这是西芒总督无法拒绝的条件,他的两千士兵早就军心涣散,无法对抗荷兰人的进攻,崇祯四年,大明帝国的招牌还是很响亮的。
大明帝国虽然内忧外患,可毕竟是一个强盛的老大帝国。
广东,台湾水师实力也还算强大,庇护一万两千个葡萄牙人不在话下,接受大明庇护后的葡萄牙人将在广东定居。两千葡萄牙士兵可以选择自愿加入台湾镇军,成为大明的雇佣兵,也可以选择稳定的生活。约一半葡萄牙士兵进入台湾镇军服役,大部分都加入了水师,这让袁可立喜出望外。
这个时代,每一名葡萄牙士兵都是出色的水手,少有不懂航海的士兵。或者可以说这些士兵本职就是水手,占领了马六甲之后才成为职业士兵,一千葡萄牙水手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台湾水师的战斗力。交易达成,怀中揣着巨款的西芒总督,索性将马六甲舰队整体发卖给台湾水师,自己带着卫队跑去镜壕享受人生去了。
六月中,马六甲。
台湾镇军很快接防马六甲城,实力大增的台湾水师,一举增加了四艘主力风帆战舰,小型战舰更是达到三百艘之多。各种大小船只在马六甲海峡游弋巡逻,后续一万台湾镇军分批赶到,很快接管了马六甲城,并且封锁了马六甲海峡,就地当起山大王来了,截停过往商船收取过路费。
在百里外游弋的一支荷兰舰队,逡巡了两天,最终也没敢冒犯大明兵威。
开什么玩笑,十二艘主力风帆舰,三百条各型战船,还有一万五千名士兵,如此强大的力量已经完全打破了地区平衡。荷兰舰队以武装商船为主,数量虽然众多士兵却严重不足,无力对抗数量众多并且训练有素的台湾镇军。
袁可立发了一回疯,亲自担任马六甲总督并且上报朝廷,请封。
马城错愕之后忍不住狂笑起来,可以想象接到奏折后,崇贞皇帝,温党,东林党的难看脸色。如今也顾不上朝廷的反应了,购买马六甲,葡萄牙舰队,库存武器弹药花费了五十万两巨款,台湾三司如今穷的要当裤子了。这笔巨款却花的很值,马城十分得意的想象着后世历史会怎么写。
崇贞四年,六月,辽东伯马城收回马六甲,大明重新掌握了马六甲海峡这个战略咽喉之地。趁荷兰人反应不及,穷疯了的台湾镇军,气势汹汹登陆中南半岛,开始了一路烧杀抢掠的殖民之旅。打先锋的杨天生率领六营镇军精锐,势如破竹,绕开军力不俗的暹罗,直取南缅东吁王城。
同时袁可立又上书一封,造势,历数缅甸东吁王朝滋扰大明边境的黑历史。
袁大人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同时也是一记耳光甩在崇贞皇帝脸上,一如既往的暴脾气,倒要看看天子如何应对。袁可立再炮制一份讨伐檄文,言缅甸本为大明藩属国,却不思皇恩浩荡,屡次犯境,痛骂东吁王朝已故雄主莽应龙横扫中南半岛,向北窥探明王朝附属的各个土司辖地。
其时正值嘉靖朝后期,朝政萎靡,无暇顾及中南半岛的附属地区情况,莽应龙虽然经过数次受挫,甚至在第三次北伐时差点被围歼,坚持到第四次北伐,终于还是如愿以偿的吞并了缅北的明朝附属土司地区。到了莽应龙之子,莽应里时,东吁王朝国势更加强盛,几乎横跨大半个中南半岛,军势浩大,想再次一窥云南边界
可惜这一次,皇帝已经换成了万历神宗大帝。
袁可立的讨伐檄文里,大肆颂扬神宗万历大帝的功绩,万历皇帝然而在位期间,东征朝鲜平日本百年战国精锐,北镇辽东蒙古诸部落不能入寇。往西经营青海河湟至哈密一线,横扫海西蒙古,获得湟中三捷,环顾大明帝国四野,如同唐代开元盛时,无人可敌。
时缅主莽应里在大汉奸岳凤的协助下,寇兵云南。
然而在神宗大帝英明神武的指挥下,明军一共剿灭入侵的缅军一万余,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刘綎、邓子龙等将领又率兵从陇川、孟密出发,一直攻打到阿瓦城,缅将猛勺向明军投降,猛勺是莽应龙的弟弟,即莽应里的叔父。原来镇守陇川、孟养、蛮莫等地的缅将,全部溃退,大汉奸岳凤和他的儿子后来也都被处死,终于结束了他十多年的汉奸生活。
世易时移,今日的朝廷百官,已经忘却了神宗大帝在中南半岛的赫赫军功。
一篇雄文,如同一记巴掌重重煽在崇祯皇帝脸上,就差没指着这位少年天子的鼻子,大骂这个不肖子孙了。马城心中暗自吃惊,苦笑,袁公还是那个暴脾气的袁公,当年敢指着神宗皇帝的鼻子骂,如今大骂崇贞皇帝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大明是师出有名,打着清算的旗帜横扫了缅甸南部,直取缅北。
杨天生在缅甸一路狂飚,却连累马城要给他擦屁股,不得不调集兵力替他看住后路,还要防备侧后方的暹罗军。
暹罗,军力委实是不俗的,军中有五千西洋雇佣军,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暹罗雇佣军里有葡萄牙人,也有西班牙人,是一支纯粹为钱而战的雇佣军,缅甸也有雇佣军,兵力大致在一千上下,全部由葡萄牙人组成。
聘请雇佣军,也算是大航海时代南亚的特色。
第四百六十二章 兵临
因此台湾镇军最大的对手,实际上是缅甸国内的西洋雇佣军,一伙纯粹由亡命徒,罪犯,水手组成的野蛮军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雇佣兵在南亚各国的待遇十分优厚,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些雇佣军不能用国籍区分,这些亡命徒眼中是没有国籍,也没有什么荣誉感的。
第四天,杨天生兵临东吁王朝都城阿瓦城,却被一条大江挡住攻势,反应迟钝的缅王集结兵力二十万,沿伊洛瓦底江布防,此时缅甸进入雨季,江水暴涨让杨天生不得不停止攻势,陈兵江畔,与缅军主力隔河对峙。明军后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