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夜已深,额哲居然在帅营中睡着了。
  马城无奈只得留他睡在帅营里,还得派人去通知蒙古人,他们的大汗并没有失踪,正在老子的帅营里呼呼大睡呢。
  对于额哲的仰慕,马城是心知肚明的,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坏到哪里去。
  小孩子心软胆子小,本能的厌恶那些军纪涣散,甚至当众淫乱的蒙古部众,蒙古帝国最强大时也是军纪最败坏的时期,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将屠城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境界。蒙古人将屠城和战略需求,心理战术完美地结合一体。可以说,成吉思汗完成了对屠城的艺术化,就像孙子总结兵法一样,成吉思汗总结了系统化的屠城术。
  一脉相承,如今没落的北元骑兵出征,也是寸草不生,十分残暴。
  额哲不过是个七岁的孩子,能看的下去才怪,若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能适应杀光,烧光,抢光的大军征战,那倒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和军纪森严的明军相比,他麾下的两万蒙古骑兵就象是粗鲁的野蛮人,也难他们的大汗要躲在明军帅营里睡觉,应是极为反感那些忠心部属,汗庭护卫军的作为。
  马城自然是乐得如此,要能从小培养出个仰慕大明文化的北元大汗,那可是连做梦都要笑醒了。一个仰慕大明军威,喜欢大明军制,不愿意做野蛮人想做文明人的蒙古大汗么,和亲的效果就完全达到了,不能比这更理想了。各部蒙古军正忙着在女人身上撒欢,一时还顾不上年幼的大汗。
  翌日,精力过剩的蒙古人从帐中出来,许多人还全身散发着酒气。
  然而却不影响他们的勇武,酒精的刺激反倒让蒙古骑兵们越发凶悍,成群结队往四面散开寻找下一个劫掠的目标。杀人,放火,劫掠,玩女人,这也是一套成熟的征伐之道,被人性黑暗面激发起来的蒙古人,战斗力也挺凶残。喧嚣吵闹的蒙古骑兵,和安静肃杀的开原铁骑在一起行军,相映成趣,野蛮和纪律很离奇的并存着。
  当然私底下,开原将领很看不上蒙古人的野蛮,不免抱怨两句。
  蒙古骑兵也看不起开原军的严明,打仗么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有今天没明日的,死之前还不能放纵一回么。这也是两只军队制度上的不同,蒙古人战死了,搞不好家中财产妻妾女奴连子女都归别人了,开原骑兵战死了,却享受着完善的抚恤,蒙古,开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
  前面蒙古人在撒了欢的突进,一万开原骑兵沉稳的落在后面,也懒的去争。
  开原子弟对蒙古女人没什么兴趣,杀人放火偶尔为之,只是可惜了那些牲口,战后少不得要分润些。落在骑兵大军后面的一万骑兵步卒,则在深入辽西草原两日后,截留了一批蒙古俘虏就地挖掘壕沟构筑阵地,三道环型阵地很快构筑起来,环型阵地,开原军草原作战时的标准战法。
  这玩意是马城提议,由参谋们搞出来的草原防御阵地。
  步卒深入草原作战免不了被包围,既然被包围不可避免,那么这种环形阵地就诞生了,天生就是为了被包围而构筑的阵地,四面八方都可以防御。这玩意来源于大明的车阵,三道环型壕沟之间布满了火铳手,小炮,路障,这也是因为草原作战双方都不会动用大炮,尤其适合冷兵器作战。
  倘若碰上一股拥有野战重炮的军队,这个环型阵地就悲剧了。
  这个环型阵地的核心是一处土坡,因此守军是居高临下射击,攻击一方是上坡,可以极大的缓解进攻压力。又是一天时间,前锋蒙古人已经打到了熬汉王城,殿后的开原骑兵主力还远在六十里开外。蒙古人不等后援就开始攻城,夜战,马城率大队赶到时,王城攻防战正打到最惨烈的时候。
  敖汉王城也不过是一座土城,最高处也不过三四米,十分简陋。
  蒙古王帐骑兵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领,投枪,一波接一波的蒙古骑兵借着马速冲到土墙前面,发力将三尺多长的投枪掷出去,十分壮观。马城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投枪战法,看到呆滞,借着战马冲锋之力,目测蒙古骑兵可以将投枪仍到七八十米开外,后世标枪投掷的世界记录才多远,一百米左右。
  明军大量装备的鸟铳,有效射程不过五十到七十米。
  也只有开原军装备的重火绳枪可以在一百米开外有效杀伤,后金步弓的有效射程也远远不到一百米,至于抛射那是另外一回事,用抛射的方法来射击高速运动中的骑兵,那便是个天大的笑话,能射的中才叫见了鬼。因此在草原骑兵战中,这些投枪的杀伤力十分惊人,令人咋舌。
  自然,能将投枪仍到五十米开外,已经是蒙古兵中的精锐。
  三百多年前蒙古人,就是靠这一手投枪战术纵横无敌么,果然犀利,这玩意可比弓弩威力大太多了。乌压压一片投枪从天而降,将敖汉部首军射的惨叫连连,却死死顶着不肯后撤,用手中装备了破甲箭头的步弓还击。这也就是敖汉部得到了后金的大力支援,装备了一批后金的步弓,不然早被击溃了。
  蒙古骑兵尤其善用标枪,风格独特而技艺精湛。他们使用的标枪既可两头刺敌,又能投掷杀敌,在纵横欧亚的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明代沿袭宋代遗制,军队非常重视标枪,而且强调步战使用必与藤牌相配,铺天盖地的投枪从天而降,带着巨大的动能落在土城里。
  马城亲眼见到实物才知传言不实,蒙古人的投枪并非两端带刃,而是尾部加装了羽翼增加稳定性。这支使用投枪的蒙古王帐骑兵,怕是投枪这种武器在东方战场的绝响了,如今能见到投枪大规模投入作战,实属幸运,突然明白戚继光的骑兵为什么要大量装备三眼铳,多半是为了对抗蒙古人的投枪。


第四百四十三章 悍将
  前线蒙古精骑已经投完了标枪,下马步战攻城的五千余众一涌而上,打算一举击溃敖汉守军。狼群一般的嘶吼嚎叫声中,各部首领催促着族人发动猛攻,前排也都是披了重甲的步卒甲兵,族中勇士,使用狼牙棒这类重兵器,架起梯子便轻松越过了低矮土墙,杀了进去。
  敖汗王城两边墙头,火把晃动,城内弓箭手密布,密集的箭支将王帐甲兵射的人仰马翻,墙下居然还有藏兵洞,土墙后面的守军突然掀开石板,钻出数百刀斧步卒,一拥而上,上砍人胸,下劈人腿,攻城的蒙古甲兵突然两面受敌,抵挡不住,仍下突入城中的几十个勇士败了下来。
  各族首领气的上蹿下跳,明军阵中一片哗然,这就败了。
  土墙下面藏兵洞里钻出几百个刀斧手,打了半刻钟就败了,这未免太过儿戏。
  额哲站在明军阵中,马城身边,看着潮水般败下来的王帐精兵咬着牙,小脸都气到涨红了,低头看着脚尖显然是觉得很屈辱。马城反倒觉得理应如此,汗庭精锐王帐兵么,久疏战阵,空有精良的重甲却无必死决心,和大明的京营精锐差不多。王帐兵一向养尊处优,被蒙古人雪藏的太久了,久到不会打仗了。
  能打的前些年白城之战,也大多战死了,剩下的都是绣花枕头。
  前线,各部首领,王帐将军呵斥着重新整队进攻。
  马城看一眼东方的天色,天快亮了不能再磨蹭了,拿不下这座土城处境便有些不妙,前几天磨磨蹭蹭的八旗兵突然加快速度,连夜行军,此刻应该在五十里外,搞不好已经和蒙古人的游骑接战了。却仍是耐着性子,让蒙古人再攻一阵,消耗些守军的力气也好。蒙古军花了半个时辰整队,鼓起勇气再攻,死伤七八百人,好容易突入城中便再也攻不进去,又被箭雨射了回来。
  马城突然接手攻城,先下令军法队动手,砍了几十个蒙古败兵。
  刀架在两个蒙古将军脖子上,逼迫两个千夫长率领败兵又杀了回去,此时土城中还有残余的王帐兵正在做困兽之斗。马城挑的这个战机也很妙,两个千夫长被逼的转身杀了回去,开原铁骑也已经纷纷下马,四营铁骑披了甲,下马步战,尾随蒙古兵扑向低矮土墙,走的还不紧不慢。
  甲叶响动,两千开原子弟分成四部,整齐步伐踩的大地都似乎在颤抖。
  额哲眼睛亮了起来,握紧拳赞道:“真是威武雄壮!”
  马城一笑,心中突然一动他的汉话是谁教的呢,苏泰,娜木钟的汉话都不太灵光,这位北元幼主却说一口纯正的凤阳官话。心中又是一动林丹汗的妃子里也有明人女子,这个教额哲大明官话的女子当是来自关内,说不定还是京畿人氏,京畿才说凤阳官话,还得是权贵之家。
  此事一问便知,这个女子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前线苦战,被蒙古兵捣开的城门处死伤最多,地上躺满了尸体。
  前线,一个明军士卒格外凶悍,握着手中大枪连刺带挑,接连挑翻了两三个守军,此人已经在城门处战斗足有半刻钟了,身边的同僚也倒了一地,此人必是军中老卒,若换了平常新卒,早立不住脚。一来此人勇悍,二来重甲护身不惧冷箭,身上插了几支箭仍没有脱力,凶悍异常。
  额哲小拳头握的很紧,突然闷声道:“这个明人勇士,我要他做我的护卫。”
  马城回头看着他握紧拳头,温言道:“可,还要问他愿不愿意。”
  额哲郑重的点了点头,小拳头却握的更紧了,战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然明军顶住了,敌人自然就开始顶不住,城墙上明军士卒已经增加到了一百来人,依仗着重甲护身步步推进,将占据的范围扩大到了梯子前面,接应梯子上的同僚上城。上城墙的明军虽多,敖汉部士卒更多。
  城中守军拼了命凑了七八百人,组成几十个锐角阵型,长枪在前,刀斧在后冲上土城城墙,两边兵卒刀斧见刀斧,枪戈碰枪戈亡瞬间便倒下一片。
  城门处,大喘粗气的李平桂挑翻了一个敌卒,呼喝一声:“头儿,还能不能再战?”
  他身侧一个哨官一声不吭,掂起大斧砍翻了一个蒙古老卒。
  李平桂哈哈一笑鼓起余勇,手中大枪挑,刺,捅,居然被他一口气杀透了城门,面前压力突然一松。后面同僚涌进城内纷纷取出手弩,瞄着射,还递进来几面大盾,李平桂撑起盾牌,大喝一声滚入城内,用大铁盾硬去破坏地上鹿脚、拒马。后面的敖汉士卒才一露头,就被手弩一阵攒射,密集的箭支顿时射中了一大片敌人。
  如此近的距离上,手弩发挥出极大的精确性优势,专射面门。
  手弩射的比弓要准,距离又近,尽管守兵有盾牌掩护,但只须露出一点缝隙,手弩射出的箭就能钻入,射中持盾的人,盾牌一落地后面的士卒暴露无遗,伤亡更重。李平桂用大盾继续破坏拒马,后面几个身强力壮的过来帮忙,几人用蛮力硬生生将拒马推开,便一声大喝挺盾滚了进去。
  起身时忽然听见破空之声,本能的跳起来闪身避过,第二支箭接踵而来,射中大腿,李平桂勉强又在地上一滚,终究没躲得过,箭矢钻过头盔和盔甲的缝隙,射进了他的脖子。鲜血溅射出来,李成桂大叫一声,伸手去拔,却突然记起来军中医官的话,硬生生忍住了,军医曾言要害处中箭万万不能罢,一旦拔出,这会儿没军医在边儿,失血过多的话必死无疑。
  这是讲武堂军医官所言,讲武堂的教材中白纸黑字总不会错。
  受此重创终于支持不下去,眼前一黑,隐约看到杨头发了疯似的扑杀回来。
  那勇焊的明军锐卒终于倒下,远处观战的马城心中一叹,用精锐骑兵攻城是他万万不愿的,却不得不为之。开原铁骑四处转战,免不了要下马步战甚至攻城,伤亡率其实是很高的,因此更下定决心不惜重金,也要将全军建设成驮马化,驮马化,机动性,也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
  敖汉城已破,马城便牵着额哲抽身而去。


第四百四十四章 红利
  一日夜后,李平桂再醒来时,疼痛难忍忍不住哼了一声。
  恍惚间两双柔软的小手在身上摸来摸去,蓦然惊醒,听的耳边传来几声女儿家的娇呼,视线所及处满心茫然,似是身处一个华美的房间,身下铺着的毯子又软又暖和,只是身子十分虚弱脖子处的伤口钻心的疼。适应了的房间里刺眼的光线,入眼处两个娇美小娘的脸蛋,落在眼中。
  李平桂一呆,恍入梦境,这两个小娘长的太好看了,画里面走出来一般。
  其中一个年纪大些,仪态端庄,身段苗条柔美,跪坐在跟前替他擦洗伤口,盐水擦在伤口上钻心的疼,却强忍住不叫出来。那一箭伤的极重,没有十天半月休想下地,也无法说话,憋在心中十分难受。两个小娘子擦洗了伤口又喂了米汤,李平桂如陷云端挣扎着伸出手指,沾了盐水写字相询。
  “此是何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