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甚至还强占了被废的辽王王府。万历十二年四月,神宗下令查抄张居正家产,查得黄金万余两,白银十万余两,这不是妥妥的脏官么。
  戚继光戚大帅贪不贪,马城振振有辞道,戚大帅就是大明官员的楷模,一个贪污却又清廉的官员模范,戚大帅就是一个善于搞关系,迎合领导,请客送礼,拉帮结党的人。在无数史书中,戚继光是英勇无畏的化身,他能谋善断,所向无敌。
  这一切都是事实,但他也有着另一面,比如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去拜码头,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一通,然后再认同族找祖宗,大家就算是兄弟了,但是依照他的工资,绝不可能承担得起这么高的花销。所以结论就是:戚继光是一个既收礼又行贿的人。
  戚大帅还给张相爷送过礼呢,戚继光的朋友,王世贞就写了篇《张公居正传》,说戚继光“时时购千金姬”送给张居正,以至张首辅纵欲过度而得病。王世贞甚至说张居正“日饵房中药,发强阳而燥,则又饮寒剂泄之,其下成痔”。这么说来,连张居正得的痔疮也成了他好色纵欲的结果了,张居正固然好色,于是戚大帅经常不惜千金买美女送他享用。
  众妻妾掩耳不听,纷纷啐过来,于凤君居然和柳自华两人手牵着手,很不屑的走掉了,白妖精神个懒腰又去睡了,连映雪也借口要洗澡跑掉了,最后只剩下迷糊的周云嫣支着下巴打瞌睡。
  马城咽着唾沫道:“你也要和为夫做对么。”
  周云嫣却迷糊问道:“几时了,开饭了么。”
  马城气的直翻白眼,将她抓过来狠狠惩戒,一边惩戒一边偷偷听着外面动静,隔壁房中传来朗朗读书声。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周云嫣娇喘细细道:“姐姐为何夜里读书?”
  马城心说你还顾的上她,这是中毒太深了正在读书解毒呢。
  秋日里,马城躺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沉思,过了一会,一阵幽香在空气中微微飘动,随即一双柔软的小手轻轻的放在了他的太阳穴上轻轻的按摩起来,这双小手按摩的力度不轻不重很是合适,马城舒服的享受起来。
  过了一会,马城才由衷的赞道:“映雪,你这手按摩的手艺可真不错,比起云嫣可强多了。”
  映雪幽幽的声音的传了过来:“夫君不要夸了,姐姐们都是知书达理的人,如今这两天姐姐们都在帮着相公审查稿子呢,贱妾什么忙也帮不上,也只能做个粗使丫鬟。”
  “这已经很不错了。”
  马城笑着转过了头,才安慰道:“术业有专攻,她们一个出身于大宅院,一个熟读诗书,而你则是精通女红,各有所长。”
  对女人说谎仿佛是男人的天性,马城自然也不例外,这就哄的晕头转向,最后才来到了自华书坊。书坊中络绎不绝行走着不少工匠,这些工匠都是柳自华高价雇来的印刷师傅,如今正在为马城的兵学大作出版做准备。于凤君和柳自华各自占了一张桌子,正在审稿,好看的黛眉忽而舒展忽而皱起,由于精神太过集中,连马城的到来也没发觉。
  见到此情此景,马城忽然心生捉弄之心,走到两人身边突然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嘿……”
  “啊呀!”
  太过集中精神的二女被马城这一声叫声吓得几乎跳了起来,直到抬头看清后,吓得花容失色的二女气得扔下了稿子,两双媚眼儿飘了过来,马城心中大乐这两个和好了,于凤君极欣赏柳自华的才学,如今常常凑在一起,这便成功过关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盛怒
  数日后,福建急报,荷兰舰队十七条主力战船进逼福建近海,福建水师初战不敌已退往福州,水师提督俞咨皋弃军而逃,不知所踪。朝野哗然,天子大雷霆将俞咨皋骂了个狗血淋头,黑着脸召集军议,兵部却拿不出应对之策,无兵可调。广东水师要防备佛朗机人,浙江水师兵部调不动,登莱水师并东海提督李旦也不敢大举南下。
  原因就在于东海上,还杵着一支态度摇摆不定的朝鲜水师。
  朝鲜水师实力不算强,却活象一只癞蛤蟆跳在大明朝的脚面上,不咬人,却能将大明君臣恶心个半死。朝鲜李朝态度摇摆不定,说是忠于大明却又给建州送粮送女人,朝鲜水师也一直杵在耽罗岛,弄的东江镇戚金,登莱水师,东海提督李旦部都极为难受,如同被一把利刃顶在喉咙上,又不能擅自打掉它,又不能大举南下驰援福建,将朝鲜人恶心人的本性发挥到极至。
  天子黑着脸散朝,马城也在家中摔了杯子,大骂当年出兵援朝的混帐东西,当年是哪个混蛋力主援朝的,应该从坟里面挖出来鞭尸,这对军事,战略一窍不通的混帐东西,搞到如今整个东海的机动力量都动弹不得。
  “狗屁的不征之国!”
  马城罕见的情绪失控了,家中妻妾守在外面也不敢劝,连于凤君也被勃然大怒的夫君吓到了,两人自相识以来马城还是首次情绪失控,常年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凶悍气息,将家中妻妾都吓到了,不敢吭声。没人能理解马城的愤怒,这澎湖,台湾丢了再想打下来,要死多少忠勇的大明水兵。
  后世百年屈辱,任人宰割的记忆浮上心头,马城便情绪失控了。
  谁才是万历援朝的最大受益者,是女真人,是建奴,是十三副兵甲起兵的努尔哈赤。
  万历援朝之前,大明在辽东地区的政策是“以夷制夷”,利用女真各部的矛盾,使其相互制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出现强大的部落挑战明朝在当地的权威时,明军会毫不客气将其歼灭,如努尔哈赤的姥爷王杲、舅舅阿台、岳父杨吉砮、清佳砮兄弟以及建州女真另一位首领王兀堂等人都是因此被杀的。
  而在万历援朝战争开始前,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历时五年年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而此时李成梁正率明军全力打击海西女真与蒙古各部。丰臣秀吉攻略朝鲜时,加藤清正曾率军袭扰海西女真,努尔哈赤上奏朝廷请求出兵入朝援助,被朝鲜方面拒绝。于是趁着辽东明军主力入朝作战,辽东空虚,努尔哈赤开始了对海西女真的征伐。
  鉴于建州女真实力过于强大,叶赫部纠集女真、蒙古等九个部落合兵三万,发起了对努尔哈赤的征讨。结果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击溃九部联军,追杀一百多里。此战彻底改变了改变了建州和海西之间的力量对比,为此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奠定基础。而这个时候原本应在辽东镇守的明军,支持叶赫等九部攻打建州的辽东精锐全在朝鲜。
  可以说女真人的崛起,就是钻了万历援朝,辽东明军主力不在辽东的大空子。
  不仅如此,援朝战争极大的消耗了国力,“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实用本色米数十万斛”,战争将万历前期张居正改革所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
  同时几年的战争下来,面对刀锋利刃、火气精良的倭兵,不少精兵猛将埋骨异国他乡,特别是当时比较精锐的辽东铁骑,缺兵少将、匮粮乏饷的十万明军仓促出兵,萨尔浒一战四路明军三路覆没,此后明廷征兵加饷,搞的民怨沸腾,内外交困,最终明亡清兴。
  这场战争另一个受益者在日本,当时日本太阁丰臣秀吉病死,负责执掌政权的“五大老”下令全面撤军,战争正式结束。对于日本来说,这场战争其实仅仅是丰臣秀吉一个人的战争而已,而战争的失败也只是他一个人的失败,或者说是丰臣家族的失败而已。
  由于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年幼,作为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开始专权。这引起了丰臣秀吉的心腹石田三成等人的不满,于是双方各自拉拢大名,在关原展开决战。支持石田三成的大名主要是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等西国大名,作为朝鲜之战的主力,他们的军力、财力损失极大;相反德川家康的嫡系军队在朝鲜之战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在关原之战之战中,石田三成的西军败北,而东军中拥护丰臣的大名实力也遭到削弱,丰臣家的时代宣告结束,德川家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新统治者。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最终德川家康笑到了最后,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创了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江户幕府。
  而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个受益者就是朝鲜李氏王朝以及光海君李珲。说朝鲜李氏王朝受益很好理解,因为大明将他从亡国的边缘拽了回来,将李氏王朝在朝鲜的统治又延续了三百年之久。日本入侵朝鲜之前,朝鲜当时在位的国王名叫李昖,由于他的王后没有生下儿子,所以只能从庶子中选择继承人。光海君李珲年少之时,品行端正,勤奋好学,得到了群臣们的一致拥护,但他确是李昖的次子。而长子临海君虽然不学无术,但长子地位使他占据了“法理地位”。
  壬辰倭乱后,长子临海君被俘,李昖仓皇之中册立次子光海君李珲为世子,自己则逃亡中朝边境,光海君李珲则权摄国事,招集军队抵抗,甚至亲临前线视察,因此赢得朝鲜军民的一致拥护。但权力面前无父子,这引起了李昖的反感,之后随着李昖嫡长子的出生,围绕着储位,朝廷内部开始了一场明争暗斗。
  但凭借着在壬辰倭乱中积累起来的超高人气,光海君李珲继承朝鲜王位。光海君从被立为世子到登基的十四年间,明朝五次拒绝册封光海君。直到为了对付日渐强大的努尔哈赤,明朝才正式册封光海君为朝鲜国王。但明廷的态度对光海君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在萨尔浒之战中只是派兵敷衍了事而已,事后还与后金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虽然明朝屡次派遣使者要求出兵协助,光海君执意不肯,甚至将传达大明皇帝圣旨的朝鲜使臣关在汉阳城外。直到朝鲜爆发宫廷政变,光海君被废除,几年后自尽身亡。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文人误国
  打赢了援朝战争却又拒绝占领朝鲜,保住了李朝光海君却又拒绝册封,这便是让马城极为愤怒的行为,援朝已经是不负责任,打下了朝鲜却又不占领,实在是蠢到极点,不占领又不肯承认人家的国君,简直就是弱智了。盛怒之下派密使去义州,让毛文龙动作搞大一点,给朝鲜人找点不痛快。
  良久,于凤君才赶走进书房,看一眼匆忙走出去的密使,柔声劝道:“夫君息怒。”
  马城逐渐冷静下来,哼了一声,进宫面圣怎也要说服陛下,向李朝发出最后通牒,索要朝鲜水师指挥权,不肯交出指挥权便灭了它,总不能老有这么一支敌我不明的水师杵在东海,这实在太愚蠢了呀。纵观世界历史也没见过如此愚蠢的行为,从没见过有君主国,不要属国军事指挥权的。
  诸女也不敢拦他,只能看着他怒气冲冲的走了。
  宫中,天子也是脸色发青,稍一犹豫便让内阁拟旨,质问朝鲜李朝为何将水师长期驻扎在耽罗。天子聪颖自是极为愤怒的,想明白了,这是欺负大明呀,李朝水师驻扎在耽罗,瞎子都能看出来监视意图,感情大明软弱好欺负,后金凶残不好惹,便对大明东江镇摆出一副监视的架势。
  反正朝鲜是大明的不征之国,再放肆一点也不会翻脸。
  圣旨发了,马城断然请命击之,底线是解除李朝水师的武装,一个属国要水师指挥权做什么,简直滑稽。天子反倒犹豫了,太祖遗命呀,马城森然道,陛下放宽心动手的是东海海盗,与朝廷何干。天子会意狂笑起来,对呀,动手的东海海盗呀,东海海盗和倭国一向交好,这笔帐完全可以赖到倭寇头上。
  君臣定计,马城才回到家中谴使,一队亲兵携书信奔登州面见李旦,登州水师和李朝水师实力相当,加上李旦麾下的海盗舰队,自然就是碾压之势了,要是连一个朝鲜水师都搞不定,李旦这个东海王也白混了。偷袭朝鲜水师解除后顾之忧,李旦所部大举南下,再与荷兰人决一死战。
  想要李旦所部归心无非就是升官发财,如今朝廷财政宽裕,天子通过票号运银子去登州,此时多半就办成了。左右东海已经脱离的大明的控制,多封几个指挥使,总兵也不过多个闲官,银子官职都有了,李旦再不肯卖命便无计可施了。说到底还是大明的水师孱弱,兵力捉襟见肘呀。
  深夜,马城枯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对李旦其人马城极有信心,怕的是他部下有人不服,此时还要亲自去办,过几日等朝鲜水师隐患解除,就该动身去登州会一会诸位东海大海盗了,心中烦躁静不下心来。
  马城在书房中枯坐半晚,终不耐烦的展开一张熟宣,突然鼻端传来幽香,娇妻爱妾自外面进来倒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