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犹豫了一下,上前一步道:“城内已经稳定下来,虽然有流民数千,但都已经在官府的控制之下,至于城外……”
他不敢说。
要是二皇子因为他的一句话急怒攻心而死,那他就摊上大麻烦了。
泰安守备却没他那么多顾忌,他上前道:“殿下,城外数万流民俱已暴动,卑职手下官兵不足两千,还要分兵看管城内流民。
如今城外的暴民已经开始开山伐树,制作器械,长此以往,泰安必定坚守不住,卑职请殿下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就是弃城撤离。
可是,四周都是暴民,若是没有足够的兵马掩护,如何能撤离?
更何况,殿下现在……
饶是韩之涣一向自负才智过人,此时也不经感觉大事不妙。
他这一沉默,宽敞的屋内无人敢说话。
此时忽听一阵低若蚊蝇之声:“青州……”
韩之涣到底跟了二皇子很多年,一听便明白自家殿下的意思,立马开口道:
“殿下问,谁能前往青州调兵?”
无人应话。
韩之涣不死心的道:“殿下问,谁敢持殿下印信,前往青州调兵救驾?”
还是无人应话。
外面暴民数万,城内缺兵少将,料定不能派多少兵马护送出城。
如此情况去青州,定然有死无生。
而且,五人当中,布政使和同知乃文官,守备需要戍守城池,禁军指挥的职责是守卫二皇子的安全。
因此无人敢说话。
“卑职愿往!”
不是殿内诸官,而是之前召众人入内的姜护卫。
韩之涣顿时喜形于色,赞道:“姜护卫忠肝义胆,在下佩服,待姜护卫功成身回,在下亲自为姜护卫执壶添酒为贺!”
姜护卫却没看韩之涣,只是看向二皇子,可惜昔日丰神俊朗的二皇子此时早已虚弱不堪,只能给予他一个神色的鼓励。
只一个眼神,他顿时心满意足。
青州求援之事议定之后,守备又道:“启禀殿下,若是城墙不稳,卑职恳请殿下准卑职处决城内流民,以调回兵力守城,等待四方支援。”
良久的沉默,之后,是一道颤抖的声音:“准……”
……
泰安受困,二皇子派人前往青州调兵。
所有人都将希望放在援兵之上。
他们却不知道,青州节度使帐下五千兵马,已于无声无息之间,朝着泰安进发。
泰安城外数里的一个高山头,两骑人马伫立远望。
青州节度使已过知天命之年,他抚着长长的胡须,回头对身侧一年轻公子道:
“此间事了之后,贾公子就不怕朝廷治公子假传圣旨之罪?为他人的错误承担不属于自己的罪责,如此,可是值得?”
其实身边之人并非白身,且不止一个官衔,只是相对他的官阶而言,都太低。
若是以官阶相称,他觉得有些不够尊重,因此以公子之名称之。
贾宝玉慢慢从远处收回目光,听闻身边之人的问话,他笑了笑道:
“为了殿下,为了泰安城内十万百姓,有何不值?
况且,我是皇亲国戚,朝廷未必会治我的罪,说不定还会计我一功,江大人觉得呢?”
“呵呵。”
青州节度使笑了笑。
皇亲国戚,在这样的事面前,一文不值。
他不知道贾宝玉的轻松从何而来,但是他知道,这件事与他无关。
相反,贾宝玉给他带来了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应该感激他。
贾宝玉看到他的神情,也不解释,继续道:
“江大人可看见那片黑压压的人群了,以两千骑兵对之,可有胜算?”
说起军事,青州节度使顿时嗤笑一声:“一群受朝廷大恩而不知感激的土鸡瓦狗尔,杀之我都嫌只会玷污了我手下的刀。
别说两千骑兵,便是一千,本将军也能把他们杀的四散而逃!”
贾宝玉并不否定。
确实,一群手无寸铁的流民,面对正规军队,抵抗能力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那便不用等后军了,江大人可以长驱直入,先入城确保殿下的安全为要!”
青州节度使闻言,便要打马离开,然后又停下,忍不住回头问道:“贾公子不嘱咐我不要滥杀无辜?”
贾宝玉回头。
“须知,本将军此时每多杀一人,便多一分功劳。可是对于贾公子和随着殿下南下赈灾的人来说,每死一个人,可都是一桩罪过……
况且都说读书人当持仁心,贾公子就不为那些无辜的灾民说说情?”
青州节度使说的认真,他忍不住想要看清楚这个从京中而来,年轻的不像样的人的底细。
贾宝玉叹了叹:
“江大人看那片山林,他们已经不是灾民,而是拿起了刀、枪、棍、棒,甚至还有攻城武器的暴民……
每一个拿起武器伤害别人的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算是无辜。
不过,江大人倒是提醒了我。
功劳虽然可以让江大人加官晋爵,但是,或许也会让江大人午夜惊醒。
所以,对于未曾抵抗之人,还望江大人能够约束部下,不要多造杀孽。
不是为了我等南下赈灾之人的颜面,而是,求江大人晚年的一个心安而已。”
贾宝玉平静的话语,令青州节度使眼神一变。
沉默了一下他抱拳道:“老夫受教了……若是将来贾公子能够主政朝堂,定然教我大玄国泰民安,老夫很期待和公子同殿为臣的那一天……
只可惜,老夫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青州节度使说完,摇摇头,策马下山。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却已经老了。
贾宝玉转身,看着老将绝尘而去,他缓缓道:“或许,这一天,你还有机会看得到,因为,不会来的太晚……”
第125章 王师已至,从者不杀
泰安灾民暴乱,二皇子中刺生死未卜的消息一传入京城,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传言,皇帝听闻之后,一连在养心殿连骂了数声“废物”、“蠢材”,也不知道具体是在骂哪一个。
虽然如此,皇帝还是立马召集了内阁及各部大臣进宫议事,然后数道圣旨便先后从皇宫飞奔而出,直扑齐鲁大地。
大皇子的豪华府邸之内,他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当晚便摆了酒席,与座下幕僚来了个不醉不归,然后也不知道枕着哪两个舞姬还是小妾,睡了过去。
一早被人惊叫而起,然后悚然发现,自己最心爱的那个小妾竟然死在自己的房间之内,四肢皆被斩断,凶手手段极其残忍。
大皇子当场被吓死过去。
大皇子府,紧急传召太医……
贾府,因为贾政离京,朝中无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大半日之后了。
贾珍等人不敢拿这个消息去惊吓贾母,却不敢瞒着王夫人。
王夫人知道之后,也是吓的手足无措。
他的宝玉,可是跟着钦差一道下南边去了的。
钦差都中刺了,那她的宝玉……
她不敢深想。
又不敢把此事告诉贾母,她一个妇道人家,以前遇到大事第一时间都是想到自己的哥哥。
可是如今王子腾远在九边,无法,她只能去找妹妹薛王氏商量。
只是很显然,其妹薛王氏面对这个问题又能如何?
不过是好言劝慰几句罢了。
而在旁边,简单整洁的房舍之内。
一个仙资绝世的女孩儿放下手中的书册,伸手托过从窗外飘飞进来的一片落叶,口中喃喃道:
“你会没事的,对么……”
……
同一时间,被亲人牵挂的贾宝玉却骑在战马之上,缓缓向泰安城门而行。
两旁,是杀气凛凛的骑兵以及满地的尸首。
战斗不过半个时辰,在泰安城门之前广阔的平原上,就已经留下了数千具暴民的尸体。
这是一场屠杀。
杀的气焰嚣张的暴民的情绪由愤怒,到恐惧,再到胆寒,最后,一个敢冲上来的人都没有了。
全部退缩到了骑兵弓箭的射程之外。
透过疏散的密密麻麻的骑兵将士之间的空隙,贾宝玉看到了远方那些防备的人们。
他们在颤抖,在呕吐,在哭喊。
战争的残忍,岂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又挨了几十日饥饿的流民可以真正面对的。
他们,甚至连一把弓箭都没有。
有的,只有从附近的农户家里抢来的柴刀和刚从山上伐下来的削尖的木棍而已。
来到城门之下,青州节度使一边擦刀,一边对贾宝玉笑道:
“怎么样,老夫没有说大话吧,两千人马,对付这些人足矣!”
他的战袍之上,沾染上了数道鲜红之色,显然,他杀的人不少。
贾宝玉摇摇头道:“我们占了突袭和地利的优势。再多的人,以血肉之躯在平地上抵挡上千数的骑兵,都是被屠杀而已。
他们现在暂时被吓破了胆,若是他们中有大能力者组织,将人全部拉入远处的山林之内,筑工事,制抱木,以数万之众,足以将江大人手下这两千儿郎消耗殆尽。
不过可惜,他们似乎没这个机会了。”
贾宝玉叹了叹。
流民暴动的时间毕竟太短,既无经验,也无有力的组织。
如此看来,此次泰安民变,绝非有预谋的造反。
那么二皇子遇刺的事,其中的猫腻就太明显了。
青州节度使也不否定贾宝玉的话,他哈哈笑道:“没错,他们没机会了。
之前不过凭着血气之勇,才敢不要命的冲上来。
如今已经被我手下的将士吓破了胆,谁还敢上来送死?
就算他们现在躲进山林当中,待我后军一到,以重甲步兵搜山,也能把他们杀个干干净净。
不过我听了你的建议,为了让老夫晚年睡个安稳觉,这些人,就暂且饶他们一命好了。”
贾宝玉点点头。
他知道,对于这些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来说,杀人,真的不算什么。
能够放弃这个名正言顺杀“良”冒功的机会,已经算是青州节度使发了仁心了。
否则,他只需要现在再下令骑兵冲锋一次,至少,还能再留下一两千份战功。
收了收心,贾宝玉沉声道:“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宽阔的广场上,他的声音微不足道,只有附近的青州骑兵才能听见。
贾宝玉继续喝道:“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第二遍,骑兵中的将士知道怎么做了。
“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
上千道带着杀气的声音组成浩荡的气浪,由近及远,向着远处昂扬而去。
击溃了流民最后的一抹斗志。
……
城门打开,待贾宝玉和青州节度使入城之后,再度关上。
虽然城外的乱民看起来已经没有了威胁,但是因为有前车之鉴,为了二皇子的安危,还是需要小心为上。
韩之涣亲自带着人来到城门之下迎接。
“哈哈哈,万万没想到,最后居然是子衡兄最先带来援兵。殿下慧眼如炬,果然没有看错人!”
韩之涣热情的招呼,过来拉着贾宝玉的胳膊,仿佛多年的老友一般。
实际上,之前在皇子府,两人根本不熟络。
“这位是?”
韩之涣看向旁边马上之人,贾宝玉简单介绍道:“青州节度使江大人。”
“原来是江将军,晚辈韩之涣,失敬。”
青州节度使点头微微一笑,算是见过。
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无需和一个普通的晚辈客套。
贾宝玉也无意寒暄,一边往前走,一边追问:“殿下如何了?”
一听这话,韩之涣脸上的笑容尽去,摇摇头道:“子衡兄见了就知道了。”
贾宝玉顿时心头一沉。
匆匆来到府衙,两人立马就得到二皇子的召见。
青州节度使道:“我这一身血迹,会否冲撞到殿下?”
非他矫情,而是他知道,很多文人都有这种臭毛病。
哪怕他这一身血是为了二皇子沾的,他也怕二皇子因此嫌弃。
太监正为难,贾宝玉道:“殿下非迂腐不明之人,江大人但进无妨。”
说完先一步跨入了内堂。
刚进二皇子的居室,贾宝玉的眉头就忍不住一皱。
药石之味非常浓!
不是说只是中了箭伤吗……
“子衡……是子衡到了?快过来……”
一道虚弱的声音从上面传来,若非贾宝玉细听,都不能听清楚是二皇子的声音。
他立马穿过珠帘,朝着病榻之上走去。
二皇子撑着身子张望,旁边两个太监扶着。
贾宝玉连忙过去搀住,痛惜道:“殿下……!”
“咳……咳咳……”
“我无碍,呵呵呵,子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