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个国家的各种体制……
原以为今日也会这样度过一个下午,不想出宫之后,二皇子便道:“我等会要去太师府,外祖命我今后每三日去他府上听候一次教诲。”
贾宝玉两人一听便知道是今日聚会取消,正要告辞回府,二皇子又单独对贾宝玉道:“太师让你也去。”
贾宝玉面上略有诧异。
从上次太上皇寿宴来看,叶琼确实对他颇为青眼。只是他作为太师,偶尔也会去上书房给他们授课,有吩咐什么时候不方便说,叫他去太师府做什么?
若是叶晧邀请他贾宝玉倒是一点也不会奇怪。
田齐对贾宝玉露出一个羡慕的神色,道:“恭喜贾兄,太师对贾兄可是另眼相待啊。既然如此,在下就先行告辞了。”
说完对贾宝玉一拱手,然后又对二皇子微微一拜,便转身离去。
“我们也走吧。”
二皇子招呼。
贾宝玉便转身往自己的马车那边走,二皇子制止,对贾宝玉邀请道:“你坐我的马车便是。”
贾宝玉连忙拒绝:“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这又不比之前在皇宫大内,你我同乘一辆马车,也好说说话。”
二皇子说着,伸手抓住贾宝玉的手腕,不由分说的拉他上车。
贾宝玉不好推拒,只得应从。
二皇子的马车内布置颇为奢华,还有一小套的桌椅茶具规整的放置在马车当中。看的出来,二皇子是好茶之人。
果然,二皇子领着贾宝玉坐进马车之后,除了吩咐启程往太师府之外,也没有别的交代,便开始摆弄桌上的茶具,显然是要在贾宝玉面前露一手茶艺。
贾宝玉静静地观赏,并未出言打扰。
过了好一会之后,二皇子抬眼打量了一下贾宝玉,心思一动:倒是好生沉静的性子。
以往被他邀请上他的八宝马车之人,要么对他的这一套特制和田白玉茶具赞不绝口,要么就是装作不懂茶艺,信口发问,以期让他开口讲解茶道,然后烘托他的高雅。
这些他都不喜欢。
茶道,便是静心之道,不管懂与不懂,都只需要静静地欣赏。
轻轻斟了一杯,推到贾宝玉面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多谢殿下。”
贾宝玉道谢之后,便端起面前这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品味了一下,道:“初入平淡,回味醇甘,好茶。”
他对茶道不大通,因此也只是根据自己直观的感受,简单的做了评价。
大多时候,不懂装懂,比无知更令人厌恶。
“这是今年福建的岁贡大红袍,也是我平时最喜欢喝的茶。它的味道,确实如宝玉所言,先时平淡无奇,但是慢慢品味,便觉味美回甘,余韵无穷,仿若尘世间的百姓,没有波澜起伏的人生,却有平凡的幸福。”
贾宝玉笑道:“殿下高见。”
再次尝了一口,贾宝玉放下茶杯,缓缓问道:“不知殿下可知道,太师为何要招学生入府?”
二皇子神色一动,端起面前的茶杯,神色忽然变得落寞,幽幽道:“宝玉可知道,人世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爱而不得……”
贾宝玉眉头一皱,我问你叶琼找我做什么,你给老子扯这些?
“呵呵,殿下见谅,在下却以为,有时候,爱而不得,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二皇子神色戛然顿在脸上,一张随时表现出睿智的脸上罕见的出现愕然之态:“此话怎讲?”
“既爱,而不得,必有缘故。
或是对方不爱,或是有缘无分。
若是对方无爱,得之,不过满足一时之爱欲,然而一腔赤诚始终得不到回应,爱意,终会在时间的打击、冲刷之中,慢慢消磨而去,何不如一开始便不要得到,使心存爱意,在天长日久的思念当中,将爱意化为永恒,深埋心底,偶尔启出品尝,味美甘甜……”
贾宝玉神色郑重,宛若一个虔诚的信徒。
心中却在冷笑,你不是要装深沉吗,本少爷经历过网络轰炸的年代,什么逼(装逼的逼)没见过,现在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毒鸡汤”。
二皇子沉思,忽然眼睛一亮,道:“宝玉这番话与世人所思所想大相径庭,乍听不合常理,然而细细品味,却又颇有道理……”
二皇子顿了一下,问:“那若是有缘无分呢?”
贾宝玉犹也不犹豫的道:“既然明知有缘无分,何不及时放手?强行得之,必定碰的头破血流,到那时才想起痛哭,岂不可惜?
既然早知结局已经注定,为何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也放对方一条生路,从此两厢安好,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二皇子听了,心里觉得有些怪怪的。想起是自己提起的这个话题,也不好意思反驳贾宝玉,毕竟人家说的貌似挺有道理……
“咳咳,宝玉年纪如此轻便有这般深刻的感悟,实在令人佩服……
其实……
宝玉可知道,我心慕之所在?”
“殿下心悦叶蓁蓁小姐,人所共知。”
二皇子一叹:“可惜,我便也是那爱而不得之人。”
贾宝玉作诧异之状:“怎么会,殿下才貌具佳,更是我大玄帝国嫡派皇子,怎么会爱而不得?莫非,叶小姐心有所属?这也不可能啊,在我们大玄,还有比殿下更出众的人物?
这一点,在下绝不相信。”
贾宝玉一脸笃定,就差没说二皇子在说谎了。
“宝玉谬赞,我尚有自知之明,不过中人之资而已,又如何敢蔑视天下人?”
二皇子谦虚了一句,忽然笑道:“不说远的,宝玉便比我优秀多了……”
贾宝玉吓了一跳,赶忙站起来,差点把茶桌都碰倒了。
“在下惶恐,萤火之光,安敢与殿下日月之辉相提并论!”
乖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煮茶论英雄”?
细瞧了瞧二皇子眼中当无捧杀之意,贾宝玉这才略微安心。
方才一瞬间,他真的觉得自己尝受到了刘玄德的那种感觉。
嗯,他是“吓”的丢筷子,自己掀桌子,意思应该也差不多。
“不过闲话一句,宝玉何必如此,快坐下……”
“非在下矫情,只是实在当不起殿下方才之言。
殿下天潢贵胄,勤修己身,是为满朝文武所敬仰,如此天纵英豪,世人共所仰慕,宝玉也深是如此。
惟愿殿下康宁永寿,将来护我大玄万载千秋。”
二皇子面色骤然清冷,逼视着贾宝玉。贾宝玉坦然以对。
他最后一句话,是赤裸裸的表忠心。
什么叫护大玄千秋万载,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这么讲。
“宝玉此话当出自真心?”
“绝无虚假,除了殿下,世上亦无第二人,受得起在下这番话。”
二皇子停顿了两个呼吸,忽然笑着站起来,亲自按贾宝玉坐下:“宝玉什么都好,就是太拘谨,以后当记住,在我面前,随意一些就好。
真要有宝玉所言的那一日,我亦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人。”
“殿下英明。”
贾宝玉郑重答谢。
之后,他也并未再问叶琼为何招他,相信方才二皇子答非所问,必有用意,一切,到了太师府自会揭晓。
第102章 贾子衡
一骑快马奔入宁荣街,带来了一个无关大多数人,却能令某个钟灵毓秀的女儿伤心欲绝的消息。
贾母由鸳鸯扶着,跨进了黛玉住的屋子。
“老祖宗……”
黛玉虽然发觉来人的面色多有异样,也不忘上前给贾母行礼。
贾母眼中隐含老泪,松开了鸳鸯的手臂,看着自己的外孙女,上前,一把抱住,悲呼道:“我可怜的玉儿啊……”
黛玉心下一颤,敏感如她瞬间就知道定然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所以只略一受到感染,便也环住贾母,泪流不止。
两人相互拥着哭了一会儿,旁边人也不敢打扰,然后贾母略抹了一把不多的泪,凝着黛玉道:“你父亲病重,已经遣人入京,要接你回家看看……”
黛玉心中轰然一响。
娇弱的身体似乎有些不能承受这突然的打击,腿下一软,飘飘然便欲下坠。
紫娟面色一变,立马上前要搀扶,只是贾母就在黛玉跟前,将将把她扶稳。
“玉儿不要太过担心,兴许你父亲并无大碍,只是太想你了也不一定。”
贾母似要劝解,只是语气总不那么有力。
这么多年过去,林如海从来没说过要接黛玉回去的话,此次若非情况危机,又如何会这般慌慌忙忙,突然就要接人回去?
黛玉何等聪慧,如何能想不到这一点。
她心下揪紧。她已经没了母亲,若是父亲再有个什么不测,那她在这个孤寒的世上,还有何所依靠?
此时此刻,她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居然不是如何回扬州,因为她知道,这些事自有贾母等长辈安排。
她现在想的是,不知道贾宝玉知道这个消息会怎么样,是否会对她产生多一些的怜惜,然后用温暖的话语来安慰她。
若是这个时候,能扑到二哥哥怀里哭一场就好了。可是,他为什么不在……
……
太师府不像二皇子的府邸那样殿宇林立,但也颇为严整肃穆。
自太上皇寿宴之后,贾宝玉和叶琼与叶晧也不只见过一面两面,相互之间不算陌生,所以哪怕是第一次进太师府,对贾宝玉来说也并没有太拘谨的感觉。
叶琼作为太师,也是士林中颇有威望的大儒,学问渊博、浩瀚。
他招二皇子过府,确实是为了教导学问。
贾宝玉虽然心中始终怀揣着疑问,但他并非没有城府之人,所以也不急着探寻,只是安安静静的陪着二皇子听课。
不过他也发现叶琼似乎对他的关注并不弱于二皇子,三番两次点到他回答问题,陈述观点。
贾宝玉天赋异禀,这一年来,又多蒙名师指点,已经对于时人崇尚的儒学有了充足的了解。
加上他两世为人,心智成熟,对于并不算刁难的考察提问,自然说的是头头是道。
他发现,他有些喜欢上这个时代的学问了。
没有那么多的数理化公式要背,也不需要繁复的计算,只需要站在道理、大义的前提下,尽情的阐述,便是治学。
阐述的好,能够使人信服,甚至是顶礼膜拜,那就是最厉害的人物。
这也难怪,为什么后世国人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将历史长河中从未出现过的,只在理论上有所研究的体制,走的那么远,那么稳。
因为,几千年下来,国人已经将政治这一玩意儿,玩到了极致。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给予时间,都能想到解决或者折中解决的办法。
这一点,又岂是别的任何民族可以比拟的?
恰逢听了贾宝玉一番慷慨挥洒陈述,叶琼比较满意,叫他坐下之后,忽然问道:“宝玉何曾有尊长赐过字?”
贾宝玉实话答曰:“不曾有字。”
字,也就是表字。
表字是名字之外最重要的称呼。因为世人以为,同辈或者是关系不近的人之间,直接称呼名字是不尊重的,所以为了方便,男子成年之后,都会取一个表字。
表字作为名字的延伸,可彰显德行,所以一般都是长辈、恩师或者是德高望重的人赐予。
贾宝玉因为年纪没到,所以还没有人给他取表字。
叶琼笑道:“你被太上皇御赐亲封为正六品的昭信校尉,也算是公门中人了,岂能没有可供人称谓的字。若是你不嫌弃,我倒是正有一个字,堪与你相配。”
贾宝玉顿时站起来,俯首拜道:“学生恳请太师赐字。”
叶琼教导过贾宝玉,自然也能算是贾宝玉的老师,而且他贵为当朝太师,说句不夸张的话,能得到他的赐字,在所有京城的王孙公子看来,都是莫大的荣幸。
叶琼微微一笑,到了他这个地位,自称他学生的人从十多岁到六十多岁,数不胜数。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给晚辈赐字了。
不过,诚如他当日寿宴上说的那样,他喜欢聪明有才华的晚辈。而像贾宝玉,这样聪慧而内敛,恃才而不傲上之人,他欣赏尤甚。
“衡者,量世间万物轻重,今日我便为汝赐字‘子衡’,望你能明白其中含义,纵然将来身居高位,也不可或忘。”
子衡……
听到叶琼为他取的字,贾宝玉心中思索一下,便再次躬身拜道:“多谢太师。”
子,世人对男子的美称与敬称而已,但是将“衡”字用在他的表字当中,着实不轻。
衡,可通恒,内涵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与“量器”有关。
器,乃指国之重物。
例如“负衡据鼎”,形容身居高位,肩负重任,还有“衡石量书”,也指上位者、国主勤于国事……
可见,衡之一字所代表的内涵有多重。
叶琼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