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大贵族- 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听了也觉得唏嘘,又问慧能:“可是妙玉的父母都不在了,她要是还俗,她能去哪啊?”
  慧能行了佛礼道:“这个贫尼便不得而知了,一切还看妙玉师妹自己的打算。”
  黛玉心里便失落起来。
  妙玉虽然性格孤僻古怪一些,到底性情高洁,且品貌不俗,也是难得入她法眼的人。若是连妙玉也还俗回乡去了,大观园越发冷清了。
  咦不对,自己都马上要嫁人了,以后大观园冷不冷清,管我什么事哩?


第748章皇太孙
  “咚咚咚!!”
  薛家的大门被砸的震天响,引得正屋里带着侍女做针线的薛姨妈都出了来。
  然后她就听见儿子那大喇叭似的嗓门在那边叱骂门房,薛姨妈正觉得儿子没有德行,只是还没有等她出言教训,就见儿子撂下其他直冲冲的往里撞,一边大喊:“妈,妹妹,你们快点出来,可了不得,出大事了……”
  薛姨妈立马一惊,顾不得自己着装不甚妥帖,下得阶来忙问:“怎么了??”
  只是想象中儿子惊慌的神色并无,反而是一脸夸张的喜色。看见她,仿若猛虎捕食一般就冲过来,嘴里大声嚷嚷:“了不得了,可了不得了,宝……宝兄弟,宝兄弟他,他当上了太孙了!”
  “啊~”
  薛姨妈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下意识的扶着儿子,等他站稳了才喃喃道:“你说什么?”
  薛蟠是急匆匆赶回家的,此时还在大喘气。
  但是他却不管自己是不是上气不接下气,只忙着说道:“是真的,之前我在樊搂吃酒,出来的时候正好碰见冯紫英,他亲口告诉我的,说是太上皇已经诏谕礼部,册封宝兄弟为皇太孙,听说还要举行什么建储大典。”
  这下子薛姨妈听真了。虽对此早有预测、耳闻,此时当真成为事实,她仍旧有头晕目眩之感,忍不住追问道:“当真,消息属实……?”
  薛蟠不满道:“当然是真的,冯紫英现在可是在宫里当差,再说这种事谁敢拿着胡说八道,脑袋不要了?”
  “天~”
  薛姨妈喃喃自叹,有些魂不守舍之态。
  不怪乎薛姨妈城府浅薄,身为封建豪族的贵妇,是最为敬畏皇权的一批人。
  储君,为君也。
  凡沾上一个君字,便代表着无上的皇权,代表着高不可攀的身份和地位。
  君,在世人的心目中,便是仅次于天、地的存在。
  而现在这新晋为君的人,却是她看着长大,甚至即将成为她的女婿的人,这对她的心灵造成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薛姨妈如此,旁边凑热闹的薛家下人,更是有一个算一个,皆是瞠目结舌之状。
  远处的走廊上,闻讯领着平儿出来的王熙凤同样听见了薛蟠的话,一张艳质如神妃的脸上,亦全是震惊喜悦之色。
  直到察觉自己的呼吸都不畅,有窒息感传来之时,她才拍拍心口,强令自己放松心态,然后走到前面那道婷立着的倩影身后,盈盈笑道:“宝钗妹妹,恭喜了。”
  宝钗缓缓转过头来,瞧着她,半晌后神色平缓,点点头,算是回应。
  ……
  时间回溯到正午。
  贾宝玉与兵部合议完征西大军的犒赏、抚恤方案以及大军班师回朝的议程,正准备回王府略作休息,便接到熙园的传召。
  当听闻太上皇还召见礼部尚书及左右侍郎等人,贾宝玉心里便突突一跳,隐有预感。
  随着消息的传开,一样有预感的,绝不止他一人。
  叶府,叶琼听到这般动静,亦罕异的正色起来,他即刻招来孙儿叶皓,令他亲自去探听消息。
  半个时辰之后,叶皓不负所望,将消息带回。
  “圣人治世,为谋长治久安,必建元储,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兹皇嫡孙已及十六之龄,德才具备,慧智天成,纯孝谦和,允文允武,既赋治国之略,兼有识人之明。
  今朕顺应天心民意,册皇嫡孙景桓为皇太孙。
  即日,尔部当详察应行典礼,择吉期具奏。”
  听完叶皓所念太上皇对礼部下达的诏谕,叶琼将前因后果细细思索数遍,终于露出笑容。
  以他的政治眼光来分析,太上皇这一次,当是真的做出了决定,一个圣明正确的决定。
  他这些日子来为此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一半了。
  因见叶蓁蓁就在旁边,他忍不住便提点道:“蓁蓁,还有不足一个月,你便要与子衡完婚,到时候你就是太孙妃,将来还会与你姑姑一样,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所以爷爷希望你从今日起,便舍弃小家之念,牢记自己的使命,肩负好一个太孙妃、皇后的责任和使命,成为子衡真正的贤内助,助他开创一个真正的盛世。”
  叶琼教诲叶蓁蓁的话,叶蓁蓁听了还未如何,叶皓却先发问了:“爷爷,我大玄如今不正是盛世?爷爷为何说要姐姐辅佐子……姐夫开创真正的盛世,何谓真正的盛世?”
  叶琼摇摇头,并抚了抚胡须道:“原本我也以为我等追随太上皇治理的天下,便是盛世当有的模样,认为至少太上皇在一日,这盛世便不会落下。
  但是当那日我与子衡洽谈之时,论及大玄之外的天下,纵使是我也被其一番言论所震惊,甚至于是惊骇……”
  叶琼说着,回想起了当初二人把酒言谈之时的场景。
  当时贾宝玉的酒后畅言,他甚至一度以为是酒后胡言,盖因其内容,有些实在太过于超脱时人的认知。
  大玄之外的世界,并非皆是蛮夷不开化的文明,也绝非皆是贫瘠之地,在那些广袤的土地上,拥有着比大玄更海量的财富,与足够滋养十数万万生民的资源……
  西方世界即将发生一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变革,届时强大起来的西方文明必定漂洋过海而来,而代表着东方文明的大玄帝国若是没有丝毫准备,必定难以在这场血与火的碰撞中,继续维持天朝上国的尊严……
  世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诸如这些新颖却又并不太难以理解的概念就这么从他的口中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他说的那么自然而笃定,似乎亲眼见证过那些事物一般。
  叶琼曾经宰执天下,他对于大玄之外的世界,有一定的认知。
  一些遥远的国度他也知道,诸如什么俄罗斯国、佛郎机国、红夷……
  但是据他所知,这些国度实力应该都远远比不过大玄,怎么年纪小小的贾宝玉却视他们为切实的威胁?
  他们离得那么远,至少有万里之遥吧。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知道这些,所以才不会一开始就以为贾宝玉所言为无稽之谈,这才给了他继续细听贾宝玉言论的先决条件。
  然后,虽然他还是不能尽信贾宝玉之言,但是因其诸多言论皆能与他七十年来丰富的认知中寻得契合,甚至为其解开认知上的困惑,他只能心中认定,贾宝玉乃是天知之人也!
  除此之外,别无解释。
  叶琼不知道,当时他在感叹贾宝玉的神异之时,贾宝玉也在赞扬他的明辨与通达。
  若不然,叶琼绝对听不进他的话,他也就不会与他多言了。
  因此他还总结了一个道理:在古代,只有真正高智商的人,才有资格被忽悠。
  面对孙子孙女求知的眼神,叶琼最终还是摇摇头。
  他不认为,连他都难以理解的言论,叶皓两人能够听得懂。再说,他自己也没弄明白,又如何转述?
  “这些事说与你们也无益,你们只管知道子衡与尔等不同,他是天生的王者,拥有世人难以企及的胸怀与思想,他降临到世间,注定是要造福于社稷苍生的。”
  叶琼说到这里,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想起贾宝玉的话:
  我认为的盛世,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震慑天下,使所有外敌不敢对我生出觊觎之心。
  我认为的盛世,要让我大玄百姓,三餐有肉,寒冬有衣,少有所学,老有所终。
  我认为的盛世,要让我大玄成为每一个人异邦人心目中的天堂、圣地,让他们甘愿以三跪九叩的方式,靠向这个伟大的国度……
  这些只存在于先贤理想中的构想,从古至今从没有人实现过的愿望,真的有变为可能的一天?
  叶琼十分怀疑,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赞同并支持贾宝玉。他甚至很想向天再借一甲子的寿元,让他能够跟随贾宝玉的脚步,去看看贾宝玉最终是否能够实现他心目中的盛世。
  叶蓁蓁没有想到他爷爷这样的人,居然对贾宝玉有着这样的判断和评价。
  她有些无法理解。
  在她眼里,贾宝玉虽然比世人独特一些,但也是切实的,有血有肉的人。
  她很喜欢他。
  所以,就算爷爷不说,她也会致力于成为他的贤内助,一生相持,不离不弃……


第749章 宜室宜家
  对叶蓁蓁耳提面命,教导她一番女子贤德之类的话,然后叶琼复又询问更多熙园的动作。
  “听闻太上皇最后还召见了吏部耿大人,以及内阁陆大人。”叶皓回道。
  叶琼想了想,然后叹了口气,叶皓便问因由。
  叶琼道:“出不了十日,这二人也便该向朝廷祈求告老了。”
  当初的同僚们一个个都如他一般,逐渐远离朝堂政治,这令他越发清晰的感受到改朝换代的大势到来。
  不过这对子衡而言是件好事。
  先帝所在时的内阁如今没剩下几人,六部尚书中有半数在之前的变乱中要么身死,要么受牵连被革职。
  如今再去这陆、耿二人,整个权力中心,几尽在子衡掌握之中。
  这就是太上皇的决心吧。
  他是那么的看重子衡,也是那么的放心。
  不过,却也可以由此猜测,太上皇的身子……
  希望太上皇能再多些福寿,至少也再等一个月,不要影响到两个孩子的婚事才好。
  叶皓如今也在部里学习,他并不难以理解爷爷的话。但他心里还是觉得有些诧异,叶琼为什么仅凭只言片语便推断太上皇会令两位朝廷柱石告老还乡?
  他觉得朝廷如今人事变动实在太快,贾宝玉刚刚被立为储君,朝廷正需要这些老大臣帮他维持局面。
  难道太上皇就不担心朝廷大事被耽搁?
  不过叶皓却并没有将疑惑问出来,他知道,爷爷在这等事上的判断,总是对的。
  ……
  贾宝玉的内心是澎湃的。
  自从成为靖王以来,处处小心,步步经营,今日终于见到结果。
  太上皇正式向天下人宣布,册立他为储君。
  他,将成为这座伟大国度,无限江山的主人。
  此时此刻,便是再凡尔赛的人,只怕也难以说出虚伪的话来。
  他带着近百侍卫出了皇城,来到薛家。
  “靖王爷过来了……”
  “错了错了,那是太孙殿下!”
  “快,快去禀告太太!!”
  薛家的慌乱,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不以为意。翻身下马,略微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在薛家奴仆们的伏跪相迎之下,跨步进了薛家大门。
  薛姨妈出来的很快,她还是那么的雍容贵气,只是此刻迅捷的步伐、虚浮的脚步与着急的样子,看起来总有那么一点滑稽不符的感觉。
  “姨妈。”
  他站着唤了一声,迎面而来的美妇便忙挣开侍女的搀扶,行了个屈膝的全礼,口里道:“妾身恭迎太孙殿下~”
  薛姨妈的话音有些抖擞,这不在她的计划反应之内。
  但她也顾不得,只抬头去瞧贾宝玉,似乎想要看看贾宝玉此时此刻和上一回相见时有无明显变化。
  她矮着的的身子也并无起来的意思。
  贾宝玉便抬起她的手臂,将她扶起来:“都是一家人,姨妈又多礼了。”
  薛姨妈这才站起来,眼巴巴的瞅着贾宝玉。
  想问什么,却怕唐突不好,正在组织语言,便听贾宝玉又问:“宝姐姐呢,我来瞧她。”
  薛姨妈心里一拍额头,心想自己怎么犯傻,赶忙道:“她在家呢,我马上叫她出来……”
  “不必了,我过去就好。”
  贾宝玉说着,松开薛姨妈的手臂,与她微微颔首示意之后,便往后院走。
  薛家后院他很熟悉的,此时这里也零零落落有二三丫鬟,远远看见他,纷纷上蹿下跳,很快转进屋里不见,显然是进屋去报信。还剩一个,扭捏再三,小心翼翼的立在道旁,在贾宝玉快过来之时,一如既往的旁边行礼问好:“奴婢参……参见太孙……姑娘,姑娘在屋里……”
  贾宝玉并不责怪她的结巴,实际上这薛家丫鬟表现的已经很好了。
  不像皇城内的人和薛家的门房们,见到他除了跪一地,并不敢多言一语。
  许是外头的动静打断了屋里补妆的美人,贾宝玉在房门口撞见了她。
  她边走一手还扶头顶的发簪,见到贾宝玉时才忙放下,似乎想了想,然后屈身一礼,轻声问道:“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