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大贵族-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宝玉摇头:“不止如此。”
  “还能如何?”
  “恭喜太太,也贺喜老爷,太上皇已经作准,将恩赐老爷重爵,明日熙园的圣旨便会降下来。”
  贾宝玉轻声说道。
  但是听在王夫人等耳中,却是如同天降甘露。
  连贾母都忍不住动容:“因何故?”
  贾政是她的次子,家里传承的爵位,是她的长子贾赦袭着呢。以贾政的功绩,只怕远远不足以封爵吧?
  但是贾宝玉的话,却又不可能作假。
  所以贾母一下子就猜到一个可能,难道是替皇家抚养皇孙的功劳?
  贾母猜的确实不错,贾宝玉也是在今日面见太上皇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消息。
  据贾宝玉看来,太上皇这么做,无非又是一个为他抬高身份的举措罢了。
  太上皇重赏抚养贾宝玉的贾家,无疑再次向世人表明,贾宝玉身份的无上尊贵,沾之即可得巨大的荣耀。
  这对于贾宝玉是极为有利的一个信号。
  而且,就算太上皇不这么做,贾宝玉也早已经决定,将来会以此为由封给贾家一个爵位,就封给贾政,日后传给贾兰,以彻底奠定贾政一脉在贾家的嫡传身份。
  如今太上皇这么做,倒是省了他的麻烦。
  这里面的内情,是不好说与薛姨妈、李婶娘等人细听的,且贾宝玉也不想在贾母等人面前多言及他的皇子身份,所以他另做解释道:“咱们家两位先祖对国朝有定鼎大功勋,如今宁国府一脉势微,偏居一隅,大老爷又因为与二皇子一案有所瓜葛,朝廷向来厚待功勋,不便将我贾家两个世爵尽皆削去,此为一。
  另一则,老爷为官二十多年,向来清正,朝廷有目共睹,太上皇这才决意恩赏老爷。”
  王夫人听了,立马道:“这么说,朝廷要削去大老爷身上的爵位,并给你父亲赐爵?”
  贾母眉头一皱,连她都听出来王夫人声音中忍不住的激动之意。
  她想了想,最后一叹。
  如今的情势,大房一脉和宁国府一般衰微已成定局,此乃天意,无从更改,只能适从。
  贾母站的位置和王夫人不一样,她不能深切体会到王夫人的激动,她只是觉得王夫人在外客面前这般表现,丢了家里的颜面,因此并不等贾宝玉回应王夫人,便问道:“究竟是赐何爵位?”
  贾宝玉笑道:“具体为何孙儿也不甚清楚,待明日圣旨下来,也就知道了。”
  ……


第694章 黛玉的直觉
  若说贾宝玉成功求娶宝钗对贾府来说只是件小喜事,那么贾政将要封爵,那可就是件天大的喜事了。
  贾府的奴才辈儿们或许不是很清楚贾政封爵的具体含义,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欢呼雀跃,与有荣焉。
  别的不说,老爷封爵了之后,赏银肯定是大大的有!
  李婶娘在连连恭贺了一番之后,知道贾家自己人肯定还有些事情要聊,很识趣的向贾母提出告辞。
  而迎春探春等姐妹,也知道贾宝玉和宝钗的事定下之后,两家肯定还有许多具体的细节要商议,这些都是不方便她们来听的,所以也借说要去探望王熙凤而离开。
  “林妹妹留一下。”
  黛玉也要同探春等人走,却听贾宝玉叫她,只能停下,然后看着姐妹们戏谑的神情和笑声,她脸就红起来了。
  她心想,自己的事定然是老太太全权做主,现在当说宝钗的事,她留下来做什么?
  贾母看黛玉踟蹰,也笑着开口让她留下,如此黛玉才回来了。
  等其他人散尽,贾母先问:“你还有什么事要说?”
  贾母知道贾宝玉不会无的放矢,这个时候叫黛玉留下,必有缘故。
  贾宝玉笑道:“是这样的,太后她老人家知道宝姐姐和林妹妹之后,很是欢喜,命我明儿个带她们过去,让她老人家瞧一眼。”
  贾宝玉说的轻松,但是这话,对宝钗和黛玉二人来说却无异于平地惊雷!
  便连宝钗也一下子抬起头,紧张而又惊愕的瞧着贾宝玉,似乎想要听贾宝玉改口说他是开玩笑的。
  “这……”
  薛姨妈首先就为难起来,太后啊,那可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了,没有之一。
  加上向来婆婆看媳妇都是挑剔了,虽然女儿在她心中是很好,但是保不准一定能入太后的法眼。
  万一要是太后不喜欢宝钗,那该如何是好?
  不说薛姨妈,连贾母和王夫人一时都惊诧起来。
  贾母看了堂下已经镇定不了了的一双人儿一眼,徐徐道:“宝玉,见太后的事可不可以缓缓?让你宝姐姐和林丫头两个先准备一下,学学宫中礼仪之后再去,免得冲撞了太后。”
  贾宝玉仿若不知道宝黛二人的紧张,仍旧笑道:“原本孙儿也是这般想的,只是太后她老人家着急,说是明儿个定要见到人,孙儿也违逆不得,只能答应了。
  不过老祖宗不用担心,太后和老祖宗一样,是个和蔼慈善的人。而宝姐姐和林妹妹又都生的这般好看,他老人家一见之下,肯定会和我一样喜欢的,哪会有什么冲撞不冲撞的?”
  贾母闻言笑道:“不可胡说,太后何等尊贵的人物,你岂能拿我与太后相比,以后再不可这样说了啊。”
  虽然是责备的,但是谁都看得出来贾母很高兴。
  只见她回头对薛姨妈道:“姨太太也不用担心,别的不说,这一点他是没说错的,太后的确是个慈善的人,以宝丫头的人品,太后定然会喜欢的。
  再说,不是还有他在么,就算有什么差错,有他这个猴精猴精的太后嫡孙在,保准能够皆大欢喜。
  这对她们两个来说可也是一个难得的机缘,要是得了太后的喜欢,以后她们嫁到王府,更是谁也不敢小瞧了去。”
  在场除了贾宝玉,就只贾母见过太后本尊。
  而且贾母最后这话也颇有深意,薛姨妈一听,顿时明白了贾母的意思。
  宝钗和黛玉将来都是侧妃,原本就低那叶家女一头,而那叶家女上头还有一个皇后撑腰,宝钗和黛玉如何与之抗争?
  但若是宝钗和黛玉能够得到太后的认可和喜爱,那就不一样了,至少也可以令叶家女礼遇三分。
  因深吸一口气,回头对身旁侍立着的宝钗道:“既然是太后召见,则不可违背,回头你和林丫头好好收拾一下,明儿听宝玉的安排,随他一同去面见太后吧。
  记住,宫中不比别处,到了那边,一切都要谨言慎行,听从宝玉的安排,不可鲁莽轻忽……”
  听了母亲的吩咐,宝钗暗呼一口气,垂首道:“是。”
  对宝钗来说,紧张局促只是一时的,她自己也很快反应过来,这对她们来说是个机会。
  既然逃避不得,那便勇敢面对,反正迟早都要面对的。
  她相信贾宝玉既然敢这般安排,就说明明日之行不会有什么危难之处。
  而且,太婆婆看孙媳妇和婆婆看媳妇是不一样的。
  只要放平心态,一定会有所收获。
  黛玉一直暗中关注宝钗的神情,见其冷静下来,心头顿时不服起来。
  宝姐姐都不怕,我怕什么……
  虽然可以如此想,心虚的感受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她想起了那日在皇后宫中待的那个下午,那是她感觉这辈子过的时间最长的一个下午。
  每一刻,她都感觉周围有人在偷瞧她……
  而且,那一日她亲口说出的“我胆儿小”一句话,她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是她这辈子说过的最没出息的一句话。
  上头,贾母已经又吩咐了贾宝玉几句,说是宝黛二人没有进过宫,让他明日一定要看护好她们,不可轻忽惹出事端来。
  “老祖宗你就放心吧,别说你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就算她们真惹出什么事来,谁还敢怪罪她们不成?难道我堂堂靖亲王,辅政大臣的心上人,连这点威严都没有?”
  贾宝玉这么大咧咧的一说,让贾母笑骂道:“你就得意吧。不过也确实是呢,宝丫头和林丫头,哪个不是天底下最好的一类人儿,如今两个都被你得了去,你可不得拼尽全力保护好她们,要不然,只怕天理难容了。”
  就这般说了一会儿话,大概是那边姐妹们探望过了王熙凤,宝琴被丫鬟们送了回来。
  她是住在贾母屋里的。
  贾母见了她就想起前事来,因对贾宝玉道:“对了,你琴妹妹身上倒有一件事,你可得帮她办了。呵呵呵,说起来,如今你不但是她的哥哥,还是她的姐夫了,所以这个忙你是非帮不可,推脱不得。”
  听见贾母的话,宝琴似有些害羞,上前来乖乖的给大家都行了礼。
  贾宝玉因忌惮黛玉在侧,也不好意思多瞧她,只道:“老祖宗有何吩咐只管说来便是,琴妹妹的事,我自然当尽心,岂有推脱之理。”
  贾母笑着,将宝琴和薛家的事说来。
  “那梅家老爷和大公子虽然都死了,但是与你琴妹妹有婚约的二公子却还在大牢里,别的也都不怕,就怕有遭一日梅家得到赦免,那人又寻上门来,对你琴妹妹很是不利,所以你一定要帮她把这件事处理好,这关系到你琴妹妹一辈子的幸福。”
  贾母如此道。
  她对宝琴的事确实是用了心的,基本把所有的情况也都摸清了。
  这就是薛姨妈当初乐得把宝琴留在贾母身边的理由,这种麻烦事,还是贾家处理起来更容易。
  贾宝玉在一听到贾母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嘴角便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笑意。
  梅家这辈子是不可能被赦免的。
  梅家可是谋逆的主犯,十恶不赦,就算最后侥幸存活下来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再回得来中原。
  而且……
  “老祖宗原来说的是这件事……”
  贾宝玉笑了笑,叫过香菱来,道:“你去外头看看你诗雨姐姐在不在,要是在的话,就让她回别院一趟,将我书房中书案后头的格子架上最下面一层左边第三个抽屉里的东西取来。”
  香菱一听乖乖的下去了。
  贾母等人自然好奇,“你这是?”
  贾宝玉便笑道:“是这样的,之前无意中听薛大哥说起过薛家与梅家有一纸婚约,后来梅家犯事,我让人去查抄的时候,特意吩咐底下的人留意此事。
  谁知果然有这件事,我想着姨妈和宝姐姐以前那般疼我,姨妈家的事我自然不能够不理,便将那婚书让人给取了回来。
  只是后来一直事忙就给忘了,害的姨妈和琴妹妹担心这么久,倒是不该。”
  宝琴和梅家有婚约贾宝玉自然知道,梅家被抄的时候,他特意去了一趟让梅家将婚书交了出来。
  不过这个时候他却不能太邀功,所以故意说得轻描淡写一些。
  纵然如此,也令贾母等人十分诧异,颇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贾宝玉连这种事都能提前办了?这有些不真实。
  正常人,别人家的事,若非特意说明,谁能够记得清?
  她们为这件事愁了这么久,要是薛蟠特意与贾宝玉说过,薛蟠不可能不说出来。
  所以,只能是如贾宝玉说的那样,是听薛蟠无意中说起,连薛蟠自己都没放在心上……
  贾母瞅了他两眼,最后道:“看来,你对你宝姐姐果真是用了心的。”
  贾母这话,说的颇有些酸味。
  在贾母看来,也只有贾宝玉特别喜欢宝钗,所以才能对关于薛家的事那么上心。
  贾母倒也不是没有想过是因为宝琴本身的原因,但是一想贾宝玉之前肯定是没有见过宝琴的,所以,只可能是因为她姐姐的缘故。
  与贾母同样看法的,还有在场除了贾宝玉之外的所有人!
  宝钗心肝多跳动了两拍,一种既羞意又甜蜜的感觉笼罩在心头。
  宝琴则是望了望贾宝玉,又望了望自家堂姐,既为贾宝玉帮她的大忙而感动,也为堂姐得了有情郎而艳羡与高兴。
  原本她还觉得以自家姐姐的才情容貌委身与贾宝玉为侧室,是委屈了,甚至还觉得可能有家族方面的原因,现在她明白了,他们真的是两情相悦的呢……不对,是三情相悦,也不对……
  贾宝玉面对众人怀疑又深意的目光,自然是坦然自若,不做解释。
  任凭你们怎么猜,只要我不说,你们就不可能知道我的秘密。
  只有黛玉,兀自暗哼一声,一眼看向那不知何时已经被宝琴系在腰上的玉佩。
  之前她就留意到了,贾宝玉给宝琴四人的礼物,只有宝琴得到的玉佩,是贾宝玉的随身之物,以前她见到他佩戴过。
  所以虽然她也疑惑贾宝玉和宝琴今日应该是第一次见面而已,为何贾宝玉却仿佛早就知道宝琴的容貌一样,但是她却相信自己的直觉。
  先是玉佩,现在又是提前把舅舅都没能办成的事提前给办了……
  其实真的不怪黛玉,自从出了宝钗,后来又出了探春那档子事,黛玉早就被迫患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