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大贵族-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湘云一派稀奇的样子,让宝钗不禁笑她道:“少见多怪的,你能听说过几个官职,朝廷里你不知道的官职多着呢。你呀,估计也就知道尚书宰辅侍郎还有你们家侯爷,哪里知道这天下的官职,名目繁多,数不胜数,便是类似他这样的官职名儿也有好些。
  不过,像他管理养生堂这样的,还是开天辟地头一个。”
  宝钗说到“开天辟地”一词之时,忍不住看了贾宝玉一眼。她总觉着,这个词和贾宝玉搭配起来,不是那么和谐。
  他年纪还这么轻……
  贾宝玉则道:“别听你宝姐姐胡说,我这就是想做个善事,给我个官职也是朝廷嘉奖。以后啊,怕是你们会经常看见我各家去借钱,好把这个堂口给做下去呢。”
  湘云今日梳理了两个发髻,将头发分成两缕,十分可爱,贾宝玉便用手拿住把玩起来。
  “去。”
  湘云不喜欢别人弄她头发,哪怕是贾宝玉也不行,伸手把他打开,然后又笑道:“我才不信,你要是没钱了,怎么还要和我们对赌十两银子一局的棋?”
  “因为我缺丫鬟使呀,反正你们下棋也赢不了我。”
  贾宝玉大言不惭。
  别说史湘云,便是连林黛玉也投过来一双美滴滴,亮晶晶的眼睛:你说啥?
  这些日子大家都意味过来贾宝玉提出那个游戏,正是为了探春,所以也都没好意思主动找贾宝玉下棋。
  但是没好意思,只是说她们不好意思拿贾宝玉的银子,可不是说她们怕输!
  贾宝玉看了她二人一眼,最后还是指着湘云道:“怎么,你不服气,要不要我们比划一下?”
  湘云生性好动,不如黛玉沉稳,心思也没那么重,所以和她下比较容易赢。
  湘云受此一激,哪还管那么多,执意定要和贾宝玉比划一番。
  正好李纨堂屋内也有一张棋盘,用上好的棉麻布料铺设,上面制成纵横十九条黑线。这么做是为了冬天在上面下棋不易冻手。
  于是,一众姐妹趁着天色不是很晚,便赖在李纨屋里,开始聚弈。
  单纯的对弈自然没那么有趣,况且贾宝玉和湘云又不是第一次下棋,各自路数都是熟悉的,湘云输的概率大于百分之七十。
  加上又是姐妹之间,也不用那么严肃,所以没一会儿,旁边围坐着的宝钗等人便小声说笑起来。
  一时迎春道:“上回我看到一本书,上面说了,自古以来,大凡仕官总分四种,职事官,散官,勋官和爵位。
  职事官又有文武之别。
  当时我就想,我们家宝兄弟,当初第一个得的就是散官,叫做昭信校尉,后来又一跃成了禁军都虞候,这是高阶的职事官。上次宫里救了皇后娘娘,皇帝又额外赐了他一个轻车都尉的勋官,如此,他已经四得其三。
  当时我就想着,将来皇帝肯定还要给他封个爵位,好让他把四种官阶都给聚齐了。
  呵呵,没想到先得了这个官职,倒是文武兼任了。”
  迎春通常少有说话,这次提起的话题,倒是令众人一愣,随即纷纷恍然大悟。
  这么一说,是呀,二哥哥还这么年轻就已经同时兼备了这么多官职,以后他年纪大些,肯定还会升官,到时候……
  湘云道:“嘻嘻,二姐姐说的是呢,到时候,宝哥哥就把四种官职都拿了一遍了。
  嗯嗯,以后他的官职全称就是,嘻嘻,就是‘大玄国内阁大学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大将军赠禁军大都督并荣国公……’,咯咯咯,听起来就威风!”
  她清脆而带着童言无忌的话,说的众人全部都笑了。
  一如宝钗所说,湘云对朝廷的官阶确实了解的不太多,大多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但是,大抵上是不错的。
  本朝最高最荣耀的官职自然是内阁大学士,乃职事官之首。开府仪同三司,散官最高阶位,也是正一品。上柱国,勋官最高阶位,正一品。荣国公爵,正一品(超一品也是一品)。
  湘云倒是聪慧,一下子就把四种官阶的最高荣誉全部拿出来,亏她也不打岔,一口气还能合在一处。
  不过那什么禁军大都督就胡说了,本朝没有大都督之说,禁军自然不会有。
  黛玉嘲笑她道:“别的倒也罢了,你怎么说他会得荣国公这样的爵位呢?一朝又不会有两个重复的爵位,如今他们祖上世袭的荣国公爵位还在大舅舅身上,将来也是要传给琏二哥哥。他就算要得,也该得个别的才是。”
  (降爵承袭,爵位还是属于荣国公,贾赦的爵位全称是:荣国公世袭一等神威将军。)
  宝钗听了,下意识的接道:“她小孩子家胡说,你也跟着说,先不说一门三爵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力杜绝的,就说云丫头口中所言的几种官阶,又哪是一个人可以承受的?”
  宝钗到底大几岁,比她们小女孩家看得多。
  史湘云说的那不过只能是取笑而已,绝无实现的可能。散官和勋官虽无实权,但是上升到顶级的那些,那就是无上的威望。
  寻常得个两种,皇帝就要防备功高震主之嫌了,真要像湘云说的那样,一口气封个六七样不带重复的,还不如直接说:寡人皇帝当腻了,来,给你当!
  而且,说到这个话题,宝钗不由自主的想到上次从王熙凤屋里拿来的方子。
  要是那本札记上记述的是真的,要是这方子不是巧合,那么……
  那可是王夫人给王熙凤找来的滋补药方。
  女人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世上不是没有富贵女子服用避子汤的说法,但那差不多都是儿女双全的情况下。
  王熙凤,如今可是只有一个女儿。
  而王熙凤要强,不许贾琏纳妾,若是贾琏一直无子,那么以贾宝玉的出色和宫里的贵妃姐姐,是不是能把爵位……
  想到这里,宝钗面色一顿。
  黛玉看了她一眼,嘴角一撇。
  自听雨楼上敞明心意之后,虽然两人之间没有再敌视过,但相互之间也好久没主动说过话了。
  好在众人知道她的性子,也只以为她们之间有了小矛盾。
  这是时隔十余日,宝钗第一次主动接她的话茬。
  哼,还是你先憋不住,要和本姑娘说话了吧……
  黛玉心下如此想着。
  贾宝玉听她们说这些,自然不会打断她们。以他的身份去和她们说这些官场政治的话,就不是讨论,而是教授了……
  那有什么意思,就要让她们一知半解的,说起来没有那么多顾虑才有意思和神秘感。
  所以,他只是偶尔笑一笑配合她们的话,却在湘云极不专心的时候,悄悄布置了几记杀招在她的腹地……
  等湘云察觉,要认真防御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
  所以,这一局,在棋盘上才聊聊不足百子的情况下,湘云就回天无力,败局已定……
  瞪了贾宝玉一眼,说他使诈,湘云愤愤的放下黑子,认输了。
  “宝姐姐,你来帮我赢他!”
  湘云输了一局,倒也没有强占着要再来一局,而是拉宝钗下场。
  宝钗却摇头,笑道:“还是三丫头来吧。”
  她要下棋,和湘云迎春等也就是了,难得抓住贾宝玉,给探春多创造点条件才是真。
  她又不缺钱,倒是输了要去当丫鬟,对她来说有点难为情。
  湘云闻言倒也就罢了,转身拉探春入座。


第六卷 暗潮涌动


第276章 画像
  草长莺飞,燕子回还,又是一年春好处。
  熙园也焕发了勃勃春意,柳树长了新枝,桃树、李树也开始挂上一些红的白的花朵。
  濯尘殿,太上皇坐在望月湖边,接过下面密送上来的一张画像,展开细细瞧了起来。
  他的眉头紧了。
  “冯祥。”
  伴随着太上皇老迈却沉毅的声音,老太监冯祥弯着腰走过来。
  太上皇将手中画像予他,冯祥倒是没有客气,他知道画的是谁,因此接过只看了一眼便赞扬道:“小王子生的珠圆玉润,唇若悬丹,剑眉星目,和当年的三殿下一样俊逸不凡……”
  太上皇眉头一皱,却没有批评他的评价不走心,而是道:“朕是问你,有没有觉得,他和京中哪家的孩子有些相像。”
  冯祥一愣,仔细看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吓得立马打了一个激灵。
  这上面画的不是荣国府的那少年么……
  太上皇颌骨以上的脸肉一皱,淡淡道:“你也看出来了?”
  “老奴该死,老奴不敢撒谎,小王子生的,却是,却是和荣国府的小贾将军十分相似……”
  冯祥心中起了很大的波澜,要不是画中的少年面目有些呆滞,眼神也少了些灵气,甚至要不是他事先知道画像上是义忠亲王的小儿子,太上皇的亲嫡孙儿,他肯定会一眼看成是没睡醒的禁军都虞候贾宝玉……
  “只是相似么。”
  太上皇默默的接过冯祥手中的画像,看了一眼,便将之放下,然后望着那平静的湖面,淡淡的道:“若是朕记得不错,当年甄啸和代善在军中之时,便以兄弟相称,两人关系莫逆……”
  冯祥心头微凛,他不敢去猜测太上皇说这番话是何意。
  过了一会儿,见太上皇伸出手来,冯祥连忙躬身扶起。
  “走吧。”
  “老皇爷要去哪儿?”
  冯祥小心翼翼的问道。
  “看来你带给朕的那位老伙计还有话瞒着朕,你就不想随朕一道去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老奴不敢……”
  ……
  破败的房舍之外,忽然金戈相撞之声不绝。
  孤身一人坐在其内的包勇闻声,嘴角往上,咧开一抹上扬的弧度。
  但是他还是没动,整理了一下身上脏乱的衣裳,闭目养神起来。
  果然,半晌之后,房间门打开,明媚的春日暖阳照射进来,驱散了房间之内细微霉变的气味。
  太上皇缓缓走进来。
  他看了一眼端坐在床榻之上打坐,丝毫没有下炕请安打算的包勇,并没有表现什么异样的情绪,只是在太监抬进来的御椅之上坐了。
  太监们如潮涌一般退却,很快此处就变得安静下来。
  太上皇坐得住,包勇坐得住,冯祥却站不住了。他可不像包勇那样,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老包~!”
  他提醒了一下。
  包勇这才睁开眼睛,待看见太上皇居然坐在屋里,他大吃一惊,连忙下炕跪下,请罪道:“罪民不知老皇爷驾到,还请老皇爷赎罪。”
  “平身。”
  “谢老皇爷……”
  包勇站起来,垂头静立,似乎在等候太上皇说话,一点焦急紧张之色也无。
  太上皇沉默了一下,缓缓开口道:“朕只问你一句话。”
  “太上皇请问,罪民知无不言。”
  太上皇览遍沧桑的一双眼睛直直的看着包勇,沉声道:“你可知道京中荣国府二公子贾宝玉?”
  包勇垂手弯腰拜道:“罪民知道,他与我家二公子同年同月同日而生,长相判若一人。”
  太上皇眼睛霎时间眯起,却果真如他所言,什么也没再问,缓缓站起来,走到房门处,停了一下,道:“若你从始至终没有不轨之心,若甄家从始至终没有不臣之举,朕可以饶你一命,饶甄家一门。”
  说完,直接离开。
  身后包勇纳头拜道:“多谢老皇爷宽仁。”
  抬头,哪里还有太上皇的踪影。
  房门再次被锁上,光线复又暗了下来。
  但是他脸上的光彩却与之相反,开始变得明亮。
  果然不愧是太上皇,这么快就察觉到异样。
  今日太上皇虽走了,但他知道,以太上皇的能力,过不了太久,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然后重新召见他。
  他是死是活,也就在那一刻了。
  今日之所以不多问,那是因为太上皇乃人间至尊,有自己的行事习惯。既然他包勇第一次没有把话说完,那太上皇就不会在掌握不了全局的时候逼问。
  因为那样太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了,也会让他的判断被人误导。
  太上皇最后的话看起来仁慈,实际上,那是死亡通牒。
  是对他第一次没有如实上奏的警告。
  没有不忠,没有不臣,可以饶恕他与甄家。反过来说,若是接下来,但凡让太上皇察觉到一点他与甄家的不臣之举,他和甄家一门,绝无活命之机。
  这是帝王的威严。
  他可以容忍臣下为了保住他的血脉,行欺瞒之事,却绝对不能容忍外人利用他的血脉,行不轨之举。
  他有不轨不臣之心吗?
  包勇自问。
  答案是,有……!
  但是他不怕。
  他的心中有着强烈的不甘,那是传承自他的老主子当年的痛苦和仇恨。
  他脸上露出一个无法言表的笑容,口内喃喃道:“老皇爷呀,真的很想亲眼看看您知道真相时候的表情,那时候,不知道你还能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