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大贵族-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无人劝阻,她就揽着贾宝玉,流泪涕泣。
  贾宝玉双手微微举起来,很想像她那样,抱一下自己这位悲伤逆流成河的姐姐,安慰她一下。
  不过看着周围虎视眈眈的宫女、太监,贾宝玉为元春着想,放在她腰前的还是没放下去,只是慢慢垂下。
  虽是亲姐弟,但是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深知流言威力的贾宝玉如何不知道,在那深宫中,流言是可以杀人的。
  想到这些,贾宝玉顿时放下被元春怀抱住时的旖旎,轻声安慰道:“姐姐,别哭了,老祖宗她们还看着呢,仔细她们笑话你。”
  明明不好笑的一句笑话,偏偏在元春听来,竟是无比的欢喜,没忍住“噗呲”一声,破涕笑了起来。
  今日回家,所行所见,全是对她的尊敬与仰视。
  唯有此时,方听到一句以她真正想听到的口吻说的话!
  是呀,一家人就该说说笑笑的,可是,如今她们如何敢笑话她?她倒希望贾母等人能够笑话她。
  知道贾宝玉故意如此说是在劝她不要哭了,因此松开贾宝玉,再次上下打量一番,也笑道:“长高了,长俊了,也懂事了……”
  周围的人配合着发出一点点适当的笑声。
  贾宝玉腼腆的一笑,“扭捏”道:“哎呀,姐姐想夸我也不能委婉一点,这么直接,叫我怎么好意思。”
  贾宝玉本是好意,要把元春的泪意全部打消。不过显然他学撒娇的本事没学到位,很明显的就叫人看出他的故作扭捏。
  “呵呵呵。”元春又笑了。
  若非之前有在长春宫见过贾宝玉几次,心中大概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如今的个性,否则,她还真不一定能接受面前这个略微犯二的弟弟。
  不过人都是这样,她的心中对贾宝玉充满爱怜之意,便是贾宝玉做出这般不得体的举动,在她看来,也是十分可爱养眼的。
  她都嫌看不够。
  一时王熙凤、尤氏二人将园中筵席布置整齐,前来邀请元春游园。
  最先时元春刚回府,叙的是国礼,所以一切都要按宫中的规矩来。现在是元春和一家团聚的时间,其他多余的太监宫女都已经被请下去吃饭、喝茶去了。而元春接下来的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当然,元春不可能自己想一出是一出,所以,行程还得贾府来安排。这也就是之前贾府忙乱的主题。
  听说游园,元春也来了兴致。
  之前不过是在御舟之上,略略看了一番园中景致,未曾一处处细看,此时正好弥补。
  又想起之前贾政所言园中各处匾额都是贾宝玉所题,便知他定然是对这园子极熟悉的,所以命他为向导,亲领众人游园。
  贾宝玉欣然领命。
  于是,由贾宝玉领头,贾母等众人簇拥着元春,大家一起步入园内。
  为了元春省亲,贾府做了大量的准备,各种玻璃风灯,灯笼,彩绣等等喜庆好看之物,应有尽有,将整个园子装点的美轮美奂。
  可能贾府唯一没有料到的便是,元春会等到了晚间才归家。
  晚上,自然没有白日游园方便。
  好在贾府原本就在园中各处挂满了大红灯笼,各种树梢头更是挂了不计其数的玻璃风灯。知道元春晚上才回来之后,王熙凤又命在许多原本不到之处也挂了灯笼,又备了足够的蜡烛和灯油添换,务使不耽误元春游园。
  因此,此时整个园子,早已灯光弥漫,照的犹如白日一般。
  贾宝玉心想,园中最好的景致,莫过于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杏帘在望、红香绿玉等,这几处地方是必须要走的。
  为了让元春少行路,也为了节约时间,所以入园之后便领元春先自红香绿玉(怡红院),准备一会过沁芳桥,依次到有凤来仪(潇湘馆),再到秋爽斋等处,然后是杏帘在望(稻香村),再是蘅芷清芬(蘅芜苑),最后至正楼大观楼。
  却说元春来到园中第一个大的建筑当中,只见房舍金碧辉煌,屋内四通八达,屋前又是高曲长廊,其下小桥流水,当真是好一处富贵风流之地。
  元春乍然见之,又思之之前所到过的行宫正殿,其庄严威势,便是许多皇家别院也不可及,于是道:“以后这园子切不可再像今日这般奢华靡费了,便是如此,都已经过了。”
  众人皆知元春之意,都点头应是。
  元春这才将此处细看了一遍,最后来到正屋的匾额处,看着上方高题“红香绿玉”四字,方知寓意院中栽种有海棠和芭蕉。
  但她觉得绿玉二字不妙,玉字早被世人用俗了,别的不说,单看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名儿便可知。
  因此脱口而出:“不若改为怡红快绿为是。”
  她本是随口一说,只是贾母等早备有人传话,她此言一出,未及众人离开,便有人飞奔传至贾政耳中。然后贾政便急命贾珍、贾琏二人负责,命令工匠立刻开工雕刻,如此不过半个时辰,一张崭新的“怡红快绿”的牌匾便被抬进园子,替换了原来的红香绿玉匾额。
  且说元春等人出来怡红快绿,一路向西过沁芳桥,沿途欣赏了几处小的景致,至有凤来仪。
  有凤来仪地处幽静之处,石子铺路,翠竹夹道。加上地势开阔,院内又有大株的梨花树和芭蕉树,还有从沁芳溪引流而来的一股清泉穿过,越发显得清幽怡人。
  元春见了,心中比怡红快绿喜爱十分。
  游了大观园西南角的有凤来仪,然后在贾宝玉的引导之下沿着沁芳溪往北向走,又细细的游了秋霜书斋、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
  元春心中愈喜。
  过了蘅芷清芬,便到了正楼大观楼,此时时入三更,于是方入正殿。
  进入殿内,只见陈设齐备,元春免谢请坐。
  于是众人告罪落座,开始大摆筵席。


第220章 归省(四——作诗)
  贵妃之宴,并无太过可描述之处。
  她一人独坐,凤姐、李纨等人亲持羹把盏。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三人坐另一席相陪。
  贾宝玉和姐妹们又坐一席,不过他们的席面上就只有些许点心、茶水,连一样菜色也无。
  也就是说,他们连和元春一起用饭的资格都没有。而且,这并不是宫中差人的安排,而是贾府自身如此安排。
  元春显然亦对这样的筵席没有意趣,只略略吃了两口,便命撤下。
  于是秦氏亲自捧来漱瓮,元春漱了口,之后元春就命摆上文房四宝,将自己之前所见之处,择其喜爱者赐名、赐联。
  有凤来仪(注意,这些只是轩馆内正屋门上的匾额,非地方名字)因其内多斑竹,故赐名“潇湘馆”;
  红香绿玉之前已改做怡红快绿,现赐名“怡红院”;
  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
  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
  另有赐“缀锦阁”、“廖凤轩”、“紫菱洲”等名,“梨花春雨”、“桐剪秋风”等匾额,不可胜举。
  最后,为整个园子书题一绝云: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至此,大观园之名诞生。
  又将正殿赐名“顾恩思义”殿,并题一联: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披恩荣。
  仅此一咏一联,便可看出,元春才情,远在三春之上。让贾宝玉不禁想起前一世当中,元春的判词: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前一句好理解,不过赞其容貌才情,云迎春三姐妹皆比之不过。后一句虽然不太好理解,但总不是好的预示便是,也可由此推测元春最后不好的结局。
  一个肩负家族荣辱兴衰,且容貌与才情胜过三春姐妹的一代贵妃,最后也只能在那清冷的深宫中,孤独的死去。
  令人悲伤叹惋。
  想到这里,贾宝玉更加能明白,元春今夜为何屡屡动情、痛哭。元春在宫中的日子,定然是不幸的。
  贾宝玉不由又想起那位叶皇后,虽然她总以端庄和高贵的姿态出现,但是多见她几次,贾宝玉总能在她身上,看见孤寂和落寞之感……
  若是他的感觉没错,那么从皇后和元春这两位宫中绝对尊贵的人来说,她们都过的不如意,那皇宫当中上万的年轻女子,她们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些贾宝玉都无从知晓。
  他也做不了什么,甚至就连他的姐姐他都帮不了,只能心中暗想到,今夜尽力让元春过的高兴一些。
  元春写完最后一联,见众人对之赞不绝口,因谦逊道:“我素乏捷才,也不擅长吟咏,今夜聊以塞责,不过是充于其数,不负斯景斯园而已。
  况且我素所知,家中姐妹、弟媳多有才情者,不如趁此良辰,皆按自身才之大小,随意择园中一处景致,作成一匾一咏,与我一观,倒不必为我微才所缚。”
  彼时顾恩思义殿内,筵席早撤,又搬了许多桌椅条案、笔墨纸砚进来。姐妹们原本都静候着,此时听到元春果叫她们作诗,都有些跃跃欲试。
  元春又看向贾宝玉,笑道:“宝玉本为读书士子,又擅长吟咏,自然和她们不一样,需得多作一些才是。”
  贾宝玉遥遥一笑:“姐姐有何要求尽管提来,只是到时候若作不出来,姐姐可得为我保密,不要宣扬出去。毕竟小弟我在京中,还是颇有名气的。”
  元春一听,只是喜笑颜开。
  “你放心,自不会故意刁难于你。因这园中景致,潇湘馆与蘅芜苑二处我之最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四处当为园中四绝。
  你便以此四处,各作五言律一首,可使得?”
  元春确实没刁难的意思,不限格律,自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不过贾宝玉还是装作一副为难的模样:“小弟尽力……”
  于是走到已经在开始动手的姐妹们面前,插了一个位置。
  给景致题咏,只要是学过诗词格律的人都会。况且今夜又非为扬名,只为家中作诗取乐,因此所作只需要押韵,多少有点意思在里头也就行了,如此小打小闹自然难不倒贾宝玉。
  回想潇湘馆中的景致,随意一思,一首清新格调的五律便已经出炉。
  抬头一看,黛玉已经收笔,正百无聊赖的在偷瞧他。宝钗也拿起自己的稿纸轻轻一吹,显然也已经作好。
  贾宝玉心头一动,故意对黛玉打了个眼色。
  黛玉本来在贾宝玉看向她的时候就别过头去了,后来瞥见贾宝玉给她使眼色,她又讶
  然转头,双眉紧蹙,疑惑的看着贾宝玉。
  等到看见贾宝玉给她做口型:“杏帘在望……”
  她瞬间明悟:二哥哥这是叫我帮他替作一首!
  她顿时来了精神。
  原来黛玉自诩才情高于众姐妹,之前元春作诗的时候便猜到元春会让她们也参与。
  她当时便下决心,定要大展其才,将众人压服。
  要是连贾宝玉也压过,那她肯定会更高兴。
  可惜,元春最终只命她们作一匾一咏,如此,她也不好违命多作,因此就随意作了一首了账,心中正不得劲儿。
  她看贾宝玉之时还在想,也就是你亲姐姐,才让你格外展才。要是她是我姐姐,我也能作四首出来,且未必没有你好……
  如今见贾宝玉主动让她机会,她自然高兴起来。
  细细思索一番,一首别出心裁的五律顿时跃然纸上。
  趁着众人不备,她悄悄将稿纸揉成一团,丢到贾宝玉的面前……
  贾宝玉此时才将蘅芜苑一首作好,猛然发现飞了个纸团过来,他自是一把抓住。
  抬眼一看,众姐妹们都已经收笔,都看着他们的小动作偷笑。
  二哥哥林姐姐他们真大胆,当着娘娘的面居然敢公然作弊……
  其实哪里只是姐妹们看见了,上面贾母等人甚至元春都瞧见了。
  元春微微一笑,自不在意,只是命探春将她们的题作先拿上去……
  探春就把她们五姐妹外加李纨的作品给元春呈上。
  这边贾宝玉看了一眼黛玉的小抄,发现竟是很熟悉的一首,他心道了一句世界真奇妙,然后就准备誊录。
  忽见宝钗微微扬着脖子瞄黛玉的小抄……
  贾宝玉便多心了,觉得宝钗这是在暗示他,他便一边誊录,一边偏头小声道:“宝姐姐,我还差怡红院一首,不如姐姐替我作了吧。”
  他觉得他这么做是为了公平起见,一碗水端平。
  宝钗一愣,立马回道:“你自己作不行啊……”
  宝钗又非黛玉,她只是纯粹的好奇才偏头瞧的,哪里是贾宝玉想的那样。
  贾宝玉见宝钗拒绝,且脸上并无作伪的表情,他才知道自己误会宝钗“吃醋”。不过话已出口,自没有收回的道理。
  “那个,我才尽了,一时也想不起别的来,求姐姐帮个忙。你看林妹妹都帮我……”
  许是恋爱中的女子智商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