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样不高兴的还有那夏国相,别看郝摇旗身份不如李自成和刘宗敏他们,但是大小也是个闯军头目,抓了他,那也是军功啊,但是现在,白忙一场。
    叹息一声,夏国相正要询问吴三桂以后有什么打算的时候,只见吴三桂对身边的吴府管家吩咐一声,道:“准备礼物和车马,我要去拜见摄政王。”
    吴三桂回到了京城,自然是要去拜见多尔衮的,向他汇报一下前番追杀李自成战况的事情,要不然,岂不是要受到多尔衮的怪罪。
    “是,老爷。”
    管家答应一声,便是下去准备了。
    夏国相见此,知道吴三桂有事要办,便是告辞,李起作为夏国相的家丁,自然也是跟在夏国相身后,一并而走。

第一百零四章 时光流逝 物是人非 跪求订阅
    谁想李起还没有走,便是被吴三桂给叫住了,叫住了李起,吴三桂转头对夏国相说道:“国相,你这家丁本将看着很顺眼,我打算把他带在身边,以后让他带兵打仗,你舍不舍得啊?”
    吴三桂本来就对李起很欣赏,再加上这次又是李起把陈圆圆给找到的,所以他在心里就更加是看李起顺眼了。
    而且此前因为吴三桂先背叛大明,再背叛大顺,再后来又投降了鞑子,这一连串的大转折,吴三桂杀了许多的将官,这就使得他手下可谓是将星凋零。
    如此情况下,吴三桂便是打算慢慢培养一批人出来,现在的夏国相,还有那郭壮图,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但是这还不够,关宁铁骑俱是精锐,要想把这样的大军掌握在手里,那还是免不了要发掘更多的人才,所以吴三桂看中了李起,想要提拔一下他,把李起培养成自己的心腹。
    但是现在李起的身份是夏国相的家丁,属于夏国相的私人,若是吴三桂要培养李起,那不管怎样说,都是要经过夏国相的,要不然,夏国相就要留下埋怨了。
    夏国相听了吴三桂这话,很高兴,本来他就有举荐李起的心思,毕竟要想在军中站稳脚跟,那不能没有相互帮衬的人,
    李起作为他的家丁,即便李起以后再是飞黄腾达,那也永远改不了夏国相家丁出身的身份,这样一来,他夏国相以后在军中也有了援助,说话底气也要足三分,所以夏国相没有丝毫的介意。
    只见夏国相对吴三桂抱拳道:“将军看重夏起,这是夏起的福气,末将为将军高兴,也为夏起高兴,哪里还有舍不得的道理。”
    说着,夏国相便是对李起说道:“夏起,还不来见过将军,以后在将军身边听令,可要多多用心,不要丢了我的脸。”
    李起听了,心里直骂娘,怎么着,你们这两个王八蛋三言两语的就把我给转让了?
    你们给我等着,今天你们把我当东西一样的转让,明天我李起把你们当王八给炖了!
    心里虽然是不爽,但是面上,李起的脸色却是极其的充满荣幸和自豪,不敢怠慢,李起郑重走到吴三桂面前,单膝跪地,道:
    “属下夏起,定当为将军征战四方,马首是瞻,将军剑锋所指,便是夏起军旗所在!”
    “好!”
    听了李起这一句高水平的马屁,吴三桂很高兴,刚才那被郝摇旗逃走的怒火,这时候也是消散了不少,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话,会说话的人,那还是容易讨便宜啊。
    “起来起来,”
    吴三桂亲自将李起扶起,仔细的打量了李起几眼,嘴里不禁是说道:“本将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本将相信,这一定是你身上具有将星潜质,这才是使得本将有一种惺惺相惜,似曾相识的感觉,
    本将看人从来不会错,本将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你跟着本将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到时候,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李起听了,装作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抱拳,道:“多谢将军提拔,以后属下就是将军你的人了,此生定当不负将军期望。”
    说着,李起更加是指天发誓,说道:“今天我夏起再此立誓,今生愿为吴将军猪牛狗马,听从将军命令,如有违此誓,就让我夏起天打雷劈,粉身碎骨,不得好死!”
    古人极重承若,更加极重誓言,只要起誓盟愿,那几乎也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所以古人一般不发誓,一发誓,那就是一辈子的承若。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有的人把誓言当放屁,虽然说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很少,但也不是没有,而且到了后世,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用车载斗量来形容了,简直就是满大街。
    很显然,李起作为后世穿越之人,那对誓言这东西那是张嘴就来,只要你吴三桂爱听,李起可以一天说八回,还不带重样,至于你吴三桂信不信,那李起管不着,反正我自己说自己的,你信最好,不信拉倒。
    “哈哈哈,,,”
    吴三桂听了李起这话,得意的仰头哈哈大笑,他没有想到李起竟然对自己这样忠心,开始还只是想要培养一下李起,把他当成自己的一条猎犬使唤,
    这时候见李起这般忠心耿耿,那真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顺眼,真是要把李起当子侄一样好好栽培了。
    “好,好,好,”
    吴三桂一连说了三个好,而后又是对李起一番勉励,直到管家过来说一切准备妥当,吴三桂这才是带着一众心腹去拜访多尔衮,不用说,李起自然也是紧跟在身旁。
    不多时,李起和吴三桂他们便是到了多尔衮的府邸睿亲王府。
    这睿亲王府位于皇宫东南处,在最早的时候,这里是明成祖朱棣特地为自己的宝贝孙子朱瞻基修建的宫殿,那时候这里叫“重华宫”。
    后来朱瞻基当了皇帝,因为这“重华宫”是以前朱瞻基住过的地方,现在他当了皇帝,那这“重华宫”自然也就具有了别样的意义,
    所以朱瞻基立即对“重华宫”进行了扩建,规模更甚往昔,而且还顺势把这里改名为“南宫”,从那时起,“南宫”正式成为皇宫的一部分。
    没有错,这“南宫”就是后来囚禁明英宗的那个南宫,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就是发生在这里,当时石亨和徐有贞,曹吉祥就是从这里把明英宗给救了出去,重新拥立他做皇帝。
    后来,岁月流逝,物是人非,鞑子入关后,多尔衮作为鞑子朝廷实际上的一把手,自然对自己的府邸十分看重,于是到处去找寻挑选。
    因为这南宫是宫殿,不是一般的府邸,所以很气派,一眼就被多尔衮看中,多尔衮把南宫一划拉,就把南宫从皇宫给划了出来,单独建立府邸,这便是现在的睿亲王府了。

第一百零五章 汉满逆转 跪求订阅
    到了睿亲王府,李起立即是拿着吴三桂的拜帖前去门子处,请求通禀。
    “烦请老哥通传一声,就说吴三桂吴将军特来拜见摄政王大人。”
    说着,李起从兜里掏出来一个银锭,约莫五两左右的样子,一脸讨好的神色,将之交到了那个门子手里。
    那门子得了银子,满脸的呵笑,“好说好说。”
    门子一边说着,一边赶紧是跑去通报了。
    李起见此,不禁是微微一笑,看来这家伙也是刚当门子不久,还不熟悉,若是当得久了,只怕这五两银子就要嫌少了,就要骂人了。
    对此,李起也是心中感叹,这门子的制度本来在鞑子那边是没有的,但是自从皇太极当了皇帝,全面推行汉家制度,将汉家的各项典章礼仪全部照单全收的搬过去,然后全面推广实施。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反正是来者不拒,所以这门子制度也是一并学了去。
    要说给大官人家当门子,那还真是好差事,风不吹,雨不打,太阳还晒不到,最重要的是这收入丰厚啊,来的哪个人不得交钱啊,
    就说当年给严嵩当门子的那个人,那人人称“严老叔”,具体名字也没有记载,别看在严府里面他是个下人,仆人,但是回乡探亲,那是当地知府巡抚都可劲巴结的啊,敲锣打鼓,披红挂彩,那风光的是不得了。
    后来严嵩倒台,在他这个当门子的家里还搜出来二十多万两的真金白银,你说干门子这行赚不赚。
    不多时,那门子去而复返,过来请吴三桂进去。
    因为这里是堂堂睿亲王府,所以这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吴三桂只带了两个人进去,一个是李起,另一个是吴三柏。
    这吴三柏是吴三桂的族弟,也是吴三桂的亲兵头目,算是吴三桂的绝对心腹,一直跟在吴三桂身边效命,这也为他躲过一劫起了作用。
    当初吴三桂背叛李自成的时候,李自成大怒之下,下令将吴三桂在京城的家人全部处死,包括吴三桂父亲吴襄在内,吴家四十多口全部被杀,若是当时这吴三柏没有跟在吴三桂身边,只怕也难逃厄运。
    李起初来,竟然可以陪同吴三桂一道进入多尔衮府邸,这般待遇,看的后面许多吴三桂亲兵家将都是羡慕不已,只感叹李起好运,要出人头地了。
    李起却是心中忐忑,要知道他这身份那是卧底啊,自然这露面的机会是越少越好,本来郝摇旗跑了,李起还打算跟着夏国相回去,然后直接找机会开溜,
    哪知道自己竟然是被吴三桂给看中了,要好好栽培,也不知道这吴三桂是不是瞎了眼,看中谁不好,偏偏看中自己,这世上的事情真是没法说。
    带着忐忑的心情,李起跟在吴三桂的后面,走进了多尔衮的睿亲王府。
    正当李起小心翼翼的时候,前面一个很眼熟的身影出现在了自己眼前,李起定睛一看,见来人竟然是那巴颜!
    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刚想着能不露面就不露面,竟然这一下就碰上了死对头,这要是被他给认出来了,那自己可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想到这里,李起赶紧是低头看着脚下,躲避巴颜,同时也是用眼角的余光注视着周围,一旦巴颜把自己给认出来了,那就要立即动手把吴三桂给劫持,只有这样,自己才有一线生机。
    再不济,那也要对着吴三桂和巴颜捅上几刀,也算是给自己的这条小命估个价。
    这时候,吴三桂见巴颜迎面走来,直接就是对着巴颜打了一个秋千,跪地说道:“奴才吴三桂,见过巴颜大人。”
    这吴三桂大小那也是个将军,手里还掌握着闻名天下的关宁铁骑,身份不低,而且他又不是巴颜的下属,按照道理来讲,吴三桂那是不需要对巴颜行什么跪拜之礼的。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这时候的鞑子正处于历史上战力最强悍的时期,所以这身份地位相应来说也是最高的时候,
    加之又是刚刚入关,他们要想主宰天下坐江山,那就要在身份和地位上全面压制汉人,让汉人在内心深处就觉得自己比满人低人一等,这样才能服从他们的统治。
    所以这时候的汉人大臣地位极低,只要是见了满大臣,哪怕对方比自己官小,哪怕相互没有统属,汉人官员也得自称“奴才”,而且还要下跪。
    整个鞑子朝廷,能够豁免下跪的汉人大臣也就只有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等少数几个人,只有他们几人被皇太极特殊优待,获得了见到满大臣不用下跪的待遇,别人,那都是见了就跪,无一例外。
    这种情况直到康熙朝中期才改变,那时候汉人官员对清庭统治天下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作用大了,身份地位自然也就不自觉的跟着慢慢抬高。
    汉人官员作用越来越大,满人官员却是作用越来越小,他们得到了荣华富贵后,生活迅速的腐败堕落。
    别说像他们的祖辈那样上战场打仗了,就连弯弓搭箭也成了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那他们会什么呢?
    成天在茶馆里遛鸟,斗蛐蛐,听戏唱曲,这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部分。
    两边此消彼长,所以到了康熙朝中期的时候,满人官员已经基本上成了摆设,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维持清廷运转的实际上已经完全依靠汉人官员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在一次宴会中,为了笼络汉人官员,也为了响应他自己提出的满汉一家的口号,所以康熙也就废除了汉人官员见到满人官员必须下跪,口称奴才的规矩。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康熙朝时期,他们这些满人已经是在开始走下坡路了,并且这个下坡路的幅度还越来越大,
    等到了清朝晚期,许多的满人甚至已经在开始要饭了,因为那时候清廷给他们发的银子,已经不足以养活他们自己了。

第一百零六章 好运
    吴三桂都要跪地行礼,跟在后面的李起和吴三柏自然也是免不了的,他们两人也是跟着跪在地上,口称“奴才见过巴颜大人。”
    李起说这句话的时候,那心都跳到嗓子眼了,他想要变声,但是又怕引起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