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啊杀啊,鞑子就在前面,杀啊。”
多尔衮这一万七八千人马刚刚入眠,不想这时候又是听得后面传来一阵喊打喊杀声。
“快走。”
多尔衮一声喝令,而后又是带着人翻身上马,仓皇逃离。
双方你追我赶,郭云龙的大军那也是几次三番差点追上多尔衮。
不过不得不说鞑子在马上确实是优势明显,即使在如此狼狈不堪的情况下,他们的速度依然不慢。
郭云龙要想追上他们,还真是不容易。
再加上这时候多尔衮防范极严,撒出去的鞑子探马那也是众多,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他包饺子,几乎也是不可能。
所以双方也就在一路上进行了七八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大规模的战斗却是没有发生。
多尔衮他们如此这般狼狈不堪的逃到了盛京,他们满以为安全逃脱了,已经逃脱升天了,
哪知道等待他们的却是那冷冰冰,紧闭不开的城门。
多尔衮大怒,对城头喝道:“混账,这是哪个狗奴才在守城?给本王滚出来。”
多尔衮历声怒喝,然而城头上纵然是人影交错,可却也没有人回答他。
“快出来,狗奴才,究竟是谁?胆敢阻挡本王进城!”
“你们快滚出来,摄政王大人要进城。”
不光多尔衮厉声怒骂,身后的那些鞑子兵也是对城头一致谩骂不已,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的出来。
然而不论他们怎样叫喊,都是没有人回应。
难道要攻城才行吗?
多尔衮见城头上毫无反应,便想攻城。
可是因为逃脱逃的匆忙,多尔衮并没有携带大炮云梯等攻城利器,
此时他们手中的兵器无非也是骑兵常用的弓箭以及火铳,其中火铳还足少数,他们最信赖的还是弓箭。
难道只拿弓箭去攻城吗?
不是笑话吗?
除非手里的弓箭能够把城头上所有的人都射死,否则如何破城。
就在多尔衮恼羞成怒,气的都要吐血的时候,布木布泰来到了城头上。
“多尔衮。”
多尔衮听得声音传来,抬头看去,见城头上正是布木布泰站在那里。
多尔衮更是气急败坏,冲城头骂道:“布木布泰,你这个下贱的女人,你为何要断我军粮草?”
布木布泰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平静的回道:“多尔衮,如今大明如日中天,我大清并无天命,更无窥占汉家江山的能力。
如今大明皇帝兴兵来伐,哀家也是为了八旗子民着想,这才是断了粮道,为的便是让你们投降,护我女真血脉不灭。”
“混账,布木布泰,你这个卑贱下作的女人,你如何能够代表我大清?
现在本王命你打开城门。”
多尔衮手着布木布泰,手里的鞭子都恨不得将布木布泰抽死。
不得不说历史已经彻底改变了。
在原本的历史传说中,这多尔衮和布木布泰还是一对苦命鸳鸯,彼此爱的死去活来,都恨不得为对方去死。
虽然说也不知道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但是在现在这个历史里面,两人却是如同生死大敌一般,
再指望他们说出什么你侬我侬的话,那也是天方夜谭。
布木布泰见多尔衮说不通,无法劝降,于是便对身边的鞑子兵点点头,示意他们喊话。
而后这百余鞑子兵齐声高喊道:“大明皇帝有令,降者不杀,不降者杀无赦。大明皇帝有令,降者不杀,不降者杀无赦。”
一百多个鞑子对着城外的鞑子骑兵齐声高喊,这一顿喊话无疑也是传达的一个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这时候的盛京已经彻底的背叛了大清,而他们的皇太后此时也已经彻底的投靠了大明。
这意味着他们无家可归了。
一想到自己这唯一的希望就此破灭,再加上他们的妻儿老小大多也在盛京城内,
这个时候他们无不是心情狂躁,有的人想要投降,有的则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在那里大喊大叫,就跟发了疯一样。
而多尔衮这时候气的已经是无法形容,脸上都已经是扭曲,眼睛都跟要喷火一般。
多尔衮大骂道:“布木布泰,你是我大清的罪人,总有一天我多尔衮要将你的部族夷为平地,族人不分男女老幼,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
布木布泰是一个蒙古人,当年为了部族的利益,没有办法,她和皇太极成亲,成为了皇太极众多妃子里的一个。
所以这时候多尔衮下意识的便是用她的部族来威胁她。
但是布木布泰又岂是傻女人,会被他威胁到。
这个时候多尔衮自己都自身难保,还谈什么去对她布木布泰的部族进行斩尽杀绝。
布木布泰反唇相讥,对多尔衮骂道:“多尔衮,你才是我大清真正的罪人。
你看看你身后,此次出征你足足带出去十三万人马,可是现在跟你回来的有多少?
哀家这样做,是为我八旗保留最后一点血脉,让八旗不至于断子绝孙。”
多尔衮被说的无言以对。
第七百六十七章 发疯
“摄政王大人,现在怎么办啊?”
这时候多尔衮手下奴才不由的也是急了。
现在真的是时间耽误不得,若是不赶紧进城,那么到时候等到后面的明国大军追来,那可就真是腹背受敌。
多尔衮看着这盛京城头那黑洞洞的大炮,知道布木布泰也是早有准备。
可是如今他已无路可走,若是弃了盛京,在去往他处,且不说能不能顺利逃脱明国大军的追击,
单就手下这些人,让他们改变方向逃跑,那他们就要哗变了。
毕竟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盛京,而现在他们的耐心又已经到了极点,再也经不起什么波动了。
“传本王令,伐木为梯,明日攻城。”
现在多尔衮唯一的选择就是攻打盛京。
可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但是他也没办法,现在大军刚刚来到这里,人困马乏,又没有云梯木头等攻城器械,大炮更是全无,
要想攻城,只得就地取材。
所以没办法,多尔衮只能是将攻城的日期定在明天。
尽管做出攻城的命令,但多尔衮心中依然是无比悲凉,不仅是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同时也感叹大清的未来。
若是时光可以倒流,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个布木布泰亲手掐死。
于是多尔衮手下奴才纷纷前去寻找树木,打造临时的楼梯,到时候可以作为攀爬的工具。
同时也寻找那些比较粗壮的树木,到时候可以用来撞击城门。
不过这些鞑子兵却是个个士气低迷,怨声载道。
不怪他们如此,实在是现在确实是军心不稳,毕竟城头上那还有大炮呢,就靠这些武器去攻城,伤亡之大可想而知。
这一夜多尔衮和他的那手下奴才一万七八千人马,在盛京城外就地休息。
可是这一夜却是又出现鞑子士兵逃跑的现象,足足跑了两千多人。
天亮后,当多尔衮得知这个消息,多尔衮也是无可奈何。
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去劝说这些鞑子兵留下来。
他也没有勇气再去杀了,因为再杀下去,只会使得人心更加恐慌,逃跑之风更加难以得到遏制。
现在对于多尔衮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尽早攻克称盛京,杀入城内,到时候尚且还有一丝希望。
否则,等到明国大军前来,一切万事皆休。
“传本王令,吃过饭后,攻城。”
这一顿饭,鞑子又是杀掉了许多的战马,吃马肉。
其实吃马肉对于士兵来说是一个大忌,因为这些马都是他们自己养的,平时和马儿朝夕相处,现在走投无路,竟然是要去吃马。
这不但情感上让人有些接受不了,并且也同时在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自己沦落到这样的地步,以后还有希望吗?以后还有前途吗?
这无疑对军心士气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然,如果吃的是对方敌人的战马,那情况又是截然不一样。
吃过饭后,略微休息了半个时辰,多尔衮便是急不可耐的下令攻城。
然而他们才刚刚准备射箭,城头上便是上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
这些人一看就不是士兵,放眼望去,男女老幼皆有。
只见这些人对着城外就大声呼喊,呼喊着自己丈夫、儿子、父亲的名字。
原来是布木布泰将城外这些八旗鞑子的家属找来了,让他们在城头喊话。
至于有没有用,布木布泰也不在意,反正他们如果要放箭,那么射死的也是他们自己的亲人。
“是我阿玛,是我阿玛,我阿玛在城头上。”
“额娘,是我额娘。”,,,
鞑子听见呼喊,都是在各自寻找自己的亲人。
找到亲人的人人都是兴高采烈,大叫不已,没有找到的,这时候也是不住的在人群里面打量,哪里还有开弓射箭的意思。
“你们这些狗奴才在干什么?还不快放箭!”
多尔衮见手下鞑子迟迟不肯放箭,大怒,喝令他们立即开弓射箭。
可是这时候谁会开弓呢?
城头上那可是自己的亲人啊,试问世间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向自己的亲人射箭?
尽管他们可能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却确信自己的亲人就在里面,
非但他们自己不愿放箭,便是那些有意要放箭的人,也是被别的鞑子将弓箭打落在地,以免伤到自己的亲人。
“狗奴才,胆敢违抗本王的军令。”
多尔衮脑羞成怒,猛然抽起腰间配刀,将一个鞑子砍死。
“狗奴才,快放箭。”
“摄,,摄政王大人,奴才的额娘在上面。”
多尔衮气的又是一刀捅进了这个鞑子的胸膛,一股鲜血飙溅在多尔衮脸上,让多尔衮的脸显得无比的狰狞恐怖。
“狗奴才,快放箭。”
多尔衮又是对另一个鞑子兵喝令。
那鞑子兵手里拿着弓箭,哆哆嗦嗦,犹犹豫豫,手里哪里有半分力道,就连那支箭,最后也是掉落在地上。
多尔衮又是一刀将他砍死。
多衮杀死了这个鞑子兵,仿佛也是将自己最后的一丝理智也杀死了。
而后多尔衮不管不顾,对着那些不肯放箭的鞑子兵便是一阵猛砍猛杀。
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已经是有十几二十人死在他的刀下。
这倒不是多尔衮有那么厉害,尽管他本身武功也不俗,很强悍,但是真要打起来,那些鞑子兵也不会这么不经杀。
主要是多尔衮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这些人此时心里全然没有注意,自然杀他们如杀鸡宰羊。
不过多尔衮的这个行为也是激起了众怒。
这鞑子兵接连遭遇惨败,到现在几乎可以说是败无可败,连家都已经回不去了。
所以鞑子们在内心深处对多尔衮都是怨气极深。
现在多尔衮如此这般发疯,自然让他们心中不服。
“兄弟们,多尔衮不让我们活。要我们去死,那我们就让他先死。”
这时候一个鞑子壮着胆子用满语大声吼叫,他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反抗多尔衮的行列当中。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多尔衮的末路
什么事情就怕有人带头,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没人带头去做,那么也许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旁观。
但是一旦有人带头,不管这个人带头是去干什么?带头做好事也好,带头做坏事也罢,只要有人带头,必定有人跟随。
这就是人的从众心理。
这时候有那个胆子大的站出来第一个反对多尔衮,叫着要杀多尔衮。
所以这时候心中早有怨气的这些鞑子兵,人人都是将心里的火气彻底爆发。
“杀了他,杀了多尔衮。”
“杀了他,杀了他。”,,,
越来越多的人响应,这也让开始那个带头的鞑子心里有了底气。
开始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那也是心里在打鼓,生怕没有人响应,真要那样的话自己就死路一条。
现在终于放心了,自己已经成为了这场带头反抗多尔衮的头领人物,一旦事成,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他激动之下,又是大刀一挥,“跟我冲啊,杀了多尔衮。”
呼啦啦的,立马就有十几二十多人跟着那鞑子,向多尔衮冲去。
多尔衮见此,那眼睛都要喷火,咬牙切齿,大声怒吼:“狗奴才,竟敢犯上作乱。”
嘴里大喝,手里大刀不停,一阵翻转,便是向那几个不知死活的鞑子兵杀去。
“锵”“锵”“锵”,,,
一阵激烈刀枪碰撞,溅起点点火花。
不得不说这多尔衮真是武功了得,而且现在又正在气头上,那武力更是成倍爆发。
只见他手中一把大刀如行云流水,所触之人无不是当场毙命。
然而纵然他杀了这些人,可是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