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把一切推到布木布泰的身上,让默多哈去找布木布泰说,只要布木布泰点头,户部立即恢复供应。
    默多哈那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是前去面见布木布泰。
    见到布木布泰,默多哈先是态度恭敬询问,问她为何断绝粮草。
    布木布泰只推说盛京也是粮草不足,百姓因粮草即将断绝,人心不稳,为稳定朝政局势,这才不得不断绝大军粮草的供应。
    默多哈哪里还能不知道这是推托之词,声音便是变得严厉,说道:
    “皇太后,摄政王大人有命,皇太后必须立即恢复粮草供应,否则大军不稳,后果难料。我大清江山也将葬送。”
    “这些哀家都知道,你回去禀报多尔衮,就说哀家很快就会恢复粮草的供应,去吧。”
    布木布泰只想把时间拖一拖。毕竟默多哈这一个来回那也是十天半个月,只要拖一次,那么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然而很显然默多哈是受到多尔衮的再三叮嘱,自然不好糊弄。
    “皇太后,摄政王大人有命,必须让奴才看着粮草上路,否则,奴才绝难复命,还请皇太后立即安排。”
    布木布泰见默多哈态度突然之间变得强硬,却也不惊,似乎早有准备,
    只见布木布泰冷冷的笑了笑,说道:“默多哈,你是在威胁本哀家吗?”
    “不敢,奴才怎敢威胁皇太后,只是摄政王大人王命难为,还请皇太后体谅奴才。”
    “哼。”
    布木布泰冷哼一声,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的看着默多哈,说道:“默多哈,你这狗奴才好大的胆子,是摄政王大?还是哀家这皇太后大?”
    这个问题还真就难倒了默多哈。
    因为从法理上来讲,应该是多尔衮大,毕竟多尔衮是摄政王,拥有主政大权,自然朝政事务都归多尔衮所操纵。
    但是在王朝的实际统治当中却又存在着另一套制度,那就是血缘关系制度。
    在封建王朝,一切都以皇上为中心的框架内,围绕着皇上,皇上的直系亲属便也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大权。

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心惶惶
    就比如说布木布泰,她是皇上的亲生母亲,皇上不在,或是皇上年幼,她就理所应当拥有垂帘听政的大权。
    从这一点来说,皇太后布木布泰自然比摄政王多尔衮大。
    一个是法律制度,一个是亲情血缘制度,这之中往往亲情血缘制度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最为常见。
    所以布木布泰的答案也很显然易见,那就是她布木布泰比多尔衮要大。
    然而默多哈是多尔衮的奴才,这时候他不可能说多尔衮不如布木布泰,更不敢就这样回去复命。
    “还请皇太后恕罪,奴才不过是奉摄政王大人之命而为,恕奴才得罪,今日皇太后你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
    说完,默多哈拍了拍巴掌,立时便从殿外冲进来十几个心腹手下。
    这十几人都是跟随默多哈一道而来的,随时听命默多哈差遣。
    “呵呵呵,,,”
    布木布泰冷冷的笑了笑,“默多哈,哀家看你跟多尔衮跟的久了,脑子也不好使了。
    十几个人就敢威胁哀家,哀家看你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说完,布木布泰重重的一拍身边案,随着一声巨响,立时便是从殿外四下冲进来数股正黄旗鞑子精兵,
    人数足有数百人之多,将大殿是挤得满满当当。
    这些人都是护卫盛京皇宫的正黄旗侍卫。
    虽然说如今正黄旗镶黄旗,这原本属于顺治皇帝所亲领的两旗人马都尽归多尔衮所占有。
    但是多尔衮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之这些侍卫成天在布木布泰面前当差,布木布泰收买这些奴才还是很简单的。
    默多哈大为惊讶,“你们要干什么?我是奉了摄政王大人的命令来办事,你们如果乱来,形同造反。”
    这些正黄旗鞑子兵丝毫不为所动,只是等待布木布泰的命令。
    布木布泰沉着冷静,镇定说道:“全部拿下,反抗者格杀勿论。”
    “遮。”
    这些正黄旗鞑子兵齐齐应诺,而后向默多哈等人围上去。
    默多哈十余人虽然个个那也是身手矫健,功夫不凡。
    但是毕竟人心,劣势太过明显,寡不敌众,一阵打斗过后,默多哈他们便已是败下阵来。
    时间在一天一天的过去,多尔衮期盼默多哈早日归来,犹如久旱期盼甘霖。
    因为随着这时间的流逝,鞑子大营的粮草已经日渐枯竭,如今已经不足三日之用。
    这可把多尔衮急的直跳脚。
    十几万人人吃马嚼,这嘴巴一开就得吃饭啊。
    这如果一旦真的断粮,后果那可就无异于天塌地陷一般。
    “默多哈这狗奴才怎么还不回来?去,派人再去催促。”
    这已经是多尔衮派出去的第三波人,目的自然也是前去盛京接应和寻找默多哈,同时也催促粮草。
    不过这三波人马都是和默多哈一样有去无回,这更加是让多尔衮心中笼罩一团阴影。
    “难道说布木布泰真的要断我粮草?毁我大清基业?”
    这时候多尔衮已经是把事情猜的八九不离十,毕竟盛京之中能够有权利断绝大军粮草的人也就只有布木布泰一人。
    换做旁人,既无这个权利,更无这个胆子。
    而布木布泰是唯一可能的人选,因为在大明国,她的儿子顺治皇帝还在被软禁。
    若是在暗地里大明皇帝以此做要挟,布木布泰就只得就范。
    这时候多尔衮才是想通了一切,
    原来数年前布木布泰被明国皇帝释放回来,那时候这明国皇帝就已经在为今天的战争做准备。
    为的就是现在给自己致命的一击。
    有道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没有粮草,大军如何征战?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多尔衮急的在大帐之中来回渡步。
    此时若是命令全军开拔回军,那不用说,明国皇帝一定会在后面尾随,届时只够支撑三天的粮草绝对无法支撑整个大军返回盛京。
    到时候大军才刚刚动身回返,就已断粮,人心必定不稳,那时候可能连扎营的时间都没有,还不如现在有大营防备来的安全。
    可是留在这里,大军一旦断粮,人心必定浮动,到时必定大乱,败局也将就此注定。
    也就是说不论是去是留,似乎都只有死路一条。
    多尔衮这里急得直跳脚,手下一众旗主王命和鞑子各级将领,他们也是人人心慌,意乱如麻。
    不光是他们,一众鞑子小兵这时候也是人人开始担忧。
    谁都不是傻子,以前这隔一两天就会有一大批粮草辎重运进大营。
    而现在已经连续十几天未见动静,一根草也没有运进大营,这便是傻子也知道一定是出了事情。
    再加之那半月前多尔衮斩杀了一名前来报信的探马,那探马说盛京把大军的粮草给断了。
    多尔衮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把那探马当场斩杀。
    这样的行为本就诡异多端,现在再联想到这半月不见粮草,自然使人心中打鼓。
    难道说那探马说的是真的?摄政王大人为的是欲盖弥彰,瞒天过海,这才是要杀人灭口?
    越是这样想,越是感觉是真的。
    本来这事情就是这样,现在经过这一推敲,自然事实也是分外清晰,
    所以不由的军心士气开始浮动,再一想到他们要面对的是明国皇帝亲自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许多鞑子更加是变得人心慌慌。
    鞑子兵这样的表现自然也是落在了明军的眼里,很快,王孝珍便是把这个消息报到了李起的面前。
    李起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高兴。
    这时候李起当然也知道布木布泰在沈阳也就是盛京的行为,对布木布泰,李起也是感到满意。
    李起点了点头,对王孝珍说道:“孝珍,这一次你锦衣卫居功至伟,待班师回朝,朕记你一大功。”
    王孝珍激动不已,慌忙跪地磕头,“孝珍多谢皇爷赞扬,为皇爷当差,孝珍不敢居功,更不敢请赏。”
    “是你的就是你的,还有你手下那些为此奔走的人,全部登记造册,朕都要重赏他们。”。

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景极好
    
    “多谢皇爷,孝珍代他们谢过皇爷恩赐。”
    “起来吧。”
    而后李起又是勉励了王孝珍几句。这才是让他下去了。
    王孝珍走后,李定国,岳来,郭云龙,黄廷等人便也是前来求见。
    至于那戚正,则还如往常一般和堵胤锡两人留守京城,坐镇大后方,没有跟来。
    对此,戚正也是颇有微词,毕竟这可是事关大明王朝国运的关键一战,而且也有可能是对鞑子的最后一战,
    若是不参与,军功章自然也是失色不少。
    不过李起对此却是有不同意见。
    李起曾当着满朝文武大员的面说道:“打仗最关键的并不是一线作战,而是后方后勤的保障和稳定。
    若是后方不稳,前方出战的即便是天兵天将,亦难逃败亡之居。
    若后方稳固,前方作战之将士便可无后顾之忧,自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故虽然后方之人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其战功却丝毫不亚于前方征战将领。
    甚至后方之人的功劳还要更大。”
    李起这话自然也是至理名言,只说得大家一阵点头赞同,戚正这才是心中宽慰不少。
    李定国,岳来,黄廷,郭云龙他们求见李起,自然也是目的鲜明,他们就是想要拉开阵仗,希望可以早一点和鞑子决一死战。
    现在和鞑子已经有七八天没有展开血战了,他们都是手里发痒了。
    不得不说,经过一连串的战争,他们对鞑子丝毫没有畏惧之心,有的只是跃跃欲试。
    在他们眼里,鞑子那就是军功和名望啊。
    “你们不用着急,此次大战朕自有计较。”
    李起微笑着让他们一一坐下。
    “皇上,末将观鞑子这些日子似乎军心不稳,也不知是何因?不知皇上可有消息?”
    作为统兵大将,李定国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几天鞑子的形态变化。
    不过因为他并不掌握情报系统,所以他自然也不知道沈()阳那边把鞑子的粮草给断了,
    所以他只得向李起请教,若是知道更多的信息,这对于他这个领军征战的将军自然也是好处多多。
    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也是好奇的看向李起,他们也是感觉到这几日鞑子似乎有些不正常。
    而那多尔衮更是如此,这几日别说出来叫战,完全就像个缩头乌龟一样龟缩在大营,紧闭不出。
    见他们如此模样,李起也是高兴。
    一众大将虽然战役汹汹,但是都没有被胜利和前景冲昏头脑,这是好现象。
    对于鞑子为什么会出现军心不稳的情况,李起自然也是没有隐瞒他们。
    李起说道:“你们有所不知,鞑子后方不稳,出现变故,沈()阳那边已经断了鞑子的粮草,如今鞑子粮草断绝,
    朕估计再有两三天,他们就要彻底断粮了,那时候就是我们大举进攻的好时候。”
    “真的?”
    一众大将人人激动异常。
    越是带兵带的久的将军,越是知道粮草对于一支大军的重要性,此时骤然听闻鞑子竟然粮草断绝了,众人无不是喜出望外。
    可是这打的好好的,鞑子那边怎么会断粮呢?
    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还别说,这些人里面最先反应过来的竟然是郭云龙。
    郭云龙对李起激动的说道:“皇上,这一定是你搞的鬼吧。”
    郭云龙这话若是放在寻常的君王身上,那自然是少不了大不敬。不过李起却是听得很爽,
    武将就是武将,直来直去。
    “哈哈哈,,,”
    李起得意的仰头哈哈大笑几声,“不错,为这一战朕在数年前便已开始布置,如今不过是收拾果实而已。
    当年朕将鞑子皇太后布木布泰释放回去,而鞑子小皇帝顺治却是被朕拿在手里,为的就是以此为要挟,让布木布泰听朕指令。
    战前朕命布木布泰断绝鞑子粮草,布木布泰怎敢不从。”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李起这时候又笑道:“现在你们知道后方不稳,粮草断绝的危险的吧。
    我们之所以可以在这里一心一意的打仗,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强大,而是因为我们的后方有足够的稳固。
    堵胤锡和戚正两人坐镇大后方,足可成为我们的凭仗。
    以后大胜,班师回朝,朕将重赏有功将士,特别是堵胤锡和戚正两人,朕更会重赏之,到时候你们不会不服气吧?”
    “不敢不敢,皇上说笑了,堵大人和戚将军虽然不能亲临战阵,但却为我大军稳固提供一切所需,此乃大功也,末将又怎会不服气。”
    李定国第一个回道。
    岳来也是紧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