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多鞑子在惊恐之下,即便没有被打中,却也是因为战马和自己的惊慌,竟然是掉落于马下。
    后面的鞑子骑兵来不及躲闪,在他们身上踏过,将他们踏成肉泥。
    在大炮的打击下,五万鞑子骑兵冲锋的阵势很快便是出现巨大波动,
    冲击的骑兵方阵开始变得越来越混乱,马匹四处乱跑,根本得不到控制。
    而这些鞑子心里也是对那大炮极其恐慌。
    要知道明军的大炮一向犀利无比,在宁远大战的时候,那以前蓟辽督师袁崇焕就是靠着大炮,才凭着有限的兵力守住了宁远,
    而正是在那场战斗中,老奴酋努尔哈赤便是被大炮打中,没多久就一命呜呼。
    正是因为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在,所以大炮就像梦魇一般笼罩在每一个鞑子的心中。
    以前不论是攻城之战,还是军阵对战,只要明军之中有大炮,那么鞑子绝对不会亲自上阵,
    都会让汉人奴隶,亦或包衣奴才,又或者说是蒙古八旗,让这些人去当炮灰,消耗明军的炮火,
    等到明军大炮剧烈发烫,无法再开炮的时候,他们才会出击。
    而现在炮灰变成了自己,这极大的落差让他们难以接受。
    许多鞑子受不了了,便是直接逃跑。
    即便到时候被后面鞑子的督战队斩杀,这些鞑子也管不了那么多。
    “继续开炮。”
    见敌方越来越混乱,李定国心中大为欣慰,也很激动,命令大炮不要停。
    一轮一轮的大炮轰响。
    “轰”“轰”“轰”,,,
    两百门大炮在炮手熟练的操作下,发出一个又一个令人胆寒的轰隆之声,
    天地间好似除了这大炮轰击之声,便只有那鞑子的惨叫哀嚎声,别的便是再无其他,因为所有的声音都是被掩盖。
    “放箭,放箭。”
    鞑子尽管已经死伤惨重,但是在这大炮的轰击下,鞑子骑兵依然是冲到了和明军的近距离,已经进入了他们弓箭的射程范围。
    为了反击明军。一些鞑子牛录额真,甲喇额真便是疯狂的大声喊叫,命令手下骑兵放箭。
    他们的弓箭很是犀利无比,这也一直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凭仗。
    若是近距离,他们的利箭甚至可以破三层盔甲,可见鞑子弓箭之力。
    “咻”“咻”“咻”,,,
    尽管说鞑子骑兵混乱无比,但依然有许多鞑子凭着本能的惯性,向着明军方阵射出了他们手里的弓箭。
    鞑子弓箭很是力大无比,被射中的明军都是一一倒在地上,血流如注。
    不过明军中箭的士兵伤亡,与那鞑子被大炮打死的,还有被后面鞑子骑兵踩死的鞑子伤亡相比,这比例极小,甚至可说是不值一提。
    李定国镇定神闲,喝令手下将士保持严密方阵,胆敢乱动嚎叫,拢乱军阵者格杀勿论。
    在李定国的严厉要求下,尽管明军将士们看着鞑子弓箭一支又一支的朝自己这边射来,
    但十万将士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去躲闪,都是直愣愣的站在那里不动。
    随着大炮轰隆之声不停,大炮的炮身发烫历害,已经无法再开炮了,
    而以此同时,鞑子也已经离自己非常接近,双方近距离了,大炮也已经开始慢慢失去它的作用。
    于是李定国立即命令手下士兵停止开炮,并命万箭齐发。
    “咻”“咻”“咻”,,,
    一波又一波箭两遮天蔽日,向着鞑子骑兵呼啸而至。
    “噗”“噗”“噗”,,,
    一声声利箭入肉之声响起,许多鞑子士兵中箭后,直接一个闷头栽在地上,被踩成肉泥,只留下那无主的马儿在奔跑。
    一轮又一轮的箭雨铺天盖地,凌厉无比,收割着一个又一个鞑子的性命,鞑子伤亡惨烈。
    

第七百四十八章 今非昔比
   
    “摄政王大人,明军狡猾,火炮弓箭历害,我八旗死伤惨重,还请摄政王大人快收兵吧。”
    “是啊,是啊,请摄政王大人收兵吧。”
    看着这一个又一个倒下的鞑子骑兵,许多旗主王爷和固山额真这时候心里在滴血。
    这些人,那可都是精华。
    若是换做普通的汉人奴隶,包衣奴才,便是死再多,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反而会兴致高昂的看着,好似戏曲一般。
    然而现在看着自己手下精锐勇士就这样死于非命。一条大好性命就换了一支弓箭,几十条大好性命就换了一颗炮弹。
    这如何值得?
    这此人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他们能够在八旗这个体制下享受富贵荣华的资本和凭仗。
    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自然让这些旗主王爷和固山额真们都是心急,急忙劝说多尔衮下令撤兵。
    多尔衮这时候也知道自己大意了,开始看到明军十万人的大阵,也没有细看,只以为这些军队也就是以前那些普通的明军而已。
    虽然人数众多,但也不放在眼里,
    毕竟一直以来身为骑兵将领,在大规模的冲锋步兵时,那就没有败过,
    这长久的骄傲让多尔衮迷失了双眼,没有注意去看明军之中竟然还藏着大炮。
    不过也不怪他没有看到,毕竟这些大炮也并不多,又被遮掩,放在十万大军里面根本不起眼,所以一时之间没有察觉也是再所难免。
    这时候见死伤惨重,而那十万人的明军方阵尽管在自己八旗利箭的攻击下也是死伤不少人,
    但是他们阵型依然严谨,不见丝毫杂乱。
    若是这时候以一个混乱不堪死伤惨重的骑兵方阵,去冲击一个阵型严密,战斗高昂的步兵方阵。
    那么即便是强大如八旗,也其实占不到什么便宜。
    于是多尔衮从谏如流,立即下令撤兵。
    很快,一阵阵收兵的号角响起。
    一众鞑子骑兵听闻身后响起撤兵的号角,人人如蒙大赦,不住的扭转马,跑回去。
    骑兵方阵就是这样,来得快,去的也快。
    很快,鞑子便向自己的己方奔逃,你远远的留给明军一个背影。
    李定国又怎会放过如此追杀敌军的大好机会。
    不过用两条腿追是肯定追不上的,李定国只能是命令手下火铳和弓箭齐发,
    那些大炮在停止一段时间后,这时候也是冷却下来,于是下令开炮。
    然而就在李定国刚要下令开炮的时候,后面却是传来一个豪迈的声音。
    “李将军稍待,且容我郭某人追敌。”
    李定国回头看去,见身后一阵烟尘滚滚,一支骑兵队伍便是奔腾而来。
    看旗号,一个郭字大旗分外显眼,来人不是郭云龙的骑兵又是谁?
    此时经过儿番扩张,郭云龙手下骑兵已高达一万人。
    这一万骑兵人人皆是精锐,在郭云龙的训练下,早已成为李起手中的一把利器。
    尽管李起也知道以火炮为代表的热武器,最终将会取代冷兵器。
    而骑兵也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最后成为小说话本里的谈资。
    然而即便是退出历史舞台,那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一百年的时间都不可能完全退出。
    所以在鞑子未灭之前,李起依然选择热兵器冷兵器两手抓。
    在发展大炮火铳的时候,李起也在大力发展冷兵器和骑兵。
    在李起的大力支持下,组建而成的骑兵越来越多,如今便己是拥有了这一万精锐骑兵。
    此时在山海关城头观战的李起,见八旗鞑子败退,又怎会放过如此扩大战果的好时机。
    李起立即命令郭云龙出关追击敌人,这个时候刚刚赶到,时机刚刚好。
    李定国大喜,立即命令手下全部停止火铳大炮和弓箭的射击,以防误伤友军。
    而后郭云龙带着一万骑兵奔腾而去,向着那八旗鞑子追击。
    “杀啊。”“杀啊。”“杀啊。”,,,
    郭云龙骑兵将士高喊口号,人人热血沸腾。
    要说打仗打什么仗最好打,打什么仗功劳最容易得,那当然是打那追击之战了。
    追击敌人,自己在后面追,敌人留一个后背让你砍,只要追上了,那就是军功。
    这样的战斗最是激励人心。
    此时,郭云龙骑兵又怎会放过如此斩将夺旗,立功得赏的大好机会。
    一马当先,郭云龙带领手下一万骑兵很快便是要追上了。
    那些八旗鞑子是叫苦连天,只恨胯下的战马只有四条腿,为何不生八条腿,这样跑起来也快啊。
    很快,郭云龙骑兵便是追上的那些鞑子兵,对他们一阵掩杀,只把他们杀的是死伤惨重,叫苦不迭。
    然而砍杀了一阵,就在郭云龙骑兵杀的正起劲的时候,李起却是下令鸣金收兵。
    开玩笑,鞑子终究还是鞑子,若是追击的太甚,深入敌方,到时候多尔衮又是下令其余鞑子兵前来援救包抄。
    那到时候万一把郭云龙给围起来了,好好的一个大胜仗就要变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甚至是大败。
    这样的情况李起自然是要避免。
    此次收复辽东,围杀鞑子,这样大的战争,那不是打一场两场仗就能彻底分出胜负的。
    真要一场两场仗,一天两天时间就能把这胜负分出来,那不是说笑话吗?
    对于现在这场战争,进行到现在取得的战果,李起已经很满意,甚至于已经大大超过于李起的想象。
    所以李起自然也是在这时候下令鸣金收兵,以免到时候郭云龙陷入泥潭,拔不出来。
    郭云龙听闻后面李起鸣金收兵。尽管心里也是感到可惜,想着应该还可以再扩大战果,
    但是李起的命令那就是至高无甚无上的,他自然也是不敢违背。
    于是郭云龙立即下令撤退,带着手下骑兵回来。
    而后李定国命令手下将士开始打扫战场。
    己方受伤的士兵都是被抬下去让随军医官救治,因为医治的及时,许多的将士也是保住了性命。
    

第七百四十九章 心在滴血
    至于那些鞑子士兵,死了的自然也是挖坑直接一起埋了。
    没死的,在地上惨叫哀嚎的,显然大多也是活不成,直接便是补刀了。
    虽然说彼此双方之间仇恨极深,但好歹已经是将死之人,让他走个痛快,也算积了阴德。
    而且给他们补刀也杜绝了他们临死之前的一博,以免被他们偷空再带走几人。
    真要是这时候还能出现新的伤亡,那就没处说理了。
    还有一些鞑子会说一点汉话,拖着一个伤重的身体跪在地上,请求投降。
    这些鞑子也听说李起仁义无双。对一些投降的鞑子都是给予接纳,只要能够真心悔过,也可以容的下俘虏。
    对于这些主动投降的鞑子,按照李起的政策,自然是不会去给他们补刀,相反,还要给他们救治。
    当然,优先救治的永远是己方的士兵,这一点毫无疑问的,
    至于他们能不能撑到救治他们的时候,这就只能是看天意了。
    还有一些鞑子想投降,想活命,可是却又不会说汉话,只是不住的在地上磕头求饶。
    同时因为身受重伤,这些鞑子嘴里也是不住的惨叫哀嚎。
    对于这些鞑子,士兵们对他们的语言都“听不懂”,对他们的行为也“看不懂”,直接对他们进行补刀。
    这也不能怪别人,谁叫这些鞑子不会说汉语呢?
    现在这世道不会说汉语,你不死谁死?
    至于鞑子的马匹,兵器,和盔甲,这些自然也不会浪费,一一收拢归类,以后将会再度改装,以配备明军士兵。
    对于这些物资,李起从来都不嫌多。
    很快,这一场战争的伤亡战报便是送到李起面前。
    已方阵亡二百三十六人,重伤四百五十八人,轻伤不计。
    斩杀鞑子三千九百二十三人,俘虏七百二十一人。
    另有鞑子因为被大炮击中,或被马匹踩成肉泥,尸体也不好找,不过死于这方面的也绝不下千人。
    如此算来,此战斩杀和俘虏的鞑子兵便在六七千人,可谓是一场实打实的大胜仗。
    “哈哈哈,,,”
    李起仰天大笑,对这个战果也是很极其满意。
    “记录在案,待班师回朝,朕再对有功将士授予军功。”
    李起交代一声,命令随行官员将此战战报收拢归案,并且对有功将士进行一一逐步登记,这些自是不必多说。
    此间事情大致料理完毕,李定国便是对李起说道:“皇上,如今鞑子新败,我军士气高昂,末将以为今天晚上可对其进行夜袭,扩大战果。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李起听了,便也是明白李定国的打算。
    按照常理来说,自然这时候也是乘胜追击,以求扩大战果,所以今天晚上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因为毕竟鞑子也是刚刚来到这里,立足未稳,现在又新逢大败,当天晚上进行偷袭,一定可以有所斩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