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李起这话一出,身后的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等护卫,还有跟随堵胤锡随行而来的那些护卫,都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庄严肃穆的气氛更显几分亲切。
    这样的场面在君王会见臣子的仪式上可是不多见,由此也可见李起和一众臣子之间,这关系是有多么的融洽。
    这,真真可说是君臣之典范。
    一边的寇白门听李起这样说,不由得也是心下欢喜,但面上还是如往常一般坦然自若,丝毫没有寻常女子那般娇羞姿态。
    不得不说,寇白门也是非凡,一般的女子,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说笑。
    寇白门坦然自若,堵胤锡则是满脸的不好意思。
    别看他才能卓绝,坚毅果决,可在男女感情这方面,虽然是妻妾都有了,但还是跟一个未出世的童子一般,很是经不起玩笑。
    堵胤锡一阵无措,不知如何应付李起的玩笑,于是赶紧岔开话题,对李起问道:“皇上,不知皇上急召微臣进京,可是有何要事。”
    听堵胤锡这样问,李起才是神情变得郑重几分。
    “不错,确实是有事,还是大事,不瞒爱卿,顾炎武顾大人,还有黄廷黄将军,他们那边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不过好在顾大人和黄将军都是平安无事,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李起这话一出,堵胤锡整个人都惊呆了,“什么,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皇上,这怎么可能。”
    堵胤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一次领军出发的可是顾炎武和黄廷啊,他们两人谨小慎微,本事也都是不差,
    可谓是要才能有才能,要眼光有眼光,并且这次得了李起的郑重托付,他们必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如此之下,竟然全军覆,堵胤锡真真是想不明白其中蹊跷。
    “敢问皇上,他们是如何败的,贼兵将领又是何人,难道是张献忠吗?
    这张献忠几次三番卷土重来,能力自是不凡,可再是强悍,却也不至于到如斯地步。”
    李起欣慰的看了一眼堵胤锡,对他的分析能力很是赞赏。
    “爱卿分析的不错,此次贼兵将领并不是张献忠,而是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
    “李定国。”
    堵胤锡下意识的念叨了一句,脑子里也是飞快的思索着李定国这个人。
    “皇上,据臣所知这张献忠亲子甚是不堪,但怪哉的是他的义子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据说这李定国便是他四个义子里面最是翘楚之人。
    但纵然此子一时称雄,亦是不可能将顾大人和黄将军三万大军打的全军覆没,这军情是不是有误啊。”
    “哎。”
    李起忍不住感叹一声,“爱卿,朕也希望是军情有误啊,堂堂三万大军一朝葬送,朕这心里也是痛啊。”
    李起面露悲伤之色,显然是为此战死难的士兵感到伤心难过。
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桩心事
    “爱卿有所不知,这李定国非是常人,其战略眼光,胆识才干,皆是天下少有。
    此次他冒充秦良玉孙儿马万年的身份,得到顾大人和黄将军的信任,
    然后在夜间突然里应外合,发动偷营,打的顾大人和黄将军措手不及,遭遇第一次大败。
    怎料第二天天一亮,这李定国又是趁我大军尚未喘息之机,大举来攻,
    先是亲领万人正面佯攻,吸引我今注意力,而后又以数万大军左右包抄,这才是使得顾大人和黄将军的三万大军彻底葬送。
    抛去立场不谈,此战真乃一场少有之经典战,朕亦是对这李定国的才华有几分欣赏。”
    这确实是李起的心里话,像李定国这样的人,那可是旷世少有的奇才。
    而且他一旦坚定了自己的立场,那就不会动摇,所以这样的人不论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起自然对他十分欣赏,即便是此次决定亲自走一趟四川,那心里也是多少有几分惜才之心,希望可以将他收为己用。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希望比较渺茫,因为张献忠还活着。
    只要张献忠活一天,那么以李定国的信念和忠义之心,他是绝对不会背叛张献忠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收收服李定国,那就先要把张献忠收服。
    可是像张献忠这样的人,你怎么去收服他呢?
    他现在都已经称帝了,他是不可能再向别人低头的。
    而是即便李起心怀大度,赦免他的罪,以换取四川太平稳定,可张献忠也不敢来投降啊,
    毕竟以前他也投降了那么多次,每一次都是假投降,降而复叛,估计这时候张献忠自己也认为再也欺骗不了朝廷吧。
    “原来如此。”
    堵胤锡恍然大悟,“皇上,这场战斗过程确实是精妙绝伦,时间把握都是极好,而且安排的也是绝妙,可见李定国此人绝非池中之辈。
    不知皇上意当如何对付?”
    “朕决定御驾亲征,亲自走一趟四川。”
    “啊。”
    堵胤锡不由得是一阵惊讶,“皇上如今已贵为天子,万金之躯,怎可亲犯险境。
    若皇上不弃,臣愿走一趟四川。”
    “无妨无妨,爱卿,朕召你回京,为的便是要你坐镇京城,为朕提供稳定的粮草辎重。
    至于御驾亲征,朕只是对这李定国极其好奇,所以想走一趟四川,看一看这李定国。
    若是能够收服他,那便可为我大明如虎添翼,若是不能收服,朕也将及早除去此人,为我大明去一后患,早日还四川太平盛世。”
    堵胤锡见李起已经下定决心,自然也是不好再劝。
    “如此,臣必为皇上稳固后方,皇上尽可放心。”
    “那是当然,你办事,我放心。”
    李起欣慰地说了一句,语气无比信任。
    堵胤锡听到这句话,只感到自己往来奔波,劳心劳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能够得到君王如此信任,那身为臣子,还有什么说的呢。
    其实有时候读一些心里也是暗自纳闷,不止,不知道理解为什么会这般信任自己。似乎在自己见到离奇之前。就感觉离奇对他无比信任一般。也不知道究其原因是什么。
    聊了一阵,李起,堵胤锡,寇白门等人便是踏上回京城的路。
    这里距离京城城门还有三十里地,自然也是不可能走回去的。
    于是李起便请堵胤锡,寇白门两人坐上了自己的御撵。
    能够乘坐皇帝的车架,这可是无上荣耀,只把堵胤锡寇白门两人感动的是眼睛通红。
    在车架上,李起便是关心起了堵胤锡和寇白门两人的私事。
    毕竟这两人坐在自己面前,不往这边谈,那也没什么说的。
    “爱卿,寇夫人,你们两人如今也是情投意合,不如趁着朕还没有出征,朕便为你们两人赐婚,你们也早日完婚,也好了去朕的一桩心事,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李起这句话,那寇白门早就是盼着呢,这时候哪里还会扭捏。
    “贱妇多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寇白门答应的爽快,堵胤锡却是有些犹豫。
    “皇上,微臣父母尚在老家,这如何成婚?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堵胤锡这时候对寇白门自然也是有感情的,所以他也不抵触这场婚事。
    但是他的父母都在老家养老,而且家中也有妻妾,他们都不知晓自己纳妾之事,
    虽然在古人看来,纳妾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跟买东西一样。
    但是堵胤锡对待感情分外认真,自然也是不会马虎。
    李起无所谓地摆了摆手,“爱卿不必犹豫,有道是特事特办,朕也希望把你家中高堂接来,让他们一同高兴高兴。
    但这时间实在也是来不及,所以朕便以君父的身份为你们主持这场婚礼。
    再说了,人家寇夫人都已经答应了,难道你一个大男人的还不如一个女子爽快吗?”
    李起说到最后,不由得也是用起了激将法。
    李起都这样说了,堵胤锡自也是不好再推迟。
    “如此,那便但听皇上做主。”
    “哈哈哈,,,今天总算有了一门喜事,不必再整个想那些烦心事了。”
    李起心情大好,仿佛是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一般。
    也确实,李起一直对堵胤锡在历史上英年早逝,心中感到极其的遗憾。
    现在有寇白门这样的一个体贴知心的人在身边,随时照料服侍他,想必他也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说走就走了,
    看他现在这身子骨,虽然不敢说能打死一头牛,但也很精神强壮啊。
    看着寇白门欢喜的神情,还有堵胤锡高兴又难为情的模样,李起不由得心中也是更加高兴,
    不过同时李起心中也是想起了自己的事。
    自己和吴紫萱的婚事虽然早已定下,但是还没有举行大婚。
    以前一直没时间,现在当了皇帝,以为会有时间,哪知道事情更多。
    再加上皇帝大婚那可是一件国家大事,更是容不得马乎,所以这要准备的事情就更多了。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六百一十章 不如意十之八九
    而现在自己又要领军出征,去四川会一会李定国和张献忠,这一出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一切从简,把吴紫萱给娶进家门再说。
    真这样做了,自己堂堂一个皇帝,也就不用过单身汉的生活了。
    想到这里,李起不由得也是有些感到呜呼哀哉,直说自己有点失策了。
    回到京城,进了皇宫,李起对堵胤锡寇白门热情招待,给他们接风洗尘,这些自是不必多说。
    当然,李起也把为堵胤锡举行婚礼的事情告诉了礼部官员,让礼布官员操持张罗。
    本来这事情也不归礼部管,你说皇帝大婚,那礼部责无旁贷,没的说。
    但他堵胤锡只是一个臣子啊,而且还是纳一个小妾,这芝麻绿豆的事情竟然还要劳烦我们礼部,这真是弄的我们礼部没有一点身价。
    但没办法,谁叫这事情是李起亲自交代下来的呢,
    谁大也大不过皇帝,这些人自然也是不敢怠慢,一一下去准备了。
    却说宴席散后,寇白门出了皇宫,和堵胤锡告别后便也是回到了自己在京城临时的居所,那就是陈圆圆的府邸。
    陈圆圆被李起安排在一处四合院中,过着那悠闲自在的生活,
    什么事情也不用管,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
    不过这样好的生活,不知怎的,陈圆圆却是生病了,要不然,以陈园园和寇白门的关系,李起自然是一定要带上陈圆圆去迎接的。
    对于陈圆圆生病这件事情,李起自然也是非常上心,命御医给陈圆圆诊治。
    可是左看右看,这里诊治,那里把脉,好半天却也查不出病因来,最后对李起说身体并无大碍,只需调理即可。
    于是李起吩咐御医时刻注意陈圆圆身体状况,也命服侍的人小心照料,有什么事情,不论何时何地都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妹妹,你怎么了,听说你害病了,可急死姐姐了。”
    一回来,寇白门便是直奔陈圆圆的闺房。
    见陈圆圆此时虽不是卧床不起,但也面容憔悴,脸色还有些苍白,寇白门心疼不已。
    “姐姐,你回来了,圆圆没事,姐姐你不用担心。”
    陈圆圆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句,虽然强自欢笑,但也能看得出她精神状态不佳。
    寇白门粗通医理,这时候很自然而然的便是两只手指搭在陈圆圆的脉博上,陈圆圆把脉。
    一番下来,寇白门也得出了和那几个御医相同的结论。
    “妹妹,你这身体并无大碍,我看你八成是害了心病。”
    寇白门和陈圆圆两人姐妹情深,可谓是闺中密友,两人无话不谈,所以寇白门对于陈圆圆自然也是了解。
    寇白门知道陈圆圆心中对李起十分仰慕,十分喜欢,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启齿,更不敢奢望高攀。
    于是寇白门对陈圆圆开解道:“妹妹,姐姐知道你喜欢皇上,对皇上朝思暮想,但是你不能只想啊,你要说啊。
    你这样把事情埋在心里,久而久之,便是想不害病也难。
    皇上日理万机,每日里要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哪里又能有太多的时间在你身上揣度,你不说,他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
    “姐姐你别说了。”
    陈圆圆苦笑地摇了摇头,“姐姐,你又不是不知道,像妹妹这样的人,哪里敢去奢望得到皇上的宠幸。
    皇上性情中人,妹妹知道如果我开了口,皇上念在往日情份也不会拒绝。
    可是你让天下人怎么看?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还要纳一个风尘女子为妃吗?
    而且妹妹我不但出身风尘,还服侍过吴三桂,更是曾经被鞑子糟践,这样的身子,别说外人,就连妹妹我自己都不忍回想。”
    说到这里,陈园园不由得也是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