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候竟然是被他们亲自丢在地上,不但如此,他们还得意洋洋的上去踩两脚。
    这若不是李起亲眼所见,着实是很难相信。
    “啪”的一声响,李起猛然便是拍响桌案。
    一众人等见李起发怒,这时候才是停下了手中动作,嘴里也是不敢再喊,纷纷是退回了原位。
    而再去看朱常淓,阮大铖,只见两人此时已是鼻青脸肿,整个脑袋都已经是肿成了猪头。
    不但如此,他们身上也是破破烂烂,好好的衣裳被扯了个稀碎,有如被那狗抓猫撕一般。
    看朱常淓,阮大铖两人如此这般模样,李起心里对这些文臣武将更加是鄙视不已。
    李起对他们讥讽道:“你说你们现在还要点脸吗?一个个文臣,好歹那也是自小饱读圣贤之书,受那圣人教诲。
    一个个武将,好歹也是自小苦练筋骨,打熬身体,受那师承教诲。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番成就,位列朝堂,却是一个个的成了你们现在这样。
    非怪我大明天下家国破碎,非怪我万千百姓受尽屠戮,试问就凭尔等德性,如何安定社稷!”
    堂下一众文武百官被李起这话说的都是面红耳赤,羞愧的低下了头。
    羞愧之心人人有之,即便再是厚颜无耻之人,亦有羞愧之心。
    无非便是看骂他的人是不是分量到了。

第五百一十章 你太高看他们了
    对于这些文臣武将而言,李起的身份自然是足够有分量。
    所以李起这样说的时候,他们无不是感到羞愧万分,毕竟刚才他们的表现自己也是心中有数,成不成体统,难道他们心里还不知道吗?
    看着这些文臣武将一个个的这样,李起心里也是悲叹,真要按李起的性子,还留着他们这些人干什么,直接一刀杀了得了。
    眼不见为净,那还要舒服一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李起不想杀他们,而是不能杀啊。
    别看这些人,几乎都可以用酒囊饭袋来形容。
    但是酒囊饭袋有时候那也有酒囊饭袋的用处,那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安定人心。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安定人心。
    这些人别看没什么本事,但是只要他们大部分人都还妥妥当当的活着,
    老百姓一见他们这样,也知道朝廷没有出现大的变故,人心自然也就安定。
    毕竟老百姓都是这样,对官员和朝廷都是有一种天生的敬畏,也可以说是信服。
    如果这些官员一夜之间被屠戮一空,老百姓一见这些当官的全死光了,心里自然也是会慌乱,感觉要出大事,天要塌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自古以来当新君继位的时候,新君为了安定人心,往往在刚登基的时候,不会大规模的撤换官员,
    相反,许多时候不但不会撤换他们,还会给他们加封恩典,为的就是要保持稳定,安天下人心。
    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则是当朝政安稳之后,再来一个一个的换,这样老百姓接受起来自然也是容易的多,不会出什么乱子。
    所以说此时李起虽然看不上这些人,但是为了大局着想,李起还是不得不先暂时留着他们,不会去对他们进行株连。
    为的便是和平过渡,等到朝政局势稳定后,再将他们一个一个有罪的就判罚,无罪的也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全给他撤换了,这些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来人,把朱常淓和阮大铖押下去,好生看管。”
    而后两人便是被押了下去,虽然两人走的时候还不住的叫喊大骂,但自然也是不会有人去理会他们。
    然后李起又是对一众文武大臣说道:“你们想来也是在官场混迹多年,许多事情也是看得明白,本藩也就不多说了,
    本藩只说一句话,人若想求安稳,贵在安本分。只要你们守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生活就不会起太大的波澜。”
    一众人等见李起这样说,顿时一颗心便是放下了,这说明李起没有心思去为难他们啊,并不打算去搞诛连啊。
    否则,也不会说这句话。
    “好了,你们都回去吧。”
    “是,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众文武大员听说可以回家了,更加是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在一片歌功颂德,讨好欢呼声中,李起目送他们离去。
    待的他们走后,刘桃树忍不住对李起建议道:“殿下,这些人要不要派人盯着,以免出现变故。”
    由不得刘桃树不记挂他们,实在是这几日太过紧张和敏感,一旦出现变故,那便是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谁知李起却是摆摆手,说道:“无妨,刘叔你多心了,无论任何朝代,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军权在手,就出不了变故,谁敢跳出来,刚好可以收拾了。”
    李起的话说的无比自信,看来李起对这些人也算是看透了。
    还用提防这些人,那真是太高看他们了,除了浪费人力物力,没有任何意义。
    李起说完便是站起身来,昂首阔步向外面走去。
    “殿下,我们这是要去哪?”
    “出去走走,去看看百姓们。”
    在李起看来,这时侯最该稳定的一个是军心,一个是民心。
    只要军心稳定,便可军权在握,再加上民心稳定的话,那么便是天塌下来也不会有事。
    这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不过因为昨天晚上李起进城,接管了南京京城的城防大权,使得这兵马调动异常频繁。
    大街上随处可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士兵。
    这般严肃氛围下,使得许多的老百姓都是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所以这时候大街上也看不到几个人,除了士兵,没几个百姓。
    李起见此,只是向着一户人家走去。
    “啪,啪,啪”
    “谁谁谁,,,谁啊。”
    里面传来一个男主人慌张惊恐的声音,一看就吓得不轻。
    “这位老哥莫怕,我是定王朱慈炯啊。”
    李起的大名在南京京城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任谁都是知道。
    不过此时南京百姓里面却是还没有几人知道李起没死,都是以为李起早已被那弘光皇帝用毒酒害死。
    此时那屋里的主人听李起这样说,不由得是一阵诧异,忍不住便是透过门缝去看。
    这一看,大喜过望,激动之下,眼睛立马就是红了。
    赶忙打开门来,而后“扑通”一声便是跪在了李起面前,向李起跪拜磕头,口呼千岁。
    “殿下,原来真的是你啊,殿下你没死,这真是太好了。”
    这汉子一边说着,忍不住眼睛也是看着李起,生怕是自己眼花,把人给看错了。
    屋里的婆娘孩子听见动静,也是一个个跑出来,而后也是对着李起跪拜磕头,大声说着殿下千岁千岁之类的话。
    这般的动静,一下便是引来邻里之间的好奇,他们也是忍不住透过门窗门缝,探头张望。
    李起的模样,南京老百姓很多都是认识的,毕竟李起前翻进城,那可是引起了轰动,当时万人空巷。
    许多人就是在那一次见到了李起,那一眼,许多人一辈子都是忘不掉。
    所以这时候他们一眼便是认出此眼前的人,那确确实实就是定王朱慈炯。
    众人一见李起没死,心中都是分外激动,就好似看见亲人死而复生一般,眼泪夺眶而出。
    于是他们也顾不得许多,赶紧是跑出门来,围拢在李起的面前,对李起跪拜磕头。

第五百一十一章 口口相传 都是人才
    “乡亲们,你们都快起来吧。”
    李起一个一个的将面前跪着的人,都是扶了起来。
    一众百姓感受到李起真挚的话语,诚恳的态度,忍不住都是热泪盈眶。
    “殿下,您不是死了吗?怎么现在又活过来了?”
    “是啊是啊,当时我们听说殿下你对那皇帝用毒酒毒死了,我们心里都好难过啊。”
    这话就像邻里之间闹家常一般,若是放在往常,他们是绝对不敢说的。
    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在李起面前,天生的相互之间就有一种亲近感,这让他们也是非常放得开,什么话都是敢说。
    “我确实是死了一次。”
    李起感叹的一句,“当时我被先帝赐死,自己也感觉大难临头,看来是难逃一死了,
    谁知道昏昏迷迷几天后,竟然又是活了过来,至今想想,真算是苍天保佑啊。”
    众人一听李起这话,不由得是来了好奇之心。
    一个老头便是说问道:“殿下,您那昏昏迷迷的几天可曾做过什么梦?”
    李起一听,眼珠子一转,然后便是顺着话头说道:“要说做梦那还真做了个梦,那几天,天天梦见个一个白胡子老爷爷,
    他把我带到这天下四方,一会在那高山上,一会又在那深水中,一会又在那云上,一会又在那天边。
    那几天仿佛我就把大明天下给走了个遍。”
    老头一听,顿时是来了精神,赶忙追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那白胡子老爷爷便对我说,说这就是上天给大明划定的疆域,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那都是大明的领海,只要是有土的地方,那也都是大明的领土。
    那白胡子老爷爷让我好好看住了大明的疆域,别让他毁在别人的手里。
    叮嘱完了,他一挥手,就要我回去。
    那时候我还真舍不得回来,因为待在那白胡子老爷爷身边,只感到自己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但是那白胡子老爷爷仿佛是有神力一般,只是一挥手,我就好似人都飘起来了一样,等我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是躺在一副棺材里。”
    “,神仙那一定是神仙啊!”
    老头两眼放光,一脸笃定,“殿下说的那白胡子老爷爷,看样子要么就是太白金星,要么就是太上老君。
    殿下,这是神仙给我大明划了疆域啊,而且神仙还让殿下来守护,殿下你就是我大明的守护神啊!”
    老头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又是一个“扑通”,跪倒在李起的面前。
    他这一带头,顿时那众人又是乌央乌央的跪了下去,眼神之中比开始更加是崇拜。
    因为此时的李起,在他们面前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神。
    不怪这些老百姓这么好骗,实在是因为今天的这一出那都是即兴表演。
    那老头估计也只是关心之下,随口一问,而李起却是顺着他的话头胡编乱造。
    双方之前没有任何的串通,自然也就谈不上演戏。
    正是因为有这份真实的感觉在,所以老百姓都是分外相信,一点都没有怀疑。
    毕竟像李起喝下毒酒,而后毒发身亡,这些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事情。
    而此时李起却是安然无恙,除了用被神仙搭救,天命所归来解释,那确实也没有别的能说得通的理由。
    见一众百姓这么好骗,李起心里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相反,对自己来说还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所以李起也只能是偷笑了。
    “老丈,各位叔伯婶婶,这南京京城乃是我太祖爷爷定下的第一个国都,我很想在这里走一走,逛一逛,不知道你们可不可以陪我?”
    这样的请求难道还会有人说不吗?
    一众老百姓自然是连连答应,有那激动的,甚至已经是忍不住拉着李起的手,要当向导了。
    就这样,李起在这一众百姓的热情指引下,便是在南京城大街小巷转了一圈。
    李起所到之处,自然是引起一场又一场的轰动,
    老百姓都是连连走上街头,驻足观望,见果然是李起,人人都是欢呼雀跃。
    就这样,没多大功夫,刚才还死气沉沉的南京京城,这时候又是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而与此同时,李起在梦中梦见神仙的事情,那也是在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这年头的人除了听书看戏,便也没什么能打发时间的,所以他们平常最喜欢聊的就是一些家长里短,
    什么这家婆媳打起来了,那家谁给寡妇挑了水。
    也正因为如此,李起这梦中的故事,极大的契合了老百姓的猎奇心理。
    在老百姓的一番添油加醋之下,李起这个梦便已成为了传奇,说李起梦游神境,被太上老君一眼相中,收为弟子,而后传授李起九九八十一班武艺。
    由此,李起成为人间武功第一者,意念便可伤人,呵气便可杀人,无人可以比拟。
    不但如此,在出师之前,太上老君还亲自带着李起在天下四方四处游历了三年,
    向李起传授了这天地万物的神灵构造,山水风气,让李起对这天下万物都是了如指掌。
    而后太上老君这才是把李起送回来。
    还有说李起被弘光皇帝毒死后,阎王不敢收,只得是向天庭禀报。
    天上玉皇大帝于是派太上老君前来接引,将李起接到天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