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赶上了崇祯朝,他们这些一字亲王,甚至在物质上还要将崇祯帝给远远的甩在后面。
    精神和物质,犹如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该如何对待,便是因人而异了。
    而这潞王,本来之前并没有什么野心,在尊贵物质的享受下,他过的极其的舒心,这样的生活如果可以一直继续下去,对他来说,这样的一辈子,可以说是完美了。
    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大明如此这般动乱,内忧外患之下,又岂有他的好日子。
    不意外的,潞王被波及了,崇祯十七年二月二日,闯军大将刘芳亮攻占怀庆府,而后兵锋直逼卫辉府。
    卫辉府是潞王的藩国所在地,潞王朱常淓惊恐万状,不待刘芳亮来打,便是提前逃之夭夭,往那南京逃去。
    因为逃得早,朱常淓身上带了许多的金银财宝,这也使得他尽管以后是在逃难的路上,但也是衣食无忧,享受不绝。
    就连当时还没有登基的弘光皇帝朱由松,那还向他朱常淓借钱呢,可见他的小日子当时也是不错的。

第四百七十二章最忌讳夜长梦多
    而就在南京避难的时候,朱常淓却是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机遇,崇祯帝煤山自缢,南京朝臣要推选新一任的皇帝!
    因为崇祯帝当时三个皇子都是音信全无,不见踪影,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于是南京朝臣便决定在其他朱明皇族里面挑选皇帝人选。
    朱明皇族百万,真要是一一挑选,只怕等到这些朝臣的十代重孙都老死了,那也挑不完。
    所以为了尽快让新皇登基,稳定朝局,一众朝臣决定就近选择,把那些离自己最近的皇族作为新君的选择范围。
    不得不说,他们这变通的本事还真不是盖得,就差不选他们自己了,真要是选他们自己,这样更快,更省事。
    在划定了选择范围后,于是身在南京的潞王朱常淓,还有福王朱由松,他们便是进入了朝臣的选择范围。
    当得知自己有可能当皇帝,朱常淓很是高兴,每日里在临时的住处摆流水席,款待那些前来祝贺和考察的官员,对他们那是送钱送礼,招待备至。
    朱常淓如此热情,自然也是换来了许多朝臣的笑脸,所以那段时间,拥护朱常淓登基称帝的呼声很是高涨。
    看到这般情形,再被一众朝臣拍马吹捧,朱常淓很是飘飘然,只感到自己即将要达到人生顶峰,登基称帝,成为天下的主宰。
    但是谁想最后事情急转直下,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之前名不见经传的福王朱由松却是直接被拥立成为了皇帝!
    没有任何前奏,也没有任何预兆,朱由松在马士英,江北四镇等手握兵权的人物拥护下,直接绕开一众文臣,当了皇帝,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新国君。
    而这时候的朱常淓还沉浸在无比美好的幻想当中,不能自拔。
    这般状态,就这样被人生生的给打破了,而且打破他美梦的人,还是他曾经不屑一顾的福王朱由松,这个前几天还在问自己借钱度日的皇侄!
    朱常淓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但是大局已经注定,他便是有再多的银子,也是改变不了。
    不但如此,因为他朱常淓是一字亲王,曾经又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弘光皇帝还没有皇子,这就难免让弘光皇帝多心,认为潞王野心不死,会出幺蛾子。
    所以弘光皇帝一直对潞王很是提防,这让潞王朱常淓是每日里都战战兢兢地,生怕被弘光皇帝抓住把柄,被一刀给砍了脑袋。
    但是世事就是这样,往往在人绝望之时,就来一个风回路转。
    就在朱常淓每日都活在惊恐之时,当朝首辅阮大铖竟然是主动找上门来,跟他商量“大事”。
    刚开始朱常淓只认为阮大铖是在弘光皇帝的授意下,来试探自己,所以他无比坚决的拒绝了。
    但是之后阮大铖的行为却是打消了他的顾虑,让他知道阮大铖也是为了自保,这才是要对弘光皇帝行“大事”,朱常淓这才是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权利的滋味是那般的令人着迷,特别是曾经无比靠近权利,最后又被生生扯开的人,那更加是具有魔力。
    朱常淓此时见阮大铖和朱国弼对自己跪拜,言语已经是到了要他正式表态的时候了。
    改变人生的又一次机遇来了!
    “好!”
    朱常淓按捺住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大叫一声好,而后将阮大铖和朱国弼扶起,对他们郑重说道:
    “我皇明江山乃是太祖爷爷辛苦打下,又岂容不忠不孝之辈肆意挥霍败坏!
    本藩贵为太祖后裔,怎能视而不见,又怎能坦然处之!”
    说完,朱常淓严肃对阮大铖和朱国弼躬身下拜,道:“只要大事得成,为我皇明延续国祚,阮大人,朱将军,你们便是我大明的再造能臣,本藩必分茅裂土,以作厚赏!”
    阮大铖和朱国弼见朱常淓答应,皆是精神一振,齐齐再度下跪叩首,道:“为大明计,为殿下计,臣末将不敢居功贪赏!”
    朱常淓再度将二人虚扶而起,大事敲定,三人相视大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后,三人便是进一步的推敲行动计划,阮大铖提议计划定在三天后的子时时分。
    朱常淓见这般大事,竟然直接就定在三天之后,这是不是有点太过草率,事关身家性命,朱常淓不敢大意,道:
    “阮大人,皇上终究是皇上,即便昏庸,亦是有那冥顽不灵之辈追随,我们将计划定在三天后,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仓促,本藩担心时间紧急,会有纰漏啊!”
    朱国弼也道:“是啊,三天时间,我便是去拉拢部下,也是显得不够,更何况还要预防他人作祟,这是不是要再延后一点?”
    阮大铖是何等人物,朱常淓和朱国弼能够想到的问题,他还能想不到吗?
    若不是担心以后弘光皇帝清算定王之事,他一个好好的当朝首辅,还能跟你们来掺合这事,想都不要想!
    但是现在既然走出了这一步,便再无回旋余地,阮大铖也是没办法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阮大铖道:“殿下,朱将军,你们不必担心,下官为当朝首辅,朱将军又掌印京城五军都督府,军政大权尽在你我之手,只要皇上一有不测,你我立即便可起议拥立殿下为帝,造成事实,大局一定,何人敢说个不字!”
    说到这里,阮大铖又道:“这些时日,那戏子为皇上排练新戏,明天皇上便要观看,这一观看,必是通宵达旦。
    这通宵达旦之下,便是发生意外不测,也是人之常情,何人又会有所异议?
    这可是绝好的良机,一旦错过,便再也难寻了,还请殿下和朱将军三思!”
    阮大铖说得情真意切,句句入理,看样子确实是这么回事。
    但是哪里是这样,他之所以这么急着做,还不是怕夜长梦多。
    这自古以来,凡是做那见不得人的勾当,最忌讳的就是夜长梦多,一旦时间拖得久了,最是容易出变故。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争气的儿子
    这样一来,别看时间拖的久了,计划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周密,看似越来越天衣无缝。
    但是往往与之相伴的,便是那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往往就要坏事!
    须知人心最是反覆,一旦有人感觉不对劲,觉得还不如直接向皇上高密,得个奖赏来的还要稳妥些。
    这不就坏事了吗?
    历朝历代的事实证明,造反这玩意绝对拖不得,一拖下来,基本就是事情败落,落不下好。
    正是因为如此,阮大铖吸取历史教训,认为这样的事情就是要当机立断,一击击中。
    而后造成既成事实,三下两除二,直接完事,这样还要来的好些。
    朱常淓和朱国弼听了阮大铖的话,也是感觉有理,但是这样的事情毕竟是大事,容不得他们不多想。
    朱国弼作为统兵之人,自然分外关注军队动向,只听朱国弼对阮大铖道:“京城之事有你我扶保殿下,只要够快,确实是不必太过担忧。
    但是外面的江北四镇,他们会不会起兵来讨?
    要知道他们这四镇,那可是当初拥立皇上才起的家,一旦皇上没了,他们的拥立之功也就不在了,这几个匹夫要是闹将起来,也是不得了啊!”
    朱常淓听了,也是感觉江北四镇是一个巨大威胁,毕竟他们手里有几十万大军在,真要出了事,如何善了。
    于是朱常淓看向阮大铖也是一脸严肃,期待他的回答。
    “呵呵呵,,,”
    阮大铖冷笑几声,“殿下,朱将军,你们多虑了,江北四镇不过是一群武夫丘八而已,大字不识一个,除了会打打杀杀之外,便一无是处。
    只要我们在京城拥立殿下登基称帝,百官认同,大局定下,他们便不敢造次。届时,不过一道圣旨,对他们一番安抚即可,下官保证,他们绝出不了事。”
    阮大铖说这话的时候,话语里面儘是透着对武将的不屑,丝毫不带掩饰。
    本来他这话,应该会引来朱国弼的反感才对,毕竟朱国弼也是个统兵的人。
    但是朱国弼听了,却是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是对阮大铖的分析极是赞同。
    这也不奇怪,要知道这朱国弼乃是抚宁侯朱谦的七世孙,传至他这一代,已经是百多年了,所以他早就不将自己看做是地位底下的武将,而是更高一等的世袭勋贵。
    正是因为如此,阮大铖才是会在他们面前丝毫不加掩饰对武将的轻蔑和不屑,原因就在这里。
    听了阮大铖的话,朱常淓和朱国弼再无疑问,亦是两人对视一眼,而后郑重点头,算是认可了阮大铖发动大事的时间。
    而后三人又是商议了一阵各自需要做的重要事情,细节便是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中,一一完善。
    “既如此,那本藩便恭候阮大人和朱将军的佳音了!”
    随着朱常淓的这一句话,大事便是就此敲定,再无回转。
    而后阮大铖和朱国弼告辞而去。
    却说朱国弼回到自己府中,一时也是心潮澎湃,再也是没有了最初的忐忑不安,只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几岁一般,浑身都是有那使不完的劲。
    但是谁想他刚一踏进家门,便是只见自己的宝贝儿子朱见真在那里搂着人开怀大笑,样子极其风流。
    大户人家的公子哥风流一点,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但是偏偏此时朱见真搂着的却是个男人,这便让画面显得有那么点不协调了。
    这个被搂着的男人岁数也不大,也就十六七岁,他是朱见真从人市上买来的书童,因为长得皮肤白皙,样子颇为俊俏,朱见真一眼便是相中,将他买了下来,当时还花了不少银子。
    就这样,买回了府,这男孩名义上是朱见真的书童,实际上就是朱见真的男宠。
    明朝晚期,江南之地大门大户的,许多人家也都兴男风,这种现象甚至还被许多的文人墨客描绘成了风流雅士,
    一番宣染之下,好像大户人家不养几个男宠,那都不好意思见人了。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对于宝贝儿子的爱好,朱国弼也是只当没看见,反正只要儿子正常的为朱家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就可以了,
    别的,无所谓了。
    但是谁料前些时候朱见真却是因为爱好男风,差点给朱家惹来了大麻烦。
    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使得朱国弼最后下定决心跟阮大铖合作,共图大事。
    这是个什么麻烦呢?
    原来就在半个月前,朱见真去酒楼喝花酒,路上遇上一人,也是个男的,长得那是分外妖娆,令这朱见真是一眼见了,就没了魂,想要将他带回家来。
    但是谁料那男人竟然是当今弘光皇上的宠臣,那戏子张广延的弟弟,这一下可就桶了马蜂窝。
    要知道宰相门前还七品官,更不要谈还是皇上的得意宠臣了,那要是嚼起舌根来,还得了!
    前面,那不就有了定王朱慈炯在大庭广众一下,命人扇张广延的巴掌,继而得罪死了张广延,最后在张广延的舌根下,被赐了毒酒吗?
    堂堂定王尚且如此,何谈他一个国公家的公子。
    甚至于这事情一旦闹大,估计就连他朱国弼也得搭进去!
    于是当朱国弼得知此事后,立即是找到了首辅阮大铖,求他给自己美言几句,在张广延面前求求情,别把这事情给捅到弘光皇帝那里去。
    阮大铖这时候正愁没有人公图大事,见朱国弼找上门来,这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那是分外高兴。
    要知道这朱国弼可是南京五军都督府的总督,掌握着京城内至关重要的十几万兵马大权,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权人物。
    若是有他参与其中,大事可期。
    于是阮大铖极其上心的为朱国弼在张广延面前奔走,说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