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骑马的优势!
“噗”的一声,李起的配剑仗着战马的冲锋力量,直接便是将一个鞑子的手切断,
然后余力不减,又是直接落在了那鞑子的咽喉处,在他咽喉处也是留下了一条红线。
那鞑子本能的想要用手去捂住咽喉,但是他这时候才发现一只手也被砍断了。
“啊!”
惨叫一声,那鞑子便是血流不止,伤口大股大股的向外涌着鲜血,不多时,便是因失血过多而死。
就在李起杀死这个鞑子的同一时刻,还有一个鞑子挡在李起的战马面前。
战马丝毫没有躲避他的意思,直接便是迎面向他撞了过去。
“砰”的一声,那鞑子便是被战马直接撞飞在了半空。
在半空之中,那鞑子便已经是口中狂吐鲜血,而后又是重重的摔了下去,砸在了三四个鞑子的身上,不但他自己没得救,而且还把那三四个鞑子给砸成了重伤。
而随着李起,刘桃树他们越来越深入鞑子战阵之中,后面越来越多的李起大军士兵,也是和这些鞑子短兵相接了。
战士们不停的挥舞着手中的砍刀,长矛和利剑,还有火铳,对着面前可以接触到的鞑子,便是疯狂的砍杀。
大家相互配合,默契而又娴熟,就像平日里重复的那无聊而又乏味的训练,
但就是这枯燥而又乏味的训练成果,使得此时的他们,直把面前的鞑子兵是打的哇哇乱叫。
不过李起在之前便已下了命令,那便是全军冲锋,没有命令,不得止步。
所以大家都是跟着节奏走,都是跟在李起和刘桃树他们身后,一边杀,一边向前冲。
这般如此,更加是使得大军的冲锋气势,犹如排山倒海一般滚滚而来,威势之大,令人窒息。
而这般冲锋之下,也使的那些鞑子兵陷入了车轮战。
这个鞑子还没打完,战士就冲锋走了,后面来的战士又接着打,接着砍这个鞑子一刀,
砍完之后又跑了,再后面来的战士又接着打,又接着砍,砍完又走了,后面来的战士看这鞑子还没死,又接着砍一刀。
这般的打法,便是神仙也招架不住啊!
所以李起大军沿途冲锋的这两边,但凡是遇上的鞑子,那真可谓是倒了血霉,就没一个能活下来的。
看着李起大军这般打法,躲在后面指挥的多尔衮,这时候也是一下被打蒙了,不知该如何招架才好。
要说李起这样的打法,说决战不是决战,说偷袭不是偷袭。
搞得多尔衮即便想调动大军和李起决战,也是一时之间集合不起人马,想要阻击李起,却又是来不及。
而就在多尔衮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李起带着手下大军,便已经是在鞑子的军阵之中杀了一个穿透,从后面出去了。
就这一轮冲锋,李起带着大军从前杀到后,这一路可谓是血流成河,鞑子兵倒了一地,他们身上那鲜血还在呼呼的流淌,就连空气中,也是有一股强烈的血腥味道。
李起带着人马跑出去,不多久便又是调转马头,大喝一声,道:“随我杀敌,不得命令,不得止步!”
说完,李起又是如刚才那般如法炮制,对着前面那已经是乱成一片的鞑子大军,便又是冲击了过去。
看着刚才在自己身边呼啸而过的死神,现在又杀回来了,这时候的鞑子个个皆可谓是成了惊弓之鸟。
“飘多博的,西里瓦次,,,”
一阵鬼叫,用汉语的话来说,意思差不多就是不好了,汉人又杀回来了,快跑啊。
不论在什么时候,战场上的军心士气最为重要。
一旦有人扰乱军心,试图逃跑,而没有及时被阻止的话,那么他的行为将会以闪电一般的速度迅速蔓延开来,直至传播到大军的每一个角落。
这时候即便是有那不想跑的,也会被身边的人裹挟在一起,最后加入到逃跑的人里去。
这便是老话说的兵败如山倒,在山峰即将要倒下的那一刻,试问谁又能阻止得了!
战场上充斥着一阵鬼叫,意思自然也是不言自明,那就是要跑。
这些人一边跑,还一边大叫,为的就是要吸引和裹挟更多的人,让他们也加入进来,只要有人跟他们一起跑,那他们的底气也就更足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洪承畴谏言
“哈哈哈,,,”
李起见往日里那不可一世的鞑子兵,这时候竟然也会知道害怕,也会知道逃命,不由得是无比得意,哈哈大笑起来。
由不得李起不得意,要知道今天这一仗,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在两军对阵,
讲的就是实力对实力,拼的就是拳头对拳头,没有半分阴谋诡计。
就连那龚长发,李起都是没让他派上用场。
李起这样做,为的就是要真真正正的和鞑子打一场,让战士们经历这一次血淋淋的生死考验。
现在,结果很是让李起满意,这也让李起久久悬着的心,放下了。
“看到了吗?鞑子怕了!”
李起仰天大喊,要告诉身后的战士们,让他们不要担心,不要顾虑。
同时也告诉那些惨死在鞑子屠刀下的百姓,让他们可以瞑目,他们的仇,很快就可以报了。
李起的话顿时便是再一次的将战士们的军心士气,提上了又一个台阶,大家都是更加斗志昂扬,对那些鞑子,更加是迫不及待了。
“摄政王,汉人凶恶,战局变化多端,还请摄政王大人以大局为重,先行撤离他处,再做指挥不迟!”
勒克得浑这时候见局势果然是如自己意料的那般,八旗大军很快就是开始崩溃了,
尽管心中万分惊讶,惊讶往日里纵横天下的八旗大军,为何会这般如此。
不过这时候显然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一切还是逃命要紧!
不过勒克得浑说话很有一套,他也不说仗要打败了,要多尔衮先跑。
而是说战斗局势变化多端,你多尔衮还是先撤离一下,待会再接着指挥作战不迟。
这样一来,自然就给了多尔衮一个还算体面,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台阶下。
不过多尔衮也不知道是碍于面子,不肯这样放弃。
还是说真的不愿意就这样接受失败的耻辱,亦或是说被李起打的气极了,现在真心想要跟李起决一死战。
所以多尔衮听了勒克得浑的话,便是对勒克得浑怒道:“混账,现在大军混乱,即将要崩溃,你这狗奴才却叫本王走,你安的是什么心!”
勒克得浑被多尔衮这一句话给喝蒙了,听这话里的意思,难道他还真的是不打算走了?
你不走不要紧,可你不要把我给搭进去啊,你这岁数,权利也掌握了,瘾也过了,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可是我勒克得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你死可以,但是不要拉上我好吗?
心里这样想着,勒克得浑便是当即对多尔衮跪拜道:“奴才一时失言,还请摄政王大人恕罪,为了将功折罪,奴才愿意去将乱阵奴才斩杀,再去和那伪定王决一死战,还请摄政王大人恩准!”
“这才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多尔衮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而后也没有多想,道:“那你去吧,记住,可别丢了你爷爷代善的脸!”
“遮,奴才领旨谢恩。”
勒克得浑听罢,不敢多做耽搁,便是赶紧要走。
“且慢!”
谁知就在勒克得浑火急火燎要走的时候,却是被一边的洪承畴叫住。
只见洪承畴站出来对多尔衮使了使眼色,道:“下官启禀摄政王大人,出发之时,皇上有秘旨交于下官,还请摄政王大人随下官来!”
多尔衮心知洪承畴必是有重要事情要对自己说,于是便对勒克得浑道:“你先等一等,本王去去就来。”
说完,多尔衮便是和洪承畴走到了一边,只留下勒克得浑和几个鞑子将领还在这里等候。
一离开,洪承畴便是脸色无比郑重的对多尔衮拱手道:“摄政王大人,勒克得浑此去,下官断言其必溜之大吉,逃之夭夭。
如此,不但战局彻底葬送,就连那代善,届时为保勒克得浑不死,也必是要与摄政王大人交恶,那时,便真真是局势不可收拾了!”
多尔衮听罢,眼睛瞪得老大,满脸的不可置信,道:“洪大人何出此言,那勒克得浑骁勇善战,视死如归,又怎是那贪生怕死的小人?
而且他又是代善的孙子,他又怎么会辱没了代善的名声,你这话,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多尔衮话里的字,个个都是肯定无比,但是那口气,却又是显得那么的不足,让人一听就有些发虚。
洪承畴没办法,只得继续劝道:“摄政王大人,我们汉人有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当初先帝驾崩,豪格为了争位,第一个想要拉拢的人就是代善,当时代善也答应了。
而王爷您呢,也第一个找到代善,当时代善是怎样,也答应了。
可是最后结果如何,等他代善要表态的时候,他竟然是“一病不起”,连话都说不清,这事情难道王爷您还心里没数吗?
就这样的人,还能教出什么忠勇国士来!“
多尔衮听了,心里自然也是浮现出当初的那一幕往事来,心里对代善的怒火自然也是点起来了。
当初多尔衮找到代善,当时代善答应的好好的,这让多尔衮是志得意满,自以为大事必成。
哪知道到了紧要关头,他代善却是一病不起,这打了多尔衮一个措手不及,最后才是被鳌拜偷着了机会,逼迫之下,不得不退出汗位的争夺。
而且这次豪格栽在多尔衮的手里,也和代善的反复无常有极大的关系。
想到这里,多尔衮自然也是不可能再对勒克得浑那般信任了。
真要是勒克得浑一出去,立马带着人马跑了,那局势就更加是不可收拾,说不定,他多尔衮的命也得搭在这里。
“那依洪大人之见,本王该当如何?”
洪承畴自然是早就心里有准备,道:“在回禀摄政王大人之前,还请摄政王大人恕下官死罪!”
“洪大人但说无妨,本王又岂是那种因言降罪的浑人,你就直说吧,现在本王该如何是好?”
洪承畴也是不敢再耽搁,道:“回禀摄政王,我军如今已经是回天乏力,为今之计,唯有退走一图,否则,必将陷入死地!”
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快
“什么,你也要本王走?难道你也认为本王有十万大军,打不过那伪定王区区数万人马吗?”
多尔衮一听洪承畴也是要他走,不由得是一阵气急败坏。
这样的话在他看来,那就是在侮辱他啊,这叫他多尔衮堂堂大清摄政王,脸面往哪里放!
多尔衮的反应早就是在洪承畴的意料之内,毕竟开始勒克得浑劝多尔衮走,多尔衮当时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摄政王大人,我们汉人有句话乃是被历代兵家将领推崇备至,那便是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若是一个大将军,一个大元帅,他连一场失败都接受不了,便要鲁莽行事,试问此人又焉能成事!”
说完,洪承畴一撩下摆,对多尔衮跪地叩首,道:“摄政王大人,如今我大清精锐兵马俱在此处,若是能够保全大部,则我大清仍有机会争夺天下。
反之,若俱在此葬送,那我大清便要亡,国,灭,种,了啊!
事关重大,还请摄政王大人三思啊!”
洪承畴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通红的一片,看那样子,也确实是动了真感情,要不然,这表情还真真是难于伪装的出来。
见洪承畴如此,多尔衮在气急之后,也是不得不面对如今的现实。
有道是兵败如山倒,现在大军打成这样,败局几乎也是注定了,真要想再挽救回来,作为也是征战多年的多尔衮,只怕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了。
所以这时候的多尔衮也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现在不理智了,被怒火冲昏了头脑。
多尔衮这辈子也不是没有打过败仗,也不是没有输过,但是以前的他也是看得开,败了,下次再来,下次他一定要战胜敌人。
可是现在,他已经是接受不了失败,也不知道这样的性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这也许就是上位者的心性吧。
成了上位者,就对胜败看的极其的重要,就对那面子和权威看的极其的重要。
有时候,为了维护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连死,都不怕了。
认识到了这一点,多尔衮自然也是立即做出了改正,郑重将洪承畴扶了起来,
“洪大人,今日你的一番话,把本王骂醒了,你说的对,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本王一天不死,就总有叫那伪定王身死族灭的一天!”
洪承畴见多尔衮终于是听进去了自己的话,心里很是高兴。
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