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李起这时候不但是反对治吴三桂的罪,还积极建议立即重用吴三桂,恨不得现在就把吴三桂赦免出狱,让他继续当总兵一般。
    李起这样的态度,让弘光皇帝一下也是摸不着头脑,既惊讶又惊喜,但是同时有的,却是那更大的疑惑和担心涌上心头。
    按道理来讲,先帝的死多少和吴三桂也能扯上几分干系,毕竟若是吴三桂在援救京城的事情上稍微用点心,那也许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是就因为吴三桂的拖拖拉拉,使得京城失陷,先帝蒙难,定王作为先帝三皇子,那是先帝的至亲骨血啊,
    按道理讲,他应该对吴三桂咬牙切齿,痛恨不已才对。
    但是为何这时他却是非但不怪罪吴三桂,反而是偏偏要急着跳出来为吴三桂求情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反常啊?

第三百九十二章 事有反常即为妖
    所以在经历了最初的惊讶和欣喜过后,弘光皇帝不由得便是满腹疑问,看李起的眼神也是透着别样意味。
    有道是事出反常即为妖。
    李起竟然抛弃个人的私人恩怨,主动为吴三桂求情,这里面一定有古怪。
    “定王皇侄,此事乃朝中大事,朕与朝中诸位臣工自会细细思量,你前番在山东经历许多波折,身心疲惫,当好好在府中休养才是,朝中之事你不必理会。”
    弘光皇帝没有当即对李起表明自己在吴三桂这件事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而只是劝慰了一句李起,让他应当多多注意休息。
    李起听了,竟然又是急切的说道:“皇上,此事不是臣要过问,时乃是事关我大明江山的中兴大业啊!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寻。如今我大明天下逢此巨变,江山动荡,这等重要时刻,正是需要像吴三桂这样的悍将,方可平定天下。
    今天只要皇上赦免吴三桂,并且重用吴三桂,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皇上一定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中兴之主必是非皇上莫属啊!”
    见李起心情格外激动,分外关切此事,弘光皇帝的疑心更加是浓烈了。
    “皇侄,此事朕自有分寸,时间不早,你且去休息吧。”
    弘光皇帝挥挥手,便是挥手示意李起退下。
    “皇上,此事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皇上你一定要三思啊,吴三桂杀不得啊,天下不能没有吴三桂啊!”
    “此事朕自有主张,定王不需多说,退下!”
    弘光皇帝不高兴了,一双眼睛便是瞪了一眼李起。
    李起见弘光皇帝要发火了,这才是不敢再多说,恭敬行过礼后,这才是告退而去。
    李起走后,弘光皇帝不由得便是自言自语道:“这个定王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之间这般看重吴三桂,难不成他对吴三桂有什么心思不成!”
    说完,弘光皇帝便是招招手,叫来身边的服侍太监陈公公,对他说道:“伴当,去宣阮大铖觐见。”
    “是,皇爷。”
    陈公公答应一声,便是立即前去安排人传旨给阮大铖。
    不多时,阮大铖便是来了,待他行礼过后,弘光皇帝便是将今天李起对他说过的话,简单的对阮大铖叙述了一遍,
    最后弘光皇帝不禁对阮大铖问道:“爱卿,这定王如此这般表现,他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朕要留吴三桂一条命,为的是以后可以对付他,但是谁想他比朕还巴不得吴三桂活下来,朕猜测他一定是别有用心,而且居心叵测!”
    说到这里,弘光皇帝还不忘交代道:“定王在进宫之前,还命人将那史可法当众打了板子,将史可法打的是血肉模糊。
    史可法乃是和姜曰广一样反对押后处置吴三桂的,这定王如此这般对待史可法,其用心可见他确实是有心搭救吴三桂!
    爱卿,定王如此这般,朕着实是看不透,爱卿你如何看?”
    阮大铖自然也是知晓史可法被打之事,刚开始听闻的时候他也是十分惊讶,不知李起为何会这样做。
    此时又听弘光皇帝说了李起进宫见驾之事,不由得也是眉头紧锁,一时之间也是难以猜测到李起的用心。
    “皇上,定王今天这般表现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于情于理,他应当比任何一个人都痛恨吴三桂才对。
    可是此时他确实忍不住为吴三桂求情喊冤,这真真是令人感到意外,难道,,,”
    说到这里,阮大铖不由得便是止住了话头,不敢再说下去了。
    “难道什么?爱卿有话,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是,皇上,以今日定王的做派,也许定王是存了想要收吴三桂于麾下的心思,这才是有意搭救吴三桂,
    并且还大张旗鼓的宣扬打史可法的板子,这也是在间接的告诉吴三桂,他定王就是营救吴三桂出力最大的那个人。
    如此一来,一旦吴三桂逃脱大难,必定是会对定王感恩戴德,这份感恩之心甚至还要远远高于皇上。
    到时候,只怕吴三桂不能为皇上所用,而反倒是投了定王阵营,这要是那样的话,定王本就手下强将众多,再加上个吴三桂,那岂不是如虎添翼!”
    弘光皇帝听了也是觉得有理,毕竟这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解释的理由。
    “没想到这定王为了收服吴三桂,见那般的过往恩怨都是不提了,这真真是枭雄之姿啊,皇上,这样的人,不可留啊!”
    阮大铖又是感叹道。
    就在此时,监视李起的密探又是来报,说李起出宫之后便是直奔姜曰广的府邸,没过多久,两人便是在府邸里面吵了起来,声音很大,看来吵得很激烈。
    “爱卿,定王先是打了史可法,而后又是去找姜曰广闹,如此看来,他是一心想要搭救吴三桂无疑了,看来爱卿的猜测是对的!”
    说到这里,弘光皇帝的脸就是沉了下去,此时他还真是不好办了。
    本来他有意放吴三桂一马,为的就是希望让吴三桂为己所用,来对付李起。
    但是现在若真是把吴三桂给放了,那全天下都知道援救吴三桂最出力的人是他定王李起,而不是皇上。
    这样一来,到时候吴三桂转投谁的阵营,那还真是两说。
    真要是那样的话,那他弘光皇帝兜兜转转的一圈不但没落下好处,反而是平白给定王增添了实力,为以后自己惹来许多麻烦。
    “爱卿,依你之见,朕现在该当如何?这吴三桂究竟如何处理?朕是杀还是不杀?”
    阮大铖思量了许久,最后才是说道:“皇上,有道是宁杀错,勿放过,既然定王要救吴三桂,那一定有他要救的理由,我们和定王是势不两立的,只要对他有好处的事,对我们就一定是坏事。
    相反,只要不利于定王的,那对我们一定便是有利的,所以既然他要救吴三桂,我们就偏要杀吴三桂,让他适得其反,不能如愿所偿。”

第三百九十三章 形势就这样逆转
    弘光皇帝听了阮大铖这话,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错,朕也是这样想的,这定王要干什么,朕便偏偏让他干不成!”
    不管怎样说,这件事情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弘光皇帝的手里,所以他说这话的时候,自然也是颇为有些乾坤尽在自己手中的感觉。
    尽管一时之间,弘光皇帝不能把李起怎么样,这让他心里多少感到有一点窝囊,但是好歹自己是皇上,这大明天下依旧还是他说了算。
    “皇上圣明,我大明之福!”
    阮大铖自然也是及时送上来一计马屁,只把弘光皇帝是拍的高兴不已。
    第二天朝会,这一天史可法提前上奏请病假,和病假折子一道送来的还有他弹劾李起当众羞辱他的折子,史可法希望弘光皇帝可以为他主持公道。
    这史可法被打的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往大了说,这是殴打朝廷命官,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便是治李起一个欺君之罪也不为过。
    但是往小的说,这天下都是朱家的天下,李起作为朱明皇室成员,一字亲王,身份显赫无比。
    这样的亲王,即便是无故殴打朝廷命官,那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就像老爷打家奴一样,即便理亏,最多赔个礼,道个歉也就是了,你又能怎么样?
    须知天下是朱家的,你史可法也不过是朱家的家臣而已。
    因为这时候弘光皇帝还不方便对李起动手,所以这件事情自然也是被弘光皇帝压下。
    弘光皇帝只是差人前去问候史可法,叮嘱他要好生修养,待得康复之后早些回朝,以便协助料理朝中事务。
    至于事情的另一个主角姜曰广,这一天他可说是脸红脖子粗,看来昨天他和李起大吵一架,到现在这气还没缓过来,想想可能窝了一肚子火吧。
    “诸位爱卿,吴三桂之事昨日朕未做决定,今日诸位爱卿可有补充?”
    见弘光皇帝这样问,姜曰广忍不住便是第一个出班说道:“皇上,吴三桂这无耻狗贼,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今日皇上若是不能将吴三桂明正典刑,臣便撞死在这盘龙柱上,引为死谏!”
    你可不要以为这动不动就说自己要撞死在大殿上,这是一句气话,为的是要挟皇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话对也对,错也错,那就得看谁说了。
    说这种话的人如果是个言官,那一百个有九十九个是在说大话,是在威胁皇上,为的也是给自己争取一点政治资本而已。
    如果皇上真的不如他的意,他自然也不可能真的去撞,把命搭上不要。
    但是像姜曰广这样的老臣,并且还是内阁大臣,这样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如若皇上不从他的意,他也不去撞柱子,那么他便绝对没有脸面待在朝堂上了。
    不撞柱子,这无异于也是扼杀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这对于一个政客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姜曰广这句话绝对不是气话,他的决心可见一斑。
    姜曰广话音一落,另有昨天那几个正直的大臣,这时候他们也是站出来呼应,纷纷扬言,对弘光皇帝以死相谏。
    而这时候,昨天那许多赞成将吴三桂案件押后审理的官员,本来想站出来辩驳,讨好一下弘光皇帝和阮大铖,但是猛然间他们好像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于是他们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弘光皇帝和阮大铖,见弘光皇帝和阮大铖两人都是没有露出生气的表情。
    相反,甚至还能在他们脸上看出些许高兴!
    这些官员立马便是知道时势发生了变化,在情况尚未明朗之时,自己绝对不能躺这趟浑水,要不然,自己非得搭进去不可。
    于是他们纷纷非常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就这样,昨天满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赞成将吴三桂押后审理,这时候竟然是无一人跳出来反对,行动之统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事先早已统一了口风,
    但其实他们并没有。
    之前他们连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但他们就是这样奇迹般的统一了口风和行动,这份本事,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什么是老油条?这就是老油条。
    什么是万金油?这就是万金油。
    什么是墙头草?这就是墙头草。
    一众官员用他们多年的为官经历,以丰富了实践经验,极好的阐明了他们对万金油,老油条,还有墙头草的解释。
    解释的那是丝丝入扣,入木三分。
    见姜曰广等人说的差不多了,弘光皇帝便道:“吴三桂这叛国狗贼,将我大明山海关一手葬送,朕又岂能容他!”
    说完,弘光皇帝便是毅然决然的对身边的拟旨太监道:“拟旨,吴三桂罪大恶极,国法难容,三日后将吴三桂于午门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一国之君,九五至尊,言出法随,弘光皇帝此时说了这话,自然也是再无更改。
    姜曰广等人都是人人振奋,纷纷是将头磕的震天响,脑门都是磕出了血来。
    阮大铖府上,那汪世荣在阮大铖的府邸门口,那是一直在焦急的等待,不时的打着转圈,渡步来回。
    在焦急的等待当中,阮大铖终于是回来了。
    “大人,听闻皇上有令,要将我家将军凌迟处死,这是为何啊?之前不是说的好好的吗?”
    这汪世荣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情的变化,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尽管在那第一天的朝会上,有姜曰广,史可法等人极力阻挠,
    但是他丝毫不担心,因为皇上和阮大铖的态度摆在这里,这便已经是说明了一切。
    怎料突然形势剧烈逆转,昨天听说史可法被定王打了,紧接着又是听闻定王和姜曰广大吵一架,当时汪世荣便是感到有些不大对劲。
    而后便是今天听闻皇上下令了,要将吴三桂于午门凌迟处死,刚开始他直以为这是谁在散布谣言。
    哪知后来许多官员都是这样说,汪世荣这才是慌的手脚,不敢怠慢,他立即是火急火燎的跑到阮大铖府上求证。

第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