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李起带着他们两人小心翼翼的又是摸回了开始那座宅院,找到了岳来。
岳来见李起回来了,还带来了自己的好兄弟刘凤成和关占山,岳来大喜,和他们二人紧紧的就是拥抱在了一起,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真真是看的令人感动。
感动过后,李起便是赶紧对他们说道:“如今吴三桂到处拿人,你们有什么好去处,有的话我就跟你们一起走,没有的话,我就再回吴三桂那边,以后再趁机离开!”
这时候的岳来对李起可谓是完全信任,便道:“李兄不必担心,在下乃是世袭锦衣卫百户,先祖为了以防仇家追杀,百年前便在京城一处宅院建造了一个地下密室,我等可去那里藏身。”
“好。”
李起答应一声,便是和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一道,悄悄离开了这处宅院,向着岳来说的地方而去。
好在岳来说的地方不远,加之此时天色已经是黑透了,一路上倒也没什么事。
到了地方,进了密室,李起直感叹岳来一家真是玲珑心思,这密室不但是有许多的干粮和清酒,还有许多治疗刀箭伤口的药材,不但如此,还有一些刀枪火铳和弹药,看来他们家是早就防着这一天了。
李起,刘凤成,关占山三人给岳来上药包扎后,几人肚子也是饿的咕咕直叫,于是几人拿出干粮,就着清酒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岳来有伤在身,不宜喝酒,便只是吃了一些干粮,不过好在这里也有一些水,倒也不会难以下咽。
“这干粮还蛮新鲜的嘛,难不成你家里还经常更换?”
李起这时候脱离吴军,身心完全放松,整个人都是感觉舒坦无比,精神头也是十足。
岳来微微一笑,道:“那倒不是,只是在感到可能要出事的时候才会来更换一次,免得进来后无粮可食。”
岳来他们吃着,也是向李起打听他的情况,询问李起为何会跟在吴三桂身边。
李起无奈叹息一声,便是将自己如何被抓进吴三桂军中的前后说了。
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这才是恍然大悟,对李起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气节也是感到钦佩。
吃罢后,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三人想起天子殉难,京城失陷,满清鞑奴入关,不禁又是悲从中来,默默留下了眼泪。
见他们如此,李起便是对他们说道:“岳兄,刘兄,关兄,你们不必颓废,他满清不过是一时得势罢了,我们汉家什么时候缺过英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还能怕了他不成!”
李起虽然是知道最后满清得了天下,可是这时候既然他来到了这个时代,那自然也是希望可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特别是剃发后,李起只感到自己对满清的仇恨一日强过一日,这也是李起不敢在吴军中多待的原因,李起担心哪一天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会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那样可就白白枉送性命!
岳来他们听了李起这话,也是莫名的感到一阵振奋。
岳来道:“李兄说的不错,我汉家历经几千年磨难,便是生逢绝境,亦是精忠报国之士多不胜数,如今便是闯贼满清又如何,只要我等一心效仿先贤,还怕没有打败他们的那一天吗?”
刘凤成和关占山也是激动莫名,那关占山更是对岳来说道:“岳兄,如今我大明国朝蒙难,正是我辈大好男儿效仿你家先祖精忠报国之时!”
“哦!”
李起闻听关占山此言,“哦”了一声,再看那岳来,不禁是说道:“难道岳兄乃是精忠报国岳爷爷后人?”
“不错,我岳来正是岳爷爷的直系子孙!”
岳来说这话的时候,那身上透出来的自豪之情是分为强烈,那种自豪之情是发自骨子里的,更是令人仰慕钦佩。
李起脸色一正,身体本能反应的便是郑重对岳来拱手说道:“不知岳兄乃是岳爷爷后人,多有失礼,还请岳兄见谅!”
第三十八章 死能改变什么
岳来对于李起这般尊崇态度,那早已是习惯。
所谓千人栽树,后人乘凉。岳飞岳爷爷虽然没有给后代子孙留下什么值钱的物质财富,可是那精神财富却是无比宝贵,且不可替代,作为他的后代,那走在路上都觉得腰板挺实!
将李起扶起后,几人便是在一起谋划以后该如何学习岳爷爷精忠报国,报效大明。
李起对于报效大明并不感冒,在他看来大明的灭亡有他自身很大的原因,官场糜烂,以至于苛捐杂税多不胜数,老百姓这才是纷纷从了闯贼张贼,
还有那几十万,过百万的龙子龙孙,那更加是如吸血虫一般趴在大明身上咬肉啃骨。
官场不清,龙子龙孙不解决,哪怕大明再度复兴,那也是昙花一现,最多苟延残喘几十年,又要重演灭亡的下场。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去救,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推倒重来,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世界。
不过这些心中感慨,李起只是稍稍说了那么一点点,便是遭到了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的强烈驳斥,在他们看来,什么都是虚的,唯有大明才是真的,伟大的大明王朝不容任何玷污和诋毁!
罢罢罢,现在这情况也不是争这个的时候,还是先把眼前的困境度过再说。
于是四人再三商量后,大家一致决定先离开被满清占领的京师,去还在大明统治的地方为国效力。
那么怎样逃出京城,就成了第一个要克服的困难!
现在京城在满清的统治之下,各个城门都是把守的分外严格,李起倒还好说,毕竟剃了发,还穿着一身吴军的军装铠甲,要混出去不难,可是岳来他们三个就不好说了,特别是现在吴三桂受到了刺杀,那要混出去就更加是难了。
无奈之下,李起,岳来他们决定先在密室里躲几天,等风头过去了,再想办法混出城去。
时间多的飞快,一转眼就是三天时间过去了,这一天李起,岳来,刘凤成,关占山四人还未醒来,就是被外面传来的哭闹声,还有喝骂打杀声惊醒。
“怎么回事?”
四人面面相窥,为了弄清楚情况,李起便是和刘凤成两人偷偷出去查看一番,为了方便,李起还换上了一身寻常的老百姓衣裳,为了遮盖脑后的老鼠尾巴,李起还带了一顶毡帽。
出了密室,李起和刘凤成见四下无人,可是外面却是哭声,叫骂声不止,时不时的还伴有痛苦的哀嚎之声传来,听那架势,至少是几百人几千人的场面,两人都是心中惊疑,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于是两人悄悄走到院墙边,爬了上去,偷偷打量外面的情况,只见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老百姓被七八个脑后拖着金钱鼠尾辫的清兵围着。
虽然那些清兵不过七八人,老百姓却是至少五六百人,可百姓们却是个个跪在地上,嘴里只是痛哭哀嚎着。
在人群中间,十几具无头尸体如叠罗汉一般堆在一起,而他们的脑袋却是已经被砍下,高高的挂了起来,那些脑袋还在滴着鲜血,看来是刚刚砍下不久。
这时候,只听一个汉人通事大声喊道:“你们都听着,天下已经是我大清国的天下了,你们也已经是我大清国的奴才了,那你们自然也要遵从我大清国的理法风俗,
摄政王大人颁布了剃发令,从今天起,你们每个人都要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令者死!”
李起这时候也是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是那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在京畿之地开始实行剃发政策,大肆屠杀忠义人士。
“真是急不可耐啊,如今满清得天下还早着呢,他多尔衮就颁布这样的命令,也不知道脑袋是不是被馿踢了!”
对于剃发令的事情李起是知道的,每一次剃发令的颁布,都会引起老百姓强烈的反抗,特别是第二次剃发令颁布的时候,那反抗的风潮更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席卷天下,那一次,他满清差一点点就被赶出关了。
可是无奈汉家自己不团结,战线不统一,以至于出现各自为战,甚至还彼此大打出手的情况,白白错失有利战机,使满清喘过一口气,最后将反清义军各个击破,最后彻底荡平天下。
现在这是多尔衮第一次颁布剃发令,但是后来迫于老百姓的强烈反对,多尔衮很快就取消了,但是这事情他可是一直念念不忘。
“我不剃发!我不剃发!狗鞑子,老子不剃发!,,,”
一个清兵一把将一个年轻汉子提溜了出来,抓他剃发,汉子拼命反抗,嘴里还大声咒骂着那清兵。
清兵大怒,直接就是一刀把那汉子给砍了脑袋,那动作之麻利,比之杀鸡宰猴还要熟练轻松。
清兵杀了那汉子,又是抓来一人,将刀架在他脖子上,嘴里用满语叽叽哇哇的叫了几句,意思不用翻译也是知道。
那人被大刀架在脖子上,吓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
清兵满脸不耐烦,不待多等,又是一刀将那人给砍了,脑袋也是挂了起来,震慑众人!
李起,刘凤成二人见此情景,脑袋“嗡”的一声,一股血便是直冲天灵盖,眼睛一时就是红了!
那刘凤成更是忍不住,要出去跟清兵拼命,好在李起此时还尚存理智,将刘凤成拉住,而后退回了密室。
回到密室,岳来和关占山急忙向李起和刘凤成打听,得知满清下剃发令,强行命汉人剃发,不从者当场格杀,岳来和关占山也是气急,都是提刀要出去杀清兵!
李起这时候真是一个头,两个大,一个刘凤成就难拖住了,现在又来了两!
无奈之下,李起只得是用身体堵住密室门口,对他们厉声道:“你们现在出去和找死有什么区别,若是死了可以改变这一切,我李起第一个冲出去,可是这能改变吗?你们说,死亡能改变这一切吗?”
第三十九章 好汉饶命
被李起当头呵斥,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三人这才是渐渐情绪平复下来,不过心中对满清的仇恨却是更加强烈了!
此后几天,整个京城都是笼罩在了恐怖气氛当中,数不尽的人因为不愿剃发,而被清兵杀害,有那骨头硬的家族,更加是全家杀绝!
李起这几天也是前去城门口看了几次,见城门口把守的分外严密,出入的人都是要仔细盘查,检查身份,
有那没有剃发的,更加是直接就动手强行剃发,以至以城门口也是堆积了不少义民尸体。
这种情况,要想混出城去,头一个就是要先把头发给剃了,要不然,那基本不要想,可是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几个一听说要剃发,那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那是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他们的这种思想在这时代是极其普遍的,要知道古人几千年讲的是什么,讲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身体任何的一种伤害,都是对父母的大不孝,包括剃头发!
而且这头发也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道,更加是华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种象征,这已经是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子里了,那时候别说剃发,你就是不把头发整理好,披散着个头发出去,那在世人眼里就跟野人是一样的。
李起缩着个身子,低头走在路上,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时候整个京城依然在忙着执行剃发令,到处都是一片的惨叫声,哭泣声,李起不忍多看,没有逗留,只是眼睛四下看,心里盘算着如何带岳来他们混出城去。
就在这时,便是听的一个汉人通事的声音传来,要老百姓赶紧剃发,要不然,死路一条。李起脑海里突然是蹦出个主意来。
张仁发今年三十三四,在一个货栈当管事,跟随货栈掌柜跑了七八年的关外,和鞑奴做了不少买卖,所以会说一口满语,虽然不甚流利,倒也能凑合。
这次满清入关,占领京城,掌柜带头剃发,向满清效忠投诚,张仁发为了活命,也就一道跟了过去,因为懂点满语,还被叫去充当翻译通事。
因为剃发这事实在是太缺德,太招恨,所以张仁发心里本来也不想去,可是在满清大兵面前,他连个屁都不敢放,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于是便从了,这几天一心为清兵带路兼做翻译,倒也算是满人的好奴才。
累了一天,张仁发回到了家里,吃罢晚饭后,张仁发搂着婆娘睡下了。
夜深了,突然,一个身影鬼鬼祟祟的出现在了张仁发家门前,而后便是一踮脚,翻进了不甚高大的院墙。
此人不是李起又是谁!
李起进到了院子,便是借着微弱的月光,左瞧右看,最后寻到了张仁发睡觉的房间,偷偷摸了进去,将一把刀架在了张仁发的脖子上。
“嘿,醒醒!”
李起用刀背拍了拍张仁发的脸,把他给叫醒了。
张仁发睡眼蓬松,突然见床前出现一个黑影,本能的就是要大声叫喊,却是不想李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