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战后的统计,在这一战之中赵国总计歼灭了三万月氏骑兵,俘虏的骑兵和部众加起来超过二十万人,牛羊一百多万头。
这一战过后,这个月氏的势力被赵国连根拔起,整个河西走廊彻底落入了赵国的掌控之中。
相较于不久之前对东胡和匈奴的征服而言,这场河西之战所获得的领土其实是相当有限的,但对于赵何而言这一战的意义却还是十分的重要。
河西走廊归属赵国,代表着赵国中原和西域之间的联系通道被打开了。
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丝绸之路,这就算是彻底的打通了。
丝绸之路属于经济方面的利好,但对于赵何而言军事方面的利好才是更加重要的。
赵何对于西方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从此可以正式提上议程,可以预见的是在如今草原已经被平定、南方又多是百越蛮族的大背景下,西方将会成为赵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主要的用兵方向。
为了更加有效的治理河西走廊,赵何设立了西凉郡,并在祁连山的沿线设立了三座城池以对这片地方进行更加有效的统治,这三座城池的名字分别是武威、张掖还有酒泉,其中武威城将会成为西凉郡的郡治所在。
除此之外,还将有一支万人骑兵长期驻扎在西凉郡之中,以保卫这条中原和西域交流的大动脉。
三座城池的建造,赵国官员的到位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凭借着强大的武力,赵国对西凉郡的统治秩序已经完全建立了起来,并且会随着时间的不断逝去而变得越发的稳固。
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已经是夏末秋初时节了。
对于西域来,这个时节已经不再适合用兵,因此赵何正式宣布全军回转,班师邯郸!
第532章 班师凯旋(第一更)
秋天到来的时候,在外征战了大半年的赵何也回到了邯郸之中。
如果说过往的每一次亲征凯旋对于赵何而言都是一次胜利的喜悦,那么这一次除了胜利之外,赵何的心中更多了几分轻松。
自从炎黄两帝联手,华夏族正式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以来,整整几千年的时间,这个民族终于从分裂走向了统一。
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出现了。
而且,是由赵何自己亲手缔造的!
如今的赵国疆域,东至朝鲜半岛日本海,西至河西走廊,南到长沙、黔中,北至贝尔加湖南岸,版图大约五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三千五百万人,单单是常备军就已经达到五十万人之众,倾尽全力更是可以随时组织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百万雄师。
放眼当世,亚历山大大帝所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早已土崩瓦解,而罗马帝国尚未成立,它的前身罗马共和国如今还只是一个亚平宁半岛国家,甚至都还没有开始和死敌迦太基展开布匿战争。
所以,赵国就是当之无愧、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强国!
这一次的凯旋典礼比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的隆重。
整整七天的欢庆,邯郸城池之中的大街小巷都是欢乐的人群,空气之中都带着美酒的香味。
赵何身着戎装,立于战车之上,在无数赵军将士们的簇拥下缓缓进城。
在街道的两旁,无数赵国民众挥舞着手臂,发出兴奋的呼喊声。
“万胜,万胜!”
“大王万岁!”
“大赵万岁!!!”
所有的赵国士兵们昂首挺胸,拼命举高手中的武器,犹如一只只骄傲无比的公鸡,想要将自己最好的仪态展示在所有家乡父老的面前。
在宫城之前,主父、肥义等一班大臣早已经等候多时。
“主父!”
“王儿!”
赵何和主父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两父子的脸上都带着发自内心的笑意。
这片华夏江山,终究是尽归赵氏所有!
片刻之后,在赵国的宗庙中。
赵何恭恭敬敬的朝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祷告:“虽然我并非你们真正的子孙赵何,但我身体里的血液确实是你们赵氏的血,而赵国也将会在我的统治下变得更加强大!”
抬起头来,赵何看向了身边的主父。
主父突然问道:“王儿,你知道寡父现在想些什么吗?”
赵何楞了一下,下意识的摇头:“儿不知。”
主父十分感慨的笑道:“当年寡父十五岁的时候从先肃候那里继承大统成为赵君之时,赵国只不过是七大战国之中的一个二流国家。后来寡父搞了一个胡服骑射,也是为了让赵国变得更加的强大一些。但寡父是真的没有想到,竟然真的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天下尽归我赵氏所有,实在、实在是”
主父显然颇为激动,一句话足足停顿了好几次,才终于说了出来:“实在是太好了!等寡父死后去见到列祖列宗,绝对让他们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赵何眨了眨眼睛,突然笑道:“那主父最好还是晚几十年再去,因为那个时候的赵国会变得更加的强大!”
主父楞了一下,随后放声大笑:“有道理!寡父一定要活他个几十年,看看你究竟能把赵国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
片刻之后,父子两人携手走出宗庙。
宗庙之外,无数臣子臣民齐齐跪倒:“为主父贺,为大王贺,为赵国贺!”
这一刻,整个天下都臣服在了赵国的脚下!
赵何豪情满怀,高声开口。
“赵国的子民们:
我们自炎黄起源,从晋国的废墟上兴盛,到现在扫平了天下,建立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功业。
但,这还不够!
寡人希望你们能够和寡人一起,去见证、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下一刻,无数欢呼和喝彩声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不仅仅是赵何班师归来,乐毅、廉颇两路兵马也同样在这个秋天回到了邯郸。
乐毅彻底的灭亡了秦国,将整个巴蜀盆地都纳入了赵国的治下。
在这一次对秦国的征服之战中,乐毅先后消灭了超过十万秦国人的反抗势力,粉碎了整个巴蜀盆地之中所有的叛乱,并且打通了南边的通道,将巴蜀和黔中再一次的联结了起来。
虽然还有一些巴人在巫山之中盘踞作乱,也有一部分的秦人逃到了西边的凉山上,但那都只是癣疥之疾,不可能对大局有任何动摇了。
除了乐毅之外,廉颇也是一雪前耻。
在第一次出征西南因为准备不足而败退之后,卷土重来、更加具备经验的廉颇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终于成功的进入了西南群山之中。
在这片群山中生存着许多部落,不少部落由于和华夏的接触有所开化,自行建立了国家并且自立为王。
在这些国家之中,廉颇接触到的一个最强大的国家叫做夜郎。
夜郎国的国君是一个暴脾气,在察觉廉颇大军抵达之后不但选择了顽抗死守,还把廉颇派往城内劝降的当地土人部落长者给斩杀。
这下子顿时激起了廉颇的火气,直接开始了进攻。
夜郎国王金竹咩率领三万夜郎军,对外号称十万大军,在且兰和廉颇展开了激战。
一场大战之后,廉颇毫无悬念的取得了胜利,并乘胜进军包围了夜郎国的都城。
三天后,在一声震天雷的巨响中,赵军冲入了夜郎国的都城,夜郎王金竹咩自杀,夜郎国从此宣告灭亡。
在夜郎灭亡之后,依附于夜郎的周围几十个部落和小国纷纷向廉颇投诚。
至此,后世贵州省包括贵州、遵义、六盘水等地在内的大部分地方正式并入到赵国的统治疆域之中。
在灭亡了夜郎之后,廉颇又从当地的土人口中打听到夜郎的西南边还有一个国家名为滇国,夜郎的南边则是瓯越的地盘。
廉颇盘算了一下时间和军需,发现不足以继续进攻滇国和瓯越,因此留下军队镇守夜郎之后也就回转邯郸,准备来年再战。
至此,赵国这一年的军事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第533章 日新月异的赵国(第二更)
接下来赵何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繁忙的秋天和冬天。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由于在北方草原上夺得了太多的土地,因此赵国的疆域几乎是翻了一番,为了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赵国的新统治秩序,赵何忙的不可开交。
又一年的科举顺利举行,这一次无论是考试人数还是录取人数都比去年有了显著的增长。
不仅如此,在科举考试之中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大贵族的子弟,虽然都只是家族之中的边缘子弟,但他们能够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不行,肥相。寒门的名额绝对不能少于九成,这是寡人的底线。”赵何拍着桌子,十分不爽的对着面前的肥义说道。
肥义有些为难,道:“大王,这些家族能够派出子弟来本身就已经是对大王的支持,单单一成的录取人数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赵何冷笑一声,道:“这些个家伙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之前赵他们搞风搞雨的时候真的就那么密不透风别人毫不知情?不可能的,只是他们不想禀报给寡人而已。既然他们这么不喜欢科举,那为什么还要来参加呢?寡人能给一成的名额给他们就已经算是考虑到他们先辈为大赵做出的功绩了,此事无需再提。”
肥义叹了一口气,道:“既然是大王说了,那就这么办吧。对了大王,改元大典已经开始准备了,不知大王想要将这次大典定在什么日子?”
赵何略微思索一下,原本想说十月一日,但话到嘴边还是改变了主意:“就定在明年的二月初三吧。你去让下面的人查一下历法,如果历法上说那一天不适合登基,就把历法改一下。”
肥义:“”
这件事情只是赵何在这忙碌的秋天和冬天之中一个缩影罢了。
第二次的科举也圆满结束,这一次夺得状元的是一个赵何同样也颇为熟悉的名字虞信。
年轻的赵国士子虞信以扎实的理论,十分具有战略眼光的看法提出了赵国对草原和西域控制的必要性,让赵何大为欣喜。
虞信其实是有挑战者的,另外一个名为公孙龙的中年士人以自己独特的名家理论成为了和虞信竞争到最后的那个人。然而公孙龙的理论过于偏激,认同者觉得十分出彩而不认同者觉得一无是处,仇液、蔺相如和周袑三位主考官因此人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赵何一锤定音,钦点虞信为第二届状元,公孙龙为榜眼。
科举结束之后,元旦也到来了。
元旦大朝议上,赵何宣布了新的一轮晋升。
除去乐毅、廉颇、蔺相如等已经有了封君爵位的人之外,这一轮荣升的还有:
赵奢:封马服君,以北方边骑军团长的身份入殿议政,军方地位在大将军乐毅、大司马廉颇之下。
仇液:封信君。
乐乘:晋升上卿。
赵袑:升中卿。
沈敬:升下卿。
还有其他众多名单,以及诸多财物、田地、奴仆赏赐等等,除去上面的少部分人是以当殿宣布的方式之外,其他人都是以张榜的方式来进行公告。
除此之外,赵何还提拔了一大批的年轻官员前往新征服的各个地方为官,并且还当殿奖励了一批为官颇有成绩、治理地方有功的新锐官员。
第一次科举的三甲状元、邯郸令荀况赫然在列。
在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熟悉政务之后,年轻的荀况已经完全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治理大梁城的第二年之中不但各项政绩屡创新高,更是颁布了多项法令,将整个大梁城治理得欣欣向荣,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赵何对此表示十分欣慰,并当场夸奖了一番荀况。
在历史上,荀况由于并没有获得过多少实践的机会,因此当人到中年在楚国出仕的时候已经有些施展不开手脚,最终只能黯然退出政坛专心做学问。
但这一世,由于有了赵何的慧眼识珠,这块璞玉终于脱去了青涩,完全呈现出了自己应该有的那道明亮光彩。
由于赵国的强大,邯郸城越发的繁华,邯郸之中的物价和房价也开始节节上涨并提升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地步,以至于有人感慨:“邯郸居,大不易!”
也不仅仅是邯郸,作为被赵国最早征服的他国都城,临淄城如今已经成为了赵国之中仅次于邯郸的第二大城,经济发展无比迅猛。
其他的,像陶邑、大梁、新郑、寿春、咸阳等城池也都开始快速的恢复元气。
战争固然给这些华夏大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当赵国的统治秩序确立起来之后,再无战争威胁的城市们发展的速度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华夏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们永远不缺少智慧和勤劳,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不仅如此,赵国的人口也开始出现了十分迅速的增长。
尤其是以邯郸和晋阳两座新旧都城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