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一名下巴尖瘦、颧骨高耸、眼睛极小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大帐之中,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臣纪新飘见过大王。”
这就是东胡国师纪新飘。
无论是从那十分别扭的东胡语口音还是从外貌穿着打扮上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位国师纪新飘其实是一名燕国华夏人。
纪新飘是辽西郡一名小吏,在东胡人攻克了阳乐之后主动投诚东胡,并且凭借着溜须拍马以及对辽西郡内燕人狠辣无情大加杀戮来迎合东胡人的作风得到了东胡王的青睐,一步步的走到了国师的位置。
毫不夸张的说,辽西郡之中的所有华夏人最痛恨的不是东胡人,而是纪新飘这个“燕奸”。
东胡王看着纪新飘,冷冷的说道:“国师,当初是你和本王说赵国势大不可匹敌的,本王也听你的命令撤出了阳乐,回到了长城以北。但现在赵王又带着骑兵追来了,你说说本王该怎么办?”
纪新飘忙道:“大王,臣听说草原上有一句谚语,那就是不和凶猛的恶狼纠缠,而应该在它察觉不到的地方进行狩猎。如今赵国骑兵就是一群凶猛的恶狼,我们东胡虽然强大,但是如果要正面去面对这群恶狼的话即便胜利也只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实在是不值得啊。”
东胡王哼了一声,道:“值不值得的另说,现在的情况是赵王根本就没有放过本王的打算!那群该死的贵族已经被阳乐城之中的生活给腐蚀了,他们对本王撤离阳乐的决定十分不满,如果本王再行退让的话,说不定就会有人产生异心了!”
说到这里,东胡王的目光之中也是闪过几道凶光。
东胡属于部落联盟,东胡王的部落虽然是最强大的部落,但东胡之中同样也有其他几个部不容小觑的部落,这些部落的首领在东胡之中身居高位,同时对王位也是虎视眈眈。
草原人崇尚的是强者,一旦东胡王被认为是一个怯懦不敢战之人,那危机就会随之而来了。
面对东胡王的责问,纪新飘忙俯首道:“大王请听臣一言,这其实是大王整合诸部的一个好机会啊。”
“哦?”东胡王目光之中寒意稍稍敛去,道:“说来听听。”
纪新飘道:“大王,如果臣没有想错的话,那几位部落首领如今定然是在暗中策划,想要散布一些谣言来夺取大王的王位,对吧?”
东胡王哼了一声,虽然脸色不愉,但选择了默认。
纪新飘继续道:“所以,大王何妨将计就计呢?只要大王继续北撤的话,那些部落首领们必然蹦跶得更加欢实。到时候大王再以商议如何对抗赵国的名义将他们召集而来,然后直接把他满一网打尽,那么他们的部落不就尽归大王之手了吗?”
东胡王闻言顿时心动,但过一会又摇了摇头:“不行。他们的兵马也不少,本王可没有那个能力可以把他们全部都吃下去。”
纪新飘嘿嘿一笑,道:“大王的部落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但如果——有外援呢?”
东胡王眯起眼睛,道:“哪里来的外援?”
纪新飘嘴唇上的小胡子抖动着,吐出了两个字:“匈奴!”
东胡王有些惊讶的重复了一遍:“匈奴?”
纪新飘点了点头,道:“正是。匈奴人不是一直都听从大王的命令吗?大王完全可以将匈奴人也召集过来,只要给匈奴人一些好处,他们是肯定会倒向大王这边的。以大王的力量再加上匈奴人的实力,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东胡王仔细思考了一会,道:“这倒也是一个可行之策,匈奴人素来贪婪,本王只要做出承诺他们是一定会上钩的。可是如今赵国大军将至,本王却要杀掉其他部族首领,不太好吧?”
纪新飘阴阴一笑,道:“大王此言差矣。大王不是常常说要效仿中原诸侯国的制度来建立一个强大的东胡国吗?如果这些部族首领不死的话,大王的东胡国又怎么可能建立起来呢?如今赵国大军压境,正是不破不立之时。只要吞掉那几个大部落,其他小部落难道还能对大王的命令说个不字?到那个时候,大王有数十万东胡骑兵在手,难道还怕了赵王的七万骑兵吗?”
东胡王的胸膛剧烈的起伏了一会,终于一咬牙,恶狠狠的下定了决心:“国师说得很有道理,就这么办吧。本王立刻让人去联系匈奴,然后召集各部的首领率兵在乌桓山聚会,商议如何抵抗赵国!”
纪新飘忙道:“大王高见!只要这一次能够击败赵国,那么我东胡将来入主中原也是触手可及之事了。不瞒大王说,臣当年也曾有幸去过临淄,那临淄的繁华可是胜于阳乐百倍,将来大王若是入主中原,那便是有着无尽的享受了。”
“胜于阳乐百倍?”东胡王眼睛一亮,悠然神往。
单单是一座阳乐城就已经让东胡王和众多东胡贵族乐不思蜀,那胜于阳乐百倍的中原又该是何等盛景?
东胡王咬牙切齿:“别说了,本王决定了,等到整合完大军之后,本王就和这赵王来个你死我活!”
第514章 追上去,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住他们(第一更)
当天下午,东胡王就带着自己的王帐继续向北迁移,无数牲畜马匹和人群浩浩荡荡离去,只留下了一地狼藉。
三天之后,赵何率领赵国的骑兵大军赶到此地。
当听到了斥候们的分析之后,赵何惊讶的皱起了眉头:“他居然还在向北走,老家不要了?”
东胡人的老巢就位于西辽河的中上游,也就是后世的沙拉木伦河一带,这里水草丰美,在东胡人没有南下占领辽西之前一直是东胡人的大本营。
即便是在被秦开打败之后东胡人也并没有放弃这个地方,现在居然只是听到了赵国到来的消息之后就不战而逃了?
虽然这种情况还挺让赵何有一种敌人闻风丧胆的感觉,但平心而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不能趁着这一战歼灭东胡人主力部队的话,那对于漠南草原的平定就无从说起了。
该怎么办?
一旁的赵奢提醒道:“大王,我们只带了七天的干粮,七天内如果不能发现敌军获得补给的话,情况就麻烦了。”
赵何沉默片刻,十分坚定的说道:“追,给寡人追上去,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住他们!”
赵奢面带难色,道:“大王,在这条河流以南我们还能探明情况,但是若是越过了这条河之后的北方究竟有什么我们的斥候就不清楚了。”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连最基本的敌情都没有搞懂,补给又不算多的情况下轻率北进……
也就说话的人是赵何,换一个人赵奢直接就明言反对了。
赵何笑道:“无妨,无非就是一片大草原罢了。你能说东胡人就一定知道方向吗?再说了,我们还可以追着他们的痕迹走嘛。”
赵奢道:“痕迹也不是到处都有的,若是我们迷失了方向那就麻烦了大王。”
草原就和海洋一样,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青草,单单凭借太阳和月亮来辨认方向其实是很不靠谱的。
赵何微微一笑,道:“确实如此,但如果我们可以准确的在草原上辨认方向呢?来人啊,把那东西拿来!”
片刻之后,一个看上去颇为奇怪的东西出现在了赵奢面前。
一个小圆盘上有一根轴,轴上接着一根针。
“针?”赵奢有些疑惑。
赵何笑着拨动了一下这根针,只见这根针摆动了几下,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位置。
“看到了吧?这东西叫做指南针。无论在任何情况,这根针的两头都会分别指向南北方向。有了这个东西,我们就不用担心在草原上迷失方向了。”
赵奢又惊又喜,看着赵何道:“这是大王发明的东西?”
赵何笑道:“不,这是我大赵劳动人民的成果。”
在后世的研究之中普遍认为指南针是战国时代开始出现的,所有战国时代的指南针都是由天然磁铁制成,而根据古文献的记载战国时代天然磁铁的出产地只有一处,那就是武安磁山。
武安磁山在哪?答案是——邯郸旁边。
之前在中原征战,地形什么的大家都清楚,指南针也派不上用场,现在来到了大草原之后,一切就都不同了。
赵何笑道:“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的话,就让全军出击吧!”
片刻之后,七万赵国骑兵在大草原之上拉起一道壮观无比的直线,无数马蹄震动大地,朝着北方而去。
原本平静的大草原开始风起云涌。
半个月之后,乌桓山。
东胡王有些不安:“赵国人跟得太紧了!本王已经接到回报,说是在乌桓山的一百里内发现了赵国的斥候,一旦被发现发现乌桓山所在,那事情就麻烦了!国师,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东胡王的愤怒是有理由的,赵国人不但紧追不舍,而且一路上还消灭了好几个部落,夺走了大批的牛羊牲畜,让东胡王颇为肉痛。
在东胡王面前,纪新飘的心中同样也是十分疑惑。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西辽河,而是距离西辽河几百上千里地的乌桓山,有着无尽草原作为屏障,赵国人是根本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
但东胡王的问题是必须要回答的,所以纪新飘鼠目一转,立刻得出了一个答案:“大王,老臣觉得,一定是有人在暗中联络赵国,让人给赵国指路!”
东胡王悚然一惊,随后勃然大怒:“是谁?是谁敢把赵国引到我们东胡人的圣山来?”
纪新飘摇了摇头,道:“老臣也不知道,但老臣觉得这是唯一的解释了。”
东胡王沉吟良久,道:“那现在该怎么办?匈奴人才刚刚到了两万骑兵,本王手里也只有八万骑兵,似乎不够啊。”
东胡王所说的这个数字当然是按照东胡人的标准来算的。
纪新飘目中闪过一丝阴寒道:“大王,事到如今已经来不及去等其他几个匈奴部族骑兵的到来了,我们必须要尽快下手,只要能够消灭其他几个首领,大王就能够拥有超过十五万的骑兵,到时候难道还怕打不过赵国的七万骑兵吗?”
东胡王依旧有些踌躇,道:“赵国人的骑兵和本王的骑兵还是有区别的,数量不能说明什么。”
纪新飘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大王,如果大王还不动手的话,那些奸贼一旦将赵国人引来,一切就都完了!再说了,我们都已经退到了乌桓,还能再退到哪里去?”
东胡王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心中顿时发狠,道:“好,你马上传令下去,今夜本王宴请所有首领,顺便商议接下来怎么对抗赵国人!”
当天夜里,东胡王果然在乌桓山的山巅大宴诸部首领。
在宴会上,东胡王提出要求,希望能够集合诸部之力建立一个东胡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在将来和赵国抗衡。
这个提议当场遭到了好几名东胡其他大部落首领的反对。
随后东胡王直接摔杯为号,众多东胡伏兵从黑暗之中涌上山巅,展开了一场无情的杀戮。
杀戮从山巅蔓延到了山下营地,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色放亮之时,所有不服从东胡王的部族都已经彻底的消失,被蓄谋已久的东胡王及其盟友、下属们统统吞并。
但东胡王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多久,因为在又一个晚上过去之后他就得到了一个消息——赵国骑兵的主力已经赶到了乌桓山三十里之内,并朝着东胡王所在的方向而来!
第515章 开战(第二更)
此刻,东胡王心中再无疑虑——这些见鬼的赵国人一定是在乌桓山之中有了内应!
想到这里,东胡王不由对自己果断的决定产生了几分庆幸,无论那几个怀疑目标之中究竟哪一个是赵国人的内应,反正他都已经死了。
那么接下来,就只能和赵国人全力作战了!
东胡王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兵力。
此刻在乌桓山附近整整聚集了五六十万的东胡族人,这里面能够上马作战的族人大约有十五万出头,再加上匈奴人的两万骑兵一共是十七万人。
十七万人对上赵国的七万人,东胡王仔细一想,觉得这一仗虽然对方的单体战斗力更强,但东胡这边数量是对面两倍还要多,胜利的希望也不小。
于是东胡王再无迟疑,立刻下令整军迎战。
春天的大草原充满了芳草青青的味道,无数绿色的小草随着春风摇摆,远处一条小河流过,小河旁边牛羊正在悠闲的吃着草,一片祥和景象。
突然,沉闷的马蹄声自天际传来,小草被马蹄踩踏而过,牛羊惊恐的四处逃窜。
赵何拉住自己的马缰,注视着北方那座若隐若现的山峰。
虽然已经是春天,但在山巅还能看到积雪。
那就是乌桓山,乌桓山所处的这片山脉如今叫什么赵何并不清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