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乐毅。
白起发现自己似乎总能够和这个家伙碰到一起,而且每一次这个乐毅运气都好像要比白起更好。
前几次白起还能够和乐毅掰掰手腕,但以如今这般态势,白起却是只能守不能攻了。
白起想起了自己在离开之时和魏冉的一番谈话。
“武安君,你觉得葭萌关能守多久?”
“穰侯,吾以为此事不由我们决定,而是要看那位赵王何时打算攻破葭萌关。”
“此言何解?”
“重炮抵达之日,便是葭萌关破关之时。”
这番话简直丧到了极致,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实话。
穰侯沉默片刻,道:“既如此,我等如之奈何?”
白起十分认真的回答:“无非以死报先王恩德罢了。”
所以白起这一天站在葭萌关上的时候,他的心情或许有起伏,但决心却是异常坚决的。
在粱沟,在关中,在郿县,在宛城,白起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撤退。
但在葭萌关,不会再有撤退和逃跑的白起了。
最差无非一死。
轻轻的呼出一口气之后,白起淡淡的说道:“传令下去,从今日起关墙上巡逻的士卒减少一半,七天后恢复正常巡逻水平。”
秦军的将士们犹如惊弓之鸟已经绷紧了太久,现在需要放松一下。
然后再华丽的迎接最后一战。
至于结果,那对白起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另外一边的赵军大营之中,乐毅走过一座座营帐,仔细的视察着军营,又进入到伤兵营中慰问了一番伤兵。
一名伤兵问道:“大将军,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攻破葭萌关?我真想早点恢复,好跟您一起杀到成都去!”
乐毅笑着拍了一下对方的肩膀,道:“你的脚要多久?”
伤兵有些沮丧的说道:“说是至少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痊愈。”
乐毅哈哈一笑,道:“凡事往好的地方想,或许你真的能够和本将军杀到成都也不一定。”
回到自己的帅帐之后,乐毅瞄了一眼桌案,发现上面摆在着一封新的未拆封信件。
乐毅拿起信,拆开火漆抽出信纸。
随后,他脸上的笑容就一点点的变得浓郁了起来。
上面其实也就写着一句话。
“五门最新建造出来的重炮已至函谷关,正往葭萌关运送中。”
乐毅愉快的笑了一会,将这封信放在了油灯之上,看着它燃烧殆尽。
他不着急,一点都不着急。
正如大王所言,现在的赵国要的不是快,而是稳。
重炮一到,就是赵军稳赢之时。
那么,又何须着急呢
乐毅不着急,赵何倒是有点着急了。
赵何看着面前的寿春城,皱眉道:怎么搞的,这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座能抵挡重炮轰击的城墙?”
一旁的将军赵奢忙道:“大王无需心急,拿下寿春城是迟早的事情。”
赵何呼出一口气,道:“这个寡人当然是知道的,只不过就是有些不爽罢了。”
不爽归不爽,赵何还是必须要承认,自己搞出来的这个重炮和现代化火炮差距还是太大了。
在历史上,即便是拥有了比赵国重炮强了好几倍的乌尔班巨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终究没有攻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大本营奥地利大公国的都城维也纳。
所以说,威力才是王道啊。
赵何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眼身边的繆贤,问道:“劝降工作进行得如何了,有眉目了吗?”
如果可以的话,赵何一点都不介意用更省力的方式来获得战争的胜利。
反正胜利之后的清洗是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变化的,顶多也就是少除掉一两个家族嘛,今后有的是时间慢慢针对和清理。
繆贤道:“回大王,如今城中隔绝,实在是没有新的消息传来。但若是没有意外的话,现在寿春这般情况,应该是有不少人愿意投降以谋求活路和功名富贵的。”
谋求活路和功名富贵的人事实上比赵国君臣想象中还要多了不少。
寿春城中,上柱国屈荡的府邸这些天颇为热闹,人是一波波的来,然后又一波波的走,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来的方式都还尽可能的隐秘。
“屈卿,是时候了。下官今日去西城墙看过了,那城墙到处都是裂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塌了。”
“主君,若是等到城墙倒塌之后再投降,那就晚了啊。”
“上柱国,是时候下定决心了。”
屈荡揉着太阳穴,有些疲惫的挥了挥手:“老夫明白了,你们先回去,给老夫一些时间好好想想。”
等到来人都走了之后,屈氏的家宰罗振罗才出现,捧上一碗热腾腾的汤:“主君辛苦了,喝点汤解解乏吧。”
屈荡喝了几口热汤,又放了下来:“唉,前些日子都还会遮遮掩掩,如今倒是一个个都急了,恨不得明天就要投诚赵国,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啊。”
罗振罗道:“其实臣觉得,主君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屈荡眼神一凝,道:“为何?”
罗振罗低声道:“主君请想,这些天这么多人来访,虽然主君已经尽量隐瞒,但真的能瞒过昭齐的耳目吗?若是臣所料不差,昭齐恐怕已经对主君起了怀疑的心思,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按捺不住对主君下手了。”
屈荡脸色一变,道:“他敢!老夫和屈氏在城中力量可不小,拼起来还不知道谁死谁活呢。”
罗振罗叹了一口气,道:“据说昭齐都已经让先王的三名夫人都怀了孩子,而且还打算全部生出来,主君真的觉得这样的人还有任何的理智可言吗?”
屈荡脸色大变,良久无语。
片刻之后,罗振罗从容的捧着几乎没怎么动过的热汤走出了房间,脸上泛起了几丝奇异的笑意。
第500章 天子,河东,寿春,屈氏(第一更)
周王朝,洛邑。
自从周平王姬宜臼东迁之后,洛邑就取代了镐京成为周王朝的都城,直至今日。
如今在位的周天子名叫姬延,谥号周赧王,如今已经在位28年。
历史上姬延一共在位58年,是周王朝的亡国之君。
如今他还是亡国之君。
前367年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周王畿于是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至周赧王八年时前307年,秦军逐赧王出成周王宫,赧王徙居西周王城。
在攻陷阳翟六天之后,赵国大军在乐乘和沈敬两位将军的率领下进入洛邑,占领了东周和西周,灭掉了这两个小国,并“请”周天子姬延移居邯郸。
对此,姬延当然是没有任何反抗之力的。
自此,周王朝丧失了最后的一块领地,彻底成为了空中楼阁。
所有人都知道,周王朝在苟延残喘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正式踏上了覆灭的倒计时。
在占领洛邑之后,乐乘和沈敬继续北上,目标直指在洛邑以北的河东郡。
河东是一个好地方,这里曾经是春秋时代霸主晋国的根据地,也是战国时代的魏国百年前称霸天下的大本营。
毫不夸张的说,那个时代的河东就是整个华夏的中心。
但随着魏国的衰落,争霸天下的中心渐渐的移到了中原地带,河东郡也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过去的短短数年时间里,河东郡在魏、赵、秦之间易手,最终在赵国信守承诺的馈赠下落入了韩国手中。
然而韩国人并没有能够拥有这个地方太久。
在阳翟陷落的十天之后,赵国将军乐乘、副将沈敬以及他们麾下的七万赵军就从渡过了黄河,进入了河东郡之中。
阳翟城破韩王被俘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整个河东,韩国在这里的统治不过只有区区一两年时间,根本无法容纳河东人心为己用。
乐乘沈敬一路挥师北上,所向披靡,众多河东郡之中的大小城池闻风而降。
不过十天时间,河东全境绝大部分已经光复,只有郡治所在地安邑还在苦苦支撑。
安邑成为了韩国仅存的最后一座孤城。
这座孤城也并没有坚持太久的时间,在赵军重炮的轰击下,三天之后安邑的城墙轰然倒塌,无数赵军熟门熟路的和之前任何一次破城一般从出现的缺口之中一涌而入。
韩国的最后一座城池也被赵国拿下了。
在河东郡陷落的五天之前,韩王正式向赵国献表称臣,请求将韩国全境并入赵国之中,甘愿世世代代为赵国臣子。
由于赵国国君赵何正在外征战,赵主父出面接受了韩王的献表,并将韩王封为赵国安韩君。
这个七大战国之中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倒数第一有力竞争者的国家终于寿终正寝,结束了它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黯然落幕。
韩国亡了。
赵何听到韩国亡了的消息之后还是很高兴的。
意料是肯定意料到的,但正所谓只有真正到自己钱包里的钱才能算是自己的,如今的韩国对赵何来说也算是尘埃落定。
因此,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政令也就从赵何这边转发邯郸,并且很快就会由邯郸方面发下去。
韩国的领土将被分为三个郡。
第一个郡就是河东郡,依旧以安邑为郡治,保持原样。
第二个郡则是三川郡,洛邑改名洛阳,为三川郡郡治所在,郡内有宜阳、新城、巩县、阳武等城池。
第三个郡是颍川郡,以阳翟作为郡治所在,郡内有新郑、鄢陵、颍阴、颍阳、长社等城池。
至此,黄河以北的华夏所有土地,以及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绝大部分的中原地区都为赵国所占有。
但这还并不是结束,战争依旧在继续。
到了现在,赵国整个国境之中的人们几乎都已经开始沸腾了。
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统一的时间段已经近在眼前,甚至很有可能会在一年内完全实现!
乐乘所部功成之后,赵国还剩下赵何亲自指挥的寿春,廉颇北上的黔中,乐毅南下的葭萌关三处战场。
这一次,赵何可没有让自己的臣子们再度夺走自己的风头。
寿春城在重炮不断的轰击下,终于轰然倒塌。
“主君,主君,赵军进城了!”寿春宫城之中,一名景氏族人急匆匆的出现在了昭齐的面前,带着一脸大祸临头的表情向景阳报告了这个消息。
正枕着一名夫人的大腿睡觉的景阳吃了一惊,站了起来:“城破了?”
景氏亲信一脸惶急的点头,急声道:“是的,赵军马上就要杀到宫城来了,主君快想办法撤退吧!”
景阳问道:“屈荡呢?”
景氏亲信楞了一下,摇头表示不知。
屈府。
大堂之中,众多屈氏族人聚集在此,一个个脸上都是恐惧和茫然。
“主君,是时候了!”家宰罗振罗脸上难掩焦急:“赵军已经杀入城中,若是再这样下去的话,屈氏一族血脉无存了啊。”
屈氏族长屈荡此刻一身戎装,脸色平静的看着罗振罗,突然开口问了一个问题:“罗家宰,你什么时候和赵国人暗中搭上线的?”
罗振罗吃了一惊,忙道:“族长误会了,臣”
一声惨叫声响起,罗振罗踉跄后退,胸口已经多了一处致命血洞,不敢置信的看着已经拔剑而出的屈荡。
砰的一声,罗振罗的尸体倒在了地上。
屈荡没有收回沾染了鲜血的长剑,而是环视一圈在场诸人,十分冷静的说了一番话。
“先家主屈原在位之时,我屈氏虽然不如景氏昭氏那般强盛,更常常被人视为异类而受到排挤,但为何屈氏仍旧能够常年不倒?”
“因为我屈氏效忠的不是自己,是楚国,是大王!”
“屈氏,为大楚效忠数百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但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不失臣节。”
“昭齐此人,勾结赵国弑杀先王,所以老夫背弃了他和景阳联手,就是为了还大楚一个朗朗乾坤,让先王在九泉之下也能够瞑目。”
“赵国人以为这样老夫就会带着屈氏投降赵国,老夫今日想说不。”
“屈氏不会降。”
“楚国养屈氏六百年,今日,屈氏以族中六百性命报之!”
说到这里,屈荡哈哈一笑,迈步向前。
“二三子,随老夫去死!”
第501章 寡人不想当亡国之君(第二更)
在屈荡的率领下,屈氏一族不但没有投降,而且还进行了极为坚决的抵抗。
屈府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黄昏时分,六百名屈氏族人和数百名护卫组成的部队顽强的打退了赵军的多次进攻,直到这场战斗惊动了赵何,让赵奢率领三千精锐到来。
屈府被攻破了。
赵奢在众多士兵的簇拥下走进了屈府已经倒塌的大门之中,注视着面前的景象。
鲜血流满了大堂和门口之间的空地,上千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空气之中的血腥味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