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顿时让魏冉急了,他竭力呼喊着,想要调派军队去阻止赵国这支奇兵的突进,然而仓促之间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混乱之,魏冉好不容易才集齐了大约五千人的部队,将将把这支赵军给勉强挡住。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前方同样也传来了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
魏冉心一紧,随后如坠冰窟:“完了!快,再调人,再调人去前方镇守!”
这支从背后杀出来的赵国奇兵动作实在是太过突然,让魏冉下意识的就调集了自己所能够调集的全部力量过来挡住这支奇兵,却忘了在自己的正面可还是有着乐毅所率领的赵军主力!
正当秦军内部被赵国奇兵搅得天翻地覆之时,乐毅在正面同样也尽起精锐,朝着秦军大营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在七盘岭秦军大营到赵军大营之间有大约两里地的一块空地,秦军利用gong nu的优势在这块空地上杀伤了无数赵军,这里也被戏称为是“屠赵坡”。
然而此刻秦军自己营地之内都是一片混乱,赵国正面大军的将士们举着火把,轻而易举的就冲过了这片坡地,直接冲到了秦军的寨墙之下!
寨墙毕竟不是城墙,无论是坚固程度和高度都远远无法和城墙相提并论,因此在激战了片刻之后,伴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和四散的火光,一个巨大的缺口顿时从秦军的寨墙上出现。
乐毅带来的震天雷终于第一次在汉战场上派上了用场!
在震天的欢呼声,无数赵军蜂拥而入,迅速的向着四面方蔓延而去。
如果说赵军是一望无际的潮水,那么秦军就如同在潮水之奋力挣扎的破败小船,每当一大片赵军如同浪花一般打过来,这些秦军瞬间就被吞噬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地尸体。
这些天里赵军可是被秦军爆射、乱射、远射、近射各种射,如今终于找到机会,心的郁闷之情自然一下子就完全爆发了出来。
场面极其血腥而惨烈,但是一点都不激烈,因为除了看到秦军被赵军士兵追得四处逃窜然后被斩落头颅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任何的情况发生,这种一面倒的战局显然是和激烈扯不上一毛钱关系的。
魏冉看着这一幕,心如刀绞,嘴唇都要咬破了:“这些该死的赵国人竟然如此狡诈!”
魏冉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赵国人究竟是怎么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秦军大营背后的。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在差不多三十年前,秦国大将司马错率领着无数秦国士兵涌入成都城,正式宣告了开明王朝蜀国的灭亡,同时确立了秦国对整个汉和巴蜀的统治。
在那场大战之,无数蜀国子民背井离乡只为了避开和逃离战乱以及随后而来的tu shā和奴役,其一名开明王朝末代蜀王的亲卫就带着自己的妻儿一路来到了七盘岭之,成为了这里的猎户。
如果秦国一直强大下去,一直保持着对东方国的高压态势,那么战火就永远都不会燃烧到汉和七盘岭,这名亲卫就会一直这么默默无闻的死去,他的后代最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秦国人。
但是,乐毅来了,还带着十万大军。
此时这名亲卫已经是垂垂老朽,但他的儿子正值盛年,由于有老爹教导的缘故还是整个村里最出色的猎户,两父子还在某一次打猎之时阴错阳差的发现了一条位于山间密林之的小道。
所以亲卫的儿子出现在了乐毅的营,成为了乐毅的向导,带着三千精锐无比的赵军用了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一路在密林之穿行,终于绕过了整个秦军布置的防线,趁着夜深放松警惕的时候杀了出来,狠狠的在背后捅了秦军一刀。
这对父子对于贵为秦国相邦的穰侯魏冉来说完全就是那种蝼蚁一般的小人物,但就是这样的小人物在这一次大战之发挥出了决定性的作用。
只要在合适的位置,就算是一块顽石也能发出自己的光芒。
魏冉的侍卫长有些焦急的吼叫了起来:“君上,该撤退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魏冉这才从心痛之回过神来,此时的秦国大营已经陷落过半,赵国大军主力眼看着很快就要杀到魏冉所在的地方,败局已然注定了。
魏冉长叹一声,道:“大王将巴蜀交给本侯,本侯却……这让本侯如何去面对大王!”
侍卫长沉声道:“君上,快走吧。汉丢了就丢了,我们还可以继续退守巴蜀!若是君上今日死在此地的话,恐怕巴蜀也保不住了!”
这句话驱散了魏冉心刚刚升起的死志,这位秦国相邦一咬牙,沉声道:“好,那我们走!”
在众多亲卫的簇拥下,魏冉迅速的朝着一处赵军尚且比较稀少的地方冲了过去,并很快就消失在了重重叠叠的营帐之。
这一夜,喊杀声和火光充斥着整个秦军七盘岭防线,蔓延出来的火势甚至还引燃了周围的森林树木,引发了一场小型的森林火灾。
等到天亮之时,整条防线上的数万秦军士兵和民夫都已经被赵军或杀或俘,还有一部分则幸运的逃离了战场,仓皇朝着南方逃窜。
汉的大门,终于朝着乐毅所率领的十万赵军完全敞开了!6
第480章 是时候和赵国人决战了(第六更)
,
随着魏冉在汉的溃败,乐毅的大军正式踏上了汉的土地。
仅仅一天过后,就在褒斜道出口以南的褒城投降赵国。
也就是在褒城之,乐毅得到了魏冉的最新消息。
魏冉在众多亲卫的保护下依旧逃出了生天,在褒城之获得了车马之后就立刻马不停蹄的南下了,从方向来判断的话魏冉多半已经不打算在汉继续停留,而是要撤回蜀地。
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乐毅一方面亲自率领五万兵马继续南下追击魏冉,另外一方面则派出剩余的五万兵马在汉之攻城略地。
五天后,汉郡郡治所在地南郑也被攻破,汉盆地西部的所有城池尽数落入赵军手。
赵军开始沿着沔水而下,继续进攻东汉。
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多久,东汉也要落入赵国手!
汉陷落之后,秦国最后的大本营巴蜀就再无任何阻挡,必须要随时直面来自北方赵国的强力威胁了。
甚至都不需要以后,因为乐毅已经率军进入了金牛道之!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在宛城战场上,秦国君臣这一次是更快得到消息的一方。
当这一天晚上,蒲开杰刚刚从充满了硝烟的战场之上下来,正准备吃顿饭然后去城墙上再巡视一会的时候,突然就被秦王派人叫到了临时行宫之。
“什么,汉丢了?”蒲开杰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颇为震惊:“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怎么就丢了呢?”
除去蒲开杰之外就只有秦王和白起在场,这两位秦国君臣在听了蒲开杰的话之后脸色不免都有些难看。
是啊,都知道汉的重要性,秦王知道,白起知道,蒲开杰知道,魏冉难道不知道吗?
可汉还是丢了。
由于这份军情其实是由东汉秦国的官员们紧急送来的,所以军情上并没有提及魏冉究竟是如何败给了乐毅。
但那已经不再重要了。
秦王咳嗽一声,道:“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和赵军决战了。”
是的,决战。
秦国已经拖不起了。
丢了汉还没有什么,如果再丢了巴蜀,那秦国就彻底完蛋了。
秦王看向了白起,白起点头:“请大王放心,臣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究竟能否得胜,终究还是……听天由命。”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五年,三年甚至是两年,没有人能够从白起的嘴里听到“听天由命”这四个字,可是现在面对着如此强大的赵国以及衰弱不堪的秦国,一切确实都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听完了白起的这句话之后,秦王笑了起来。
“想不到寡人一生励精图治想要将大秦的霸业发扬光大,如今却只能落得一个听天由命的下场了吗……罢了罢了,既然是听天由命,那就让寡人看一看这泰一神究竟是不是站在寡人和大秦这一边吧!”
等到散会之后,秦王又找来了景阳。
这位楚国的令尹在这段时间里其实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军权是肯定没有景阳什么事情的,但是如果没有景阳的话楚队其实也不可能那么听从白起和蒲开杰这些秦国将领的命令。
景阳不敢怠慢,恭敬道:“不知大王叫外臣过来,究竟有何事?”
秦王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看了景阳好一会,直到景阳的额头开始慢慢冒出冷汗之后,秦王才不紧不慢的说道:“如果寡人没有记错的话,令尹今年应该是四十五岁左右吧?”
景阳楞了一下,不知道秦王为什么提起这个话题,但还是点了点头,道:“回大王,外臣今年四十有三了。”
秦王轻出了一口气,道:“比寡人倒是大了好几岁。”
景阳赔笑道:“虚长几岁,但外臣和大王之间的差距那却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秦王摇头道:“倒也不是这般说法,令尹之寿命想来怎么也有个二十年,可曾想过接下来这二十年要如何过法吗?”
景阳越发的莫名其妙了,心道这秦王大晚上的叫我来就为了说这些有的没的?
不过景阳还是很恭敬的答道:“回大王,这确实还是没有想过的。说起来如今赵国这边势大,实在是也没有心思去想这些啊。”
秦王微微一笑,道:“令尹不敢想,寡人倒是敢想的。如果寡人能够在这一战之击败赵国的话,寡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先将秦楚两国合二为一,如此一来就能够集华夏南半边江山之力和赵国抗衡,不知令尹觉得如何?”
景阳闻言顿时有些呆滞,过了半晌之后才干笑道:“大王所想自然是不错的。”
秦王看着景阳,意味深长的说道:“当然了,若是真的将两国合二为一的话,朝堂之没有来自于原先楚地的代表也是不行的。到时候寡人将恢复先王左右相邦旧制,以穰侯魏冉为左相治理巴蜀、南阳等地,以令尹为右相,封安国君,负责治理江、吴越等楚国旧地。如此左右合力,必然能够战胜赵国,甚至将来进而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说到这里,秦王的脸上露出笑容,看着景阳道:“不知令尹觉得寡人的这些想法如何?”
景阳身体先是一阵,随后脸色闪过一丝喜色。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景阳将来也是秦国之的三号人物了,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的事情。
至于楚国……楚国已经完蛋了,这一点但凡有一些脑子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别看楚国现在还有万兵马,但那也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凑在一起的,真要打起来的话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之任何一个都打不过。
景阳一念及此立刻就站了起来,朝着面前的秦王大礼 bài:“臣景阳,见过大王!”
秦王呵呵一笑,同样起身亲手将景阳扶起,对着景阳道:“安国君啊,寡人已经决定不日和赵军力决战,胜败在此一举,也要多多出力才是啊。”
景阳斗志昂扬,高声道:“大王放心,臣马上就去找那些楚国将军和他们好好谈谈,一定让他们力相助大秦打赢这一仗!”23
第481章 宛城之战揭幕(第一更)
对于秦军来说,决战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好像在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中赵军必须要选择主动出击一样。
国力已经不允许秦军继续这么拖延下去,哪怕只是被动防守也不行。
既然已经走投无路,那么就只能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看看能否死里求生,杀出一条通往胜利的血路。
对另外一边赵何所率领的赵军来说,事情就简单很多了。
进攻,进攻,再进攻!
怎么进攻?
“进攻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那就是一切都交给重炮。如果重炮搞不定的话,那一定是我们重炮的数量不够多,发射的速度不够快,明白吗?”
赵何一点都不介意在所有人面前展露出对重炮的爱好因为这种武器是真的有用,而是还是充满了历史正确性的那种有用。
宛城的城墙一天比一天要更加摇摇欲坠了,这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在眼里的现实。
需要花费几年修建的城墙却挡不住重炮的几天轰击,这也是所有人看在眼里的现实。
因此,重炮获得了赵军上下一致的喜爱。
又是一天清晨响起,一队队的赵军开始列阵出营,准备进行新的一天攻势。
廉颇精神奕奕的策马立在阵前,和赵奢交头接耳:“老赵啊,我现在有点后悔了,你说前几天我要是带兵去韩国那边,现在应该都已经打上仗了。”
赵奢有些奇怪的看了廉颇一眼:“难道现在你就打不上了吗?”
廉颇耸了耸肩膀,道:“现在每天倒也是打,但是这种都是小打小闹你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