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世赵何对此就十分惋惜,既然如今穿越了,那么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存续和传承,赵何要做的就是把事实原原本本的记载在这里,至于后世的子孙们怎么评述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反正现在造纸术也鼓捣出来了,活字印刷术在赵何的命令下也早就已经启动了研究,在国家的力量下相信不用太久就能够取得突破,知识的记载和保存比起竹简时代简直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
至于白起撤军倒是着实让赵何意外了一下。
虽然十分信任乐毅,但鉴于白起的名声,赵何其实也是在内心之中做好了丢掉半个甚至整个关中,然后自己率军西进再打第二次关中战役的准备。
“想不到秦国人竟然退得如此坚决……不过这倒也是好事。”赵何自言自语了一声。
随着大梁城被攻破以及魏王的投降,这段日子以来赵国包括赵奢在内的各路军队对于魏国旧地的攻伐总体而言还是十分顺利的,战前魏国的八成土地已经落入了赵国手中,剩下的两成土地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赵何自然希望自己能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刚刚征服的魏国土地,而不是又要再跑一趟关中。
从这一点来说,乐毅确实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赵何事先交代的任务,值得嘉奖一番。
签署完对乐毅以及关中诸将士的嘉奖令之后,赵何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突然露出一丝苦笑:“特么的,原本以为亲征就能够躲过麻烦了,到头来还是得自己动手啊。”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大梁城陷落之后,坐镇大梁城的赵何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繁重的政务之中。
根据赵何的规划,魏国旧地除了一部分归入赵国河内郡之外,还要继续分成三个郡。
宋郡,以宋国旧都睢阳作为郡治所在,境内下辖大梁、陈留、外黄、蒙县、虞县等城池,包含了宋国和魏国两地的核心地带。
这主要是为了将宋人和魏人混合杂居起来,方便赵国人作为统治者进行统治。
之所以叫做宋郡并且以宋国都城作为郡治,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压人数较多、故国力量更强的魏人将来在这一处中原大郡之中的力量,尽可能的达成平衡。
将来宋郡之中的官员也会按照赵人…宋人…魏人这个顺序进行安排,直到这里面的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是赵人为止。
对于宋郡的安排无疑是最为耗费精力的,相较而言,其他两个郡显得比较简单了。
陶郡,以中原大城陶邑作为郡治所在,包含濮阳、燕县、甄城、范阳等地,是一部分卫国旧地和宋国旧地的混合体。
由于这一带主要是商业活动为主,因此将郡治定在了陶邑,至于将来的官员秩序则是赵人…卫人…宋人这么排列。
最后一个成立的郡是薛郡,这个郡是将薛国和鲁国的旧地混合起来组建而成,郡治所在地是原鲁国都城曲阜。
由于薛国和鲁国实质上都是两个半斤八两的弱鸡国家,所以除去必然占据最重要职位的赵人之外,薛人和鲁人官员的职位和权力在这个郡之中都会做到尽量的平等。
权力的秩序定了下来,还有具体的人选也是需要商定的,这一点上赵何虽然是大王但也要参考邯郸那边以肥义为主导的相邦府意见,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种政治利益的分配,甚至主父不知道为啥也突然提名了一个郡守人选直接导致赵何原本精心敲定的名单不得不再次变动,让赵何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了一番自家老爹。
跟随着主父的使者到来的还有另外一个让赵何哭笑不得的消息,那就是韩王提出了联姻的请求。
韩王的联姻请求赵何其实是可以想到的,无非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借此机会稳一下赵国,让韩国能够多延续几年。
之所以主父为什么会转达过来赵何也是明白的,因为主父的上一任王后、也就是生下安阳君赵章的那一位乃是当今韩王同出一母的亲姐妹。
但那位王后并非赵何生母,所以对赵何来说韩王倒也算不上什么亲戚,主父要顾及一下情分赵何却是不用顾及的。
连老丈人齐国赵何都照灭不误,何况是韩国呢。
赵何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韩王联姻的要求,至于韩王会不会因此而睡不着觉或者急急忙忙的去找秦国楚国结盟,那赵何就懒得管了——反正他们加起来赵国也不怕。
事情总是会凑到一起,所以在当天晚上,赵何又接到了另外一份急信。
这封急信的来源倒是让赵何好生惊讶了一番,因为这赫然是一封来自于楚国左尹昭齐的亲笔信。
在信中,昭齐先是含糊的表达了一番对赵国的恭喜,拍了一通赵何的马屁,然后提出了一个让赵何意外的要求——他希望赵何能够派出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去寿春面谈,看看能否合作某件大事。
至于具体是什么大事,心中倒是没有说。
赵何读完这封信之后,思索片刻,不由微微失笑:“难道是……繆贤,你走一趟寿春吧。这一次,或许又是你能发挥的时候了。”
第415章 月氏侵赵(第四更)
安排完了楚国,赵何原本以为这些外国的事情应该暂时就都告一段落,然而却被事实无情的打脸。
一份从北地郡紧急抵达邯郸,同时又从邯郸方面转呈过来的奏折让赵何皱起了眉头。
“月氏王率领两万骑兵东渡黄河入侵北地郡,如今已迫近长城朝那城一线”
赵何轻轻的敲打着桌案,脑海之中寻找着有关于月氏的记忆。
月氏族乃是游牧民族,是另外一个在华夏史上大名鼎鼎的游民民族匈奴的死敌,如今的活跃地区应该是在河西走廊,也就是后世的甘肃省,距离赵国控制的北地郡只隔着一个黄河。
在历史上,张骞出西域就是去找的月氏,想要和月氏人联合起来打匈奴。
不过那个时候的月氏人被匈奴人一路从河西走廊追杀逃跑到了西域早就已经丧失了和匈奴抗衡的勇气,最终张骞联合月氏的目标并未达成,但兜兜转转还是建立起了汉朝和西域诸国的联系,为华夏族的西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春秋战国时代,对于大月氏的记载是相当稀少的,除了知道月氏中除了王族之外还有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翕候之外,更多的具体情况都不清楚。
不过想想也是,自从平王东迁之后,华夏诸侯围绕着争霸中原这个主题打得狗脑子都出来了,谁还有时间去研究一个距离中原上千里的国家啊。
就是在赵何穿越的时候,赵国和月氏之间还隔着一个林胡呢,赵何穿越到现在的重心基本上也是放在了统一六国上,没有去理会月氏。
没想到赵何不去找月氏,月氏人倒是打上门来了。
赵何不禁有些费解:“这月氏人不怕死的吗,还是说月氏人对寡人赵国的强势一无所知?”
两万骑兵听起来挺强的,但对于赵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消灭了林胡吞并了义渠之后,如今的赵国随随便便都可以拉起一支超过五万的骑兵。
平日里单单是为了守卫漫长的边境线赵国就得保持两万五千骑兵的规模,要是算上邯郸城之中的五千龙骧军重骑兵那就是三万骑兵常备军的存在。
单单是这个数量的骑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溃月氏人,更不用说赵国数倍于骑兵编制的步兵狂潮了。
所以这月氏人是活得不耐烦了,来找赵国挑衅?
赵何沉默片刻,在情报上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命乐毅率军就地反击,上郡、九原和北地以及关中兵马尽归乐毅辖制,务必要击退月氏,扬我大赵兵威!”
就在赵何的命令正急速朝着关中而去的时候,月氏王已经率领着身后的两万三千名骑兵从鸡头山六盘山的最北侧越过了曾经的秦长城。
这位月氏王今年三十来岁,正是一个男人精力最为旺盛的年纪,他的身材十分高大,胯下的骏马也同样如此。
如果赵何能够看到这位月氏王的画像,就会发现这位月氏王的长相并不像是后世东亚人的长相,而更偏向于欧洲人。
万马奔腾,滚滚烟尘蔓延天际,远远看去好像一条长龙,十分震撼。
“吁!”月氏王一拉马缰,胯下骏马人立而起,随后稳稳落地。
在月氏王的身后,月氏骑兵大军纷纷停了下来。
月氏王左顾右盼,对着身边的一名看上去明显是贵族模样的中年男子道:“丘就却,这里就是你和秦国人约定的地方了吧?”
名为丘就却的中年男子乃是月氏五部之中贵霜部的领袖,以月氏人的叫法就是“翕候”。
贵霜部在五部之中排名第三,因此这人也是月氏国中前三的大臣,这一次月氏和秦国之间的联手正是在此人的极力劝说之下促成。
听到了月氏王的询问之后,丘就却忙答道:“回大王,此地确实就是白起和我们约定的地方了,若无意外的话,白起的使者应该就在此等候。”
月氏王轻轻的哼了一声,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情:“这秦国人好大的架子,本王都已经亲至,他的使者居然不提前迎接?”
丘就却闻言瞠目结舌,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应答。
其他的几名大臣也是纷纷出言附和,更让丘就却显得尴尬。
月氏和秦国其实是有交情和来往的,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双方都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义渠、林胡以及羌人。
不过这些年随着义渠林胡羌人的先后覆灭,秦国和月氏之间直接交界,双方国家之间的来往是少了,倒是民间的摩擦时有发生。
和许多游牧农耕之间的摩擦一样,大部分时候都是作为游牧民的月氏主动出击在秦国边境一带进行袭扰。
只不过月氏由于还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东北边的匈奴以及西边的乌孙身上,对秦国方向基本没有什么大动作,小打小闹的很少出动超过一千骑兵,所以秦国在赵国的压力下倒也无暇顾及。
贵霜部的翕候丘就却曾经在没有就任翕候的时候作为月氏使团的成员出使过咸阳城,被咸阳城之中的繁华和华夏化所震撼,对此对秦国产生了大大的好感,甚至于在继任之后还打算效仿秦国在贵霜部之中推行什么军功爵制,被月氏王知晓后阻止。
丘就却正想要说些什么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和平息月氏王的怒火,突然眼睛一亮,手指前方道:“大王快看,秦国人的使者来了!”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看去,果然在不远处几匹马正载着马上骑士疾驰而来,其中一匹马的背后拉着一面秦国的黑色旗帜,颇为显眼。
月氏王轻轻的哼了一声,道:“让他们过来吧。”
月氏王娶的是丘就却的亲妹妹,贵霜部一直以来也都是月氏王最铁杆的拥护者,否则的话月氏王也不会听从丘就却的劝说一下子出动四部超过两万兵马东进南下援助秦国,此刻既然已经见到秦国使者出现,那月氏王自然也就不为己甚,给大舅哥一个面子。
但片刻之后,月氏王突然就想把自己大舅哥的脑袋揪下来当球踢了。
“你说,你们秦国的将军白起已经从关中撤军了?”
月氏王咬牙切齿的盯着面前的秦国使者,脸上透着毫不掩饰的杀机。
第416章 继续打赵国!(第五更,求订阅)
月氏王很生气,非常的生气。
他冷冷的对着面前的秦国使者说道:“本王尽起国中大军起来支援你们秦国,结果现在才刚刚抵达战场你们秦国人就撤退了,难道你们不觉得应该给本王一个解释吗?”
这名秦国使者显然是听得懂月氏语的,闻言忙道:“大王误会了,实在是因为我国中突然出现了一些意外的变化,所以才导致不得已撤军的。当然,我国也知道大王对此必然不满,所以准备了一百车的礼物在后方,稍后大王就可以见到了。”
在听到了这番话之后,月氏王脸上的不满稍微减轻了一些,但依旧用十分不爽的语气说道:“本王也知道赵国强大,但是你们这样撤军将本王置于何地?”
事实上,正是因为知道赵国的强大所以月氏王才犹豫了一段时间,导致了白起都已经和乐毅交战如此之久月氏骑兵才堪堪接近关中,当然这种事情月氏王当然是不可能承认的便是了。
最后之所以出兵,一方面是因为秦国人许下的承诺确实很动人,比如说将林胡和义渠的地盘都交给月氏,这样一来月氏的地盘大为扩展,生存的空间和国力都可以上一个大的台阶。
另外一方面来说月氏王觉得将来有什么事情赵国肯定也是先打秦国,月氏大可以见机行事,了不起重新退回河西走廊便是。
最后才是丘就却对月氏王的劝说,这其实也不能算是什么决定因素,充其量就是月氏王出兵的借口罢了。
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