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赵为帝- 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信使魏王还有些眼熟,似乎是在魏国相邦芒卯身边见过。
    信使脸色惊慌,抖抖索索的呈上了一封急报。
    魏王深吸了一口气,拆开阅读。
    上面写道:
    “罪臣芒卯敬请大王悉知:
    臣率军会合屈原,因屈原之命而与赵军决战,不想韩军韩文临阵投赵,我军与楚军猝不及防之下大败。
    臣侥幸得生,如今身边仅有不到两万人马,臣自知罪该万死,但请大王为大魏将来故早做定夺,以免被赵国所趁!”
    魏王的脑子嗡的一下就炸了。
    输了?
    而且还输的这么惨!
    韩文……
    屈原……
    芒卯……
    魏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满心苦涩,不由喃喃自语。
    “大魏……完了啊。”
    陈郢。
    夜晚的宫殿之中,莺莺燕燕红红绿绿,温柔乡中美酒飘香,堪称男人极乐之所。
    楚王大着舌头,搂着昭齐的肩膀笑道:“寡人之前怎么没有看出来呢,你昭齐可是忠臣,大忠臣啊!你放心吧,只要寡人一找到机会,肯定提拔你,别说是什么左尹右尹,令尹将来都是你的!”
    楚王也是越看这个昭齐越顺眼,无他,这个昭齐献上来的几名北地女子实在是太合楚王心意了。
    诚然,楚国一直以来的风尚都是喜欢那些娇小柔弱的南方女子,以至于有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但再好吃的菜吃久了也要换换口味不是?
    小萝莉虽好,但大长腿同样也很棒啊。
    当楚王接纳了这几名身材修长笔直,该挺的挺该翘的翘,各种服侍人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的北地女子之后,那种征服感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恨不得每天除了吃喝拉撒都在床榻之上嬉戏才好。
    才不过短短这么几天,楚王就已经不顾王后和众臣的反对颁布旨意,将这三名北地女子各自册封为夫人,地位仅在王后之下。
    这三名女子又更有一点好就是从不争风吃醋,甚至于楚王在某个人的身边呆了两三个晚上之后还会被劝说到其他人那边去过夜,如此下来楚王自然更是觉得这三名女子的可贵和妙处,将所有对这三名女子的质疑声统统抛诸脑后一概不理。
    所谓爱屋及乌,对于进献几名夫人的昭齐,楚王的心中自然也是越发的满意。
    另外一方面来说,现在的昭齐和昭氏在前阵子的风波之后元气大伤,已经跌落到了昭景屈三氏之中的末尾,对于这样的昭氏自然是应该拉拢和扶持,这才符合君王的权术制衡之道。
    对于楚王的称赞,昭齐自然是满口答应,并且恭恭敬敬的说道:“大王谬赞了,臣年纪轻轻才疏学浅,只要能够在大王面前朝夕接受教导就已经是臣的福分了,又怎么敢想更多的东西呢?这升官一事不提也罢,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楚王闻言将眼睛一瞪,道:“你这是什么话,寡人可是国君,君无戏言你知道吗?寡人明天就升你的官,就让你当,当……”
    楚王突然卡壳了。
    昭齐能当什么官?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现在昭齐的上面可就只有屈原景翠熊子兰三个了,这三个撤哪个都不行啊。
    大殿之中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尴尬之中。
    就在昭齐打算再度开口推辞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响起,随后令尹熊子兰和景翠两人匆忙无比面带惊惶的冲入了大殿之中。
    “大王,大王,大事不好了!”
    楚王闻声抬头,见到熊子兰和景翠两人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两位卿,你们大半夜前来,是不是闻到了寡人宫中的酒香,想要和寡人喝上几爵啊?来来来,坐坐坐,你我君臣一边饮酒,一边共赏美女!”
    另外一边的昭齐可没有楚王喝的这么烂醉如泥,他的目光落在熊子兰和景翠的身上,发现这两名楚国重臣的脸上都带着无比的焦虑和惊慌,不由得心中一动:“难道是……”
    还没等昭齐的这个念头在心中过完,熊子兰就已经带着五分惊恐五分急促的说道:“大王,刚刚得到的消息,韩国人背叛了我们,我军和魏军在黄池被打得大败,屈原屈卿已经殉国了!”
    熊子兰话音落下,整个大殿之中所有声音瞬间完全消失。
    昭齐的脸色一变再变,心中除了震惊之外蓦然又升起了一丝丝的快意。
    屈原啊屈原,你也有今天!
    屈原一倒,昭氏的春天就要来了!
    这边众人心思千回百转,那边的楚王还在举爵笑道:“哦,明白了,不就是打了败仗嘛,寡人早就已经……你说什么,屈原死了?”
    直到这个时候,楚王那被酒精麻痹的神经才终于回转过来,手中的酒爵当的一声落地,洒出的酒水浸湿了他的袍子下摆。
    景翠点了点头,一脸沉重的说道:“大王,屈卿殉国了。我军十万将士……五不存一啊!”
    昭齐这下子是真的吃惊了。
    五不存一,岂不是意味着楚国十万将士之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也就是两万人最终逃出生天?
    这……
    一股凉气从昭齐的脊椎骨之中冒起,直抵天灵盖。
    赵国,竟恐怖如斯!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昭齐定睛一眼,才发现楚王赫然已经翻着白眼,干净利落的晕倒了过去。
    韩国,新郑。
    夜已深,大殿之中依旧灯火通明。
    不过和陈郢之中夜夜笙歌的楚王不同,韩王可没有享乐,而是在勤奋的忙于国事,批改和审阅奏章。
    自从韩文率军出发之后,韩王就变得越发的勤政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原先相邦暴鸢的死导致了相位空悬,所以许多之前由暴鸢决定的事务就要再上交到韩王这边来审批,而在另外一方面来说则是由于韩王心中那隐隐约约的不安感。
    如果这一战失败的话,那么韩王以后能够处理政务的时间怕是真的没有多少了。
    而且随着前几天一份来自于韩文的紧急汇报更是让韩王的神经兴奋度提到了最高,甚至让他这几天都十分难以入眠。
    三国联军的主将屈原已经同意放赵军过河,和赵军决一死战!
    说实话,这个决定其实是大大出乎了韩王的意料,在韩王看来三国联军只需要死守等到赵军自然退兵就行了。
    但韩王也很明白,事到如今自己除了等待之外也没有其他任何更好的办法了。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到了韩王的耳中,他的身体猛然一震,瞬间抬起头来。
    以黄池和新郑之间的距离来说,如果是最快速度的加急军报,那么决战日的消息传到这里应该也就是这么一两天的时间了。
    难道说……
    咔嚓一声,韩王手中握着的笔突然断折,墨水滴到了他的袖子上。
    这个突然的变故让韩王吃了一惊,下意识的抛下了笔,然而墨水已经沁入了他的袖子之中,将他的袖边染了好大一块黑斑。
    还没等韩王来得及做出下一步决定的时候,一名信使已经冲进了大殿之中。
    “大王,黄池急报!!!”
    韩王深吸了一口气,下意识的说道:“快快拿来!”
    一个沾染着鲜血的信封被送到了韩王面前。
    韩王看着信封上的鲜血,手不由一跳,心中的不安越发的强烈。
    韩王的手微微颤抖着拆开了上面的火漆,读起了了信封上的内容。
    上面就短短的一段话。
    “韩文杀戮众将,率军临阵投赵,楚魏军大败,楚军将屈原阵亡!”
    韩王猛然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句话。
    韩文?
    韩文竟然……
    渐渐的,韩王的脸色用红转青,又由青色变得无比的惨白。
    突然,一声尖利无比的叫声自韩王的口中发出。
    “韩文老贼,误了寡人!!!”
    哇的一声,一口鲜血从韩王的口中喷射而出,韩王整个人朝着后方仰头栽倒,面前的桌案被膝盖带翻,各种奏章哗啦啦的散落一地。
    赵国胜,天下惊。

第398章 进军大梁城(第一更)
    在取得胜利之后,赵何并没有立刻出击,而是选择了原地休整三天时间。
    并不是赵何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而是因为——敌人都死光了,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而且这三天赵何也不是单纯的休整,而是在休整的同时进行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处理韩军。
    韩军的问题很大,而且迫在眉睫。
    除了韩文和韩文的一些心腹死党之外,大部分的韩军将士都觉得自己突然转过来打魏楚是因为韩文这个主将奉了韩王的命令,他们并不知道韩文已经背叛了韩王。
    但俗话说得好,纸是包不住火的。
    赵何并不想隐瞒,也懒得隐瞒,他直接就让人在韩军之中公布了这件事情,并且告知所有韩军将士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愿意效忠赵国的可以当场编入赵国的作战部队之中直接被视为赵国士兵,所有军功奖励等悉数按照赵国士兵的标准发放,将军和军官则视情况进行原职或者降职使用。
    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加入之后就是赵国人了”。
    韩国和赵国同属三晋,相互之间的语言和文字都是十分相近的,和秦齐燕等国相比的话韩军士兵基本上可以无缝对接赵国属于即插即用的对象,所以赵何的条件也是相当慷慨,直接送国籍。
    至于那些不愿意效忠赵国的韩军士兵,赵何的命令是一律发给五天口粮任其自由离开,不过武器和盔甲弓箭这些都不能带走。
    赵何并不担心会遭到反抗,赵国二十万兵马摆在这里,再加上韩军的核心领导层都是韩文的人,一盘散沙的韩国士兵们拿什么来反抗?
    如赵何所料,大规模的反抗并没有发生。
    在三天的抉择之后,超过五万的韩国士兵选择了离开,剩下大约两万六千名韩军士兵则选择留下加入赵军,正式成为了赵国人的一员。
    对此,廉颇第一个就表达了不解:“大王,这五万多韩国人就这么放回去了?要臣说的话,还不如直接打发他们去修长城呢。”
    赵何哑然失笑。
    一旁的赵奢见状忍不住偷偷踹了廉颇一脚,道:“大王此举贤明,只要这些韩军将士们能够从返乡的这件事情上明白了大王的言而有信,那么想必下次大赵进攻韩国之时受到的阻力应该就会小不少了。”
    赵何微微点头,赞许道:“赵奢将军知寡人也。”
    对于赵何来说,既然已经在这里击溃了楚魏联军,确定了天下大局,那么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就要开始考虑了。
    比如说对各地的安抚,这个安抚并不单单指对已经征服的地区,那些并未被征服的地区现在也可以纳入考虑之中了。
    释放这些韩军士兵,就是赵何的一次新尝试。
    这种尝试其实是受了历史上长平之战的启发。
    在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中白起俘虏并且坑杀了四十万赵国将士,本以为就此可以一举打断赵国人的脊梁灭掉赵国,却没想到引来了赵国的举国怨恨,更让诸侯视秦国为大敌。
    在随后爆发的秦攻邯郸之战中,赵国人男女老少万众一心齐上阵,不但接连打退秦军的强势进攻,更等来了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援军,大破秦军于邯郸之下。
    在后世的分析之时有人指出,如果当时秦国不是坑杀了四十万赵军而是采取更好的处理方式的话,或许秦王嬴稷就真的有希望在有生之年平灭六国了。
    这次坑杀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即便是后来到了秦始皇横扫六国的时候赵国的反抗也是最为激烈的,甚至天下一统秦王朝建立之后赵国旧地的叛乱依旧是此起彼伏,是秦始皇多次东巡的一大动因。
    秦末大泽乡起义爆发之后,赵地也是第一批起兵响应陈胜吴广的地方。
    从长平之战到陈胜吴广,整整五十一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都没有让仇恨淡去,不得不说确实是引人深思的。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赵何觉得自己应该多尝试一些宽容,虽然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但试试总是可以的。
    至于这五万多韩军放回去之后会不会继续在将来和赵国敌对的问题,赵何一点都不担心。
    就韩国的体量和战斗力,什么五万韩军?简直就是五万战功嘛,赵国的将士们估计还觉得不够分的呢。
    不过宽容也得有个度,假如下次确实是五万韩军出现在赵国军队的面前,那么赵国打败韩军之后这些韩军将士们自然就只能乖乖的去当苦力修长城,再不可能有什么赵国自己人这种好待遇,给你机会你不要那就没办法了。
    在韩军的问题解决之后,赵何就开始继续出兵了。
    在出兵之前,赵何分出两路偏师,一路以廉颇为主将,共四万兵马前去进攻鲁国。另外一路以赵奢为主将,也领四万兵马前去进攻被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